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美文 > 大雁塔的歷史故事

大雁塔的歷史故事

來源:秀美派    閱讀: 2.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雁塔的歷史故事,生活中,許多人去西安旅遊的時候,都會去遊覽大雁塔,而大雁塔的歷史上很悠久的。但有些人對大雁塔的故事不是很瞭解,下面分享大雁塔的歷史故事!

大雁塔的歷史故事1

秦川八百里,自古帝王州,屈指數長安。夢迴長安,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座長安城。如今的長安,它叫西安。

連接長安和西安之間的,是浩瀚的文物、古蹟、歷史遺存。而其中的一院寺,一個和尚,一個傳奇,一座塔,造就了今天西安的象徵和標誌。這座塔就是西安市徽上那座巍峨古塔---大雁塔。

大雁塔的歷史故事
  

大雁塔的誕生,和佛教密不可分。陝西有着悠久的佛教文化和濃厚的佛學氛圍。在世界佛教南傳和北傳的兩大體系中,陝西關中地區是北傳佛教的翻譯傳播中心。

位於關中的長安也就成了佛教在中國內地的最早傳播地,也是中國佛教開始快速推進發展的發源地。自從後秦時期西域僧人鳩摩羅什在長安逍遙園大寺(今西安草堂寺)創立第一個國立譯經場以來,長安迅速發展爲中國佛教最大的譯經重鎮。

那些至今依然盛行的佛教經典,如《金剛經》、《心經》、《阿彌陀經》、《法華經》等,均出自長安。

大雁塔的歷史故事 第2張
  

在關中濃厚的佛學氛圍下,北魏道武帝時期,一座新的寺院在長安城南誕生,這就是淨覺寺。然而在長安衆多的寺院之中,淨覺寺寂寂無名。

到了隋文帝時期,淨覺寺也只剩了一堆遺蹟。篤信佛教的隋文帝便在淨覺寺故址上修建了無漏寺。隋唐時期,寺因僧顯,如果某寺有僧參與奉送舍利,本身即彰顯出該寺的地位。

位於隋大興城(唐長安城前身)晉昌坊的無漏寺,其規模雖佔半坊之地,但寺中只有一人蔘與奉送舍利,可見無漏寺在當時的地位並不高。因此,到了唐武德初年,無漏寺被廢。

大雁塔的歷史故事 第3張
  

唐貞觀十年(公元636年)六月己卯,唐太宗的文德皇后駕崩,十一月庚寅葬於昭陵。唐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二十一歲的太子李治爲追念其生母文德皇后,祈求冥福,報答慈母恩德;

在徵得父親唐太宗的同意之後,下令在長安城內的舊廢寺院之中,妙選一所奉爲文德聖皇后,即營僧寺。按照太子李治的要求,最後選址在北魏的淨覺寺,後來隋代的無漏寺舊址營建新寺。

經過一番“瞻星揆地”的測量定位工作之後,營造新寺的官員最終制定了“像天闕,仿給園”的建造方案。按照設計,新的寺院建成之後將是“重樓復殿,雲閣洞房”,總共有十餘院1897間,“牀褥器物,備皆盈滿”。

新寺建成之後,奉唐太宗李世民敕旨,度僧300人,別請50名大德“同奉神居,降臨行道”。與此同時,正式賜新寺寺名爲“大慈恩寺”,並增建“翻經院”。

建成後的大慈恩寺,雖然不能和當時長安城中的大莊嚴寺相媲美,但作爲皇家主持建造的寺院,還是有着宏大的規模和顯赫的地位。這樣的一座寺院,勢必需要一位與之相匹配的高僧大德前來駐錫,剛西行求法歸來的玄奘法師成爲不二的人選。

大雁塔的歷史故事 第4張
  

玄奘法師求法歸來後,原本是想去嵩山少林寺專心翻譯佛經,但是唐太宗李世民讓其留在京都長安,以便日後經常見面交流。

於是安排玄奘法師去了長安城南的弘福寺充上座,住持寺務,翻譯佛經。同時唐太宗也希望玄奘法師能把西行求法的所見所聞寫出來,以揚大唐之國威。

弘福寺作爲皇家寺院,是唐太宗李世民爲追思其母竇太后而修建。玄奘在宏福寺一邊翻譯佛經,一邊口述西行求法的所見所聞,由徒弟辯機記錄整理出了一部世界不朽名著《大唐西域記》。

大雁塔的歷史故事 第5張
  

大慈恩寺的落成,也算圓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太子李治父子對長孫皇后追思的願望,讓玄奘法師來主持寺務在合適不過。

唐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十二月,唐太宗爲玄奘法師舉行了盛大隆重的入寺升座儀式,《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七對此做了詳細的記載描述,玄奘法師成了大慈恩寺第一任住持。

玄奘法師從天竺請回了大量佛舍利、8尊佛像及佛經梵文原典657部。由於古印度沒有紙張,書寫常以貝多羅樹葉代之。玄奘法師取回的這些佛經均是刻寫在貝多羅樹葉上。這種貝樹葉子在乾燥之後,容易發生失火現象。

爲了妥善安置這些佛經、佛像以及佛舍利,唐永徽三年公元(公元652年),玄奘法師以“恐人代不常,經本散失,兼防火難”爲由上書朝廷,希望在大慈恩寺正門外建造一座30丈的石塔用來保存這些佛教珍寶。

唐高宗李治以用石造塔工程大,難以速成,又不願玄奘法師辛勞爲由,拒絕玄奘法師的要求,只是恩准在大慈恩寺西院建一座五層磚塔。

大雁塔的歷史故事 第6張
  

在玄奘法師的親自督造下,歷時兩年,五層磚塔最終建成。這座塔最初的建築圖樣是模仿印度著名的、也是唯一的禮佛高塔——佛陀伽耶精舍(大覺塔)而建。方形塔基,面寬各140尺;塔分五級,包括相輪、露盤在內,總高180尺;

磚面土心,不可攀登,每層中心皆存舍利;塔最上層以石爲室,內藏有佛經和佛像;塔最下層南外壁有兩座石碑,左邊爲唐太宗李世民所撰寫的《大唐三藏聖教序》,右側爲唐高宗李治還是太子所撰寫《述三藏聖教序記》,碑文皆由褚遂良所書寫。

這座塔最初名稱爲“慈恩寺塔”,之後被改稱爲了“雁塔”。而關於“雁塔”這一名稱的來歷,流傳較廣的說法認爲是根據“埋雁建塔”的典故來命名的。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記》中記載的他在印度所聞僧人埋雁造塔的傳說,解釋了最可信的雁塔由來之論說。

大雁塔最初形狀

相傳很久以前,摩揭陀國(今印度比哈爾邦南部)的一個寺院內的和尚信奉小乘佛教,可吃三淨肉。一天,空中飛來一羣雁。

有位和尚見到羣雁,信口說:“如今大家都沒有東西吃了,菩薩應該知道我們肚子餓呀!”話音未落,一隻雁墜死在這位和尚面前,他驚喜交加,遍告寺內衆僧,都認爲這是如來佛在教化他們。於是就在雁落之處,以隆重的儀式葬雁建塔,並取名雁塔。

還有一種說法是玄奘法師在取經途中遇到絕境,幸而飛來大雁引路,才得以脫險。以上兩種說法,也許都和大慈恩寺的“雁塔”命名有關。

唐中宗景龍元年(公元707年),由皇宮中的宮人集資、著名的道岸法師在薦福寺主持營造了一座較小的佛塔。

其外觀形似大慈恩寺的雁塔又小於雁塔,爲了區分兩座佛塔,慈恩寺塔名爲“大雁塔”,薦福寺的佛塔稱爲“小雁塔”,一直流傳至今。至此,唐長安城內形成了西南大莊嚴寺和大總持寺雙木塔,東南大慈恩寺和薦福寺雙磚塔的地標格局。

大雁塔最初的印度風格樣式並沒有讓長安城的百姓感到多少愉悅,反而覺得這樣外來式樣的建築,與長安城的其他建築格格不入,顯得十分突兀。於是唐高宗李治下令對大雁塔進行了改建,大雁塔被加高至9層。

在經歷了之後五十年的風雨洗禮後,由於大雁塔是磚面土心結構,磚縫中草木叢生,最終導致塔身損毀。

唐長安年間(公元701—公元704年),武則天重修大雁塔。關於這次修建大雁塔有兩種不同的版本,一種說法是武則天在原塔的基礎上,打破了唐朝佛塔業已形成的陽性奇數層高的慣例,將大雁塔加高增至偶數十層;

另一種說法是武則天拆掉原塔,在原址上依東夏剎表舊式”重新建造七層青磚塔,高三百尺。到了唐大曆年間(公元766年-公元779年),被改建爲了十層。無論那種說法,最終大雁塔由九層增至十層是事實。

大雁塔也曾是唐朝新中進士的題名之地,即著名的關中八景之一雁塔題名。從唐中宗神龍年間(公元705—公元707年)開始,凡新科進士及第後,必到大慈恩寺的大雁塔下舉行轟動京城的題名活動。

天下學子無不以“雁塔題名”爲夢想和榮耀。然而到了唐武宗會昌三年(公元843年),李德裕出任宰相。

以門蔭入仕的李德裕對進士題名的“浮薄”習氣極爲厭惡,便上奏請求取消舊制,於是大雁塔以前題名的進士字跡全被颳去。直到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雁塔題名才恢復如故。

據史料分析,僅在唐代的八千餘名進士中,約有五、六千名曾題名大雁塔,以至於後世以“雁塔題名”代稱進士及第。

大雁塔現存大量歷代題記,僅明、清朝時期鄉試舉人效仿唐代進士留下的雁塔題名碑就有二百餘通。

唐朝末年,大雁塔慘遭兵燹,從十層變爲七層。五代時期的後唐長興二年(公元931年),西京留守安重霸對大雁塔進行了第四次修繕。從此,大雁塔保留了七層的格局。

北宋時期,隨着政治經濟中心的東移,關中地區已經失去往日的地位。昔日繁華的長安城歷遭兵燹戰火,已經殘垣斷壁。但是作爲佛教重地的大慈恩寺香火依舊,大雁塔遊人如織。

然而發生在宋神宗時期的兩場大火,使得大雁塔從此衰敗,很少有人再去,大雁塔在宋代基本上已經荒廢。

金哀宗正大八年(公元1231年),元軍拖雷部攻破鳳翔,金哀宗命令放棄京兆(今西安),軍民全部內遷河南。在這次戰火中,昔日佔長安晉昌坊半坊之地,共有13庭院、屋宇1897間(包括翻經院)的皇家寺院大慈恩寺被徹底焚燬,只剩下一座破敗的大雁塔。

我們今天看到的大慈恩寺,面積僅是當時的一個西塔院。今天的大慈恩寺是明憲宗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在唐大慈恩寺西塔院的基礎上修建而成。

明朝時期,關中地區發生了幾次大的地震,大雁塔的塔頂震落,塔身震裂。明萬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當時大慈恩寺所在的咸寧縣組織對大雁塔進行第五次維修,這是一次重大的'維修加固工程。

在維持了唐代塔體基本造型的基礎上,重新修繕塔內樓梯,在唐末剩餘七層的塔體外則完整地包砌36至60釐米的磚包層,塔高64.5米,塔基底邊長25米,佔地2061平方米;

這便是如今看到的大雁塔。雖然後世的清代、民國以及近代對大雁塔也進行過修繕,但是整體沒有大的改觀。因而,我們今天看到的外觀是明代修繕的大雁塔。

大雁塔的歷史故事 第7張
  

在關中的佛教古剎中,法門寺是因塔而建寺,而大雁塔則是因寺而建塔。古塔的地下一般都建有地宮,當年法門寺地宮發掘出土的文物轟動世界,而大雁塔地下肯定也藏有地宮,只是尚未發掘而已。

由此推測,當年玄奘法師西去求法帶回的佛教珍寶就藏在大雁塔下的地宮之中。

玄奘法師爲了存放從天竺帶回的佛經、佛像以及佛舍利而建造了大雁塔,玄奘法師究竟帶回多少舍利,在《法師傳》中記載僅說是150枚肉舍利和一函骨舍利,具體數量未說明。在修建大雁塔時,這些舍利都安放在塔中。

武則天在改造大雁塔時,將塔中原有舍利如何處置,也未有詳實的史料記載。今天大雁塔中所供奉的舍利爲印度玄奘寺的住持、印籍華僑高僧釋悟謙法師所贈,彌補了大雁塔舍利之謎的缺憾。

大雁塔第四層塔室內供奉着兩片長約40釐米、寬約7釐米的貝葉經,上面刻寫着密密麻麻的梵文,據說現全世界認識該文字的學者不足10位,非常罕見。

大慈恩寺的唐代遺存唯有大雁塔以及玄奘法師當年親手豎立於塔前的由唐太宗李世民撰文的《大唐三藏聖教序》碑和唐高宗李治撰文的《大唐三藏聖教序記》碑,兩碑都是由褚遂良手書,於今保存完好。

是研究唐代書法、繪畫、雕刻藝術的重要文物。值得一提的是,唐代畫家吳道子,大詩人王維等曾爲慈恩寺作過不少壁畫,可惜早已湮沒在歷史中。

但大雁塔下四門洞的石門楣、門框上,卻還保留着精美的唐代線刻畫。除此之外,大雁塔南門的券洞兩側還嵌有“玄奘負笈圖”和“玄奘譯經圖”。

今天,大唐王朝早已煙消雲散,盛世的榮光留給後人一座城;西天求經早已家喻戶曉,大德的高僧爲後世留下一座塔。大雁塔,是古都西安的標誌。

正像天安門之於北京,六和塔之於杭州,五層樓之於廣州。西安的美,美在它是古都,有鐘樓,有城牆,有大雁塔。在那任何一塊磚瓦中,都能找尋到歷史,耳邊也迴響着詩歌的名句。讓人感到厚重。

大雁塔的歷史故事2

大雁塔所在的大慈恩寺是唐代高僧玄奘專門從事譯經和藏經之處。玄奘法師從天竺取回佛經,曾在慈恩寺主持寺務,以“恐人代不常,經本散失,兼防火難”並妥善安置經像舍利爲由,擬於慈恩寺正門外造石塔一座,遂於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三月附圖表上奏。

大雁塔的歷史故事 第8張
  

唐高宗由於玄奘所規劃浮圖總高三十丈,以工程浩大難以成就,又不願法師辛勞爲由,恩准朝廷資助在寺西院建五層磚塔。此塔名雁塔,由於後來在長安薦福寺內修建了一座較小的雁塔,慈恩寺塔叫作大雁塔,薦福寺塔叫作小雁塔,一直流傳至今。

大雁塔仿西域窣堵坡形制,磚面土心,不可攀登,每層皆存舍利。玄奘法師親自主持建塔,歷時兩年建成。因轉表土心,風雨剝蝕,五十餘年後塔身逐漸塌損。

武則天長安年間(公元701年—704年),女皇武則天和王公貴族,施錢在原址上重新建造,新建爲七層青磚塔(另一說,公元704年大雁塔改建成,塔增高至10層。公元931年,五代時後唐時期對大雁塔進行改建,降至七層)。

大雁塔的歷史故事 第9張
  

唐末以後,慈恩寺寺院屢遭兵火,殿宇焚燬,只有大雁塔獨存。公元931年(五代後唐長興二年)對大雁塔再次修葺。

後來西安地區發生了幾次大地震,大雁塔的塔頂震落,塔身震裂。公元1604年(明朝萬曆二十三年)在維持了唐代塔體的基本造型上,在其外表完整的.砌上了60釐米厚的包層,使其造型比以前更寬大,即是現今所見的大雁塔造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雁塔於1961年國務院頒佈爲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4年大雁塔經過一次整修,基本保持了原來的風貌。

建築構造 大雁塔塔基與塔身大雁塔是磚仿木結構的四方形樓閣式磚塔,由塔基、塔身、塔剎組成,現通高爲64.517米。塔基高4.2米,南北約48.7米,東西45.7米;塔體呈方錐形,平面呈正方形,底邊長爲25.5米,塔身高59.9米,塔剎高4.87米。

塔體各層均以青磚模仿唐代建築砌檐柱、斗拱、欄額、檀枋、檐椽、飛椽等仿木結構,磨磚對縫砌成,結構嚴整,磨磚對縫堅固異常。塔身各層壁面都用磚砌扁柱和闌額,柱的上部施有大斗,在每層四面的正中各開闢一個磚拱券門洞。

塔內的平面也呈方形,各層均有樓板,設置扶梯,可盤旋而上至塔頂。一層二層多起方柱隔爲九開間,三四層爲七開間,五六七八層爲五開間。塔上陳列有佛舍利子、佛足石刻、唐僧取經足跡石刻等。

大雁塔的歷史故事 第10張
  

塔的底層四面皆有石門,門桅上均有精美的線刻佛像,西門楣爲阿彌陀佛說法圖,圖中刻有富麗堂皇的殿堂。畫面佈局嚴謹,線條遒勁流暢,傳爲唐代畫家閻立本的手筆。

底層南門洞兩側鑲嵌着唐代書法家褚遂良所書,唐太宗李世民所撰《大唐三藏聖教序》和唐高宗李治所撰《述三藏聖教序記》兩通石碑,具有很高藝術價值,人稱“二聖三絕碑”。

大雁塔造型獨具一格,其型及高度在全國一百多個名塔中也是唯一。雖高度排在第三,年代排在第四,但其宏偉壯觀的氣勢以及其中的人文歷史故事是別的塔無法可比的。

這個皇家寺院中建造的距今1368年的古塔,來西安的旅遊者一定記着要好好看看,否則,算是白來西安一趟。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