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名家散文隨筆10篇

名家散文隨筆10篇

來源:秀美派    閱讀: 2.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的會接觸到散文吧?廣義上的散文是指不追求押韻和句式工整的文章體裁,與韻文、駢文相對。你知道寫散文要注意哪些問題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名家散文隨筆,歡迎大家分享。

名家散文隨筆10篇

四月的時候,星星點點的蒲公英便綻開了,它們像一坨坨的細碎陽光,金黃在氤氳着絲絲縷縷乳白地氣的田塍上,印滿牛羊蹄印的紛亂村間小道兩側,甚至在山坳背陰處那些還沒有融化的一片一片殘雪裏,甚至村莊生滿幽綠幽綠苔蘚的牆基或臺階縫隙裏,或者那些泥土斑駁牆頭生滿了蓬草的殘牆敗垣上。

蒲公英開了,它從草長鶯飛的春天,綻開過長長的夏天,它那微小鵝黃的花盞,甚至金黃到秋天的深處,漫山遍野的野菊鍍染盡鄉村山野的時候,還有三三兩兩的蒲公英開着呢。它們或瑟瑟地開在一個風霜落不到的岩石下,或開在一蓬枯白得如同一蓬舊白線的枯草篷子裏,像飄落在地上的一朵野菊,像一簇微微燃燒的火苗。它們黃絨絨地亮着,泥土就還醒着,村莊就還醒着,鳥兒和蟲子就還醒着。直到一場漫天漫地的鵝毛大雪之後,它們在白皚皚的雪層下沉睡了,泥土就也沉沉睡去了,村莊以及世界上的一切也都沉沉地睡去了。

蒲公英是春天最早醒來的,它醒了,大地就醒了,村莊的春天就醒了,村莊新一輪的歲月就醒了。村莊的女人們在乍暖還寒的初春就早早把它們帶進鄰近的城市裏,那時它們有的剛冒芽,有的剛剛鼓起三五個青豆般嫩嫩的蕾,有的剛剛綻開了黃絨絨的一兩朵花。它們被擺放在城市拐角處的冰冷馬路沿子上,但更多的是被放在兩個簡陋的竹筐裏,在村莊女人們用高一聲低一聲的膽怯叫賣聲中,流浪在城市的喧囂市聲或那一條一條仄斜而沉寂的幽長小巷裏。

它們是到城市尋找它們的親戚的。

那些從鄉村走進城市的人家,那些在城市裏生活了多年,但根鬚還沒有從鄉間泥土裏全部拔出來的人,那些在市聲裏沉睡,但夢的腳趾還常常沾滿泥土的人,他們都是蒲公英的親戚,他們都常常會買一小扎甚至幾小扎的蒲公英,把它晾乾了沖茶,或把它洗淨剁碎了摻雜着作爲吃食,敗火祛毒,給身心重新賦予鄉野的清爽之氣和生命的自然氣息。

它們和許多的人一樣,從鄉村來卻再也回不到那瀰漫着泥土馨香氣息的鄉間了。

我也是蒲公英的一個親戚,從一百二十多華里遠的鄉下老家到這小城裏來生活,轉眼就二十餘年了,從一個鄉間的木訥青年,成了小城市井中一個臨近不惑的人。我也常常掏幾角錢買三五紮蒲公英沖茶,或者剁碎了攤幾張餅子吃。我家的牆壁上,常常掛幾束已經風乾的蒲公英,或在院子裏晾曬一些還帶着薄薄一層鄉間水氣的溼漉漉的蒲公英。

去年深秋時,我又買回了十幾扎的蒲公英,那是些十分新鮮的蒲公英,葉子雖然已經被霜蜇得有些灰黑了,但褐色的根莖卻飽滿豐盈,粘着些溼漉漉的溼潤泥土,許多的蒲公英已經鼓了些米粒大小甚至黃豆般大小的青蕾。我把它們淘洗乾淨,攤放在竹篩裏靜靜地晾曬。有一個午後,我發現已經晾曬了幾天的蒲公英,有幾朵竟又開花了,那金黃色的花朵,在根葉已經被曬得一片灰黑的竹篩裏分外地耀眼。它們在秋天的陽光裏閃着金黃的光澤,像一粒粒淡定的陽光,又像一粒粒金色的星星。

又過了許多天,我發覺那些蒲公英已經徹底風乾了,而那許許多多的花蕾都已綻開過,花朵早謝了,然後成了白絮絮的一朵朵絨球。向晚的風輕輕一吹,那些絨球便沸沸揚揚成一朵朵的白絮飄起來,像一片片飛揚的微雪,從竹篩裏沸揚到陽臺上,然後飄過高高的樓頂,飛進了遠遠的天空裏,隨着一縷縷的風飛走了。

它們是要飛成天上的白雲,是要隨着那些流浪的雲朵,飛回到遙遠的鄉間的田塍上、山坳裏,是要迢迢地回到自己的鄉野老家嗎?

花朵是植物的心靈,是一棵草或一棵樹的靈魂。而蒲公英的靈魂已跟着一縷晚風或流雲迢迢回到了它的老家去。來年,它們將又會在河畔、在山澗萌芽、展葉、開花,重將燃亮自己的鄉野或田園。而一個輾轉離鄉的人,一個爲生計而漂泊遊離自己故園的人,他們什麼時候能讓自己的心靈回到自己的老家,什麼時候能讓自己的靈魂回到那生育和養育我們生命的那一片泥土上呢?

靈魂或許是不會流落的。它們早已註定永遠屬於某一粒土,不管歲月多麼蒼涼,不管腳步多麼遙遠,不管回家的路多麼漫長,不管生命是多麼沉浮,也都是一定要飛回去的,回到一粒熟稔溫熱的泥土上,回到一縷低低盤旋的炊煙裏,回到一條歪歪的田塍上,回到一聲蒼老的召喚裏……

樹高千尺,根系大地;葉茂成陰,雨露潤澤。家是生命成長的搖籃,家是心靈棲息的港灣。畢淑敏說:“家啊,是理解奉獻思念呵護,是聖潔寬容接納和諧,是磨合欣賞忠誠溝通,是心心相印浪漫曲折生死相依海角天涯。”有一個一生不能忘懷的地方,那就是我們的家,我們的故土家園。

人生征途漫長而艱難,期間不免遭遇大大小小的挫折,面對挫折——

失敗者說:“挫折像一把鋒利的劍,在不經意間擊倒了我,面對它,我只好嚶嚶哭泣。”

沮喪者說:“挫折想橫亙眼前的大山,使我望之生畏,面對它,我只好默默哀嘆。”

我說:“挫折像塊墊腳石,勇者會利用它,登上人生的高峯。”所以,挫折也很美麗

霍金被稱爲在世的最偉大的科學家,也是科學界的“巨星”。可是挫折也隨之而來,他患有嚴重的肌肉萎縮病,這使他不能說話、寫字,這無疑是對他的巨大打擊。也許有些人人會想困難屈服,但霍金卻沒有像挫折低頭,他用唯一能活動的手指打字,撰寫樂樂許多論文和書籍,並證明了奇性定理,令全世界人都敬仰。

挫折給予他前進的動力,使他勇往直前,粉碎一切困難,最終給世界做出貢獻。挫折也很美麗。

聞名於世的發明家愛迪生,在試製電瓶時,有人問他:“你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敗,爲什麼還要繼續呢?”愛迪生說:“我沒有失敗,我已經知道了五萬種不成功的方法。”

挫折給他帶來了麻煩,但他卻不氣餒,坦然面對挫折,使挫折成爲自己的一筆寶貴財富。挫折也很美麗。

只有經歷ile挫折的人,纔會去感恩、去回報、纔會有“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大氣;纔會有“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豪邁;纔會有“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的氣概。

挫折能使你走向成功,挫折也很美麗。

爲了報刊的活躍,和文藝作品更能及時地反映新人新事,我想啊,大家似乎應該多寫些小小說。小小說是最短的短篇小說,比如說每篇至多不超過兩千字。

寫短了有好處。先從作者方面說吧,有些人以爲作品越長越好,動不動就想寫幾十萬字的長篇,事實證明,作品好壞不決定於字數的多少。幾十萬字裏若有許多廢話,也不過是廢話作品而已。爛杏一筐不如鮮桃一口,人所共知。寫的多不易字字珠玉,寫的少易於精益求精。短而精是鮮桃一口,勝於冗長的爛杏一筐。我們應當求精,不應當貪多。知道的多而寫的少,易於控制。善於控制是藝術本領。知道的少而寫的多,必然東拉西扯。前者簡練充實,言之有物;後者虛張聲勢,空洞枝冗。

我們不排斥長篇。但是長篇也須善於控制,力求精煉。那麼,練習練習短而精的,養成求精不貪多的習慣,定有好處。學會了短而精的,不愁不會寫長而精的作品。反之,先習慣於拖泥帶水地寫長的,長的既寫不好,也寫不出短而精的來。

再從社會需要方面來說:我們的國家正在百廢俱興,積極建設,所以人人忙,處處忙。在這情況下,短的作品更能及時地反映飛躍前進的現實,教育廣大的讀衆。寫長篇費時間,讀長篇也費時間。短篇更起作用。我們不排斥長篇,但也必須承認短篇的優越性。社會主義的建設要快要好,所以作品也要短而精。雖然我們也需要長篇,但大勢所趨,我們的時代到底是短篇的時代。

無須顧慮時間性。及時地反映現實是作家的責任。而且,只要寫得精,便能傳留久遠。我們今天還喜讀莫泊桑與歐亨利的短篇小說。這也說明,這兩位大師並不因創作短篇小說而不算大作家。

那麼,寫短篇就是了,何必還要再短一些呢?我是這麼看:現有的短篇作品中還有些不夠精煉的,本來可以只用兩千字,而用了三千。我們希望作家以後執筆,能夠加工再加工,寫得更短更精一些。我們更希望把小小說當作一個新體裁看待,別出心裁,只用一二千字就能寫出一篇美好而新穎的小說。

小小說是小說,不是隨感或報導。它短小,可是還有人物。這可就不簡單了。寫這種小說,作者需要極其深入地瞭解問題與人物,並能夠極其概括地敘述事實,用三言五語便刻畫出人物。這是很高的本領。作者學會這個本領,將終生享受不盡。因爲不會寫短小精悍的纔去寫長的,便是對長篇不負責任。

我們不排斥隨感與報導。可是我們爭取多寫有人物的小小說,社會主義的人具有特殊的、空前的光采,我們的事情可貴,我們的人更可貴,因此,我們若能努力寫出既短又精,而且有人物的小小說,一定是難能可貴的。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學校放三天假,說到端午節,自然也就想到了屈原,據說,屈原是在農曆五月初五受冤,抱着石頭自投舊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老百姓爲了不讓屈原被魚兒吃掉,家家做糉子,把糉子投進舊羅江中。

晚上媽媽和爸爸帶我一起去外婆家過節,這時,外婆正在包香噴噴的糯米糉子。外婆說:“中國江南民間端午節有吃”五黃“的食俗。”五黃“指黃鱔,黃魚,黃瓜,鹹蛋黃及雄黃酒。”這時,外公要跟我講講端午節的習俗,聽說在江南地區:他們爲了驅邪,用艾,菖蒲和蒜這”端午三友“驅鬼,還有一種重要的驅鬼方法,是在室內掛避邪驅鬼的符咒。

這時,香噴噴的糉子煮好了,剛煮好的糉子熱氣騰騰的,我第一個坐在位子上,說:“外婆,我來幫您嚐嚐糉子熟不熟”。外婆笑眯眯的說:“看你這隻小饞貓,好!外婆給你先來一個。”我把糉葉撥開,看到了糯米糉子,聞一聞,哇!真香啊!真讓人流口水,不能光看不吃呀,我馬上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外婆說:“現在的糉子品種可多啦!有豆沙糉,水晶糉,肉糉,鹹肉糉……”聽着聽着,口水早就已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去了外婆家,我不僅瞭解了不少的知識,有吃到了好吃的端午節的糉子,真是高興呀!

去年暑假時,我回到故鄉,至今想起,仍然回味無窮,因爲那裏山明水秀,到處可以聽到大自然的聲音。

晨曦初露,村內到處飄飄緲緲,籠罩着一層輕輕的薄霧,猶如羞達達的少女蒙上一層薄薄的面紗,給人一種輕柔朦朧的美感。不久,拂面的清風吹走了薄霧,映入眼簾的是一片大大的荷花池。池中荷花千嬌百媚,有的亭亭玉立,有的鶴立雞羣,有的則邊冒出水面的勇氣也沒有。這一景,流淌着淡淡的碧光。我猶如進入了蓬萊仙境,鳥語花香,一天的開始由大自然的美景拉開了序幕。

來到村後面的小山,只見青樹綠蔓,草盛花繁,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蜜蜂從睡夢中醒來,嚶嚶嗡嗡地開始了它一天的工作。蝴蝶也展開漂亮的翅膀,在繁花綠草中翩翩起舞。空地上,一羣天真無邪的小孩在追逐吵鬧,追蜜蜂,撲蝴蝶,採鮮花……你爭我搶,玩得不亦樂乎。大自然在唱歌了,它以優美的旋律告訴我們——這是它的聲音,使人快樂的聲音!

再向前走,只聽見蟬鳴鳥叫。擡頭一望,只見畫眉、杜鵑在樹上跳跳走走,快活得猶如神仙。這樣一幅詩情畫意的圖畫,我還沒有欣賞完,一陣流水聲引起了我的注意。哇,大自然真的會妙手點睛!我趕快向小林走去,原來是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溪。溪水清澈見底,鵝卵石粒粒可數,小魚在水裏快活地游來游去,啊!大自然又爲我們奏上一曲了。

其實,大自然的聲音處處可聽,只是現在人們都在忙碌,沒有注意到罷了。在緊張的生活中透不過氣來時,我們不妨到山間來走一走吧,大自然的聲音絕對會我們放鬆身心,心曠神怡,使我們產生豐富的想象,領悟到可貴的哲理,也讓我們久久回味,忘記一切世俗的煩憂。

敞開胸懷,接受一切屬於大自然的聲音吧,我們就會活得很開心!

雨後,院裏來了個麻雀,剛長全了羽毛。它在院裏跳,有時飛一下,不過是由地上飛到花盆沿上,或由花盆上飛下來。看它這麼飛了兩三次,我看出來:它並不會飛得再高一些,它的左翅的幾根長翎擰在一處,有一根特別的長,似乎要脫落下來。我試着往前湊,它跳一跳,可是又停住,看着我,小黑豆眼帶出點要親近我又不完全信任的神氣。我想到了:這是個熟鳥,也許是自幼便養在籠中的。所以它不十分怕人。可是它的左翅也許是被養着它的或別個孩子給扯壞,所以它愛人,又不完全信任。想到這個,我忽然的很難過。一個飛禽失去翅膀是多麼可憐。這個小鳥離了人恐怕不會活,可是人又那麼狠心,傷了它的翎羽。它被人毀壞了,而還想依靠人,多麼可憐!它的眼帶出進退爲難的神情,雖然只是那麼個小而不美的小鳥,它的舉動與表情可露出極大的委屈與爲難。它是要保全它那點生命,而不曉得如何是好。

對它自己與人都沒有信心,而又願找到些倚靠。它跳一跳,停一停,看着我,又不敢過來。我想拿幾個飯粒誘它前來,又不敢離開,我怕小貓來撲它。可是小貓並沒在院裏,我很快的跑進廚房,抓來了幾個飯粒。及至我回來,小鳥已不見了。我向外院跑去,小貓在影壁前的花盆旁蹲着呢。我忙去驅逐它,它只一撲,把小鳥擒住!被人養慣的小麻雀,連掙扎都不會,尾與爪在貓嘴旁搭拉着,和死去差不多。

瞧着小鳥,貓一頭跑進廚房,又一頭跑到西屋。我不敢緊追,怕它更咬緊了可又不能不追。雖然看不見小鳥的頭部,我還沒忘了那個眼神。那個預知生命危險的眼神。那個眼神與我的好心中間隔着一隻小白貓。來回跑了幾次,我不追了。追上也沒用了,我想,小鳥至少已半死了。貓又進了廚房,我楞了一會兒,趕緊的又追了去;那兩個黑豆眼彷彿在我心內睜着呢。

進了廚房,貓在一條鐵筒--冬天升火通煙用的,春天拆下來便放在廚房的牆角--旁蹲着呢。小鳥已不見了。鐵筒的下端未完全扣在地上,開着一個不小的縫兒小貓用腳往裏探。我的希望回來了,小鳥沒死。小貓本來才四個來月大,還沒捉住過老鼠,或者還不會殺生,只是叼着小鳥玩一玩。正在這麼想,小鳥,忽然出來了,貓倒象嚇了一跳,往後躲了躲。小鳥的樣子,我一眼便看清了,登時使我要閉上了眼。小鳥幾乎是蹲着,胸離地很近,象人害肚痛蹲在地上那樣。它身上並沒血。身子可似乎是蜷在一塊,非常的短。頭低着,小嘴指着地。那兩個黑眼珠!非常的黑,非常的大,不看什麼,就那麼頂黑頂大的楞着。它只有那麼一點活氣,都在眼裏,象是等着貓再撲它,它沒力量反抗或逃避;又象是等着貓赦免了它,或是來個救星。生與死都在這倆眼裏,而並不是清醒的。它是胡塗了,昏迷了;不然爲什麼由鐵筒中出來呢?可是,雖然昏迷,到底有那麼一點說不清的,生命根源的,希望。這個希望使它注視着地上,等着,等着生或死。它怕得非常的忠誠,完全把自己交給了一線的希望,一點也不動。象把生命要從兩眼中流出,它不叫也不動。

小貓沒再撲它,只試着用小腳碰它。它隨着擊碰傾側,頭不動,眼不動,還呆呆的注視着地上。但求它能活着,它就決不反抗。可是並非全無勇氣,它是在貓的面前不動!我輕輕的過去,把貓抓住。將貓放在門外,小鳥還沒動。我雙手把它捧起來。它確是沒受了多大的傷,雖然胸上落了點毛。它看了我一眼!

“爲何等到錯身多年以後,才明白自己最真的夢”,數十遍數百遍地寫這句話,別人的歌詞好像成了我寫的。

想你又見不到你的時候,我寫了三萬字的信給你,遠遠看見你的時候,那信上就剩下了幾句:春天又來了。樹多麼綠呀,花也開了,那麼多的人都去賞春了。走近你的時候,我沉默無言,洶涌的情感把相遇短短的幾分鐘擠得密密麻麻,竟不能再說出一句話。慌亂之中把語言東拉一片西扯一片,一層又一層地遮着蓋着,所有的掩飾全是爲了那個等在嘴邊多日此刻竟找不到出口的那個字。在你的眼裏沉默又沉默,心積痛成麻木。

無數次柔聲喚你,只有這樣我才能寫下去,你的名字成了我的紙和筆。我細細思量,怎樣握它,才能盡寫我心中的感慨,怎樣鋪紙,纔不至於驚醒沉睡的雙眸,寫“深情”吧,好像離得太遠了,似乎聽不太懂,那麼我只好借用年幼孩童眼望媽媽的那種神情,對你說:“想,想你。”

喚了千次萬次的你的名字,太滿太滿地擠在心裏,實在擠不下了,就從我心裏千迴百轉地走出,堆成了山,你不知道。呼喚怎麼可以成山呢?真讓人奇怪,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說了,只是常常在推都推不開的寂寞裏,撥通千里之外友人的電話,一把抓住友誼的手,泣不成聲,只有心中明白那淚水中溼溼地閃過的依舊是你呀!多少次午夜夢迴,醒在無眠的黑暗裏,無所依靠,喚來你的名字談心,溫暖得如同一首老歌,如同那些與你歡笑與你牽手的日子,但無論如何,我仍然固執地不去找你,我不要痛上你的心。

你近極了,就在我枕邊的夢裏,夜夜相見,有什麼話不能說呢?你遠極了,遠在我無法觸摸的夢裏,日日醒來,有什麼話又能說呀。

你來了,我只能雲淡風輕地掃你一眼,欲言又止,罷罷罷,只道:“天涼好個秋。”你走了,望着你的背影,目光急急地緊緊地追過去,想化成可以跟着你同行的每一種東西,我知道山長水闊,錯失的夢難再追尋,我只有癡癡地想,並在想象中握痛你的手……

愛像一粒石子,在沉睡的心底,激起了許多經久迴盪的漣漪。岸邊碧草如絲,暗夜心事如塘。當愛在我們身邊塞滿了每個房間,甚至連衣服的縫隙,茂盛的愛的水草開始瘋狂生長。時間凝固了。這時,愛成了我們生命中的`陽光雨露,沒有了愛我們就沒有辦法生長。可是,愈悄悄開放,就愈不敢傾訴,愛之花的晨露變成了淚水。付出是一種愛,愛也是一種過程,無法放棄對愛之香的眷戀,於是時時牽掛。

通過對高效課堂有關內容的學習,我懂得了,作爲一名語文教師,在語文課上我們不僅要好好講課,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語文課堂的發展是迅速,複雜多樣的。不過,我認爲,無論語文教學被注入什麼樣的新精神,有一點應該是不變的,那就是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是務實高效的。從高效課堂的理論中我有以下的體會:

一、教學目標把握要準確。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針對學生不同年齡段的身心特點,對不同學段的教學目標作出了科學而具體的規定。這就要求我們要認真研讀《標準》,嚴格按照《標準》的要求對照執行。教學目標的定位。就跟打籃球一樣,籃筐太高了學生再怎麼努力也投不進,自然就喪失了信心;而籃筐太低了,學生就會輕而易舉地灌進籃筐,當然也就沒有戰勝困難的喜悅。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充分考慮到三維目標的統一。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這三個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則就會導致語文課程性質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分離。教學目標的制定還要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根據因材施教原則,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因人而異,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達到的目標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論。要保證課堂上80%以上的學生掌握80%以上的課堂教學內容。對於優等生我們可以在課外延伸一些略帶挑戰性的練習;而對於那些後進生,我們也可以爲他們制定一些淺層次的要求,讓他們循序漸進。

二、教學環節設計要合理

就閱讀課來說,教學環節的設計基本採用“四步導讀”的模式。第一步,在老師誘導下學生初讀課文,讓學生感知課文語言。第二步,在老師引導下學生細讀課文,讓學生理解課文語言。第三步,在老師指導下學生精讀課文,讓學生品評課文語言。第四步,在老師輔導下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學會運用語言。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閱讀實踐活動始終處於課堂教學的中心地位,教師的一切啓發引導都是爲訓練學生創造性地進行語言實踐提供服務。老師的“導”與學生的“讀”相互滲透、相得益彰,充分體現了師生間、生生間、師生及教材之間的雙向多邊的互動反饋。“四步導讀”模式符合《標準》提出的教學理念,這樣的流程的設計是合理的。

當然,對於不同類型的課文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予以適當調整或刪減,形成靈活的教學風格,但其核心理念是不變的。

三、課堂教學提問要精當

課堂提問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啓發學生思維、傳授基本知識,控制教學過程,進行課堂反饋的一個重要手段。它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始終,直接影響着課堂教學的成敗。教師必須細細揣摩,問到關鍵處,問到有用之處,問到學生心裏去,問出水平來,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們的教學,利於學生的發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通過問的技巧與藝術,體現出教學新理念。

提問要有一定的思考價值,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引導他們生動活潑的學習,使他們經過自己獨立思考,對知識融會貫通,從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提問的難易要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能力。教師對課堂中所提問的問題應在備課時精挑細選,嚴格控制數量,克服課堂提問的隨意性。要做到數量適中,也要避免兩種傾向,太多或太少。提問太多,學生沒有思考迴旋的餘地,對所學知識難以理解、消化;提問太少,講授太多,學生難有參與的機會,最終會產生厭倦情緒。

提問要有一定的藝術與技巧,杜絕形式主義的問答。學生答案與老師的答案不一致時,教師不引導,反覆追問,讓學生再答,直追到與自己的標準答案一致爲止。這種鍥而不捨一再追問的做法,在不同程度上制約了學生思維的靈性。

“只要功夫深,鐵柱磨成針”。康達集團飛天分公司的的徐海濤還真靠自已的釘子精神,把鐵柱給磨成了針。海濤沒事幹的時候,總是喜歡拿起畫筆張牙舞爪、揮豪潑墨一番。儘管他沒有繪畫那種天賦,但是,徐海濤還是堅持一個真理:成功總是向勤奮的人招手的。這句話還真的在徐海濤身上應了驗。憑着自已“鑽”的精神,他的國畫、油畫接二連三的在各地的報刊、雜誌上亮相。海濤出名了,加入省畫家協會也成了自然而然的事兒了。

就在徐海濤剛加入省畫家協會不久,集團的董事局主席就到分公司來視察了。說實在的,海濤真不知道董事局主席要來分公司視察的事兒。那天上班,他閒着沒事,又拿起畫筆在辦公室裏舞弄起來。在飛天公司高級人才多的是,但是,像徐海濤一樣玩書畫這種高雅藝術的。除了他,就沒有別的人了。再加上又入了省畫家協會,海濤也常以一個畫家身份自居起來。整得徐海濤的心裏天天都是輕飄飄的,總幻想着有一天自已的畫能賣個仟兒八百萬的。

徐海濤正畫着,有人敲門說:“董事局主席來了”。海濤就想:“大老闆來分公司,找的都是經理級的人物,我一個搞企劃的,哪有什麼資格和他們攪在一起啊”。沒想到,一會兒分公司的總經理就來了。後面跟着董事局主席。主席一進門,總經理忙介紹說:“主席,這裏是企劃部,這位是咱們公司的大才子、大畫家。省畫家協會的會員,真正的畫家。海濤,這就是我們集團公司的主席”。主席微笑着伸出雙手和徐海濤握手,受寵若驚的徐海濤,忙把手在衣服上蹭了蹭。非常恭敬地棒着主席的雙手。這時,主席突然大吃一驚說:“哇,那麼漂亮的畫啊,果然出自名家之作。先生,能送我一幅嗎?”

徐海濤忙說:“不敢,不敢,我的東西是隨便畫畫玩玩的,怎能登主席的大雅之堂啊?”

主席笑笑:“你別太客氣了,就給我來一幅吧!”

徐海濤說:“在這種情況下,是畫不好的,要不,過幾天,我畫好了就給主席送過去。”

總經理也跟着說:“對、對、畫幅好的,親自給主席送去。”

晚上睡覺的時候,海濤失眠了。爲了給主席畫幅畫,他費盡了不少的心思。畫的內容也徵求過好多人的意見才確定下來。

畫好。裝裱完畢。徐海濤專門請了一天假,還特意買了一套名牌西裝,滿懷歡喜地給主席送畫去……….

到了集團總部,正好主席在辦公室,海濤進去,興奮地喊到“主席您好!我給你送畫來了。”

聽到喊聲,主席擡起頭來,扶了扶眼鏡,問:“你是哪個公司的?叫什麼名字?我向你要過畫嗎?”

通過閱讀《教師讀書十問》,促使我靜心思考教師的讀書,認識到讀書應當成爲每一個教師的習慣,甚至是信仰;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位智者、大師在對話。

曾有人這樣形容讀書:“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可以改變人生的寬度。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起點,但可以改變人生的終點。”讀書,是教師專業底蘊得以厚實的路徑。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我們只有通過讀書,不斷地進行“充電”,才能使自己的職業生涯擁有源源不斷的“活水”。五湖四海,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縱橫八萬裏。我們倘能如此讀書,知識何愁不淵博深廣,資源何愁不源源而來,教學何愁不富有新意。這樣的課堂,學生怎麼會不留連忘返、身心陶醉?這樣的老師,學生怎麼會不愛戴、尊敬?

讀書不僅能增長知識,開闊視野,還能滋養我們的人生底氣。教師是社會上最大的一個知識分子羣體,雖然待遇較差,地位一般,但是社會看教師的眼光卻很高。人們往往把教師看作是有學識、有文化、有修養的人,無論說話做事,都得高標準,嚴要求,不能跟社會上的人一樣。一個有讀書習慣的教師,經過書籍日積月累的浸潤,氣質就會逐漸變得高貴而不媚俗,性情逐漸變得細膩而平靜,內心逐漸變得博愛而不自私,一句話,讀書可以使教師的靈魂變得高尚而偉大起來,這樣的教師,自然就會贏得別人的尊重。

讀書三原則:即凡與安身立命、修身養性有關的書,要沉下心來仔細讀,儘量讀懂讀透,求甚解,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打基礎,爲掌握服務社會的一技之長而下大氣力,花苦工夫,決不馬虎,謂之研讀;對於和自己的職業、工作、興趣有關的書籍,廣爲蒐羅,一睹爲快,要用認真的態度去讀,以求有所收穫,是爲精讀;對於其他一些文藝作品、休閒讀物、科普知識等,則茶餘飯後,信手翻閱,目的是陶冶情操,開闊眼界,增加對新事物的認知,這權且稱爲通讀。今天我們進入網絡時代,讀書的形式又有所變化,然而,無論你面對的是書本,還是屏幕,都會有所選擇地閱讀。爲了汲取更多的營養,不妨也試試“好讀書不求甚解”。

“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的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我們每個人要爲此而努力,不斷地充實自己,成爲一名真正的“學習型教師”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爆料
明星八卦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