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情感 > 正常人的咽喉構造

正常人的咽喉構造

來源:秀美派    閱讀: 2.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正常人的咽喉構造,喉嚨結構其實就是咽喉結構,分爲兩部分,分別是咽部和喉部。喉的支架由11塊軟骨構成,自上而下依次爲會厭軟骨、甲狀軟骨、環狀軟骨和成對的杓狀軟骨等,以下來了解正常人的咽喉構造。

正常人的咽喉構造1

喉軟骨

喉的支架由11塊軟骨構成,自上而下依次爲會厭軟骨、甲狀軟骨、環狀軟骨和成對的杓狀軟骨等。

會厭軟骨:位於舌骨體後方,狀如樹葉,上寬下窄,上端遊離,下端借甲狀會厭韌帶連於甲狀軟骨前角內面的上部。會厭軟骨被覆黏膜構成會厭。會厭是喉口的活瓣,人體進行吞嚥運動時,喉部隨咽部上提並向前移動,會厭封閉喉口,阻止食物入喉,並將其引入咽部。

甲狀軟骨:是喉軟骨中最大的一塊,位於環狀軟骨和會厭軟骨之間,構成了喉前壁和側壁的大部分。它由左右對稱的四方形甲狀軟骨板組成,兩塊甲狀軟骨板的前緣在正中線上互相融合構成前角,後緣則彼此分開。女性的前角角度則近似鈍角,而男性的前角角度卻近似直角,上端向前突出,稱爲喉結,爲成年男性的特徵。喉結上方有呈V形的切跡,稱爲甲狀軟骨上切跡。兩側軟骨板後緣各向上下延伸形成甲狀軟骨上角及下角。上角借韌帶與舌骨大角連接。下角內側面的關節面與環狀軟骨形成環甲關節。

環狀軟骨:環狀軟骨位於甲狀軟骨下方,是呈喉部唯一呈完整環形的軟骨,是形成喉腔下部的後壁、前壁、側壁的支架。其前部細窄,名環狀軟骨弓;後部高闊爲環狀軟骨板,構成喉的後壁的大部分。環狀軟骨板的上緣兩側各有一個長圓形關節面,與杓狀軟骨構成環杓關節。每側板弓相接處的外側各有一關節面,與甲狀軟骨下角形成環甲關節。

杓狀軟骨:杓狀軟骨位於環狀軟骨板上方中線兩側,形似三棱錐體形,是成對的喉軟骨。杓狀軟骨有一個尖、一個底、兩個突和三個面。杓狀軟骨底與環狀軟骨杓關節面形成環杓關節,底面有向前伸出的突起稱聲帶突,是聲韌帶附着處;向外側伸出的突起稱肌突,大部分喉肌附着於此。

正常人的咽喉構造
  

小角軟骨:位於杓狀軟骨頂端和杓會厭襞後端,是一對細小的軟骨。

楔狀軟骨:位於杓會厭襞內,小角軟骨之前。

麥粒軟骨:包裹於舌骨的甲狀側韌帶內。

喉肌

喉肌是發音的動力器官,分爲附着於喉和鄰近結構的喉外肌和附着於喉軟骨間的喉內肌。喉外肌可以使喉部上升或下降,喉內肌則具有緊張或鬆弛聲帶、縮小或開大聲門裂以及縮小喉口等作用。喉內肌按其部位分內、外兩羣,按其功能分聲門開大肌和聲門括約肌。

喉腔

喉腔由喉軟骨、韌帶纖維膜、喉肌和喉黏膜等共同圍成。它上起自喉口,與咽相通,向下經氣管通支氣管和肺。

位置

喉上界是會厭上緣,下界是環狀軟骨下緣。喉的前方被皮膚、頸筋膜及舌骨下肌羣所覆蓋,後方緊鄰喉咽部及頸椎的錐體,成年男性喉位於第3~6頸椎前方,女性和小兒喉的位置要稍高些。喉的兩側爲頸部大血管、神經和甲狀腺側葉。

喉位置圖

功能

喉的主要功能是呼吸、發聲、保護和吞嚥。

呼吸功能

喉是空氣通往氣管、肺部的通道,喉部的聲帶可以改變聲門的'大小,以此控制進入喉腔的氣流。喉部對肺泡的換氣及保持體液酸鹼的平衡也有輔助作用。此外,喉黏膜內存在化學感受器,當它受到刺激時,可以反射性地影響呼吸中樞控制呼吸功能。

發聲功能

正常人在發聲時,先吸入空氣,然後將聲帶內收、拉緊,並控制呼氣。自肺部呼出的氣流衝擊靠攏的聲帶使之振動即發出聲音。聲音的強度決定於呼氣時的聲門下壓力和聲門的阻力。聲調決定於振動時聲帶的長度、張力、質量和位置。

保護功能

喉的杓會厭襞和室帶類似瓣狀組織,具有括約肌作用,能發揮保護下呼吸道的功能。杓會厭襞收縮時會關閉喉部入口,以防止食物、嘔吐物及其他異物落入呼吸道。室帶的主要功能爲增加胸腔內壓力,可輔助完成咳嗽、噴嚏、大小便、嘔吐、分娩及舉重等動作。

吞嚥功能

當人體進行吞嚥反射動作時,喉頭上升,喉入口關閉,呼吸受抑制,咽及食管入口開放。

正常人的咽喉構造2

咽和喉結構

咽由鼻咽、口咽和喉咽3部分構成。

鼻咽:是咽的上部,位於鼻腔後方,達顱底,下至齶帆遊離緣平面續口咽部,向前經鼻後孔通鼻腔。鼻咽部的兩側壁上,於下鼻甲後方約1cm處,各有一咽鼓管咽口,咽腔經此口通過咽鼓管與中耳的鼓室相通。咽鼓管咽口的前、上、後方的弧形隆起稱咽鼓管圓枕,是尋找咽鼓管咽口的標誌。

咽鼓管圓枕後方與咽後壁之間的.縱行深窩稱咽隱窩。位於咽鼓管咽口周圍至軟齶之間的許多顆粒狀淋巴組織,稱咽鼓管扁桃體,系咽扁桃體的延續。鼻咽部上壁後部的黏膜內有豐富的淋巴組織稱咽扁桃體。

口咽:位於齶帆遊離緣與會厭上緣平面之間,向前經咽峽與口腔相通,上續鼻咽部,下通喉咽部。口咽的前壁主要爲舌根後部,此處有一正中矢狀位的黏膜皺襞稱舌會厭正中襞,連於舌根後部正中與會厭之間。口咽的側壁上有齶扁桃體。

扁桃體的外側面及前後面均被結締組織形成的扁桃體囊包繞。此外,扁桃體窩上份未被齶扁桃體充滿的空間稱扁桃體上隱窩,異物常易停留於此處。咽後上方的咽扁桃體、兩側的咽鼓管扁桃體、齶扁桃體和下方的舌扁桃體,共同構成咽淋巴環。

喉咽:咽的最下部,稍狹窄,上起自會厭上緣平面,下至第6頸椎體下緣平面與食管相續。喉咽部的前壁上份有喉口通入喉腔。在喉口的兩側各有一深窩稱梨狀隱窩,常爲異物滯留之處。

咽部結構圖

正常人的咽喉構造 第2張
  

喉由軟骨、肌肉、韌帶、纖維結締組織和黏膜等構成。

喉軟骨:軟骨構成喉的支架。單塊軟骨有甲狀軟骨、環狀軟骨和會厭軟骨,成對的軟骨有杓狀軟骨、小角軟骨和楔狀軟骨,共計9塊。小角軟骨和楔狀軟骨很小,臨牀意義不大。

喉韌帶與膜:喉的各軟骨之間,喉和周圍組織如舌骨、舌及氣管之間均由纖維韌帶互相連接。包括甲狀舌骨膜、環甲膜、甲狀會厭韌帶、環甲關節韌帶、環杓後韌帶、舌骨會厭韌帶、舌會厭韌帶、環氣管韌帶、喉彈性膜等。

喉肌:喉肌分爲喉外肌和喉內肌。喉外肌位於喉的外部,按其功能分爲升喉肌羣及降喉肌羣,前者有甲狀舌骨肌、下頜舌骨肌、二腹肌、莖突舌骨肌;後者有胸骨甲狀肌、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咽中縮肌及嚥下縮肌。

喉內肌位於喉的內部(環甲肌例外),按功能可分爲5組,包括環杓後肌、環杓側肌、杓肌、環甲肌、甲杓肌、杓會厭肌、甲狀會厭肌。

功能

咽是消化管與呼吸道的共同通道,對呼吸、發音、吞嚥功能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咽的吞嚥反射還具有防禦保護功能。此外,咽部的扁桃體屬於免疫器官,具有免疫功能。喉是呼吸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輔助呼吸功能。喉部還有聲門及聲帶等結構,因此具有發聲功能。此外,喉對下呼吸道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正常人的咽喉構造3

(一)咽喉炎的最佳治療方法

1、咽喉炎的按摩及舌根運動法

每天早晨起牀後,在左手掌心塗上幾滴風油精,然後順時針按摩咽喉部位20-30次,堅持每天早晨做這個按摩,2-3個月後病情可以好轉,一年之後就可以獲得痊癒。

咽喉炎會使得患者感到咽喉腫痛、乾燥、有異物感,可以採取舌根運動法能夠收到很好的效果,閉上嘴巴,舌尖抵住牙齒,正轉18次,反轉18次,然後將口中的津液分三次嚥下,這樣每天早晚各做一次,堅持下去時間長了就可以見到效果。

2、藥物治療慢性咽炎

2.1、西瓜霜潤喉片

是由西瓜霜、冰片、薄荷腦等中藥加工提煉製成的'中藥片劑,西瓜霜具有清熱、解暑、生津、潤喉等功能,西瓜霜潤喉片不僅具有消炎止痛效果,而且還能生津潤喉,因此,對咽部乾燥腫痛且伴有聲音嘶啞的咽喉疾患療效較好。但西瓜霜噴劑中含西瓜霜、冰片等孕婦慎服的成分,爲保險起見,不主張孕婦,特別是有流產史、孕早期等婦女使用,類似的藥物還有咽喉片、複方草珊瑚含片、乾坤咽炎片、金嗓子喉寶含片等。

2.2、華素片

華素片中含有碘分子,碘分子具有超強殺菌抗感染作用,可迅速殺滅口腔、咽喉部位各種致病微生物,包括細菌繁殖體、真菌、芽孢、病毒。獨特的口含消炎方式直接作用於病症感染部位,清涼薄荷滋潤咽喉,可有效治療咽喉疾病。但是碘對口腔黏膜組織的刺激性很大,不宜長期含服。

2.3、黃氏響聲丸

是由薄荷、浙貝母、連翹、蟬蛻、胖大海、桔梗等中藥配成的濃縮丸,味苦、清涼。具有疏風清熱,化痰散結,利咽開音等作用。用於急、慢性喉炎,風熱外束,痰熱內盛,聲音嘶啞,咽喉腫痛,咽乾灼熱,咽中有痰,或寒熱頭痛,或便祕尿赤;急、慢性喉炎及聲帶小結、聲帶息肉初起見上述證候者。

(二)最省錢治療慢性咽喉炎的小偏方

1、西瓜皮茶治咽喉炎

吃西瓜時,瓜皮別丟棄。取瓜皮250克,加入兩大碗水,熬至一大碗,加入少許冰糖,冷而飲之。可治咽喉炎。

2、舌根運動法治咽喉炎

咽喉炎致使咽喉腫痛、嗓子燥癢、吞嚥有異物感,可採取舌根運動法,能收到良好的療效。即:閉口、舌尖抵牙齒,正轉18次,反轉18次,然後將口中津液分三次嚥下,早晚堅持各做一次。

3、含生大蒜治咽喉炎

患慢性咽喉炎,試用口含生大蒜頭,堅持數月,咽喉炎可除根。口含生大蒜頭最好挑紫皮獨頭大蒜。開始時辣得眼淚直淌,口腔粘膜也生痛,可時含時吐,且不要將大蒜頭光滑的外表咬破。以後適應了再邊含邊咬。此法對牙痛、聲音嘶啞等口腔毛病也有效果。

正常人的咽喉構造 第3張
  

4、核桃治咽喉炎

取核桃10枚,去硬殼,不去衣,分早晚兩次服。15天爲一個療程。核桃具有消炎、潤肺、化痰、止咳等功效。可治咽喉腫痛、咳嗽等疾病。

5、糖漬海帶治咽喉炎

取海帶300克,白糖適量。將海帶洗淨,切絲,用沸水燙一下撈出,加適量白糖醃3日,佐餐。

6、蜂蜜茶治咽喉炎

取茶葉、蜂蜜各適量。將茶葉用小紗布袋裝好,置於杯中,用沸水泡茶,涼後加蜂蜜攪勻,每隔半小時,用此溶液漱口並嚥下,見效後連用3日。

7、麻油蛋湯治咽喉炎

取雞蛋一隻,麻油適量。將雞蛋打入杯中,加麻油攪勻,衝入沸水約200毫升趁熱緩緩飲下,以清晨空腹爲宜。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