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就業意向分析報告600字

就業意向分析報告600字

來源:秀美派    閱讀: 2.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就業意向分析報告600字,很多時候都是需要寫一份報告的,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以下看看就業意向分析報告600字及相關資料。

就業意向分析報告600字1

爲了瞭解當今大學生的就業意向我們對懷化學院的公共事業管理、廣播電視新聞學、旅遊管理、漢語言文學、物流管理、國貿、人文教育、法學、小學教育、學前教育、經濟學系、社會管理等專業及系別中隨機抽取了40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我們分析了問卷調查的結果發現:

一、當前大學生的就業現狀

大學生存在就業困難,總的原因是高校畢業生總量逐年增長明顯,就業市場需求卻增長不快,導致今明兩年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前景不容樂觀,形勢嚴峻。

二、高校教育與市場需求脫離

調查中大學生大部分認爲目前的高校教育不能完全適應市場需,高校教育與市場需求脫軌,以致大學畢業生就業時在選擇單位與職業過程存在困難。從目前情況看。

高校專業結構設置落後於市場發展。99年擴招使大學生數量急增,但擴招專業相對集中,高等教育大衆化,但專業相對集中、促使某些專業人才供大於求,造成了大學生就業存在一定困難。

就業意向分析報告600字

三、大學生就業意向現狀分析:

根據數據調查統計顯示,在求職意向方面,有52.5%的大學生畢業後選擇去就業,僅有2%的學生選擇升學,這可能與學生的家庭經濟條件有關,對大學生擇業影響最主要的因素的酬薪待遇。

說明大學生對自己的工資待遇多少比較看重。而且大部分的學生都追求穩定的工作。在求職準備中,對大學畢業生就業流程及國家政策的瞭解程度方面,有62.5%的學生對其有所瞭解,說明大學生比較關心自己就業前景。

作爲學生,爲了更好地就業,有33.3%的學生是通過努力學好的專業知識的方式去實現的,另外,通過兼職或實習獲取工作經驗和參加職業資格培訓各21.7%。在就業觀念中,有65%的學生對當前就業形勢有大體的瞭解。

反映了大學生對就業形勢的關心,在面臨就業時,22.5%的人認爲自己最欠缺的是共同協調能力,而對於專業技能方面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在就業需要方面,47.5的學生認爲學校最需要提供的就業服務是引進用人單位和提供就業信息。

反映出的問題是學校在這方面做得不夠,需要對這方面進一步加深,認爲本校大學生就業指導課存在最主要的問題是內容陳舊、形式單一的學生佔62.5%。

比例最少的是沒有設爲必修課,爲7.5%,有45%的學生認爲學校舉辦校園招聘會最適宜的形式是形式多樣的小型專場招聘月。在這次調查中讓我們大致瞭解了本校大學生的求職意向。

四、對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意見和建議

1、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的就業是越來越不容樂觀。大學生要在大學裏提升自己的就業能力,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就很多畢業生而言,與其說就業困難。

不如說是就業迷茫,不知道自己應該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對自己的未來發展缺乏科學的規劃,這往往成爲他們面對就業壓力時感到手無足措的一個重要原因。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是提升就業能力的基礎。

2、在校求學期間,不能只注重專業知識,而忽視了心理質的情況。在求職過程中,有些學生一旦遭遇失改,便一蹶不振,這也是大學生就業難的一個原因。大學生應該注意鍛鍊自己的堅忍不拔的性格,在求職中充分了解就業信息,覺着、冷靜應對所有遇到的困難,用積極的的心態掃除成功路上的障礙。

3、正確的擇業心態,轉變就業觀念

(1)首先,要極積、動尋求就業主,而不能被動的“等、靠、要”。很多大學了生把就業寄託於在社會關係資源上,或是企求學校解決就業問題。事實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已經實現用工制度的雙向選擇,大學生主動推銷自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實現就業途徑,因爲能否勝任還得靠實力說話。

(2)其次,要破除傳統就業觀念,實現多元化就業。大學生在擇業時往往會受到來自社會和家庭中傳統觀念和傳統心理的壓力。不少人選擇大城市、“鐵飯碗”,還有外企,很少人選擇西部和基層。這就使就業成了過“獨木橋”。大學生在這時應該改變一下就業觀念,面對現實,就能較快的找到能夠以揮自己特長的工作。

(3)最後,避免盲目追求,正確認識自我。我國高等教育現在正向“大衆教育”轉變,一些大學生缺乏危機意識,“眼高手低”,盲目追求就業中的高層次,高薪酬。

在擇業類型和擇業區域上出現“扎堆”現象,造成了供求脫節,這也是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之一。大學生只有改變以前的“精英就業”觀念,樹立人職匹配的“大衆化”就業觀,纔有可能實現就業。

就業意向分析報告600字2

教育的目的是爲了向社會輸送合格的建設人才,因此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從某種意義來說是教育投入的回報的開端,在第一時間內將教育的成果轉化爲社會的發展動力,其首要問題也是要解決就業問題。但有這樣一份數據:

近年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下降,就業問題比較突出。2003年是高校擴招後本科學生畢業的第一年,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比2002年淨增67萬人,達到212萬,6月份初次就業率爲50%;到9月,全國高校畢業生70%找到了工作,其中本科生就業率爲83%。

高職高專畢業生爲55%。2004年,全國將有300萬高校畢業生,比2003年增加78萬,就業壓力依然很大。這份統計數據無疑向我們表明大學生就業所面臨的嚴峻形式,就業問題將在社會問題中日益突出,因此我整理了一些信息,簡單分析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

第一部分:我國的社會因素

人口“自重”引發就業難題。2005年初,我國人口已經達到13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21%,相當於亞洲總人口的1/3,比世界上現有的所有發達國家和地區人口總量還多1億。巨大的人口“自重”對就業形成了沉重而持久的壓力。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莫榮說,人口總量大,勞動參與率(參加就業的人口與總人口的比值)高,而有效需求不足,是造成就業壓力不斷增加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國城鎮勞動參與率高達70%,全國平均勞動參與率也爲60%,比發達國家的平均數值高出10個百分點。按此計算,目前我國共有接近8億人需要參加就業,相當於美國的總人口數的3倍。

從增量上看,我國每年新增城鎮勞動力在1000萬人左右;從存量上看,我國每年城鎮登記失業人數在800萬人左右,下崗人員100萬人,此外還有1.5億農村富餘勞動力需要就業。

勞動力供給的存量和增量壓力都很大。相反,雖然中國改革開放26年來保持了平均9.4%的年經濟增長率,但在現有經濟增長就業彈性的約束下,每年新增的就業崗位最多隻有900萬個左右,勞動力供大於求的矛盾十分突出。

專家預測,目前中國已經進入爲期10年的勞動力高峯期,約在2015年前後,參加就業的人口將達到約9.3億人的峯值。今後20年內,勞動力仍將始終處於供大於求的嚴重失衡狀態。

在如此大的人口基數下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必然受到很大的影響,雖然我們屬於高智力羣體,但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就業的形勢必然不樂觀。

就業結構性矛盾凸顯。由於勞動力供給遠大於需求的人口總量壓力持續存在,就業的結構性矛盾就被凸顯出來。前些年的大規模產業工人下崗再就業現象,現在的民工荒、技工荒、大學生羣體就業困難等突出問題蓋緣於此。

這些問題的出現,都是由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目前,我國雖然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但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的差距不斷擴大,並且正在進行紛繁複雜卻毫無既有經驗可循的經濟和社會轉型。這些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反映在就業上,形成了就業的結構性矛盾,並表現在產業就業結構、企業結構、勞動力素質結構等幾個方面。

我國的勞動力素質結構很不合理。一邊是技術性人才,特別是高技術人才的極度短缺,一邊是大量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中國勞動力素質結構失衡的現狀一目瞭然。

先前,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對全國113個城市勞動力市場的監測數據分析表明,各技術等級的勞動者在勞動力市場上都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況,技師和高級技師嚴重短缺。預計到“十五”末,我國技能勞動者需求總量將增長20%~25%。

其中,高級以上技能勞動者所佔比例預計增長15個~20個百分點,特別是技師、高級技師的需求將翻一番。然而與此同時,擁有高學歷的大學生羣體出現就業困難。2004年,我國280萬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僅爲七成,70多萬畢業生沒有找到工作。

今年,大學畢業生人數還將首次突破300萬人。在大衆教育時代,大學生進入到勞動力市場參與就業已成爲必然。但是,目前我國大學的整體教育模式並沒有根據市場的需求而轉變,勞動力素質結構的錯位與脫節亟待解決。

就業問題面臨全球化挑戰。以加入WTO爲標誌,中國已經進入了全面對外開放的時期。此時,企業的競爭已不僅是國內的競爭而是全球競爭,這使得勞動力的競爭也成爲了全球競爭。已經融入世界的中國,其就業問題也面臨着全球化的衝擊。

就業意向分析報告600字 第2張

第二部分:我國的教育因素

應試的教育模式所培養的人才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考試的分數在我國教育的體制中一直是評價教育成果的核心標準,因爲分數是一個硬性的指標,但能力是一個彈性的指標,而且不易評判。

所以在教育中我們忽視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在此種教育體制下培養出的人才很難適應社會的快節奏高素質的需要,因爲他們的知識被侷限於教科書中,而不是拓展在應用與實際的問題之中。

教育文理分化嚴重,專業設置過細,所培養的人才素質結構單一,不能適應社會多方面的需要。如今的社會所需要的是複合型人才,而且學科的交融性互補性也越來越強,而我們的課程體系依舊單一乏味,高中教育文理分制,在高考的指揮棒下。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忽略了另外一個學科方向的學習,因此知識的結構體系沒有得到健全,思維方式比較單一;大學教育將專業劃分過爲細緻,將學科甚至設置在某一應用領域而不是學科領域,因此就業的方向較窄,不能在學科基礎上跨越領域。

教育經費不足且分配不平衡。我國在教育的投入和世界其它各國比較屬於偏低,而且國家在教育投入側重於一些重點院校,而一些二類學得到的投資卻很少,這樣就加劇了高等教育的不平衡性。同時,一些學校爲了發展硬件但缺少必要的資金。

就盲目的擴招,使得原本不足的教育資源的壓力更加劇烈,同時擴招造成生源質量下降,也造成了畢業生素質的整體下降但數量卻整體提高,就業矛盾也因此加劇。

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缺失,造民族優秀成文化的遺失,人文素質的整體下降。而如今的社會越來越有續和羣體化,因此社會對高品質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而我們教育中的功利性無疑不是一顆巨大的毒瘤,個人利益的突出而羣體利益的忽視造成了“孔雀東南飛”的局面,東南沿海地區就業已經飽和,而急需人才建設和發展的中西部地區卻很難招到人才。

第三部分:大學生個人因素

大學期間不學無術,將寶貴的時間沒有用於對知識的學習而是用於網絡遊戲和一些其它的休閒的生活方式。很多同學在大學期間由於學業壓力不是很重,而放鬆自己,將許多學習時間荒廢,考試僅僅靠考前的突擊式學習,根本沒有掌握知識的要點,更談不上對專業知識的應用素質。

大學生的預期收入與用人單位提供的工資之間存在匹配上的困難。調查發現,我國應屆大學畢業生收入預期高估幅度在40%左右,遠遠高於美國和歐洲等國的10%左右。

大學生大多選擇在發達地區、高薪部門就業,願到欠發達地區工作的較少。有一項對3000餘名本科畢業生的調查表明,首選到北京工作的高達74.8%,首選去中西部地區的僅有2%。這些畢業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00至4000元,低於月薪2000元堅決不幹。這就表明大學畢業生有主動不就業的可能性。

藉助一些網絡所得到的資料我簡單的分析了造成大學生就業問題諸多原因,這裏簡單的談談我對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一些想法。

造成大學生就業困難的社會因素是我們的基本國情,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我們改革都要建立在這個基礎上,因此我覺得社會部分問題的改革解決空間不大,我們應該把改革的重點放在教育上,因爲教育是培育人才的過程,具有其彈性的空間。

我們的教育制度和模式可以比喻爲人才塑造的模型,因而來改變模型,使其適應如今社會發展的需要無疑不是緩解就業問題的`一個必要的途徑。同時我也認爲大學生的個人因素中所暴露的問題也和我們的教育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因爲一個人的人格的形成因素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教育,教育的方向和文化的背景可以決定這個社會的價值取向,因此我覺得教育的改革是解決就業問題的突破口,是問題緩解的捷徑。

就業意向分析報告600字3

日前,根據省廳相關文件精神和學校領導安排,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認真制定調研方案,深入各二級學院和廣大畢業生當中,對我校畢業生就業意向進行了廣泛調研。

一、調查目的

通過調查畢業生的擇業意向,以及畢業生的真實經歷和複雜心態,對大學生的求職與擇業的問題作出分析,並在此基礎上提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的可行思路和政策建議。

二、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通過向我校畢業生隨機發放問卷形式調研。調研發放問卷160份,收回有效問卷160份,回收率100%,最後採用資料統計、數據相關比較等方法進行分析。

三、調查分析

1、畢業生基本情況

我校畢業生總人數爲9803人,共39個專業。其中師範類專業18個,畢業人數8886人;非師範專業21個,畢業人數1117人;外省生源272人。

就業意向分析報告600字 第3張

2、就業意向分析

在調查的160份問卷中,有77.5%的學生認爲當前廣東省的就業情況形勢嚴峻,就業比較難;有60%的學生對目前的專業基本滿意;有56.3%的學生不知道自己適應什麼樣的工作;

有32.5%的學生選擇工作是首選薪資待遇;有53.8%的學生認爲從事職業的期望值專業對口、但不強求;有54.4%的學生擇業的方向是去國有大中型企業擇業;有58.8%的學生認爲公務員報考熱的原因是工作穩定、工作體面;

有58.8%的學生就業主要選擇中小型城市;32.5%的學生地域選擇是回生源地就業;40%的學生到省外就業的主要障礙是需要照顧家人;45%的學生自主創業的障礙是經驗不足、怕擔風險、缺乏啓動資金;

46.9%的學生到中小型企業就業最擔心的是工作不穩定、擔心二次擇業、沒發展前途;34.4%的學生找工作的主要途徑是學校提供的信息和推薦、網絡招聘;42.5%的學生爲了獲得理想工作、選擇考研;

37.5%的學生對月薪的期望值3000—4000之間;43.8%的學生認爲解決就業問題的關鍵是自身能力的全面培養;29.3%的學生認爲政府和事業單位拿出更多的崗位招聘畢業生、引導高校畢業生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更好地與社會需求接軌。

四、建議措施

針對以上的調查結論,大多數畢業生對目前的就業形勢不太樂觀,但同時也有一小部分畢業生表示無所謂態度,畢業生應該積極調整就業觀念,放鬆心態,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找工作的狀態中去。同時學校、政府、社會各界要多提供和創造就業機會,讓大學生能夠更好的融入社會。高校要加快教學改革,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加強學校與企業之間的互動,培養與社會需求相適應的人才。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爆料
明星八卦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