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怎麼樣引導寶寶說話呢

怎麼樣引導寶寶說話呢

來源:秀美派    閱讀: 3.3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怎麼樣引導寶寶說話呢,對於寶寶來說,語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表達他們的思想以及需求。所以家長一定要引導寶寶的說話,尤其是在寶寶的語言爆發期的時候,那麼要怎麼樣引導寶寶說話呢

怎麼樣引導寶寶說話呢1

1、創造語言氛圍引導寶寶講話

從降生的那一刻起,寶寶就能直接接觸外界的刺激。良好的親子互動是寶寶學說話的最優氛圍,爸媽是否熱情地與寶寶交談對寶寶學說話起關鍵作用

儘管在最初的日子裏,孩子常處於睡眠狀態,但在他清醒的時候,如果父母經常和寶寶交流,跟他說話,對他微笑,逗他玩,那麼孩子就會逐漸熟悉父母的話語,並且會對父母的語言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父母和寶寶互動的品質和頻率決定寶寶日後溝通能力的好壞。

2、教寶寶說話的基本形式

爸媽和寶寶交流的質量和頻率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寶寶語言發展方面的個體差異,常聽到爸媽對他說話的寶寶要比不常聽到的寶寶懂得的詞要多得多。因此,父母首先要讓寶寶的注意力集中在這個物品、這件事情上,然後說名稱,使用語法結構簡單的短語。

那該跟孩子說什麼呢?最簡單和有效的就是反覆跟他講眼前的事,起牀啦,穿衣服啦,洗臉洗手啦、吃飯喝水……要選擇正在做的,或者寶寶正在注意的事情。比如喂寶寶吃蘋果時,就可以說“蘋果”;或者用一個短語“這是蘋果”。

怎麼樣引導寶寶說話呢

總之,做什麼,見什麼,就跟孩子說什麼。這樣做的效果可能一時看不出來,但等孩子長到1歲左右,該學說話的時候,父母就會發現,他已能理解很多話,並會在父母照料他的時候,按照大人的指點做動作。比如給他穿衣時媽媽說“小手伸直”他就會伸直胳膊。更令人驚喜的是,他還會不斷地說出一些大人沒有刻意教給他的詞,比如“掉”、“拿”、“沒”等等。這實際上得益於長期以來,孩子對父母語音的記憶。

3、教寶寶說簡單句子

兒童語言發展有其自身的階段性,一般都是經歷單詞句(用一個詞表達多種意思)、多詞句(兩個以上詞表達意思)、說出完整句子這幾個階段,父母對孩子進行教育時,應瞭解這一規律,但又不能遷就他,而應通過正確的教育引導孩子的語言向更高階段發展。

一般說來,對嬰幼兒說話要慢,發音要清晰,儘量說簡單的句子,對核心的字詞要加重語氣,多重複幾次。

1歲左右的寶寶,語言處於單詞句階段,父母可教疊字。比如在給孩子穿鞋的時候,媽媽可以先把鞋給孩子看看,然後再給他穿鞋,一邊做一邊對他說:“看,這是寶寶的鞋,鞋子,穿鞋子。”如早上起牀,可抱着寶寶結合身體動作,然後教育寶寶這是“抱抱”,時間積累下來,寶寶就學會說“抱抱”時,就張開雙臂面向媽媽,表示要媽媽抱。

到了1歲6個月左右,孩子能用二三個詞組合在一起,表達意思,這就進入了多詞句時期。日常生活中,爲了便於寶寶理解語法規則,要使用簡短的句子。

開始時能把兩個詞重疊在一起,如“吃飯飯”、“媽媽抱”。快到2歲時,出現簡單句,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如說出“媽媽抱寶寶”,“寶寶吃飯飯”等。在這些發展階段中,孩子用小兒語是因爲其語言發展限制了他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有些父母因此以爲寶寶只能聽懂這些兒語或覺得有趣,也用同樣的語言與寶寶講話,這樣做就很可能拖延了孩子過渡到說完整話的階段。

到了1.5歲後,可與寶寶作簡單長句子,但並不是指不要對寶寶說交待來龍去脈、前因後果的長句子。有時對寶寶說一些長句子,能讓寶寶較早學會使用複雜的句子。

4、父母對寶寶的學習說話有不同的作用。

研究結果顯示,一般寶寶比較偏愛自己的照顧者--媽媽的聲音,因爲伴隨着媽媽的聲音,寶寶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求都能得到滿足。媽媽更傾向使用兒語來和寶寶交流。兒語一般具備較高水平的音韻、較大的音頻範圍,且多樣化和音調誇張,單詞重複。月齡較小的寶寶比較偏愛具備這些特點的聲音。兒語常和媽媽一起出現,讓寶寶感覺良好。如果說媽媽更傾向於以寶寶的發音能力去反應寶寶,爸爸則更關心寶寶語言的數量和質量。 一般來說,爸爸用的詞彙更多,爸爸很少使用兒語,對寶寶語言的規範化更有促進作用。

此外,在對寶寶說話時,如果父母的語氣和表情親切、愉快,寶寶的反應會更好,因爲他會覺得,父母與他說話是一件高興的事情。

5、提高寶寶說話興趣度

有些孩子比較靦腆和內向,儘管父母盡了很大努力,仍然不太愛說話。這樣的孩子父母要細心觀察,發現他們感興趣的事情,想辦法使他們興奮起來。大多數情況下,處於興奮狀態的孩子說話和動作都比較多。教不愛開口的孩子學說話,更需要父母想辦法激發孩子的興趣。只要巧用心計,耐心引導,孩子一定會不斷進步。此外還有個小技巧,就是父母語調要誇張並富於變化,這樣容易引起寶寶的注意。

怎麼樣引導寶寶說話呢2

1.更多的語言輸入

媽媽們知道寶貝什麼時候開始具備有聽覺能力嗎?6個月,在媽媽子宮裏面。從媽媽懷孕開始就應該對肚子裏的寶寶多說話,這就是胎教。他們需要非常大量的語言輸入,纔能有輸出。平時增加跟孩子的交流,增加繪本時間,做遊戲等等。PS:在寶寶不會說話的時候,不要以爲他聽不懂不會說,就不對他說話了,一定要相信更多的語言輸入纔能有輸出。

怎麼樣引導寶寶說話呢 第2張

2.更多的面部肌肉鍛鍊

有些媽媽會說:寶寶的語言輸入足夠,也能聽懂大人的很多說話,但是就是自己不開口,怎麼辦?答案是很可能是嘴巴的肌肉還不夠靈活,不足以支持如此精細的'動作。當寶貝開始添加輔食開始,家長們應該開始適當的給寶貝增加咀嚼機會,無論他是否長牙。咀嚼能力的增強,也是鍛鍊寶寶嘴巴和舌頭的肌肉,對他更好的說話是有幫助的。咬字不清,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咀嚼肌鍛鍊不夠。

3.雙語環境

處於雙語環境中的孩子開口要更晚一些,因爲孩子對於兩種語言的不同規律可能感到難以處理。所以在家裏,一位帶養人就固定只說一種語言。比如外婆說方言,爸爸說普通話,媽媽說英文這樣。

4.更多的交流空間

由於電子設備的廣泛使用,使得很多家庭都已經離不開這類電器了。家長們平時在陪伴孩子時,也會看着手機。這種缺乏全身性的陪伴,也是造成孩子說話比較晚的原因之一。平時多增加和孩子的親子互動是非常有意義的,多說話。說話時做誇張的動作與面部表情是非常有效的哦。PS:小朋友多看巧虎,多看視頻等,其實並沒有比家長面對面跟小朋友交流來得好。

5.更多的語言輸出機會

說話的作用就是表達自己需求。但是往往就是因爲家裏人都太瞭解小朋友,只需要小朋友一個手勢,一句啊啊,甚至一個眼神,家長們就秒懂小朋友想要幹什麼,久而久之會讓小朋友覺得,其實語言的作用也沒有很大,就把語言的魅力跟作用都舍掉了。家長們一定要笨一點,動作慢一點,給與小朋友說話,表達的機會,可以適當地延遲滿足。

語言啓蒙這件事兒是長期積累的成果,需要家長們每天每時每刻的去完成。當然家長們也要明白,這可不光是“開口早晚”的問題,並沒有貴人語遲這一說法,還關係着孩子的表達、溝通能力的發展哦。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