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諸葛亮的故事15篇

諸葛亮的故事15篇

來源:秀美派    閱讀: 8.1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諸葛亮的故事1

諸葛亮,字孔明,人稱臥龍,出生於公元181年,東漢末年徐州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人。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他幼時父母相繼去世,隨叔父諸葛玄先至豫章(今江西南昌),後至荊州(今湖北襄樊),躬耕隆中,隱居十餘年,好爲《梁父吟》,常自比管仲、樂毅。劉備“三顧茅廬”之後,輔佐劉備建立蜀漢,從此開始了縱橫馳騁、施展其才華的光輝生涯。

諸葛亮的故事15篇

諸葛亮的父親叫諸葛圭,是兗州泰山郡的郡丞。郡丞,相當於郡太守的助手,地位雖然不高,但每年的俸祿養家餬口還是沒有問題的。諸葛亮上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下有一個弟弟,共兄姐弟四人,他排行老二。

諸葛亮和其他三個孩子相比,要聰明得多。傳說他三歲的時候,哥哥和姐姐三天能學會的字,他一天就記住了。爲此,不但父母喜歡他,就是哥哥和姐姐,也爲有這麼個聰明的弟弟而高興,平時都願帶着他玩耍。

他見哥哥每天去上學,覺着好玩,便也哭着叫着要去上學。母親哄他說:“你還小,等大了再送你去上學。”他仰着小臉問:“多大才算大呀?”母親說:“再過三年,到七歲就可以了。”諸葛亮扳着手指一數,又哭了,說:“不行,還要等一千零九十五天哩!太長!”母親讓步說:“那就再過兩年。”他又扳着手指一算,又哭道:“不行,還有七百多天哩!”母親說:“再小就不行了,人家先生不收!”諸葛亮見母親不答應,索性躺在地上,怎麼拉也不起來。他的姐姐哄他說:“那就再過一年吧!這次該滿意了吧?”諸葛亮爬起來說:“那還得等三百多天呢!不過,既然你們已經讓了步,那我也讓點吧,一年就一年。”

從這天起,年僅四歲的諸葛亮就一天一天地數什麼時候才能去上學。這一天終於熬到了,天剛矇矇亮,諸葛亮就把母親叫起來給他做飯,叫姐姐起來給他梳頭,叫哥哥起來幫他整理書包。書雖然是哥哥用過的,但在他看來卻很新鮮,頗具魔力。

諸葛亮隨哥哥來到學校,見過先生。先生對他說:“你年齡還小,我不能收。”

諸葛亮上前深鞠一躬說:“請問先生,您是按年齡收弟子呢,還是按智力收弟子呢?”

先生見諸葛亮年齡雖小,卻出語不凡,心中有些喜歡。這時,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代弟央求說:“他爲上學,扳着指頭數了一年,您如不收,他會吃不下飯、睡不着覺的!”

先生被感動了,便破格收下了他。

諸葛亮上學後,很覺新鮮,感到在學校學的東西就是和在家學的東西不一樣。他學習也很刻苦,聽講十分認真,常常還沒聽夠,老師就放學了。

不久,諸葛亮發現,每到中午,公雞一叫,先生就宣佈放學,師母便給雞一把米吃,雞就不叫了。下午日頭還沒落山,公雞又開始叫了,先生又宣佈放學,師母又給一把米吃,雞又不叫了。他明白了,原來先生爲了掌握放學時間,改變了餵雞的時間,早叫不給米吃,晚叫也不給米吃,單等到了他定好的放學時間,雞叫纔給米吃。時間一久,雞叫也就定時了,而且每到下課時,那雞還專門跑到教室的窗下叫。

諸葛亮發現這個祕密後,每去上學時,便帶上一把米。凡是遇到他聽不夠的課,便提前從窗口悄悄丟出一把米,那雞見有米吃,便不叫了,先生也就得沒完沒了地講下去。常常過了飯時,口也幹了,舌也燥了,老師纔不得不停講放學。

時間一久,先生納悶了:雞爲什麼有時叫,有時不叫呢?他決心弄清這個祕密。

這一天,先生約摸着到下課時了,從窗子裏見到大公雞來了,但沒有叫,便停下講課,走出課堂朝窗下一看,大公雞正在吃米。這米是誰撒的呢?肯定是有弟子在搗鬼。他裝做無事一樣,回到課堂又講了幾句,就放學了。從此,他開始留心了。

又有一天,到了快要下課的時間,他發現諸葛亮偷偷地往外撒米,心想:“這孩子竟敢如此戲弄我?”不由得惱怒了,對諸葛亮大聲訓斥說:“諸葛亮,你回家吧,我不要你這個學生了!”

諸葛瑾在高年級讀書,聽說後趕快跑來向先生求情,但先生總是不肯答應。諸葛亮哭着回家了。當他把經過給母親一說,母親也生氣地批評了他,說他實在不該如此戲弄師長。

第二天,諸葛亮非要母親帶他去向先生賠罪。母親無奈,第二天一早,便領着他去見先生。

再說那先生,事過之後冷靜一想,諸葛亮平時對我很是尊敬,學習也很用功,怎麼會有心戲弄我呢?不對呀,莫不是……他恍然大悟。

第二天一早,他便匆匆要去叫諸葛亮來繼續上學。他剛要出門,只見諸葛亮和他的母親已經來了。諸葛亮一見先生,立即跑向前去,跪在地上哭泣說:“都是弟子不好,讓先生生氣了,請您千萬不要開除我!”

母親也求情說:“先生就饒他這一次吧!他也是見先生講得好,想多聽一會兒,纔出此下策。”

先生高興地拉起諸葛亮說:“好孩子,別哭了。也怪我一時不明白你的用意,錯怪你了。有你這樣學而不厭的好學生,我怎能不願當一個誨人不倦的好先生呢!不過,今後可別爲了多聽一會兒,再讓我口乾舌燥腹中飢了!”

先生說着,哈哈大笑起來,諸葛亮和他的母親,也被先生的幽默逗笑了。

諸葛亮的故事2

公元223 年,蜀漢皇帝劉備病逝。臨終前,他拉着丞相諸葛亮的手說:“你的才能遠遠超過了魏國皇帝曹丕,一定能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如果我的兒子劉禪是個明白道理的好皇帝,你就輔佐他;如果他低劣無能,你就廢掉他,自己做皇帝吧!”諸葛亮聽後,痛哭着說:“陛下放心吧,這麼大逆不道的事我絕對不會做的,我一定會忠心耿耿地輔佐新主,一直到死。”劉備死後,諸葛亮擔負起了輔助劉禪治理蜀國的重任。全國上下,不管大事小事,他都盡心盡力地去做好,一點也不懈怠。在他的努力下,蜀國很快變得強盛起來。

爲了完成劉備生前統一天下的願望, 諸葛亮於公元228 年春天率軍隊攻打魏國,爭奪中原。由於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失敗了。公元228 年冬天,諸葛亮又一次集結軍隊,出兵北伐。出征前,諸葛亮給劉禪寫了篇名爲《出師表》的呈文,分析當時的形勢,表示北伐的決心。劉禪同意了諸葛亮的出兵計劃。隨後,諸葛亮帶領大軍開始北伐……

從公元228 年到234 年,由於蜀魏力量相差太大,諸葛亮六次北伐都沒有成功,但他統一天下的決心從沒有動搖過。這時,諸葛亮的身體情況越來越差,他積勞成疾,終於臥牀不起,在遺憾中離開了人世。後來,諸葛亮在《出師表》中的名句演變爲成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意爲竭盡全力,貢獻出自己的一切,成爲人們表達忠貞之情的名言。

諸葛亮的故事3

諸葛亮在水鏡山莊學習,一天老師家的魚不知被誰吃了。

老師很生氣問“誰吃的?”沒人回答。

諸葛亮突然跳起來說“壞了,我在那條魚裏放了耗子藥,大家千萬別吃。

”只見一個學生臉色大變“師傅是我吃的!救救我吧。

” 諸葛亮少年時代,從學於水鏡先生司馬徽,諸葛亮學習刻苦,勤於用腦,不但司馬德操賞識,連司馬的妻子對他也很器重,都喜歡這個勤奮好學,善於用腦子的少年。

那時,還沒有鐘錶,記時用日晷,遇到陰雨天沒有太陽。

時間就不好掌握了。

爲了記時,司馬徽訓練公雞按時鳴叫,辦法就是定時餵食。

諸葛亮天資聰穎,司馬先生講的東西,他一聽便會,不解求知飢渴。

爲了學到更多的東西,他想讓先生把講課的時間延長一些,但先生總是以雞鳴叫爲準,於是諸葛亮想:若把公雞嗚叫的時間延長,先生講課的時間也就延長了。

於是他上學時就帶些糧食裝在口袋裏,估計雞快叫的時候,就餵它一點糧食,雞一吃飽就不叫了。

過了一些時候,司馬先生感到奇怪,爲什麼雞不按時叫了呢?經過細心觀察,發現諸葛亮在雞快叫時給雞餵食。

司馬先生在上課時,就問學生,雞爲什麼不按時叫鳴?其他學生都摸不着頭腦。

諸葛亮心裏明白,可他是個誠實的人,就如實地把雞快叫的時候餵食來延長老師授課時間的事如實報告了司馬先生。

司馬先生很生氣,當場就把他的書燒了,不讓他繼續讀書了。

諸葛亮求學心切,不能讀書怎麼得了,可又不能硬來,便去求司馬伕人。

司馬伕聽了請葛亮餵雞求學遭罰之事深表同情,就向司馬先生說情。

司馬先生說:“小小年紀.不在功課上用功夫,倒使心術欺矇老師。

這是心術不正,此人不可大就。

”司馬伕人反覆替諸葛亮說情,說他小小年紀,雖使了點心眼,但總是爲了多學點東西,並沒有他圖。

司馬先生聽後覺得有理,便同意諸葛亮繼續讀書。

諸葛亮小時候,由父親帶去拜水鏡先生爲師。

水鏡先生對諸葛亮說:“我出三個題目,答對了就收下你。

”接着出了一個啞題:他屈起食指,伸到諸葛亮面前,又點了點。

諸葛亮向水鏡先生深深一鞠躬,又後退三步,站在一邊解釋道:“你要我做首屈一指的大官,我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先生坐在蒲團上說:“我出的第二個題目是,要你想辦法使我離開這座位。

”諸葛亮走到牆角,順手拿了一根竹竿就要捅房上的瓦。

先生連忙起來阻止說:“不要捅漏了房子!” 諸葛亮笑了:“先生坐地,我想通天,先生不是離開座位了嗎?” 先生穩坐回椅子上說:“你能使我寸步難行嗎?” 諸葛亮指指先生說:“你這老匹夫,分明沒有本事,在此胡扯!”先生氣得臉色發紫,諸葛亮卻摘下他的帽子,扔到房頂上。

先生氣急了,只好脫了鞋蹲在諸葛亮父親的肩上去拿帽子。

這時,諸葛亮抓起先生的鞋子藏了起來。

先生拿到了帽子,卻找不到鞋子,諸葛亮說:“您寸步難行啦!” 水鏡先生哈哈大笑,說:“好聰明的孩子,我收下你啦!” 三年後的一天早上,水鏡先生對弟子們說:“我出一道考題:從現在起到午時三刻止,誰能得到我的允許走出水鏡莊,誰就出師。

”弟子們急了,有的大呼:“莊外失火!”有的謊報:“家裏死了人,得趕緊回去!”水鏡先生根本不理睬。

只有諸葛亮,早伏在書桌上睡着了。

鼾聲大作,攪得考場不得安寧,水鏡先生很生氣。

午時三刻快到了,諸葛亮一覺醒來,聽說先生出了這麼個考題,一把拉住先生的衣襟哭道:“先生這麼刁鑽,盡出歪題害我們,我不當你的弟子了,還我三年學費,快還我三年學費!” 水鏡先生是天下名士,誰不尊敬?現在見諸葛亮這麼辱罵他,氣得渾身打顫,喝令他滾出水鏡莊。

諸葛亮哪裏肯走,水鏡先生使幾個弟子,硬把他趕了莊去。

諸葛亮一出莊子,哈哈大笑起來,在路旁拾了根棍子,跑回水鏡莊,跪在先生面前,雙手捧上棍子說:“剛纔爲了應付考試,萬不得已衝撞恩師,弟子願受重罰。

” 水鏡先生猛然醒悟,轉怒爲喜,扶起諸葛亮說:“看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你真的可以出師了。

諸葛亮的故事4

赤壁之戰,是指三國形成時期,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赤壁西北)一帶大破曹操大軍,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赤壁決戰,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爲著名的一場。這場戰役在我國曆史上因以弱勝強而聞名,曹操在有利形勢下,輕敵自負,指揮失誤,終致戰敗。孫權、劉備在強敵進逼關頭,結盟抗戰,揚水戰之長,巧用火攻,終以弱勝強。

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孫權、劉備在今赤壁市三國赤壁古戰場(原蒲圻市)進行了一次爭奪汗鼎的大戰,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戰”。

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孫權、劉備聯軍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蒲圻市西北的赤壁山,一說在今湖北武昌縣西赤磯山)一帶,大敗曹操軍隊的一次決戰。曹操敗袁紹、破烏桓,基本統一北方後,於建安十三年七月,自宛(今河南南陽)揮師南下,欲先滅劉表,再順長江東進,擊敗孫權,以統一天下。九月,曹軍進佔新野(今屬河南),時劉表已死,其子劉琮不戰而降。依附劉表屯兵樊城(今屬湖北)的劉備倉促率軍民南撤。曹操收編劉表部衆,號稱八十萬大軍向長江推進。劉備在長(今湖北當陽境)被曹軍大敗後,於退軍途中派諸葛亮赴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會見孫權,說服孫權結盟抗曹。

孫權命周瑜爲主將,程普爲副,率三萬精銳水軍,聯合屯駐樊口(今湖北鄂州境)的劉備軍,共約五萬人溯長江西進,迎擊曹軍。十一月,孫劉聯軍與曹軍對峙於赤壁。曹操將戰船首尾相連,結爲一體,以利演練水軍,伺機攻戰。周瑜採納部將黃蓋所獻火攻計,並令其致書曹操詐降,曹操中計。黃蓋擇時率蒙衝鬥艦乘風駛入曹軍水寨縱火。曹軍船陣被燒,火勢延及岸上營寨,孫劉聯軍乘勢出擊,曹軍死傷過半,遂率部北退,留徵南將軍曹仁固守江陵。聯軍乘勝擴張戰果,孫劉兩軍分佔荊州要地。

赤壁決戰,曹操在有利形勢下,輕敵自負,指揮失誤,終致戰敗。孫權、劉備在強敵進逼關頭,結盟抗戰,揚水戰之長,巧用火攻,終以弱勝強。此戰爲日後魏、蜀、吳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

諸葛亮的故事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明白不是什麼時候都可以用智謀的,聰明要用在正地方。

能力目標

運用第三人稱敘述及較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寫,學習這種方法。

情感目標

教育學生對人要講誠信,對壞人要用智謀,培養學生學會在生活中正確運用聰明才智。

教學重點:

體會文章所蘊涵的深刻道理――不是什麼時候都可以用智謀的。有時候可以用智謀,有時侯是不能用智謀的,聰明要用在正地方。

教學難點:

體會文章所蘊涵的深刻道理――不是什麼時候都可以用智謀的。有時候可以用智謀,有時侯是不能用智謀的,聰明要用在正地方。

一、導入新課

說說你瞭解的有關諸葛亮的資料。

三國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

二、初讀課文

要求

1、自由讀文,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學生自由讀文。

2、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詞等問題。

三、再讀課文,師生討論

思考

1、諸葛亮爲什麼感到十分掃興?他想出了一個什麼主意?

愛聽先生講書,給公雞撒米推遲下課時間。

2、用波浪線畫了諸葛亮後悔的語句。

3、諸葛亮撒米的做法錯了嗎?錯在了哪裏?

錯了,只顧自己的興趣而不顧別人餓肚子,聰明用在了錯誤的地方。

4、知錯就改的諸葛亮後來表現如何?

5、用橫線劃出諸葛亮明白的道理,並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體會。

四、分組朗讀課文

五、作業

蒐集有關智謀的故事與成語。

板書設計:

諸葛亮少年時代的故事

聰明好學---爲了延長聽書時間

喂米給雞 弄巧成拙

攆出了學校 成爲政治家和軍事家---

承認錯誤 更喜愛他

教給做人的道理和平生的學問

諸葛亮的故事6

這件事情的真否無法考證,從記載來看,可能性還是有的。

相傳,諸葛亮在臨死前對後代說:“我死後,你們中的一個將來會遇到殺身大禍。到那時,你們把房拆了,在牆裏面有一個紙包,有補救的辦法。”

諸葛亮死後,司馬昭打下天下當了皇帝。他得知:朝廷中的一員將軍是諸葛亮的後代,便想治治他。有一天,司馬昭找了個藉口,把這個將軍定了死罪。在金殿上,司馬昭問:“你祖父臨死前說了些什麼?”這個將軍就一五一十地把諸葛亮的話說給他聽。司馬昭聽後,使命令上兵們把房子拆了,取出紙包。只見紙包裏面有封信,上面寫着“遇皇而開”。

土兵們把信遞給,打開信,只見裏面寫道:“訪問後返三步。”昭立即站起身退後三步。他剛站穩,只聽“咔嚓嚓”一聲響,龍案上面正對的房頂上,一根玉掉下來。把桌椅砸得粉碎。昭嚇得出了一身冷汗。反過來再看信後面寫道,“我救你一命,請你留我後代一命。”看完這封信,暗暗佩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後來.他把那個將軍官復原職。

諸葛亮的故事7

《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羣儒、魯子敬力排衆議”,來說諸葛亮舌戰羣儒的故事:赤壁之戰的前奏,曹操集團的百萬雄師資金雄厚,欲與孫權“會獵江東”。獵的是劉備,實意在江東。劉備是典型的創業家,剛剛得到諸葛亮,有了很好的團隊,本應大有一番作爲的。但是他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搞得無容身之地,連老婆都賠上了。要不是劉表的'兒子劉琦收留他,還能暫時經營,否則恐怕早就宣佈破產了。如今又被曹操集團窮追猛打,剛剛創業的小企業芨芨可危。

曹操集團則破袁紹,收劉琮,據荊州,得襄陽,其勢正旺,孰不可擋。

東吳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歷經三代已具較大規模,孫權是一個守業型企業家。如今東吳被曹操——一個收購合併的財技高手要敵意收購。孫氏父子兄弟公司的手頭資本有限沒有很大的談判空間。而劉備唯一的出路就是和孫權合作對抗曹操的兼併。諸葛亮說:“曹操勢大,急難抵敵,不如往投東吳孫權,以爲應援。使南北相持,吾等於中取利,有何不可?”但是因爲孫氏集團的員工們各懷私心,大敵當前個個自顧,完全沒有把孫權的利益當作一回事。所以諸葛亮與魯肅一道與孫權談判。

在孔明見孫權之前,魯肅已經對孫權分析了形勢,明確告訴孫權,如果你的公司被曹操吞併了的話,你以後就得給曹操打工,頂多是一個高級的打工仔而已,無甚作爲。而你現在怎麼說也是老闆一個,有自己的生意。而一般管理人員就算到了曹操那裏也能有一份像現在一樣的工作,生活素質並沒有改變。所以他們纔對抗曹十分不積極。肅曰:“將軍降操,欲安所歸乎?位不過封侯,車不過一乘,騎不過一匹,從不過數人,豈得南面稱孤哉!”這一番話深深打動了孫權。(原上草網 LLysc。cn)

爲了增加勝算,孫權也知道要和劉備合作。爲了增加自己的談判籌碼,下諸葛亮的馬威,孫權特地安排了孫氏集團的一班談判人員和諸葛亮展開了一番交鋒。諸葛亮舌戰羣儒由此拉開帷幕。一開始,“張昭、顧雍等一班文武二十餘人,峨冠博帶,整衣端坐”。在談判的“勢”上盡佔上風。張昭有意難爲諸葛亮,盡挖諸葛亮的痛腳,把諸葛亮數落得一文不值。張昭是孫權的頭號顧問,如果不駁倒他,諸葛亮此番難達目的。

但見孔明聽罷,啞然而笑曰:“鵬飛萬里,其志豈羣鳥能識哉?”劉皇叔的萬里志向焉是你張昭能明白了的?“蓋國家大計,社稷安危,是有主謀。非比誇辯之徒,虛譽欺人:坐議立談,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誠爲天下笑耳!”這一篇言語,說得張昭並無一言回答。頓時把整個談判的“勢”反轉過來。然後諸葛亮逐一從劉備的資本(軍備)上、把虞翻說的“不能對”;從有求於孫權而來的用意,把步騭說得“默然無語”;從君臣大義上把薛綜說的“滿面羞慚,不能對答”;從劉備個人的出身方面把陸績說得“語塞”;從個人的學術宗派方面把嚴峻說得“低頭喪氣而不能對”;從學問上把程德樞說得“不能對”。衆談判對手“見孔明對答如流,盡皆失色”。

諸葛亮一步一步的把“勢”發揮得淋漓盡致,最終舌戰羣儒,大獲全勝。後激得孫權誓不降曹,與劉備合作,在赤壁大敗曹操。

諸葛亮的故事8

據說大頭菜的淵源也與諸葛亮有關。諸葛亮居住隆中時,有一次小染疾病,他到山上去採藥,發現一種象籮卜的東西,挖起來一看又不是籮卜。只見這東西拳頭大小,上大、下小,咬一口一嘗,不苦不澀,細品一下,還有點辣甜。他想,地上百草能養人,這種東西若沒毒,不也是好菜嗎?!!於是,他就挖了幾個帶回家,叫妻子炒了一盤,想嚐嚐味道咋樣。誰知,菜一上桌,全家人一嘗,都稱好吃。問叫啥菜,諸葛亮想了想說,就叫“大頭菜”吧。從此,諸葛亮一家經常吃大頭菜。

有一年風調雨順,諸葛亮種的大頭菜長得又肥又大,秋後收了一大堆。襄陽人儲存剩菜的辦法就是醃製,諸葛亮將大頭菜洗淨晾乾醃了一缸,第二年拿出來一嘗,竟比新鮮還美味,後來,諸葛亮輔佐劉備聯吳抗曹,因士兵沒菜吃,常使劉備發愁。諸葛亮就派一支木牛流馬到襄陽買大頭菜。大頭菜帶起來方便,吃着有味,劉備非常喜歡。從那以後,每逢大戰之前,劉備就派人到襄陽買大頭菜,他的士兵一直沒有缺過菜吃。此後,襄陽的大頭菜越來越有名氣,人們自然想到諸葛亮,爲了不忘他的功勞,大家就把大頭菜叫做“諸葛亮菜”。

諸葛亮的故事9

一天中午,吃完飯後我又開始閱讀《三國演義》。正當我讀到諸葛亮舌戰羣儒這一章節,眼前一片黑暗,我就那樣昏睡了過去。

不知過了多久,我醒了過來,發現自己正身處在一座美麗富饒的大山中。眼前出現了一座茅草屋,我想:這應該就是三國時期諸葛亮的茅草屋吧。

我一直猶豫不決要不要去敲門時,我的內心十分矛盾,去敲門了吧,不知該如何應對諸葛亮:不去敲門吧,就白來了。在經歷了一番思想鬥爭後,我終於鼓起勇氣去敲門。“砰評研”我對着門敲了三下。諸葛亮打開門,只見他面如冠玉,眉清目朗,頓時,我啞口無言。還是諸葛亮先生先打破沉寂,問:“你是哪位?”一時慌張的我不知如何回答,說普通話吧,他聽不懂:文言文呢,我又不會。算了,管不了那麼多了,只能硬着頭皮上了。我支支吾吾地說:“吾乃……乃實驗小學學生也……”他聽了我這一半是普通話,一半是文言文的話,也哭笑不得。我看着他一臉驚訝,急忙道:“吾乃二十一世紀蜀國百姓也。”他聽後,由一臉驚訝變成了滿面笑容,請我進屋坐。

屋子十分狹小,我險些忘記,應該是跪着。我小心翼翼地跪下,準備與諸葛亮先生談話。

“先生,你十分英勇,出使東吳舌戰羣儒,借風借箭,神機妙算。令吾好生佩服!”

“過獎!吾只是盡吾所能,保衛蜀國,不讓小人奪去,僅此而已。可是常常力不從心啊。”諸葛亮先生臉色越發蒼白,我趕忙說:“先生不必自責,既已盡所能,就無需再責怪自己了。”諸葛亮先生聽了我的話,臉色漸漸恢復,變得喜笑顏開。“小姑娘,你一定很喜歡文學吧!吾帶你去參觀一下吾的書房吧!”說完,領着我前往書房。只見先生的書房比我們家的客廳還要大,裏面堆滿了書籍,我不由自主的停下腳步,拿起一本《天文氣象大全》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

正在這時,一陣清風拂過,我的眼前又變得—片黑暗。我再一次擡起頭,發現自己正坐在書靴前,原來這只是一場夢啊!

諸葛亮的故事10

孫劉聯合破曹,周瑜氣量狹小,多次設計害諸葛亮不得。

一氣

周瑜在孫劉破曹戰中受傷,被諸葛亮調趙雲先奪城池,周瑜怒火攻心;

二氣

周瑜孫權用美人計,甘露寺招親,騙劉備至吳,企圖謀害,被孔明識破,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

三氣

周瑜又生一計,明取西川,暗奪荊州,又被諸葛亮識破,差點被活捉。周瑜氣急又加之舊傷復發,不治身亡,被氣死前大呼:"既生瑜,何生亮!"

諸葛亮的故事11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諸葛亮少年時代的故事》。文章大意是:諸葛亮跟一個先生學習,因爲喜歡聽老師講故事,耍了小聰明,老先生把他攆出學堂,諸葛亮幾天吃不下飯,睡不着覺,先生見他有悔改之意後,又叫回來繼續跟班學習。諸葛亮明白一個道理: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用智謀的。

我覺得諸葛亮愛學是一件好事。可是他爲了聽故事讓同學老師捱餓,只顧自己的興趣,而不顧他人,把飢餓強加於別人身上是不對的。而他很快認識自己錯誤,老先生又用寬容之心重新接納他是令人欣慰。這不由得讓我想起發生在我和我媽媽之間的事。

有一次,我也做了一次手腳。我一想起那次,我的臉就紅了起來。那一天,媽媽給我佈置了幾道奧數題,又說了:“我出去辦點事,你把這幾道題做完。”媽媽走後,我趕緊做題,可最後一道題,我怎麼想也算不出來,結果我的手慢慢伸向了答案——我馬上把答案抄了上去。然後,我蹦跳的玩了起來。過了一會兒,媽媽回來了,她去判作業了。又過了一會兒她叫我去把最後一條的思路說一遍,我答不上來,媽媽知到我抄了答案,訓了我一頓。

這篇《諸葛亮少年時代的故事》讓我受益匪淺!

諸葛亮的故事12

諸葛亮小時候聰明好學。

他在一位先生的學堂中上學,先生養了一隻雞以雞打鳴上課下課,諸葛亮很喜歡聽先生講書,特別是春秋戰國、樂毅、孫子兵法的故事,可是正聽到興頭上先生就宣佈下課,這讓諸葛亮十分的掃興。

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他上學時在口袋中裝滿了大米,當雞快叫時他便偷偷向窗外撒米,雞吃米便忘了打鳴,等雞一叫大家都餓了,在一次撒米時被先生看見了先生一氣之下把他趕出了學堂。

先生回想起諸葛亮平時的表現很,好便叫人把諸葛亮叫了回來,此後諸葛亮知道了不是什麼時候都可以用智謀的,有時可用,有時不可用聰明要有在正道上。

從此他更尊敬先生了常下河摸魚給先生滋補身體。

我知道了聰明要用在正道上,而且不是任何時候都可以智謀。

讀《諸葛亮少年時代的故事》有感

《諸葛亮少年時代的故事》主要講了這樣一個故事:諸葛亮小時候爲了多聽先生講課就把米撒給打鳴的雞吃,雞就不打鳴,先生就不能按時下課。這件事被先生髮現後,諸葛亮捱了一頓批評。經過這件事後,諸葛亮明白了聰明要用在正地方的道理。

我也經歷過和諸葛亮類似的事情。記得有一次,爸爸從外地給我帶回來一條用珠子做的手鍊。它用好幾種顏色的珠子做成,十分漂亮。我像愛護珍寶一樣愛護它。一天,我又把手鍊從盒子裏拿出來把玩,一會兒把它戴在手上,一會兒又用雙手把它撐大,就這樣不停的弄來弄去,最後手鍊就斷了,珠子譁一下撒的滿地都是,那一刻我快要哭出來了,但我強忍着沒有讓眼淚流出來,並以最快的速度把地上的珠子撿了起來放到盒子裏。這時媽媽走進來了,問道:爸爸給你買的手鍊呢?把它戴出來給我們欣賞一下吧。”我這時已經急得滿頭大汗,心裏異常得緊張、害怕,說話吱吱唔唔地,心想要是被媽媽發現了可怎麼辦呀?!媽媽見我的表情很是奇怪,就又問怎麼了。我說:“我 我把手鍊 借給對門的張靜了。”媽媽說道:不可能吧?她們家一大早就都出去了,我剛打電話家裏還沒有人接呢。”我知道我的謊言快被揭穿了,於是我把真相告訴了媽媽。但媽媽並沒有責備我。我的心情慢慢的平靜、輕鬆了下來,頭也不冒冷汗了。後來媽媽從櫃子裏找來一條細細的繩子,叫來和她一起把珠子穿上。穿完後我把它打了個結,這樣我就又有一條和原來一樣漂亮的手鍊了!

讀完《諸葛亮少年時代的故事》這篇文章我就想起自己的這件往事。我明白了和諸葛亮一樣的道理:遇到困難時應該多想一想辦法,把聰明用在正地方,就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諸葛亮的故事13

諸葛亮的才能想必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他用自己的才能爲劉備爭得一份天下,但是他高超的軍事才能和諸多智謀又是出師何處呢?

諸葛亮是一介文人,初出茅廬就明見三分,但是這隻能說明他是一位喜歡鑽研時政的青年,其本質和現在鐵血的衆多2B青年們沒有區別。只不過考慮到三國時期資訊不發達,諸葛亮憑几乎閉門造車或者偶爾和其他2B中青老年聊天打屁就能準確預見之後十幾年的情勢也算是天賦高超。

而後諸葛亮被三顧出山,雖然被劉備看重也只不過安排點小事,後來慢慢感覺這是個實幹之才又加以提拔任命爲後勤總管,依之爲自己的管蕭,可是就是這位類似管蕭的丞相之才,最後竟然當起了全軍總司令,率領10餘萬新兵蛋子(老兵油子基本夷陵都死光跑光了)南征蠻夷,又六出岐山。連以兵事見長的司馬懿都感嘆他是天下奇才,雖然陳壽評價他將略非其所長,但那是看跟誰比,而且諸葛亮的用兵雖然乏善可陳但是也沒有什麼大毛病,穩穩當當堂堂正正。想贏他就是曹操來,我看也不容易,那麼他這麼高的軍事水平到底是哪來的呢?

想要了解諸葛亮的軍事師承必須從不多的蜀漢人物傳記及荊襄系的人物傳記中尋找蛛絲馬跡。

第一個要懷疑的就是司馬徽等荊襄謀士集團,司馬徽等人雖名爲隱士骨子裏卻功利心很強,好聽點說叫胸懷天下。那個時候胸懷天下的文人最好的去處就是輔佐某位明主,因爲明主們那個時候都在忙着打仗殺人,所以不學點兵法實在過不下去,有的謀士甚至還會學點殺招(如魯肅如徐庶如糜竺等)。

所以說司馬徽們精於兵法或許是事實,但是部隊打仗可不是在家裏喝喝說說,實際領兵的將領必須經驗豐富,而這點無論如何司馬徽們是不會教諸葛亮的,從歷史記載諸葛亮侍奉劉備的早期(從出山到赤壁)來看,諸葛亮不是劉備的軍事參謀,劉備的參謀長應該是徐庶,而諸葛亮的主管內容是後勤政務包括外交。這說明出山前的諸葛亮主修課程不是軍事。所以司馬徽們不是諸葛亮的軍事教官。

第二個懷疑可能是蔡瑁蒯越等荊襄大族,這個可能小點。雖然諸葛亮是蔡家的親戚,但是這個親戚不找人待見,因爲他站錯了隊,站到黃承彥等名士集團去了,這在劉表集團乃至劉表仰仗的荊襄武裝地主集團中是一種背叛,諸葛亮27了還沒工作靠種地維生,這是何等的悲哀。各位想想,一個學富五車的文人,一個自信爆滿的年輕人,但是硬是沒人賞識只能宅在家裏,這是何等鬱悶!他又是如何看待他的這些牛掰的親戚?他這個時候還想向他們學習軍事?視如仇讎還差不多,後來諸葛亮慫恿劉備拿下襄陽或許有一種報復的心理。所以說蔡瑁等人不是諸葛亮的軍事教官。

赤壁之後之後劉備集團迎來了新時代的飛速發展期,諸葛亮因爲外交上促成了孫劉聯盟,堪稱奇功被授予軍師中郎將。注意這是諸葛亮擔任的第一個軍事職務,中郎將這個官職已經不小了,雖然主要是負責收集稅賦糧草。在他管轄範圍內的長沙桂陽零陵中在這段時間只有一個名將,不是魏延,那是三國演義的說法,而是趙雲!難道諸葛亮的師傅是趙雲?呵呵,你猜錯了。雖然趙雲的用兵也非常老辣沉穩,但是從後面諸葛亮對趙雲的使用上包括趙雲對諸葛亮的態度上都說明趙雲不是諸葛亮一派系的,尤其是劉禪在趙雲死之後的問題處理上,說明諸葛亮對趙雲沒有什麼特殊的情感,所以我認爲趙雲也不是諸葛亮的軍事教官。甚至是他們之間還有若有若無的一種矛盾存在!

不久,劉備入蜀,帶上了軍隊資歷深早在東吳就跟周瑜混的龐統(龐統也是軍事中郎將,地位次於諸葛亮),這深深刺激了諸葛亮,因爲荀彧荀攸二人的前車之鑑不遠,諸葛亮深深覺得軍事學習的必要性。可以諸葛亮開始有意識的學習軍中之事,那麼他學的對象是誰呢?這個時候還留在荊州的地位與他相當的武將只有關羽張飛二人,雖然還有一個趙雲,但是畢竟不如前面兩個。不錯,你猜得不錯。諸葛亮的師傅就是這二人之一,按理說關羽更有可能,但是關羽這個人按照今天的說法好傲嬌,還輕視士大夫,這樣的人望而生畏,你還想求他什麼事麼?

而張飛就不一樣了,張飛史載非常重視文化人,據傳自己還畫的好美人,據說還是書法家。於是,可以大膽推測這個時候的諸葛亮和張飛是蜜月關係,而且在軍隊上諸葛亮也需要聯合張飛鉗制關羽,否則他說話底下人沒有人聽了。諸葛亮向張飛請教下軍事也就不奇怪了。

不久,諸葛亮的歷練機會到了,劉備反攻葭萌,出兵成都。諸葛亮張飛等人也率衆入川,這可以說給了諸葛亮第一次領兵出戰(雖然只是參謀長)的機會,而且早在荊州時期跟張飛學習的內容也有了實習的機會。而這個時候的張飛,歷經劉備集團早年失敗的張飛終於到了軍事生涯的頂峯,已經不再是一個許褚典韋式的將領,他的經驗武勇讓諸葛亮明白了真正的統帥是什麼樣,在目睹了張飛攻無不克的與劉備會師後,諸葛亮徹底成爲張飛的粉絲,而張飛在面對張合等五子良將的表現,也讓諸葛亮對張飛經驗的重於視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至此諸葛亮的早期學習結束了!可惜雖然劉備任命諸葛亮爲軍師將軍,但是還是負責後勤的。直到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才掌握了軍權,練兵整武。但是他對自己還不自信,同時爲了解除蜀國的後顧之憂,他南征南中並大獲全勝。這個時候的諸葛亮真正得到了蜀國內部的認可,終於成爲了一代名將,走上了北伐之路併爲世人所知他不僅僅是一名優秀的政治家也是名合格的軍事家!

在我們的心中,一直以爲諸葛亮從最初登上三國舞臺時,就軍事政治占卜集多項技能於一身。可是歷史告訴我們,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也是通過不斷地磨練才達成的,多次戰場造就了這個流傳百世的奇才。

諸葛亮的故事14

諸葛亮八、九歲時,還不會說話,家裏又窮,爹爹就讓他在附近的山上放羊。

這山上有個道觀,裏邊住個白髮老道人。老道人每天都走出觀門閒轉,見了諸葛亮便逗他玩,比比劃劃地問這問那。諸葛亮總是樂呵呵地用手勢一一回答。

老道人見諸葛亮聰明可愛,便給他治病,很快就把諸葛亮不會說話的病治好了。

諸葛亮會說話了。非常高興,跑到道觀向老道人拜謝。老道人說:“回家對你爹孃說,我要收下你當徒弟,教你記憶識字,學天文地理,陰陽八卦用兵的方法。你爹孃同意,就天天來學,不可一天曠課!”

從此,諸葛亮就拜這位老道人爲師,風雨無阻,日不錯影,天天上山求教。他聰明好學,專心致志,讀書過目不忘,聽講一遍就記住了。老道人對他更加喜愛了。

轉眼七、八年過去了。

再說,在這山腰間,有個“庵”,諸葛亮每天上山下山逗從這庵前經過。有一天,他下山走到這裏,突然狂風大作,鋪天蓋地地下起雨來。諸葛亮忙到庵內避雨。一個從未見過的女子把他迎進屋裏。只見這女子長得細眉大眼,油嫩絲白,嬌嬈仙姿,猶如仙女下凡。他不由心中一動:庵裏有這樣漂亮的女子呀!臨走,那女子把諸葛亮送出門,笑着說:“今天我們算認識了,往後上山下山渴了累了來歇息用茶。”

打這以後,諸葛亮每到庵中來,那女子不僅殷勤接待,還盛情挽留,做好的飯菜。吃過飯他們不是說笑,就是下棋逗趣。與道觀相比,這裏真是另一個天地。諸葛亮被那女子的甜言蜜語弄得神魂顛倒!

諸葛亮思想出了岔,對學習倦了起來。他笑着從庵裏出來,走進觀裏發愁,真是“出門歡喜進門愁,笑臉丟在門外頭”。師父講的他這個耳朵進去,從那個耳朵出來,印不到腦子上;書上寫的,看一遍不知道說的啥,再看一遍還是記不住。

老道人看出了問題,把諸葛亮叫到跟前,長嘆一聲說:“毀樹容易栽樹難哪!我白下了這些年的功夫!”

諸葛亮聽出來師父的話裏有話,低着頭說:“師父!不會辜負你的一片苦心!”

“這話現在我卻不信。”老道人望着諸葛亮說:“我看你是個聰明的孩子,想教你成才,才治好你的啞病,收下你當徒弟。前些年你是聰明加勤奮,師父我苦心教你不覺得苦;現在你是由勤奮變懶惰,雖聰明也枉然哪!還說不辜負我一片苦心,我能相信嗎?”

“師父!這些天我每睡好覺,頭腦發昏。”諸葛亮怕說出真情,挨師父訓斥,撒了個謊。

老道人說:“風不來,樹不動;船不搖,水不渾。”說着,他指着庭院裏被葛藤纏繞的一棵樹讓諸葛亮看:“你看那棵樹爲啥死不死活不活,不往上長呢?”

“讓葛藤纏得太緊了!”

“對呀!樹長在山上,石多土少,夠苦的。但它根往下扎,枝往上長,不怕熱,不怕冷,總是越長月大。可是葛藤緊緊一纏,它就長不上啊啦,這就叫‘樹怕軟藤纏’哪!”

聰明人一點就靈。諸葛亮看瞞不過師父,問道:“師父!你都知道啦?”

老道人說:“近水知魚性,近山知鳥音。看你的神色,觀你的行動,還能不知道你的心事嗎?”停了一下 ,老道人鄭重低說:“實話給你說了,你喜愛的那女子並不是人,它原是天宮一隻仙鶴,只因貪嘴偷吃了王母娘娘的蟠桃,被打下天宮受苦。來到人間,它化作美女,不學無術,不事耕耘,只知尋歡作樂。你只看它貌美,豈不知乃是寢食而已。你與她相愛,吃喝玩樂,倒也逍遙,但這樣渾渾僵僵下去,終身將一事無成啊!若不隨她的意,還會傷害你。”

諸葛亮一聽,慌忙問道:“師父!這會是真的嗎?”

老道人說:“如果不信,隨你的便吧,以後就別再登這觀門啦!”

“師父!我相信。以後再不與她來往了!”

“這還不行。你要燒道她的畫皮,也好消除你的疑慮,永不懷念。”

“怎樣燒掉她的畫皮,還請師父指教。”

“那仙鶴有個習慣,每晚子時要現原形,飛上天河洗澡。這時,你進她的房中,把她穿的衣裳燒掉。衣裳是她從天宮盜來的,一燒掉便不能化作美女了。”

諸葛亮答應按師父的吩咐去辦。臨行,老道人將一把龍頭柺杖遞給諸葛亮,說:“那仙鶴髮現庵內起火,會立即從天河飛下來,見你燒了她的衣裳,必不與你甘休。如果傷害你時,你就用這柺杖去打,切記!”

這天晚上時,諸葛亮悄悄來到庵裏,打開房門,果然見牀上只有衣裳,不見有人。她他點火就去燒那衣裳。

仙鶴正在天河裏洗澡,忽覺心頭一顫,便急忙往下張望,發現庵內出現火光,“呼”地飛了下來。她見諸葛亮正燒她的衣裳,撲過來便啄諸葛亮的眼睛。諸葛亮眼疾手快,拿起柺杖,一下子把仙鶴打落在地。他伸手去抓,抓住了仙鶴的尾巴。仙鶴拼命掙脫,翅膀一撲一閃,又騰空飛去。結果仙鶴尾巴上的羽毛被諸葛亮抓掉了。

仙鶴禿了尾巴,,便與天宮中的仙鶴個個不同。自己也知道丟臉現眼,再也不去天河裏洗澡,也不敢再混進天宮去偷可以化作美女的衣裳,便永遠留在人間,混進了白鶴羣裏。

諸葛亮拿這仙鶴羽毛去見師父。老道人說:“記住這個教訓吧!要想學好本領,幹一番事業,這色情之事千萬不可迷戀!”諸葛亮不忘這個教訓,把仙鶴尾巴上的羽毛保存起來,以此作爲戒鑑。

打這以後,諸葛亮更加勤奮,凡師父講的,書上寫的,他都博學強記,心領神會,變成自己的東西。又過以年,正是諸葛亮燒美女化皮的那天,老道人笑着對諸葛亮說:“徒弟呀,你跟我已經九年了。該讀的書都讀了,我要傳授的你都聽了。常言道,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你已年滿十八歲了,該走出家門,幹一番大事啦!”

諸葛亮一聽師父說他“滿師”啦,連忙懇求說:“師父,徒弟我越學越覺得學識淺薄,還要再跟你多學點本領!”

“真正的本領要在實幹中才能得到,書上學來的,好要看天地萬物變化,隨時而轉,隨機應變,纔有用啊!比如你上那仙鶴當的教訓,以後不再被色情迷戀,這是直接的教訓;推而廣之,世上一切事物都不可被它的表像所迷惑,要小心謹慎從事,洞察其本質纔是。這算是我臨別的囑咐吧!今天我就要走了。”

“師父,你往哪裏去?”諸葛亮驚奇地問:“以後我到哪裏看望您呀?”

“四海雲遊,沒有定向。”

頓時,諸葛亮熱淚滾滾,說道:“師父一定要走,請受徒弟一拜,以謝栽培大恩!”

諸葛亮躬身拜罷,擡頭不見師父,再也尋不到他的蹤影。

老道人臨走,給諸葛亮留下一件東西,就是他後來常穿的八卦衣。

諸葛亮懷念師父,把師父的八卦衣穿在身上,只當師父永遠在自己的身邊。

諸葛亮不忘師父的教誨,成其是那臨別的囑咐,特意把帶在身邊的羽毛做成一把扇子,拿在手中,告戒自己謹慎從事。

諸葛亮的故事15

郭嘉

史書上稱郭嘉爲“才策謀略,世之奇士”,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但這個奇才英年早逝。雖然郭嘉不及諸葛亮有名,但有人說到“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麼一句話。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是什麼意思

郭嘉作爲曹操的第一謀士,可以說是當時數一數二的人物。而剛好郭嘉去世的那一年,臥龍諸葛亮剛好追隨劉備出山。由於郭嘉的才華,使許多人有了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看法。我個人認爲郭嘉確實是一個很有才的人,但諸葛亮也不差,只是他兩擅長的領域有不同。

郭嘉對於軍事是十分擅長的,有了他才使得曹操的事業達到了巔峯時期,成長迅速。其官渡之戰死後,曹操的國家就開始走下坡路。他的才華不是賈詡、荀彧、荀攸、程昱可以比得了的,如果他還活着的話,曹操不一定能一統天下,但應該至少能少了很多彎路,曹操對郭嘉的信任甚至大於夏候兄弟。

諸葛亮在軍事方面確實比不上郭嘉,諸葛亮自己也曾說過自己比不上郭嘉。但是其外交和治國方面的才華確實很厲害。易中天老師也說過在三國中只有諸葛亮的城府纔是真正的城府,比如司馬徽的評價說,鳳雛臥龍只要得其一就可以得天下,可以看出諸葛亮並非凡品,他的才華已世人皆知。

對於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很多人都認同這個觀點,我覺得也不是沒有道理。現在也無從證實,都是大家的一些猜想罷了,其實不用糾結這個問題。這兩人都是當時的人才,郭嘉有鬼才之稱,諸葛亮有臥龍的稱號。他兩各有千秋,如果非要選的話我還是覺得郭嘉略勝一籌,畢竟他是曹操都言聽計從的人。

郭嘉與諸葛亮是師兄弟?

稍微瞭解一點三國演義的人,都會驚奇於郭嘉的聰明才智。還有很多人認爲郭嘉和諸葛亮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就會突發奇想的認爲,諸葛亮和郭嘉是師兄弟。不過這一點肯定是無稽之談了,這兩個人怎麼可能是師兄弟。他們的出生地和陣營都是不同的,基本上可以說是沒有任何關係的。

郭嘉和諸葛亮雖然都非常的有智慧,但是在歷史上他們兩人的身份是有很多的不同的,首先,諸葛亮是效忠於劉備的一個謀士,他的事蹟是多不勝數的。可以說諸葛亮是一個全才,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在各個領域裏他都有涉獵。再說郭嘉,他相對於諸葛亮來說就沒有那麼著名了。可能這也是因爲他的命太短了,雖然與諸葛亮是同一時期的人,但英年早逝。

郭嘉在曹操的手下中可以算得上是最厲害的一個謀士,跟諸葛亮兩人平分秋色。郭嘉最突出的地方只是在軍事方面的才幹,他的計策讓曹操獲益匪淺,因此也是深得曹操的器重。但是在行軍打仗和政治方面,郭嘉明顯就比不上諸葛亮了。所以說郭嘉和諸葛亮是師兄弟,純屬無稽之談。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爆料
明星八卦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