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新生兒一般護理常規

新生兒一般護理常規

來源:秀美派    閱讀: 2.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新生兒一般護理常規,對於新生兒護理知識,相信很多新手爸爸媽媽的都不是很清,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寶寶出生之前需要了解的新生兒一般護理常規,一起學習下吧!

新生兒一般護理常規1

1、居室環境

新生兒對外界溫差的變化有些不適應,適宜的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5℃~28℃,盛夏要適當降溫,而冬天則需要保暖,但均應注意通風時最好有取暖器在身旁。

而室內的光線不能太暗或太亮,有些家長認爲新生兒感光較弱,害怕刺激眼睛,常常喜歡掛上厚重的窗簾,其實這是不宜的,應讓寶寶在自然的室內光線裏學會適應,而避免陽光直射眼部。

2、衣服和尿布

新生兒的內衣(包括尿布)應以柔軟且易於吸水的棉織品爲主,最好不要用化纖或印染織品;衣服的顏色宜淺淡,便於發現污物,並防止染料對新生兒皮膚的刺激;衣服儘量寬鬆,不妨礙肢體活動且易穿易脫;由於新生兒頭部散熱較大,氣候寒冷或室溫較低時應該戴小帽子,同樣要柔軟舒適。

尿布用柔軟吸水性好的棉織品,做到勤洗勤換,通常白天要換4次以上,晚上應換2次以上,每次更換時均應清洗小屁股,並外塗適量護膚油劑;尿不溼則選擇質量較好且透氣性能好的,在家裏時儘量用尿片,出門或睡覺時則用“尿不溼;注意尿片或尿不溼包裹不宜太緊,以便四肢自由伸展。

新生兒一般護理常規

3、睡眠和睡姿

睡姿影響呼吸,且新生兒頭顱比較軟,良好的睡姿有利於頭顱的發育。建議有個舒適、厚度爲1~2公分的小枕頭,中間稍微下陷,兩頭微起。

最好的睡姿是仰臥或側臥,以避免壓迫胸肺部,建議在餵養後多采取側睡,以免溢奶或嗆咳造成窒息;在採取仰臥位時,應當經常變換體位;足月兒因活動力較強,出生頭幾天可以適當採取俯臥,以利呼吸道分泌物流出,防止嘔吐物倒流入氣管,但俯臥必須拿去枕頭,頭側向一面,此時要有家長在一旁監護。

新生兒通常每天要睡18~20個小時,但未滿月的寶寶不宜長時間睡眠,家長應該每隔2~3個小時弄醒一次,以方便餵養。

4、哺乳和餵養

新生兒餵養是門很大的學問。專家的觀點是出生後母乳餵養越早越好,一般爲出生後半小時左右。如果媽媽暫時沒有分泌乳汁,也要儘量讓新生兒吮吸乳 頭,以促進乳汁分泌,並增進母嬰的感情利於母體因分娩造成的產後傷口的癒合。

母乳餵養時應採取“豎抱位”即頭部略擡起,這是最理想、最符合自然規律的餵奶方式。在這種姿勢下新生兒和父母親相對而視,還可增加相互間的親密感;母乳餵奶前應先洗手並將乳 頭清洗乾淨,母親如有呼吸道疾病餵養時應戴口罩,如乳房上皮膚有破裂或炎症,應諮詢醫生後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繼續哺乳。

哺乳的時候最好是一邊乳房吸空餵飽後下一次再換另一邊乳房,以防殘奶淤積在乳房內,如一邊乳房一次餵飽後仍有多餘的乳汁,則最好將其擠掉,以促進乳房的正常泌乳並避免乳汁淤積或繼發感染。

人工餵養儘量不要直接喂服新鮮奶,因爲其中所含的蛋白質等營養成分不適合新生兒;混合餵養(母乳餵養和代乳品餵養相結合)時,應先以母乳餵養爲主。

人工餵養時奶嘴洞大小應適中並注意溫度,奶嘴餵奶時儘量不要讓寶寶吸進空氣,以免吐奶,而喂完之後可輕拍寶寶背部,以免積氣。此外要對奶瓶、奶嘴嚴格煮沸消毒。

餵養不需太講究定時,一般情況下3小時左右喂一次,每次以吃飽吃好爲原則:即寶寶吃奶後不哭不吵,且體重正常增長。

5、預防感染

護理新生兒時,要注意衛生,在每次護理前均應洗手,以防手上沾污的細菌帶到新生兒細嫩的`皮膚上面發生感染,如護理人員患有傳染性疾病或帶菌者則不能接觸新生兒,以防新生兒受染。如新生兒發生傳染病時,必須嚴格隔離治療,接觸者隔離觀察。產母休息室在哺乳時間應禁止探視,以減少新生兒受感染的機會。

6、皮膚護理

出生不久的新生兒,在臍帶未脫落前,儘量不用盆浴,而採用乾洗法爲新生兒擦身。臍帶脫落後,則可給予盆浴,宜用無刺激性的嬰兒專用香皂,浴後要用幹軟的毛巾將身上的水吸於,並可在皮膚皺褶處塗少許香粉。每次換尿布後一定要用溫熱毛巾將臀部擦乾淨,有時因尿液刺激使臀部皮膚髮紅,這時可塗少許無菌植物油。寒冷季節臀紅明顯時,還可用電吹風在紅臀局部吹烤,每日3~4次,每次5~10分鐘(電吹風不可離皮膚太近,以防燙傷)。

7、五官護理

應注意面部及外耳道口、鼻孔等處的清潔,但勿挖外耳道及鼻腔。由於口腔粘膜細嫩、血管豐富,極易擦傷而引起感染,故不可經常用勁擦洗口腔,更不可用針、特別是不潔針去挑碾牙齦上的小白點——上皮小珠(俗稱“馬牙”或“板牙”),以防細菌由此處進人體內而引起敗血症。

新生兒一般護理常規 第2張

新生兒護理禁忌

1、逗樂禁忌

(1)睡前不宜逗樂嬰兒神經系統尚未發育成熟,興奮後往往不容易抑制,會不肯睡覺或上牀後動個不停,影響睡眠質量;

(2)吃奶不宜逗樂嬰兒吞嚥和咀嚼功能還不完善,逗樂可能會引起嗆奶,甚至發生吸入性肺炎;

(3)不要搖晃或拋起嬰兒嬰兒的頭頸發育不全,大力的搖晃逗樂很容易傷到寶寶,甚至有生命危險。

2、哄睡禁忌

當寶寶哭鬧不睡時,父母會想出各種方法來哄睡寶寶,但有些不正確的方法卻會給寶寶的健康帶來不利。

(1)搖睡:因爲搖晃使嬰兒的大腦在顱骨腔內震盪,造成腦組織表面小血管破裂,輕者發生癲癇、智力低下、肢體癱瘓,嚴重者可能會出現腦水腫,腦疝危及生命。

(2)陪 睡:媽媽熟睡後不注意就可能壓住寶寶,造成孩子窒息。

3、身體護理禁忌

(1)擠壓乳腺:正常新生兒不論男女,於出生後3~5天,其乳房可腫大如蠶豆至鴿蛋大小,並可泌乳,乳量自數滴到20毫升不等,乳汁成分與成人初乳相仿,系胎兒自胎盤接受母體雌激素的影響所致。多於生後2~3周自然消失,偶有延長至3個月,不需治療。如果強行擠壓,易造成感染而發生乳腺炎。

(2)誤擦胎脂:胎脂有保護皮膚,防止細菌感染及保溫作用。除胎脂較厚,皮膚皺褶多的大腿根,腋下及脖子等處,略加擦拭,以防胎脂分解成脂肪酸刺激局部皮膚而發生糜爛,其它部位的胎位的胎脂不宜擦去。

4、哺乳禁忌

(1)正常溢乳誤爲嘔吐:新生兒胃賁門括約肌鬆弛,幽門括約肌相對較緊張,胃容量小(約爲30~60毫升),胃呈水平位,故易發生溢乳。喟奶後應將豎起,輕拍後背,排出嚥下的空氣,然後取右側臥位,枕頭高3~4釐米即可。少量溢乳屬正常現象,不應按嘔吐治療。

(2)錯棄初乳:初乳是指產後12小時以內分泌的乳汁,因初乳顏色太黃,比較清淡,所以有的人認爲“初乳”是“壞乳”而白白擠掉,甚爲可惜。其實,初乳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乳糖、礦物質,同時還含有大量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它能殺死破傷風桿菌、百日咳桿菌、肺炎雙球菌及引起腹瀉致病的大腸桿菌,且能抵抗麻疹,小兒麻痹等病毒。實踐證明產後開奶時間越早,乳汁分泌越好,吸吮越勤越早,產乳越多。

5、疾病護理禁忌

(1)生理性黃疸誤認爲肝炎:新生兒在生後2~3天開始出現黃疸,4~5天后最明顯,7~14天自然消退,一般情況良好,無不良反應,稱“生理性黃疸”。是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特點所致,使血清內間接膽紅素蓄積而呈現黃疸,不需治療。有些年青父母一見小兒皮膚髮黃就誤認爲黃疸性肝炎,到處求醫給孩子“退黃”治療是不恰當的。

(2)脫水熱誤爲感染:少數新生兒出生後的第3~4天有一過度性發熱,體溫驟升,有時可達39℃左右,但一般情況良好,夏季多見。若補足水份後,體溫可於短時間內恢復正常,不需治療。有人誤爲感染,給予抗生素治療是不必要的。

新生兒一般護理常規2

新生兒護理常規

1、清理口腔:胎兒娩出時應迅速清除口咽部的粘液和羊水,以免誤吸,引起吸入性肺炎,但不要擦洗口腔,因新生兒口腔粘膜薄嫩,易受損傷。如果出現“鵝口瘡”─—口腔粘膜出現點片狀的白膜,可輕輕塗擦制黴菌素藥水。

2、保溫:新生兒出生後應立即將其全身輕輕擦乾,用潔淨溫暖的棉毯包裹。室溫不能低於23℃。新生兒體溫應保持在36~37℃。生後第一天每4小時測一次體溫,體溫穩定在36.5℃左右時,可改爲每6~12小時測一次。若體溫低於36℃或高於38℃時,應查找原因,進行處理。

3、滴眼:初生後即用0.5%新黴素或0.25%氯黴素滴眼,以防新生兒眼炎。眼睛分泌物多時,可用生理鹽水或2%硼酸棉球拭淨後再滴眼藥。

4、體位:除媽媽抱起餵奶外,新生兒整日臥牀休息。應保證有足夠睡眠時間,每日在20小時以上。最好採取側臥位,尤其餵奶後應向右側臥,平時採取左側臥。經常變換體位,可防止睡偏頭。仰臥不安全,此種體位,如漾奶時,可引起窒息。可不必枕枕頭,如枕時枕頭的高度應大致同肩寬,更不能用硬枕頭來矯正頭形。

5、注意居住環境:居住環境要特別注意兩個因素:第一是通風因素。新生兒的居住環境要求有適當的通風氣流,同時要避免傳統房屋坐南朝北格局的穿堂風;第二是噪音因素。高分貝、刺耳噪音要注意隔離,以免對寶寶的聽覺器官造成傷害。

6、注意冷熱護理:因爲新生兒體溫調節機能差,因此,冬天要保暖,夏天要防暑降溫,平時要根據氣溫的變化及時增減衣服。

7、注意皮膚護理:新生兒皮膚嬌嫩,容易損傷,因而接觸動作要輕柔,衣着要寬鬆,質地要柔軟,不宜釘釦子或用別針。要用溫水擦洗皮膚皺摺處,每次大小便後清洗,並用毛巾擦乾。

8、注意臍帶護理:在新臍帶未脫落時,每天用0.5%聚乙烯醇醚絡碘溶液擦洗臍部一次,然後用消毒紗布蓋上,不要放盆內洗澡。臍帶脫落後,可以不用紗布,但必須保持臍部乾燥清潔。發現臍部有紅或有膿性分泌物,則應進行消炎處理。

9、要保證充足睡眠:經常變換新生兒的睡姿,以防止頭顱變形。

10、處理特殊生理現象:如所謂的新生兒“馬牙”、女嬰出生後數天內陰道有粘液或血性分泌物,紅尿、乳房腫大、紅斑、色素斑以及生理性黃疸(出生後2-3天出現)等,這些過幾天后就會自然消失,不必特殊處理。如果時間較長或有其它不良反映,則應去醫院檢查。

新生兒一般護理常規 第3張

新生兒護理的餵養要點

1、爲什麼吃母乳的寶寶更容易餓?

原因:胃排空時間隨食物種類不同各異,例如,水的排空時間爲1~1.5小時,母乳2~3小時,牛奶3~4小時,並且母乳所含的各種營養物質最易於消化吸收,所以母乳餵養的寶寶餓得快。

這樣做:母乳餵養寶寶的餵奶間隔比奶粉餵養要短些。

2、衝調配方奶爲什麼不是越濃越好?

原因:食物在腸道吸收後,大部分代謝廢物要經過腎臟排出體外,而嬰幼兒期腎臟的發育和功能尚不成熟,對營養物質代謝的調節能力有限。如果食物的滲透壓和腎臟溶質負荷太高,則會引起嘔吐、腹瀉、脫水等表現。

這樣做:爲寶寶衝調配方奶時,應嚴格按照說明衝調,不能爲了增加營養而衝配太濃,因爲濃度越大,水分就越少,奶的腎臟溶質負荷就越高,使腎臟負擔更重。另外,鮮牛奶因蛋白質和礦物質含量較高,會加重腎臟溶質負荷,一般2歲以內不要讓寶寶食用。

3、新生寶寶爲什麼吃不了多少就不吃了?

原因:嬰幼兒的胃容量小,新生嬰兒爲30~35 毫升,3個月時爲100 毫升,1歲爲250毫升,3歲增加到500~600毫升。

這樣做:餵養寶寶時,每次喂的奶量和食物量不宜過多。判斷寶寶吃的量夠不夠的最好方法是看身高和體重的增長情況,是不是持續的增長,是否在正常範圍之內。

4、新生寶寶爲什麼愛溢奶?

原因:嬰兒期食管壁肌肉及彈力纖維發育差,胃呈水平位,食管和胃交界處賁門括約肌發育亦不完善,吃奶後容易發生溢乳和嘔吐,尤其是吃奶過程中寶寶吞下較多空氣時。

這樣做:爲了避免溢乳和嘔吐,通常餵奶後可將寶寶豎抱起來,讓他趴在媽媽肩膀上,然後輕輕拍孩子的背部,使吞入的空氣排出。

5、爲什麼滿4個月後才能添加米粉?

原因:嬰兒期一些消化酶分泌不足。剛出生時,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已能充足分泌,可以滿足蛋白質消化的需要;而脂肪的消化吸收率稍低些,爲80%~85%;負責消化穀物類食物的澱粉酶要到4~6個月後,纔開始分泌。

這樣做:米粉等穀物類含澱粉食物應在生後4~6個月時開始添加。

嬰幼兒的消化代謝器官的發育和功能尚不成熟,比較嫩弱,但是從出生的一刻起就具備了消化和代謝母乳的能力。隨着年齡增長,寶寶的消化代謝功能趨於成熟。因此,我們需要根據寶寶消化代謝的特點,進行合理的餵養,這樣才能滿足寶寶生長髮育的需要。

新生兒一般護理常規3

1、辦理入院手續,安排新生兒房間,溫度22-24℃,相對溼度55%-65%。

2、入院後處理監測體溫、呼吸、心率、體重,填寫腕帶信息並佩戴。

3、觀察全身情況,意識及大小便,勤巡視如有異常及時告知家屬和醫生。

新生兒一般護理常規 第4張

4、預防感染:嚴格執行新生兒消毒隔離制度,減少探視,接觸患兒前必須洗手,保持患兒皮膚清潔。

新生兒一般護理常規 第5張

5、遵醫囑及時準確的執行治療護理,協助完善輔助檢查。

6、確保安全:及時修剪患兒及醫護人員的指甲,避免劃傷患兒皮膚。在暖箱、藍光箱治療時避免讓新生兒處於危險的環境。

新生兒一般護理常規 第6張

7、健康指導:飲食指導,心理支持,疾病的特點,育兒保健知識。

新生兒一般護理常規 第7張

8、出院後新生兒牀單位的終末消毒及做好房間的消毒處理。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