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幼兒身心素質發展領域應包括的方面有哪些

幼兒身心素質發展領域應包括的方面有哪些

來源:秀美派    閱讀: 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幼兒身心素質發展領域應包括的方面有哪些,孩子的身心是發展的很快的,隨着社會的蓬勃發展,心理健康已成爲全球關注的焦點,注重對幼小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越發成了大家的共識。下面分享幼兒身心素質發展領域應包括的方面有哪些。

幼兒身心素質發展領域應包括的方面有哪些1

1、身體更方面的良好發育:幼兒的身體正在迅速發育,幼兒感受到自己身體的力量,並在不斷的活動中顯現這種力量。但另一方面,他們的身體還極不成熟,動作發展還不協調,自我保護能力還很差,易受疾病、事故的傷害。

2、孩子的智力開發:研究表明,幼兒期是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大腦與智力密切相關,因此,在兒童大腦迅速發展的時期,早期教育對智力的影響特別大。若在這一時期內,對幼兒用正確的方法施以適當的早期教育,其智力水平能得到明顯提高。

3、行爲習慣和人格健全的發展培養:幼兒時期,兒童的個性品質開始萌芽並逐漸形成。這時他們的可塑性強,自我評價尚未建立,往往以家長、老師的評價來評價自己。因此,幼兒教育對幼兒的個性品質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幼兒身心素質發展領域應包括的方面有哪些

4、什麼是健康?怎樣理解幼兒的健康?爲促進幼兒的健康我們需要做哪些工作?幼兒在健康領域需要學習和發展哪些內容和能力?

上述問題是我們在開展幼兒園健康領域工作、和家長一起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時首先需要弄清楚的問題,而這些又與我們具有怎樣的健康觀念直接關聯。

5、《綱要》提出,要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並從幼兒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個層面概要闡述了健康觀念的基本內涵。《指南》則明確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

同時提出“發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協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誌”。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幼兒的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

幼兒身心素質發展領域應包括的方面有哪些2

日常生活中幼兒良好心理品質的培養

一、各領域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各領域教學都有其各自的教學特點和培養目標。我們要求教師在制訂各活動目標時,要仔細分析教學內容,領會其內涵,不光要有知識技能,習慣養成方面的目標。

還要關注其心理培養目標,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習活動的特點滲透相應的心理教育內容,以實現“一個活動指向多個目標”的教育觀念。如音樂、美術活動作爲藝術活動。

也是一種審美活動,它能滿足幼兒的美感需要,使幼兒充分表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去追求真善美,知道什麼是美的,什麼是醜的,使身心愉悅。

如語言活動中的故事教學《三隻蝴蝶》,其教育目的就是爲了培養幼兒互相關心,團結友愛的優良品德。又如體驗活動《小小建築師》,其目的除了培養孩子健康活潑的性格外,還可培養孩子團結協作,大膽表現自己的個性品質。

二、一日生活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日常生活中蘊含着豐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而結合日常活動滲透心理教育是我園培養健康心理的又一重要措施。在生活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自主自理能力,團結協作精神。

在自由活動中,激發幼兒間的交往,以提高幼兒的社會適應能力和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在遊戲活動中,讓幼兒自找夥伴、自選材料、自定玩法,發展幼兒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

(一)關注個性,正面引導

《指南》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與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與學習特點,以遊戲爲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教師必須做個有心人,留心觀察,溝通家長,及時把握好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與喜好。針對孩子們之間的種種差別與衝突,善於發現、及時解決,儘可能將問題控制在“萌芽”狀態。

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個性特徵與喜好。有的外向,喜歡交往,卻不知怎麼交往;有的調皮、好動,喜歡打打鬧鬧,卻不知可能造成的後果;有的內向,喜歡一個人獨處,對人、對事都是十分地被動、甚至表現得無動於衷……

因此,作爲教師一定要在最初階段及時瞭解,掌握好第一手資料,不同對象,區別對待。對於平時喜歡亂跑亂跳的孩子儘可能多地把他們留在身邊,多帶個心眼。

對於有攻擊行爲傾向的孩子更要做到多關注、教育,做到在一開始就阻止,以防意外發生。對於不會交往、分享的孩子,要注意耐心引導,將教育滲透於幼兒的一日活動,從小事入手,關注細節,讓孩子在一日生活中逐漸地懂得與人相處的方法……

(二)正視問題,交流溝通

對於在孩子們之間發生的衝突,一定要做到及時地發現,及時地在集體面前討論商議,讓孩子們明白其中的利害,引導孩子與老師一起,共同出謀劃策,制定集體生活中應該遵守的規則。

問題的提出要針對事件本身,切勿指向性不明確,因爲孩子本身明辨是非的能力不是很強,如果老師說得不是很明白,往往會使孩子“誤解”,從而達不到預期的交流效果。

帶着問題與孩子們交流、溝通,交流中再現問題情景,讓孩子們在一定的情景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解決問題。注意孩子在前,老師在後;問題在前,答案在後。

將主動權交給孩子,讓孩子們在寬鬆的氛圍中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從而自覺地接受教育,真正地讓所有的孩子懂得是非對錯,做到公平、公正、公開,讓孩子們心服口服。

幼兒身心素質發展領域應包括的方面有哪些 第2張

(三)故事敘述,感受過程

故事是孩子們的最愛,可以說,沒有哪個孩子是不喜歡聽故事的。孩子想玩同伴的玩具卻不知道如何協商、孩子想告訴同伴應該怎樣做纔是正確的,卻不知道怎樣與同伴溝通……其實所有這些都是孩子不會與同伴交往所導致的。

針對這些問題,恰當的溝通、交流必不可少。然而,通過溝通,表面上孩子們已經能與老師達成共識了。但是我們溝通的對象畢竟是些孩子。

是一羣似懂非懂、形象思維佔優勢的孩子,他們往往會由於自己理解及認知上的特點,過不了幾天,又重蹈覆轍、恢復原狀,將這些所謂的規則忘得“乾乾淨淨”……

日常生活中老師將這些問題巧編成小故事,讓孩子們及時地去鞏固、複習,一定會促使孩子們印象深刻、銘記在心的。比如,上述兩個案例,我們可以將它們改編成“動物小夥伴”的故事:一天,小羊、小貓、小狗在一起玩。

小羊帶來了它心愛的洋娃娃;小貓帶來了它最喜歡的小汽車;只有小狗什麼也沒帶,它羨慕地看着小夥伴們玩耍,一聲不響地走到小貓面前,伸手去“搶” 小汽車……生動的故事緊緊地牽住了孩子們的心。

聽完故事,孩子們都認爲小狗不對。接着,老師就此因勢利導,讓孩子們自己去議一議:如果,你是小貓,你會怎樣處理?如果你是小狗,你又會怎樣做呢?

就這樣,讓孩子們在這些聽一聽、評一評、議一議等活動環節中鞏固與明白小夥伴之間要友愛、謙讓、懂禮貌……

(四)利用情景,體驗關愛

遊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實踐中,我們深切體會到,老師利用遊戲,結合孩子們遊戲交往中出現的點滴狀況,有意識地加強引導,讓孩子們在一定的遊戲情景氛圍中體驗與人交往的快樂。

――小吃店裏的顧客真多,“快讓他們坐下來吧。”“稍等片刻”“排好隊,千萬不能插隊呀”,漸漸地孩子們懂得了應學會等待、學會謙讓。

――今天的“娃娃家”,“爸爸”“媽媽”怎麼在搶玩具了,這樣的話,還能當“爸爸”“媽媽”嗎? 應怎樣做纔像真正的爸爸媽媽呢?帶着問題,我與孩子們一起交流開了……最後,與孩子們達成了一致的共識:爸爸媽媽是一家人,應先商量,誰負責什麼,誰去上班,應該做到先分工再合作……

三、在家庭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庭氛圍對孩子心理的發展有着很大影響。家庭和睦,溫馨融洽,文明民主,有助於孩子健康心理的塑造。

相反,家庭經常爭吵,父母關係緊張或生活動盪,孩子就猶如驚弓之鳥,致使孩子孤僻冷漠,逐步可能成爲一個不和諧的“音符”。我們應圍繞着尊重、平等、理解和溝通四個方面營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圍,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生活中得到了持續和延伸。

(一)尊重個性,平等交流

孩子雖小,但同樣也有被大人尊重的.權利和需求。家長應根據孩子的興趣和選擇,加以引導,使孩子能主動地愉快地勝任各種事情,並努力做好。當孩子有缺點和錯誤時,切不能採取粗暴的態度給孩子施加壓力或說一些傷孩子心的話。

更不能在衆人面前數落孩子,以免使孩子產生反感情緒和反叛心理。而應通過平和的交談,讓孩子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以及怎麼改正。平時要善於發現孩子的細小進步,多鼓勵,勤表揚,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只有尊重孩子,以理服人,才能使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

家長應善於以平等的態度和孩子交往,平等交往的關鍵在於不居高臨下,不給孩子施加壓力,不認爲孩子說的肯定沒有道理。多一些商量,少一些命令。

平時心情不好時,儘量剋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將自己的不悅轉移到孩子身上。處理不當時,也要真誠地向孩子道歉,讓孩子真正感受到自己在家中的平等地位。

(二)理解興趣,溝通情感

幼稚、好奇和衝動是孩子的特點,我們常常難以理解:一把泥土一個沙堆爲什麼就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爲什麼家中潔白的牆壁乃至乾淨的被單,總惹來孩子的亂塗亂抹?

爲什麼整潔的房間或庭院總被孩子弄得混亂不堪?如果你改變思維方式蹲下來與孩子交談,從孩子的視角看問題,尊重孩子的喜好和特長,儘量滿足孩子的合理願望和要求,真正理解孩子,關愛孩子,引導孩子,那麼與孩子關係會變得十分融洽,孩子每天也充滿了快樂。

交流和溝通是走進孩子內心的捷徑。通過交談不僅可以使孩子獲得各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夠及時溝通情感,使自己更好地瞭解孩子的心理世界。

發現孩子需要引導的問題,也可以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關愛,有一種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滿足感。所以,我們應多一些和孩子相處的機會,善用和孩子在一起的任何時間。

比如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可以問問孩子在園裏的事情;去商場可和孩子說說喜歡的物品;看電視時,就某個人物或情節和孩子談談各自的看法等等。這種交流的習慣和氣氛,會使孩子從中得到一種健康向上的情感。

四、在社區活動中培養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促進幼兒的心理健康

社區生活是豐富、鮮活的教育資源,於是我們在主題活動《安全小衛士》中,鼓勵幼兒主動與警察叔叔交流、溝通,觀看圖片展,和警察叔叔一起指揮交通,看消防員叔叔們的消防表演等。

通過這些實地參觀、親身體驗的活動,孩子們不僅瞭解了許多安全防衛的常識,同時提高了交往能力,激發了學習的積極性,還拓寬了幼兒的視野,引發了他們對生活的探索慾望。

在與孩子們的充分接觸、交流、交往的過程中,孩子們慢慢會喜歡你、接納你、關心你、溫暖你,與你成爲無話不談的朋友。而每當你付出一份真感情的同時必會獲得一份純潔的童心;同時孩子也學會了與人友好相處、快樂合作。

作爲成人,一定要及時地重視與引導,讓孩子充分體驗友好相處給大家帶來的快樂,體驗人與人之間的溫暖與愛,有利於孩子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對於全面提高幼兒素質,具有深遠的意義。

幼兒身心素質發展領域應包括的方面有哪些3

兒童發展指南健康領域目標

對《指南》健康領域的整體認識

1、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是開展幼兒園健康領域工作、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的認識基礎

《綱要》提出“要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並從幼兒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個層面概要闡述了健康觀念的基本內涵。《指南》則明確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

同時提出“發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協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誌”。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幼兒的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

2、健康領域包含的三方面內容爲幼兒園開展健康領域的工作指明瞭基本方向

《指南》將幼兒在健康領域中的學習與發展劃分爲“身心狀況”“動作發展”“生活習慣和生活能力”三方面內容。

《指南》健康領域所包含的這三方面內容爲我們開展幼兒衛生保健工作、保育與教育工作指明瞭基本方向。

3、幼兒在健康領域的學習與發展與其他領域密切關聯

《指南》指出,幼兒的身心健康是其他領域學習與發展的基礎,這是從另一個角度指出幼兒在健康領域學習與發展的重要價值。心理健康的範疇很廣。

《指南》的健康領域僅涉及幼兒情緒發展以及對集體生活環境的適應等方面目標,還有許多與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相關的目標包含在《指南》的社會領域中,因此,健康領域與社會領域密切關聯、相互補充,幼兒在這兩個領域的學習與發展都有助於幼兒的身心健康。

對《指南》“健康”領域目標及其核心價值的理解

幼兒體態健康的發展目標

《指南》在健康領域的'“身心狀況”中提出了幼兒“具有健康的體態”的發展目標,並進一步提出“身高和體重要適宜”以及要逐漸形成正確的坐姿、站姿和行走姿勢等具體要求。這一目標對促進幼兒正常的生長髮育與健康發展十分重要。

幼兒情緒健康的發展目標

《指南》在健康領域的“身心狀況”中提出了幼兒“情緒安定愉快”的發展目標。

良好的情緒表現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對於幼兒來說,情緒的安定與愉快是維護身心健康、促使其產生社會適應行爲並逐漸形成良好個性的重要條件。

幼兒適應能力的發展目標

《指南》在健康領域的“身心狀況”中提出了促進幼兒“具有一定的適應能力”的發展目標。

人的適應能力既體現在身體對內、外環境及其變化的適應上,反映出身體機能和體質狀況,也體現在對社會環境的適應上,即我們常說的社會適應能力。

幼兒身心素質發展領域應包括的方面有哪些 第3張

幼兒身體素質的發展目標

《指南》在健康領域的“動作發展”中從身體素質發展的角度提出了促使幼兒“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動作協調、靈敏”和“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的發展目標。身體素質反應了個體在身體運動中的機能水平。

幼兒手的動作的發展目標

《指南》在健康領域的“動作發展”中提出了促使幼兒“手的動作靈活協調”的發展目標。

手的動作的發展對於個體適應社會生活以及實現自身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手的動作的發展是以協調和控制能力的發展爲主要標誌的,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神經和肌肉的快速與準確反應,是神經控制與調節能力的重要表現。

幼兒生活與衛生習慣的發展目標

《指南》在健康領域的“生活習慣與生活能力”中提出了要促使幼兒“具有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的發展目標。

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是維護和促進幼兒健康發展的積極方式和重要途徑,它不僅能有效減少有害物質對幼兒機體內在的不良影響,更好地維護健康,還能對其未來的健康產生積極、持久的影響。

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發展目標

《指南》在健康領域的“生活習慣與生活能力”中提出了促使幼兒“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的發展目標。

由於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與幼兒生活、衛生習慣以及手部動作之間有着密切關聯,因此,幼兒生活自理的學習與發展目標不僅包含在“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的目標中。

而且在“具有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以及“手的動作靈活協調”這兩個目標中也有所體現。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健康領域中幼兒學習與發展目標之間的相互關係。

幼兒安全生活的發展目標

《指南》在健康領域的“生活習慣與生活能力”中提出了要促使幼兒“具備基本的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的發展目標。《指南》針對幼兒的生活環境與發展需要,從與人交往的安全、活動或運動的安全、交通安全以及求助、防災等角度提出了不同年齡段幼兒學習與發展的目標。

綜上所述,《指南》在健康領域提出的幼兒學習與發展目標,體現了國家對於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合理期望,爲幼兒園和家庭更好地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指出了具體而明確的方向。

爲了更好地實現《指南》中幼兒學習與發展的目標,我們需要認真研讀和準確理解《指南》,並將它真正貫徹落到實踐中去。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