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活佛濟公的故事

活佛濟公的故事

來源:秀美派    閱讀: 3.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活佛濟公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有看過這部電視劇,或者是聽過這個故事的,當中蘊含的大量的道理影響着我們,小編爲大家整理好了活佛濟公的故事的相關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活佛濟公的故事

活佛濟公的故事1

從古到今,名人如數以萬計。但是能爲器械方世界雅俗共賞者,起首要推中國的活佛濟公了。

李茂春年近4旬,膝下無嗣,虔敬拜佛終求得子。濟公誕生後,國清寺方丈爲他取俗名修緣,從此與空門結下了深緣。

他雖是臨海都尉李文的遠孫,卻沒有染上花花公子的劣習。少年時就讀於村北赤城山瑞霞洞,遭到釋道2教的薰染。怙恃雙亡今後,他先是進國清寺拜法空1本爲師,在當過國清寺方丈的高僧瞎堂慧遠的門下,受具足戒,取名道濟,嗣其僧衣接着又參訪祗園寺道清、不雅音寺道淨,最初投靠杭州靈隱寺。

有關濟公的故事傳說,在南宋時期即已最先撒佈。先是凡俗神童李修元或是得道高僧道濟的1些富有傳奇顏色的片段故事在官方耳聞口授,後來經過評話人的話本說唱,內容逐步雄厚。在濟公田園曬臺1帶撒佈的多是他的降生、童年餬口、戲佞、勸善、扶困濟貧的故事,箇中如“濟公降生”、“小濟公芥菜葉潑水救淨寺”、“利濟橋”、“棒打壽聯”、“赭溪救童”、“修緣落髮”等廣爲撒佈。

而在杭嘉湖1帶撒佈的故事內容更爲普遍,這是由於那邊是濟公落髮後的首要餬口和流動場合,箇中以“飛來峯”、“古井運木”、“辱弄秦相府”等故事最爲到處頌揚。直至明末清初,泛起了1部描述濟公傳奇業績的《濟公傳》。

濟公的平生富有傳奇顏色,他既“顛”且“濟”,他的扶危濟困、弔民伐罪、彰善罰惡等各種美德,在人們的心目中留下了怪異而夸姣的印象,人們眷念他、神化他。神化就從他的降生最先。《西域志》載:“曬臺山石樑橋古方廣寺,5百羅漢之所方丈,其靈異業績往往稱着。”而濟公降生時正好碰上國清寺羅漢堂裏的第十7尊羅漢(即降龍羅漢)倏忽傾倒,於是人們便把濟公說成是羅漢投胎。 國外神話與中國神話

百姓企望救星,社會呼叫好漢,當國民非常須要聖賢的時刻,高僧就成了“活佛”,常人道濟成爲歷代供奉祭奠的神靈,其成佛後的尊號長達28個字:“年夜慈年夜悲年夜仁年夜慧紫金羅漢阿那尊者神功廣濟先師3元贊化天尊”,集佛道儒於1身,可謂神化之極致。這也就申明濟公深受恢弘國民羣衆的愛好,成爲國民心中的“活佛”,反應出濟公抽象的普遍親和力

活佛濟公的故事2

傳說,濟公是南宋時浙江天台人,俗名李修緣。18歲來杭州靈隱寺出家,法名道濟。他不守戒律,好喝酒,吃狗肉。後來轉到南山淨慈寺當記室(文書)僧。

一次,淨慈寺失火焚燬了大雄寶殿。他受方丈之託,募化建殿的大木。他在痛飲沉醉三日後,大聲喊道:“大木來了!可從井中去取!果然寺中井底有大木涌出。寺曾們趕緊從井裏先後取出七八丈長、五尺多圓徑大木60多根。後來方丈說夠用了,大木就不再涌現,一根剛要出井的大木,也就停止不動了。今天的淨慈寺中的“神運井”(又稱“運木古井”)裏,還可看到井水面上的大木端面。一次,濟公預知將有一座小山從西方飛來落在靈隱寺前,爲了拯救寺前小村村民的性命,他急中生智地採用了“和尚搶新娘”的辦法,使得村民們都趕快去救新娘子,從而避開了被山峯壓死的厄運。這就是飛來峯的故事。

一次,濟公經過西湖邊,看到不少居民已將螺螄剪掉了尾巴,準備吃食,濟公就向居民乞討了這些螺螄,放生到西湖裏,這些沒尾巴螺螄都活了。從此,西湖中生長了不少沒尾巴螺螄。至今,虎跑、西溪一帶的山澗中,仍生長着沒尾巴螺螄,傳說就是當年濟公親手放生的“故物”。今天虎跑寺前的一條小澗,古時常常要枯竭,是濟公手持破蒲扇一扇,口中連連喊:“漲、漲!”澗水立時噴涌,並且從此暢流不歇,永不枯竭。

活佛濟公斗蛐蛐

從前有個人姓張,人稱"張木匠",在杭州城裏的一個官宦人家裏做工。這家的公子,外號叫"花花太歲",是個遊手好閒,欺男霸女的惡棍。這天,花花太歲正在花廳外鬥蛐蛐兒玩,幹完活的張木匠,站在人羣后面觀看,隨口說了一聲"好",正巧花花太歲心愛的"金頭大王"(蛐蛐)這時一跳,跳進了花叢裏,半天也沒找回來。花花太歲大怒,硬說他的寶貝,是張木匠給嚇跑的`,要他三天之內,賠他一千兩銀子,不然就打死他。

張木匠是個窮手藝人,家裏上有多病老母,下有妻子兒女,連飯都飢一頓飽一頓的,上哪去弄這一千兩銀子?今天是最後期限,只得瞞着老母妻兒,來這湖邊尋死。

杭州靈隱寺有個和尚叫濟公,他看在眼裏,心想,常言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打定主意,便快步向那人跟前走去。

濟公聽了他的事情,哈哈大笑:"我以爲什麼大不了的事兒,不就是一千兩銀子嗎?我替你還他就是了!"說着,拉起張木匠便走。

走着走着,忽然從路邊的草叢裏傳出幾聲"區區區"的叫聲,濟公貓着腰蹲下身子,在草叢裏摸了摸,隨手捉到一隻蛐蛐兒,用嘴吹了吹氣,捧在手裏,左看右看,就像欣賞一個寶貝似的,臉上露出喜色。張木匠也湊上去觀瞧,見是隻又瘦又小的蛐蛐兒,不知這個和尚要玩什麼把戲,無可奈何地跟着濟公,又往前走去。

濟公帶着張木匠,來到城裏的"三鬥樓"。這是杭州最著名的遊樂場。因這裏是"鬥雞、鬥鳥、鬥蛐蛐兒"的所在,所以名其樓謂"三鬥樓"。只見樓上樓下,人流如潮,熱鬧非凡。這天是九九重陽,正是"三鬥"的最佳時日。他們來到二樓鬥蛐蛐兒的大廳,看見花花太歲正用自己的"銀頭大王"與對方的"鐵殼青 ",爭奪"狀元"。一來一往鬥得正酣。只見鐵殼青三跳兩跳,一口咬住銀頭大王的右腿,用力一拉,就把銀頭大王的一條腿,齊刷刷咬掉了下來。

花花太歲心疼得直跺腳。心想,要是我的金頭大王還在,那狀元十拿九穩是咱的。一想到這兒,就氣不打一處來,於是,花花太歲便對他的家人大叫:"那個張木匠的銀子送來沒有?今天是最後期限,不賠銀子,活活打死他!"

"別嚷嚷,我們來了!"濟公拉着張木匠擠了進來。花花太歲一看,來了一個瘋和尚,張木匠低着頭躲在和尚身後,便圓睜着眼睛,高聲大叫:"我叫的是張木匠,你個瘋和尚亂攪和什麼?"

"我來替他送銀子,怎麼樣?"濟公漫不經心地回答。

"看你這個熊樣,把骨頭砸碎了,也擠不出一兩銀子,你拿什麼還我一千兩銀子?"

" 別急,我這裏有個小東西,是我從南高峯的土廟裏捉到的,看它值不值一千兩銀子?"說着,濟公將左手掌伸到花花太歲面前。花花太歲一看,在和尚手心裏,蹲着一個呆頭呆腦的蛐蛐兒,氣得大叫起來:"好個禿驢,你敢耍笑我太歲老爺,想拿這玩藝兒頂一千兩銀子,真氣死我了!來呀,給我打這禿驢!"

家人一擁而上,正要動手打人。濟公哈哈大笑:"有眼不識金香玉,我這蛐蛐兒名叫‘鎮山王',什麼‘金頭'、‘銀頭'、‘鐵殼青',全都不是它的對手,不信你瞧--"說着,用破蒲扇撥了撥那蛐蛐兒,只聽它"區區"叫了兩聲,嚇得四周盆子裏的蛐蛐兒亂蹦亂跳,而那隻斷了一條腿的銀頭大王,聽到叫聲,一伸那條單腿,一命嗚乎了。花花太歲見狀,知道這隻蛐蛐兒不是凡品,立即陪着笑臉,連忙說:"師父,你這蛐蛐兒果能鬥敗今天的狀元,張木匠的一千兩銀子,我不要了!"

"好,一言爲定,口說無憑,寫下字據,如何?"

"可以,要是鬥不過呢?"

“鬥不過,我替張木匠受死。”

"好,就這麼着!"花花太歲忙命家人拿來紙筆,雙方寫下了字據。

人們把今天的狀元"鐵殼青"和濟公的"鎮山王",一齊放進盆子裏。鎮山王呆在盆子邊,一動不動,只把兩根頭須攪來攪去。鐵殼青見對方又瘦又小,以爲可欺,便張牙舞爪,向鎮山王撲來。鎮山王沒等鐵殼青站穩,猛的向前迎去,乘機一口咬住鐵殼青的肚皮,兩腿一蹬,將鐵殼青掀了個仰面朝天,鎮山王仍咬住不放,鐵殼青亂蹬一氣,慢慢地不動了。鬥場上頓時響起一片叫好聲。濟公收起鎮山王,將字據交給張木匠,對花花太歲道一聲:"對不起,一千兩銀子兩清了!"說完就要離去。

花花太歲見濟公要走,眼睛都急紅了,趕緊拉住濟公說:

"師父,把這蛐蛐兒賣給我吧,我情願再出一千兩銀子!"

濟公聽後,哈哈大笑:"我一個出家人,要它何用?公子見愛,我就送給你好了!"

花花太歲對濟公千恩萬謝,捧着蛐蛐兒回府了。到家後,越想越高興,連忙命家人編制一個金絲籠子,好把鎮山王放進籠子,以示珍貴。待籠子編好,往裏放時,鎮山王兩腳一蹬,"嗖"的一聲跳出花廳,三蹦兩跳,鑽進了花叢裏。

花花太歲急得拍手頓足,忙叫家人去捉。待家人去捉時,早已無影無蹤。

人物簡介

濟公(1148年—1209年),漢族民間信仰之一,舊時冰窖業、雜技業所崇拜的行業神祇。濟公原名李修緣,南宋高僧,浙江省天台縣永寧村人,後人尊稱爲活佛濟公。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瘋顛,初在杭州靈隱寺出家,後住淨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舉止似癡若狂,是一位學問淵博、行善積德的得道高僧,被列爲禪宗第五十祖,楊岐派第六祖,撰有《鐫峯語錄》10卷,還有很多詩作,主要收錄在《淨慈寺志》、《台山梵響》中。懂醫術,爲百姓治癒了不少疑難雜症。他好打不平,息人之諍,救人之命。他的扶危濟困、除暴安良、彰善罰惡等種種美德,在人們的心目中留下了獨特而美好的印象。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是濟公活佛流傳下來的一句話,但是大家僅知“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句話幾乎成了很多人爲了口福,貪嘴吃肉的理由和藉口。甚至有些人見到學佛人吃素,則說:“何必執著,佛都說了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種說法貽害匪淺,使很多人混淆了聖凡、德性和修德,是邪見。),卻不知濟公活佛還有後一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他曾說:“學我者下地獄。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爆料
明星八卦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