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家庭 > 離異家庭孩子心理通病

離異家庭孩子心理通病

來源:秀美派    閱讀: 1.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離異家庭孩子心理通病。在離婚中,很多人認爲離婚是大人的事,和孩子關係不大,但是,這種想法導致的結果很可能是忽視了孩子的感覺,下面介紹離異家庭孩子心理通病。

離異家庭孩子心理通病1

一、不要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

有人離婚後,爲了孩子沒有再婚,所以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讓孩子學習、生活、身體什麼都不能有問題。不允許有一點點不完美。結果由於對孩子要求太高,孩子感到壓力很大,到了一定時候,孩子就會產生情緒爆炸,這時候的孩子就會出現心理問題。所以,父(母)親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在子女的教育問題上,要因人而異,自己也要有人生的目標,不要把目標全部寄託在孩子身上。這樣,一旦孩子的教育出了問題,你自己就找不到目標了,就會茫然不知所措。

二、不要把氣“撒”在孩子身上

有人離婚後稍有不順心,就拿孩子出氣。孩子過去是愛的結晶,現在成了出氣筒,成了對方的化身,搞得孩子不明不白、無所適從。不但如此,還把自己的不幸福歸咎於對方,在孩子面前說對方的壞話、宣泄自己的情緒,彷彿這樣自己就舒服了。久而久之,孩子遇事也會找個“替罪羊”出氣,這樣孩子的人格形成就有了問題,有的孩子漸漸變得心眼小,沒有肚量,遇事不冷靜,常在外面打架,惹是生非,甚至偷盜等。作爲單身家長,自己要想辦法排除煩惱,當你情緒不好的時候不要和孩子交談,當你和對方產生分歧的時候,最好不要當着孩子的面生氣和吵架,應該展示給孩子人生積極的一面和陽光的一面。

離異家庭孩子心理通病
  

三、不要把孩子“綁”在自己身上

夫妻之間雖然離了婚,雖然解除了法律意義上的依存關係,但父母與孩子的親子關係永遠不會因爲離婚而改變。有人離婚後,禁止孩子與前配偶及其親戚之間的來往,逼迫孩子不認這些親戚,以發泄自己對對方的不滿,這都是不可取的。撫養孩子的一方不讓另一方探視孩子,爲了探視孩子,雙方互相對罵、互相詆譭,這給孩子心靈造成極大的傷害。孩子小小年紀就仇恨滿腹,長大以後不是埋怨撫養的一方對自己不好,就是埋怨不探視的一方沒有管過自己,對自己所有的不如意都歸因於父母,從而忽視了自己的責任。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缺乏愛心、同情心和責任感,認爲別人爲他幹什麼都是應該的,都是別人欠他的。所以,離婚後的雙方都要爲孩子的人格完善給予更多的關心。孩子是無辜的,離婚後的父母更應該給他們更多的愛,更多的關懷,不要讓孩子因離婚而受到傷害,即使有一方再婚,也應該定期探視孩子,給孩子完整的愛。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還應該和對方交換意見,制訂一定的計劃,兩人同時參與孩子的教育。孩子不是私人物品,不是一個人的,所以要共同努力教育好孩子。

四、不要把孩子“扔”在別人身邊

有人離婚後,爲了自己再婚,把孩子扔給父母,不管不問,還有的乾脆就不要孩子了。這樣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感覺自己是被父母遺棄、拋棄的,人格形成過程中,產生自卑、怨恨、缺乏信心,進而悲觀失望、悲觀厭世、情緒低落、敵視社會,稍有不如意就心恢意冷,在衆人面前不敢說話等人格特點。父母在離婚前,就應該考慮好孩子的撫養問題,在離婚後這些問題就應該按照計劃去執行,而不是去推卸責任。至於誰撫養孩子,這要根據夫妻雙方的具體情況,包括家庭經濟收入、個人的工作情況、家庭環境等等來決定。總之,不管誰帶孩子,都不要把孩子扔在別人身邊。

五、不要過分地“溺愛”孩子

離婚的家庭中,帶孩子的一方總有一種負罪感,認爲孩子缺少了另一半的愛。在日常生活中,以最大的努力去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只有給予和愛,沒有對孩子的嚴格要求,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沒有愛心,不關心別人,只會索取,不談回報,沒有社會責任感。不帶孩子的另一方,由於長時間不見孩子,見一次孩子,覺得有說不完的'話、訴不完的情,還要帶許多許多好吃的好喝的給孩子,甚至無原則的給錢。因爲父(母)想用這些來彌補平時的不關心,或彌補長時間親子分離的痛苦.這樣孩子反而會產生依賴,甚至出現逆反心理等。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父母都要遵守一個“適度”的基本原則,明確什麼是孩子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對孩子的要求,合理的要求父母可以滿足他,不合理的要求父母的絕對不能去做,這樣,纔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離異家庭孩子心理通病2

離異家庭是指父母離異後的單親家庭,或者父母離異後再婚的重組家庭。這類家庭的特殊性體現在家庭結構的不完整或者非血緣性上。

隨着社會的發展變遷,人越來越能不過分依賴別人生存了,自我越來越能脫離社會規範的束縛,追求自由的生活。近年來,我國的離婚率大幅度上升,離異家庭的子女的教育問題也日益突現出來。國內外的'研究都發現,離異家庭的孩子問題行爲遠遠高出正常家庭的孩子,主要表現是情緒低落、壓抑、孤獨、煩躁、冷漠,而且他們往往學習不好、人際關係差、不守紀律、離家出走,另外,越軌和犯罪行爲及心理障礙也較正常爲高。可見,家庭結構是否完整對子女的心理健康有重大的影響。

離婚的父母之所以離婚,必然是夫妻關係出了問題,如第三者插足、經濟利益衝突等都是夫妻在離婚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的問題或矛盾。可是,要做好離異家庭的父母,必須堅持一個重要的原則:那就是夫妻雖然離婚了,但是,孩子永遠夫妻雙方共同擁有的,不管孩子歸誰管理,都不能割捨母子或父子親情,爲此需要夫妻兩人捐棄前嫌,共同合作,不要把夫妻之間的怨恨和不滿,發泄到無辜的孩子的身上,爲孩子營造新的、溫暖的家。要向孩子強調:

1、父母雖然離婚了,但是,作爲父母是永遠的,不會因爲他們在家庭形式上的改變而改變,雙方也會共同負責他的學習、經濟支出等。

離異家庭孩子心理通病 第2張
  

2、父母離婚並不是由於其中一方的錯誤,而是兩個人不能配合共同的生活。作爲夫妻他們不合適,並不代表他們作爲父母不合適。教育孩子不要受前一段父母離婚時似乎是相互惡語中傷的影響,那只是一時氣憤罷了。

3.父母在離婚後應儘快冷靜下來,並約定相互對孩子作哪些解釋。平時,應約定相互多強調對方的優點,淡化缺點。例如,夫妻因爲其中一方有第三者之故離婚,所謂的“受害方不應過分以負面信息教育孩子,不能要求孩子遠離另一方,應該強調對方的優點,如:工作勤奮、熱愛家庭、人員好等。

4、父母應給孩子充分的機會,鼓勵孩子表達他對父母的看法,尤其是表達怨恨、痛苦、失望等負性情緒,此時父母要認識到向孩子承認錯誤並不可怕,這樣做不僅不會失去孩子對父母的信任,相反,主動承認在離婚問題上的衝動和自私行爲,反而能重新建立孩子對父母的信任。

5、父母要鼓勵孩子的人際交往,消除因父母離異造成的自卑心理。離異家庭子女一般都比較孤僻、冷漠,安全感差,對人信任度低,尤其是對繼父母的家庭成員更是如此。所以,要多與孩子溝通,教會孩子適應新家庭的生活習慣及相處方式。一個教育良好的再婚家庭的孩子,不僅不會自卑、覺得繼父母奪去了應該屬於自己的愛,反而爲自己有兩對父母而感到自豪和驕傲!

6、父母應與學校、親屬、朋友等多方合作,爲孩子創造優良的學習、人際交往環境。例如,單身父母應該邀請孩子的親生父親或母親一起郊遊、吃飯,帶孩子到異性的親屬家裏玩等。

總之,只要以愛心和真心了來對待孩子,一定會給孩子帶來快樂,使孩子健康地成長!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