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大熊貓降級爲二級還是國寶嗎

大熊貓降級爲二級還是國寶嗎

來源:秀美派    閱讀: 3.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熊貓降級爲二級還是國寶嗎,早在當地時間2016年9月4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就曾宣佈,中國國寶大熊貓已經不再處於世界瀕危動物之列,由“瀕危”變爲“易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還稱,大熊貓能夠“降級”,中國政府的努力不容忽視。

大熊貓降級爲二級還是國寶嗎1

國新辦舉行的一場新聞發佈會上,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司長崔書紅介紹,大熊貓野外種羣數量達到1800多隻,受威脅程度等級由瀕危降爲易危。

這一消息廣受社會關注。一時間,人們爭相討論大熊貓“降級”的消息,有網友表示:“離人手一隻圓滾滾的日子又近了一步。”

在爲保護成效欣喜的同時,也有不少網友們關心,大熊貓保護力度也會降級嗎?

大熊貓降級爲二級還是國寶嗎

被降級的大熊貓還是國寶嗎?

按照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對物種瀕危等級劃分,由高到低劃分爲9類:滅絕、野外滅絕、極危、瀕危、易危、近危、無危、數據缺乏和未評估。其中極危、瀕危和易危物種,又被統稱爲受威脅物種。

事實上,早在當地時間2016年9月4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就曾宣佈,中國國寶大熊貓已經不再處於世界瀕危動物之列,由“瀕危”變爲“易危”。

在報告中,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還稱,大熊貓能夠“降級”,中國政府的努力不容忽視。

當時,中國林業局有關負責人曾在微博上回應稱:“作爲大熊貓保護管理部門,我們着眼於實際工作情況和保護形勢,認爲大熊貓仍是瀕危物種,將大熊貓保護等級降低還爲時過早。”

而如今經過幾年的實地調查,從各個方面權衡,並以中國的標準來判斷,大熊貓野外種羣數量達到1800多隻,超過瀕危上限250只,也突破了易危上限1000只。因此,這個危險程度降級劃分是有科學依據的。

這樣,我國才正式把大熊貓從瀕危降爲易危。

即便確定降級,國家林業局仍然表示,從目前來看,大熊貓所受的生存威脅仍然不可忽視。如果降低其保護等級,保護工作出現怠慢和鬆懈,大熊貓種羣和棲息地都將遭到不可逆的損失和破壞,已取得的保護成就會很快喪失,特別是部分局域小種羣隨時可能滅絕。因此,繼續強調大熊貓的瀕危性並不是危言聳聽。

大熊貓降級爲二級還是國寶嗎 第2張

除此之外,大熊貓在中國民衆心中有着特殊的“國寶”地位,在國際上,也成爲中國的一張亮麗名片。

此次官宣“被降級”側面反映出中國生態環境的改善和大熊貓保護工作的成效。受威脅程度“降級”,但保護力度不能減少,目前,大熊貓依然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瀕危野生動物正在“迴歸”

隨着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事實上,近年來,我國還有不少保護動物降級,很多瀕危動物“迴歸”我們的視野。

按照國家林草局今年3月發佈的數據,目前中國大熊貓人工繁育種羣數量達到600只,有力支持了野外種羣的恢復與繁衍,野生大熊貓種羣數量從20世紀80年代的1114只升至1864只。藏羚羊保護等級已從“瀕危”降爲“近危”,種羣數量由不足7.5萬頭增至30萬頭以上。朱䴉由最初僅剩7只增加到總數超過4000只。

除了統計數據上的變化,野生動物保護的效果也直觀地展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比如前段時間火遍全網的“大象旅行團”。

《華盛頓郵報》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15頭亞洲象的遷徙,體現了中國20多年來生態保護的成就。

大熊貓降級爲二級還是國寶嗎 第3張

6月13日在玉溪市易門縣十街鄉拍攝的象羣(無人機照片)。

根據國家林業局2018年發佈的數據,經過20年的保護,西雙版納和兩個鄰近地區的野生大象數量幾乎翻了一番,達到300頭左右。

再比如,7月6日,12頭瓜頭鯨在浙江台州臨海一灘塗擱淺,救援人員和上千熱心羣衆在30多度的高溫下展開了長達10多個小時的生死營救。

大熊貓降級爲二級還是國寶嗎 第4張

瓜頭鯨被擡到水坑後蓋上溼毛巾,救援人員不斷往瓜頭鯨身上澆水減少其水分流失。

上述現象的發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在動物保護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在7月8日的.中國外交部記者會上,記者就我國大熊貓由“瀕危”降爲“易危”一事進行提問。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現場給出了一段押韻“貫口”:

“野生大熊貓、藏羚羊、麋鹿等珍稀瀕危物種生存狀況得以改善,荒漠貓、棕頸犀鳥等神祕動物的身影再次出現。東北虎進村,亞洲象北遷,鯨魚又現大鵬灣……”

汪文斌稱,在當今的中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正成爲各級政府和廣大民衆自覺的行爲規範。

大熊貓降級爲二級還是國寶嗎2

繼大熊貓“降級”之後,藏羚羊也“降級”了!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至今,我國藏羚羊數量已從不足7萬隻增至30萬隻,保護級別也從瀕危物種降爲近危物種。

“降級”背後有何深意?

按照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對物種瀕危等級劃分,由高到低劃分爲9類:滅絕、野外滅絕、極危、瀕危、易危、近危、無危、數據缺乏和未評估。事實上,在2016年9月,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就曾宣佈,中國的大熊貓已經不再處於世界瀕危動物之列,由“瀕危”變爲“易危”。此次,藏羚羊的“降級”也屬於這個範疇。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評價標準是基於這個物種還剩多少隻、棲息地還有多大、數量是在增加還是減少等信息彙總後的評估。”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委員、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王放在接受“強觀察”欄目記者採訪時表示。

大熊貓降級爲二級還是國寶嗎 第5張

秦嶺地區的棕色大熊貓。受訪者供圖

“降級”到底意味着什麼?王放認爲,單一一個物種的“降級”可能很難得出生態系統好轉的結論,但是如果有大熊貓、藏羚羊這樣一批物種被“降級”,是可以證明生態系統是有好轉的。

“降級是對保護工作的最好嘉獎。”從瀕危到近危,從不足7萬隻到30萬隻,這些看似平靜的文字背後有着無數生態保護工作者的堅持和付出。王放表示,其實更直接的結論是證明自然保護的有效性。如果把持續的資金、人員和精力投入到自然保護裏面,是能夠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降級”爲何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隨着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近年來,我國還有不少保護動物“迴歸”我們的視野。

大熊貓降級爲二級還是國寶嗎 第6張

朱䴉。受訪者供圖

據國家林草局今年5月發佈的數據,大熊貓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1114只增加到1864只;極度瀕危的海南長臂猿,從低谷時的七至九隻增長到了33只,第五個家庭羣正在形成;朱䴉從發現時的7只,恢復到5000餘隻;白頭葉猴從八十年代的300餘隻恢復到1300多隻……

對此,王放分析道,大熊貓、藏羚羊這些物種的“降級”就像是生態保護這個萬里長征的第一步。當生態系統開始逐步恢復的時候,最快出現恢復的很可能就是像大熊貓、藏羚羊這樣的食草動物,它們吃的資源到處都有,同時,對於棲息地的需求也相對來講會低一點,恢復難度沒那麼大,而對於像虎、豹、金貓這樣大型的食肉動物,是比較難恢復的。

王放強調說,如果我們能夠看到食草動物“降級”、食肉動物“降級”、陸地的動物“降級”、江河裏面的動物也“降級”,可能就說明生態系統到了全面轉好的一天。而今天這些食草動物“降級”是第一步,證明我們的自然保護是有用的,也證明這樣的努力是可以讓生態系統變得更好的。

野生動物不時“進城” 該如何應對?

大熊貓降級爲二級還是國寶嗎 第7張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貉。受訪者供圖

隨着生態環境的好轉,東北虎進村、黑熊出沒在莊稼地、甚至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貉出現在上海城區等新聞已不罕見。當野生動物走入城市,我們該怎麼辦?

王放表示,首先我們需要對大批物種進行長期的監測,獲取它們的數量和分佈的變化,並且預測未來的變化。其次,不論是東北虎還是亞洲象事件,都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要有事先備好的周全方案,包括物資和人員能力的準備,在出現新情況時可以儘快響應。再次,需要有更精細的保護和管理。簡單來說,就是認識到每一種動物的需求,給不同的野生動物設計不同的保護地,設計不同的走廊帶,能夠讓它在人類規劃好的這些連接走廊之中去活動,而不是直接闖入村莊、高速公路或城市。

未來,隨着生態環境的好轉,或許會有更多野生動物走進人類的城市空間,人類也將更近距離地接觸到這些曾經神祕的生物。對此,王放呼籲公衆,未來每個人對待野生動物的觀點需要慢慢地產生一點變化。“以前我們本能的覺得野生動物就是生活在荒野,離我們很遠。但是隨着我們國家的生態變好,這種觀點可能到了需要變的時候。”例如,像野豬和黃鼠狼、刺蝟這種野生動物就是會出現在城市周邊,像大熊貓、亞洲黑貓或者亞洲象這樣的動物就會出現在村莊的邊緣。如果公衆能夠降低一點點自己心裏面的恐懼,嘗試用更放鬆的心態去看待這種變化,也是一個很好的準備。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