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單親家庭孩子心理疏導

單親家庭孩子心理疏導

來源:秀美派    閱讀: 2.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單親家庭孩子心理疏導,家長們對於孩子的培養總是非常慎重,孩子在不同階段會出現不同的問題,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有利於孩子日後的發展,單親家庭孩子心理疏導教你如何教育孩子

單親家庭孩子心理疏導1

第一、家庭教育。單親家庭出生的孩子容易出現各種不健康的心理,這主要是因爲他們缺少家庭溫暖。所以單親家長應該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儘可能地抽出時間與孩子進行交流,讓孩子充分感受到自己對他的愛。單親父母也可以支持孩子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讓孩子通過自己的興趣愛好上建立自信心,從而擺脫孤獨感等負面心理,幫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

單親家庭孩子心理疏導

第二、學校教育。教師可以積極關注單親家庭的孩子的生活和學習,並且對這些孩子給予信任,理解和尊重。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創造友好、平等、溫馨的班級氛圍,增強單親家庭孩子對班級的歸屬感,增強孩子的安全感。教師還可以運用各種正確的心理健康輔導方法,幫助單親家庭的孩子,使得他們的心理能夠健康成長。

第三、社會對教育。社會應該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組織輿論宣傳。使得社會成員們對單親家庭的孩子更加寬容理解,並給予單親家庭的孩子尊重。努力爲他們的健康成長營造一個寬鬆和諧的社會環境,使孩子積極地走入社會羣體中。社會也可以通過輿論影響單親家長,幫助他們爲單親家庭孩子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促使孩子們的心理健康發展。

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這三方面對單親家庭的孩子給予心理上的疏導,使得他們的心理可以健康成長。

單親家庭孩子心理疏導2

單親家庭學生的心理問題分析

單親家庭的孩子,從小生活在一個不良的家庭環境中,他們的生理、心理髮展都不成熟,他們是脆弱的、敏感的、無知的。他們受到了種種傷害,不少人產生了嚴重的心理問題。通過幾年的實踐、分析和積累,我們發現單親家庭的學生在心理上存在着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徵。

一、具有自卑感。

這類學生表現爲沉默寡言,他們從不談起甚至迴避談雙親的事,對任何人都保守着這個祕密。這些學生有的原有美好而遠大的理想,有的甚至一度要改變環境,但由於自卑,不能使自己的理想順利發展。自卑的心理影響了想象力與創造力的發揮,從而上課回答問題不敢舉手,即使老師點名叫到他們,他們由於怕回答錯了,其他同學笑話自己,而不敢大聲回答。

二、感到孤獨。

單親孩子,特別是隨父親或生活在重組家庭裏的孩子,由於父親的粗心或與繼母之間的隔閡,他們的親情交流受到限制,覺得自己在家庭中是多餘的人,自然而然就產生孤獨感,少言寡語,膽小怕事,自卑,不願意和同學交往,整日生活在一個孤獨的城堡裏,這種類型的學生,學習成績往往中等偏下。

單親家庭孩子心理疏導 第2張

三、做事我行我素。

其主要表現爲無組織紀律觀念,我行我素,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自控力差,對集體漠不關心,以自我爲中心,心中沒有父母,沒有同學,沒有老師,沒有他人。久而久之,養成了上不服天,下不服地的心理特點。常遲到、曠課,愛說謊話,對老師的批評不予理睬,不遵守校規班紀,學習成績較差。

四、對任何事都感到懷疑。

對任何事物都抱懷疑態度,不願意相信任何人,對教師的表揚和批評麻木不仁,把繼父母的關心當作是壞事,認爲他們在害自己。沒有集體榮譽感,不參加公益活動。學習上拖拖拉拉、無上進心,學習成績中游偏下。

五、嚴重的逆反行爲。

這類學生學習努力,成績中等偏上,但他們幼小的心靈早已背上家庭沉重的包袱,他們感到自己被父母拒絕,爲家庭的破裂感到羞恥。這種類型的學生有很強的逆反心理,不服從老師的教育,經常與老師作對,他們有時會把對父母的不滿發泄在同學身上,欺負同學,惹是生非。他們有時爲發泄內心的鬱悶,有意違反學校紀律,以引起老師的注意,求得心理的暫時滿足。他們做事很少考慮後果,容易受外界誘惑,加上法律觀念淡薄,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單親家庭學生的心理疏導策略

針對單親家庭孩子的心理現狀和心理需要,我校心理諮詢室在“心語信箱”中特別開設了面向單親孩子的“愛心熱線”,利用課餘時間和孩子們傾心交談,還特別建立了學生心理檔案跟蹤卡,方便心育老師和班主任及時分析並提供輔導。同時我校的每一位任課老師,在師生交往中用愛的語言打開孩子心靈的窗戶,用愛的行動傳遞溫情,引導他們善待自己,用愛的激勵,使他們重拾自信,和其他孩子一樣愉快、健康地成長。我們認爲,加強對單親家庭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具有重大的意義。經過多年的實踐積累,我們總結出強化對來自單親家庭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的經驗和主要對策。

一、及時提供有針對性的心理諮詢服務。

傾吐、發泄是孩子心理健康發展需要,因此,我們有必要給孩子提供一些傾吐、發泄的途徑。譬如,老師可以經常找單親家庭的孩子談心,瞭解他們心中的苦惱,幫助他們找出問題的癥結。學校也應該成立心理諮詢服務站,讓學生通過寫信、電話、訪談等方式來傾吐自己心中的煩惱,發泄心中積壓已久的鬱悶情緒。與此同時,學校還應該對單親家庭子女的情況進行備檔,分層次地適時教育,特別是班主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如六年級的王同學因父母經常鬧離婚,他感到家庭沒有溫暖,生活沒有味道,就想離家出走。學校領導知情後,馬上商量對策,並把如何開導的對策交給校“悄悄話中心”,進行個案分析並跟蹤指導,收效明顯,該生已擺脫了心理上困惑,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我校提供心理諮詢服務的實踐證明:經過對有需求的單親家庭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和疏通,單親家庭學生的思想表現、學習努力程度,總體上都向健康的方向發展。

二、創設良好的活動環境,鼓勵學生消除自卑。

一般來說,單親家庭學生的思想負擔重,恥於讓老師和同學知道自己家中的真實情況。對此,班主任應創造良好的活動環境,積極鼓勵單親家庭學生積極參加班集體的`各項活動。譬如,對有較強組織能力的學生,可以有意識地把活動中最重要的任務交給他們,以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責任感,同時也增進同學友誼。對能力較差的單親家庭學生,也可以有意識地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對缺乏家庭愛的單親學生,可以用集體的“愛”來溫暖他們孤獨的心,用師生的真情填補家庭愛的殘缺,使他們感到集體的溫暖。比如,我班有一個單親家庭學生,情感消極,性格抑鬱,行爲自閉,完全沉溺在自己的個人世界,很少與外界交流。我就有意識地利用集體的溫暖來消除他內心的焦慮和冷漠。安排學習委員和他坐同桌,鼓勵其他同學們和他交流。終於,在一次語文課上,他以獨特的觀點,得到了全體同學的掌聲,他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此後,我還多次爲他提供嘗試成功的機會,讓他體驗成功,使他擺脫自閉心理。心靈的交往,積極的鼓勵,溫暖着他那顆冷漠失望的心,使他消除了自卑,重新回到了班集體中。

三、用愛心喚起學生的自信心,激勵上進。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可以說,愛學生是老師必須具備的美德,而得到老師的關愛,也是每個孩子最基本的心理要求。尤其是單親家庭的子女,他們缺少完整家庭的愛,當他們看到其他的孩子被很多的“愛”包圍着,既羨慕又自卑,渴望得到愛的關心。他們的心靈極易受到了創傷而產生巨大的精神壓力。因此,他們更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關愛。有的單親家庭學生性格孤僻,意志薄弱,自由散漫,缺乏進取心,甚至破罐子破摔。老師切不可用“笨”、“壞”等字眼去刺傷他們,而要在平時多關注這些學生,消除師生之間的“隔膜”。師生間保持人格上的平等、情感上的相容,就能創設無拘無束、相互交流的良好氛圍,有效舒緩學生的心理壓力,維護他們的心理健康,開發他們的心理潛能。針對一些學生意志薄弱,自控力差,行爲反覆無常的特點,思想工作不能簡單化,老師對這些學生的教育要有耐心、有信心,並要有作持久戰的心理準備。只有無私的愛和耐心的教育,才能激起他們的上進心。

四、及時與家長溝通,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是教育學生的重要陣地。可以說,家長對待孩子的態度和教育方式直接影響到孩子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因此,我們要就單親家庭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及時與家長溝通,爭取家長的支持,形成教育合力。要求家長不要將自己的痛苦和煩惱在孩子面前過多地暴露,因爲這樣可能給孩子帶來壓力。要求防止過於呵護和溺愛的傾向,在關心、愛護的同時要注意培養孩子自強、自主、自立、吃苦耐勞的品質。老師要進行多次家訪,與家長溝通,爭取家長的密切配合。因爲只有家校密切配合,才能取得較好的轉化效果,孩子才能健康成長。比如,我班有一個學生,由於父母離異,隨母生活,性格內向,有自卑感。於是,我就找他和家長談心,邀請他和家長參加聯誼會,在老師的多次勸說、溝通、幫助下,他的心理髮生了微妙的變化,性格變得開朗,學習成績也提高了不少。

單親家庭孩子心理疏導3

單親家庭孩子會有哪些心理缺陷

1、 孤獨感。

父母離異之後,孩子首先明顯感受到寂寞孤獨,單親家庭的父母照顧孩子的一方,因爲生活的壓力,在經濟上明顯沒有兩個人在一起照顧孩子那麼有精力和經濟能力了,勢必比正常家庭少了一份交心的機會,和耐心的時間。而使得孩子產生自己有被父母遺棄的感覺。

2、 自閉心理。

離異家庭的孩子,父母雙方劍拔弩張,帶着情緒傳遞給孩子不好的對方的語言,讓孩子小心翼翼地與父母相處,父母也喜歡從孩子口中打聽對方的語言,也會給孩子很大的壓力。尤其是年齡較小的孩子,有一種投靠一方,而背叛另一方的感覺。時間長了,孩子容易產生自卑敏感的心理。

單親家庭孩子心理疏導 第3張

與同學交往也容易出現自卑心理,覺得低人一頭,不願與同伴交流,封閉自我。

3、 逆反心理。

自卑的心理長期發酵之後,會對外界的評價更多的敏感牴觸。

比如一說到我爸爸是誰誰的話題時,容易產生自卑,當被問及同樣的問題時,逆反心理產生,嚴重時會肢體攻擊。從仇視父母到仇視社會,最容易形成反社會心理。

4、 不安全感。

有些孩子認知不全,會誤認爲父母離婚的原因是因爲自己。比如,母親會說自己沒去上班,從而被父親嫌棄從而導致離婚,而沒去上班的原因是因爲要照顧孩子。

孩子產生深深的自責感,最終會產生對自我的否定,隨後是不安全感。

如何避免傷害

單親家庭的孩子,最終產生傷害他們的原因,不是孩子本身,而是父母不理智的決定。

假如父母雙方能夠達成共識,爲了避免造成孩子精神上的傷害,做好雙方各自角色應該給與孩子的愛與溫暖。孩子也能在單親家庭的環境中積極成長。

又或者是單親的一方自我能量比較強大而成熟,能夠即給與孩子父親般的理性,又能給與孩子母親般的感性,凡事民主決定,孩子也能積極成長。

最擔心莫過於兩個根本不理智的大人,如孩子一般較量拉扯着孩子這個“玩具”,而從未真正將孩子當成一個值得尊重的個體,任性的將婚姻視爲兒戲,挑釁道德的底線。

這將深深傷害那個無辜的孩子。

最終也讓孩子背上了自己任性而爲的惡果。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