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新生兒產傷骨折

新生兒產傷骨折

來源:秀美派    閱讀: 1.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新生兒產傷骨折,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骨折是經常聽到的代名詞,所以對於我們來說關於骨折的時候也是有很多護理的方式的,對於新生兒的護理也是有很多的,以下分享新生兒產傷骨折。

新生兒產傷骨折1

產傷骨折是由於在分娩過程中,由於牽引和分娩時操作不當所導致的新生兒骨折,母體骨盆狹窄、軟組織僵硬以及新生兒體重過重、臀位產和剖宮產都易引起新生兒的骨折,多發於鎖骨、肱骨幹、股骨幹、顱骨、肱骨或股骨的骨骺分離。

發生產傷骨折後,新生兒除具有骨折症狀外,還可見患病側肢體自主動作減少,這種情況常易被誤爲癱瘓,但它井非神經損傷所致,故稱假性癱瘓。此外,在給新生兒換尿布、穿脫衣褲或擦身洗澡移動某側肢體時,新生兒常會有不明原因的突然啼哭,這是由於骨折斷端移動而引起的疼痛所致。當出現此情況時,應立即將患側肢體暴露,並與另側肢體進行對比檢查,以發現異常。

新生兒產傷骨折

新生兒不但對成角畸形塑形能力強,而且對肢體短縮畸形也同樣有較大的代償性加速生長能力,因此對新生兒產傷骨折一般不需特殊處理。鎖骨骨折不需要任何繃帶固定生活護理時輕搬輕抱,避免壓迫傷處或牽動患肢,7~10天即可痊癒;上臂骨折(膠骨幹骨折)可用壓舌板(或小竹片)綁直或用繃帶等物固定於軀幹;大腿(股骨幹)骨折用小木片(夾板)綁直或作懸吊牽引。新生兒產傷骨折通常2周左右可自然癒合,只要寶寶活動自如、沒有痛感,家長就不必驚慌,寶寶在骨發育過程中的'塑形能力能使畸形自然得到矯正。一般到週歲左右再照X光檢查,多數能夠恢復正常。

新生兒產傷骨折2

1、復位:將骨折後發生移位的骨折斷端重新恢復正常或接近原有解剖關係,以重新恢復骨骼的支架作用。復位的方法有閉合復位和手術復位。

2、固定:骨折復位後,因不穩定,容易發生再移位,因此要採用不同的方法將其固定在滿意的位置,使其逐漸癒合。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小夾板、石膏繃帶、外固定支架、牽引制動固定等,這些固定方法稱外固定。如果通過手術切開用鋼板、鋼針、髓內針、螺絲釘等固定,則稱內固定。

3、康復鍛鍊:增加骨折周圍組織的血液循環,促進骨折癒合,防止肌肉萎縮,通過主動或被動活動未被固定的關節,防止關節粘連、關節囊攣縮等,使受傷肢體的功能儘快恢復到骨折前的正常狀態。

新生兒產傷骨折 第2張

新生兒骨質的時候可以多喝母乳。母乳含有新生兒生長髮育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適合新生兒胃腸功能的消化和吸收,而且其質和量會變化,以適應嬰兒的生長髮育所需。尤其初乳含有豐富的免疫球蛋白、乳鐵蛋白、溶菌酶和其他免疫活性物質,可增強新生兒抗感染能力,這些都是任何號稱“無限接近母乳的奶粉”不能替代的。

剛出生的寶寶都是很脆弱的,家長在抱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力度和姿勢,不要造成寶寶身體的傷害。希望以上措施都不需要用到。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