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如何上好一堂作文指導課

如何上好一堂作文指導課

來源:秀美派    閱讀: 6.7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何上好一堂作文指導課,作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想讓學生喜歡上作文,必須上好第一堂作文課,讓學生在第一堂課上就對作文產生興趣。今天談談如何上好一堂作文指導課。

如何上好一堂作文指導課1

1、作文起步最重要

①、在作文起步時教師宜多鼓勵,少命題。讓學生大膽寫作,教師當慎重評點。這主要是做到讓學生“倘見爲文之易,不見爲文之難”,

②、在課外閱讀上不鼓勵看“作文馴,要看經典,看名著,看大作,這樣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視野,更重要的是從一開始就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了大作文觀,不拘尼於作文的外在形式,不“爲作文而作文”。有文獻表明,作文選在市場上暢銷,在學生“盛行”,這也正揭了語文教師不善教作文的短。在哈爾濱市第136中學,學生們紛紛反映老師的作文課講得“沒勁”,大家都不愛聽。還不如回家看“作文工具書”呢!

③、要求可以放低一些,但不鼓勵模仿。劉錫慶指出:崇個性、重創新,是作文的生命和靈魂。“作文”與“創作”也有不同,但只是學生和作家的不同、青少年和成年人的不同、習作和發表的不同等,它們共同的都是寫作主體一種“物——意——文”的綜合、轉換:只不過小學生有小學生的綜合、轉換,中學生有中學生的綜合、轉換,大作家有大作家的綜合、轉換而已。

因此,我們的作文起步教學,一方面要求可以放低一些,起步時雖然要求低、慢,但引導學生走上“正道”之後,作文教學的步伐就會加快,會取得良好效果。另一方面不鼓勵學生模仿,尤其是教師明言指出學生可以模仿,劉錫慶教授已經把理由說得很充分了。

如何上好一堂作文指導課

2、找準切入點,選一條好路,一條教師熟悉的路,“放手”讓學生自己走。

國內有許多這樣的做法。傳統的做法是強調學生寫日記,但日記的練習與學生學習作文同步的,還談不上有“引路”的問題。用看圖作文的形式來訓練學生寫話、寫段、寫文,再命題作文是以前語文教材作文教學內容的大致編排體系,可以說是將圖畫引入到作文中,以圖畫爲學生作文引路。近年來,浙江鄭宏尖開展了“音響作文”,將聲音引入到作文中來;湘西民師附小(現海南)教師騰昭蓉更是開展了“童話引路”教改實驗並在國內產生較大影響,明顯用童話來爲學生作文引路。從看圖作文到童話引路的一次飛躍是,引導學生“上路”的由作文以外的角色(圖畫)變成了作文門內的角色(童話);此外,全國各地“故事引路”“科普引路”等實驗愈來愈多。筆者提倡以書信、新聞、剪報、兒童詩、古詩等來爲學生引路。其實這種引路均是爲了解放學生畏難情緒,讓學生學習作文的第一步走好!只有學生對學好作文有信心,才能積極地去學,才能學好。因此,每接收一個新班的第一堂作文課時,首先是要告訴學生作文並不難。“我手寫我口”,作文就是用筆說話嘛。你怎麼說就怎麼寫,怎麼寫就怎麼說。誰不會說話呀,只要會說話,會寫字就會寫文章,從而清除學生對作文高不可攀的恐懼感。

“引路”的實質是運用“先放後收”理論。北京師大中文系劉錫慶教授指出我們現在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放”得很不夠,而“收”得又過早、過苛。“命題”過多,“限制”過多;在“怎麼寫”的問題上“框框”也不少;“批改”上改得過多、過死,不僅是做無用功,且極大地挫傷學生寫作積極性。始終未“放”,始終在“收”,收得過酷,想象的翅膀被折斷了,思想、心靈都飛騰不起來。劉教授所說的挫傷學生寫作積極性的嚴重表現就是帶來心理障礙。因此,劉錫慶教授認爲開始時要讓學生寫放膽文。寫放膽文的一種新嘗試就是“引路”,至於用什麼來引,我想教師應當各有其法。機械地學習別人的方法不僅不一定切合現實情況,還會在整個作文教學圈子裏形成“教有定法”的怪現象,是違背科學的

如何上好一堂作文指導課2

1、何捷其人

以前我不知道何捷是誰,但讀了《何捷老師的全程寫作教學法》之後,我深深地希望自己能成爲他那樣的人。 何捷老師邊教學邊著書,至今已在《人民教育》、《語文教學通訊》等期刊上發表文章一千餘篇,並出版四十多部個人專著。

一位一線教師,有繁重的授課任務要完成,也有家庭要兼顧,還能筆耕不輟,著作頗豐,想來何捷老師一定是一位超級上進的人。 因此,他能成爲首屆小語“十大名師”,“有重要影響的全國小學寫作教學名師”就很容易理解了。 這樣一位熱愛工作,又超級自律,還有實力分享的名師,怎能不令人敬佩。

2、教之前,教師需要準備什麼?

何捷老師把作文教學分成三個階段:作前,作中,作後,每個階段都有各自的操作要領。 “作前”的操作要領是:審定題眼、靶定學情、確定內容、認定時間。 這其中,“靶定學情”是重中之重。 我就有因爲沒有考慮學情,而被“晾”在黑板前的經歷。 那節課是教五年級的學生寫《生活中的啓示》,我覺得在雞湯文盛行的今天,寫這種“一個故事+一個感悟”的文章太容易了。當務之急,是把孩子們的思維聚焦起來。 於是,我把主題、選材、結構、詳略、開頭結尾的形式都規定好了,以便讓孩子們迅速成文,結果孩子們迷茫地看着我,表示不會寫。 這時,我纔想起,畢竟孩子們生活閱歷少,要他們從單調重複的生活中,挑出具有代表性,且感悟深刻的事件,還真不容易。 就像何捷老師說的,學情,牽涉小孩學習語言表達的狀態,已有的語言儲備,學習的方式、方法等,並非“想一想,就那樣”的簡單。

那麼“靶定學情”,從何處下手,何捷老師說:

教學中,天然存在着“四要素”:“有什麼話可寫”“會不會寫”“適合用什麼方式寫”“能不能寫得更好”。“四要素”都是學情研究的錨點,都和“寫作”息息相關。

還是拿《生活中的啓示》舉例,如果我能在備課前想一想:五年級的孩子,“有什麼事可寫”“會不會寫”“適合用什麼方式寫”“能不能寫得更好”,就不會被“晾”在黑板前了。

如何上好一堂作文指導課 第2張

3、教之中,四種教學設計,讓孩子愛上寫作文,學會寫作文

何捷老師的全程寫作教學法,通篇透着一個概念:設計。在“作中”階段,何捷老師分享了四種教學設計,分別是:片段寫、模仿寫、創意寫和體驗寫。 “片段寫”保證學生練得充分;“模仿寫”幫助學生舉一反三,從熟練到創新;而“創意寫”可大大提升課堂的趣味性;“體驗寫”則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

這四種教學設計中頗具改革意味的是“片段寫”。 以往的教學,都是強調“整篇寫”,這種“大而籠統”的訓練,很容易讓兒童陷入模式化的寫作套路之中。 我在前文也提到過,有的小孩作文寫得蠻快,寫得也不差,但一看就是套路文。不管“套路文”是否文從字順,都說明孩子不會寫作文。 爲此,何捷老師說,作文教學改良,從教“寫片段”下手。 關於“片段寫”如何操作,何捷老師在書中舉了個例子。 他在《練習寫說明性文章》一課中,在30分鐘內,讓學生寫了4個片段,這4個片段層層遞進,最終構成一個圖文並茂型說明文。且學生還有時間將自己寫下的片段修改完善。 30分鐘裏,老師講得不少,學生寫得充分,師生合作改得到位。真是效率極高。

而“模仿寫”、“創意寫”和“體驗寫”,雖然不至於給教師帶來顛覆性的認知,卻也能實實在在地幫助教師豐富教學內容,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這四種教學設計,既是對作文教學內容的改良,也是對作文教學形式的改進,目的是讓學生愛上寫作文,愛上表達;學會寫作文,學會表達。

4、教之後,如何修改學生習作?

俗話說,寫文章要“三分寫,七分改”,凡是有寫作經驗的人都知道,修改作用重大。小學生作文也不例外,修改是成文過程中極其重要的環節。 我所在的.輔導機構,倒是很重視修改,我的朋友要求任課老師每上完兩次習作課,就要專門空出一節課,用來修改學生的前兩次習作。 我以爲這樣的設置很完美了,畢竟,只有在小班制教學的寫作班裏,學生才能享受到教師面批面改的待遇。 沒想到,何捷老師說,“作後修改”是對修改最明顯的誤解。他主張“寫的時候就要改”,即學中改,改後寫,寫時改,讓小孩自己經歷完整的寫作流程。 這句話簡直醍醐灌頂。我自己就是寫作者,我怎麼忘了寫和改是相伴而生的,哪能把“修改”獨立出來,延後2個星期才操作呢?到那時,學生當初寫文時的情緒消散了,思維也連續不上了,修改就更難了。 就像學跳舞,哪有老師當堂不指導,兩星期之後才告訴學生,當初你的動作做錯了。這不是無用功嘛。 明白過來之後,我立刻和朋友說,我們必須調整教學設計,給學生留出“當堂修改”的時間。因爲只有“當堂修改”才能讓孩子們學會“自我修改”,不然,所謂“修改”只是坐等“批改”而已。

爲了幫助孩子們學會自我修改,何捷老師分享了6種修改方式:1、教師寫下水文進行示範修改;2、同學之間交換修改;3、朗讀改;4、討論改;5、綜合改;6、自我提問改。 這6種修改方式的具體操作要領,《何捷老師的全程寫作教學法》中都有詳細說明。我已經試驗過第3種修改方式,親測有效。我們教孩子學會“自我修改”,目的是讓孩子達到“自覺修改”的寫作狀態。就像葉聖陶老先生說的:“語文課之最終目的爲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

如何上好一堂作文指導課3

如何上好小學生第一堂作文課

讓作文在學生心中簡單化

很多同學認爲“作文難,難於上青天”覺得寫作文時“無話可說,無處着手,無事可寫,害怕寫作文”。第一次上作文課的孩子,大多數是小學二、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在來作文班的路上心情都是不一樣的,有的緊張,有的高興,還有的孩子說自己沒有心情。那麼我們就要充分了解到孩子的心理狀況,和孩子們從心交流。爲什麼緊張?爲什麼高興?又爲什麼沒有心情?讓他們用語言表訴出來,徹底消除他們的緊張感,讓同學們沒心情來有心情走!

同學們年紀小,生活經歷單純,可寫的東西也就比較少,在加上是第一次真正的拿起筆來寫東西,不免有些緊張、害怕。同學們在第一堂課上一定會問老師,什麼是作文?老師要儘量把作文的概念簡單化。“耳聞、目睹、心想`,用筆來說出你想說的話,這就是作文。”

哈佛女孩劉亦婷的母親深諳此道。在亦婷讀幼兒園時,她就訓練女兒每天“發佈新聞”講述幼兒園裏發生的各種事情。通過經常練習,小亦婷變得愛看,愛想,愛說了。毋庸諱言,這個過程漫長而艱澀。當孩子從生活中取材,並讓他爲之感動時,他們才能說好,將來也才能寫好,所以第一堂課,我們別讓作文成爲一個沉重的負擔,讓學生們從現在開始,從“大膽、簡單的說”開始!

作文的兩把金鑰匙

知道了什麼是作文,然後就應該寫作文了!作文不是單純的說,儘管老師說‘你怎麼想就怎麼寫’,可是情況並不是這麼簡單。寫作與說話有所不同,我們與人說話的時候,一邊想一邊就說出來了,即使不識字的人,也沒有多少交流的困難,因爲運用的是口頭語言。而寫作文,是用筆寫你想說的話,把口頭語言變成書面的語言。這對初次走進作文王國的同學們來說是一件難事,所以在第一堂課上,我送給了學生兩把開啓作文之門的金鑰匙:一把是抓特點、另一把是慢慢寫。

如何上好一堂作文指導課 第3張

特點,簡單的說,就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事物,通過比較,比出與衆不同、不一樣的地方。寫作文的時候,一定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去找特點。比如我們在寫大象的時候,沒有同學說“大象有四條腿,一對耳朵……”同學都要抓住大象的特點“柱子一樣的腿、蒲扇似的耳朵”這樣寫出的文章纔會生動。同學們知道了什麼叫特點以後,也就走進了作文王國的.第一步。

慢慢寫,不是讓學生寫的很慢,而是讓學生多多的想,具體的寫。比如,我們寫大象的耳朵,我們怎樣把大象的耳朵描寫全、描寫細、讓沒見過大象的人,看了你寫的話之後,就知道它長什麼樣呢?這就需要慢慢寫,有的同學說“大象有一對大大的耳朵”,還有同學說“大象有一對大大的像一個蒲扇似的耳朵”,有的同學甚至寫了大象走起路來耳朵“呼扇呼扇”的,這樣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逐漸掌握了慢慢寫的要領,在慢慢寫的同時又抓住了特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孩子最初學習寫作的時候,沒有灰心喪氣的,都是懷着好奇心來學習的。我們一定不要打擊孩子的興趣,一篇作文不行,下一篇……,雖然孩子會有缺點,但是我們要看到他們的優點,從優點之處激發寫作的興趣,興趣永遠是最好的老師,要在第一堂作文課上把孩子寫作的火種燃起來,來上課必須要有收穫,先學習寫作技巧,循序漸進,一步一步慢慢來,作文是個慢工夫,要用穩火慢燉。

第一堂課會影響到孩子以後對作文的態度,怎樣上好第一堂作文課是每個作文教師的必須思考的問題,在這裏僅把我的一點體會說出,希望能找到知音,共同繼續探討小學作文的教學問題。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爆料
明星八卦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