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大人會說話孩子才聽話

大人會說話孩子才聽話

來源:秀美派    閱讀: 3.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人會說話孩子才聽話,很多家長非常注重孩子的成長,培養寶寶的這種意識是要從小抓起的,掃清成長路上的障礙有利於孩子更好地成長,共同努力讓孩子的發展更上一層樓吧。現在分享大人會說話孩子才聽話。

大人會說話孩子才聽話1

情景故事

你工作一整天后拖着疲憊的身子回家,最需要坐一會兒,休息休息,你想利用這段時間看看晚報。但是,孩子卻一直嚷着要你陪他玩,他拉你的胳膊,爬到你的大腿上,把報紙弄成一團,可是你實在是無心跟他玩耍。

此時,你會怎樣應對呢?

1、“你去找別的東西玩。”(命令指揮)

解讀寶貝心:偏不!就不!憑什麼我要聽你擺佈。

2、“如果你還是繼續賴在媽媽的懷裏,媽媽就會生氣了!”(警告恐嚇威脅)

解讀寶貝心:我怎麼這麼不受爸媽歡迎啊,看來他們是不愛我了。

3、“別人在看書看報的時候不能打擾。”(勸告訓誡)

解讀寶貝心:爸媽的需求比我更重要,以後我應該不顧自己的需求而遵照爸媽的想法去做。

幫你分析:這些說話方式都沒有正確表達父母此刻的感受,孩子也不能理解,卻只感到是被父母拒絕了,所以激發了孩子對父母的攻擊,也就是所謂的“和父母對着幹”。

每天被父母指揮、控制、命令,孩子就會採取自衛,對父母充滿敵意,加以抗拒;而一旦孩子習慣了被家長控制、強迫,他們又會自然形成服從別人的性格,一切問題都等別人來給自己解決的方案。不少父母抱怨孩子沒有責任感,磨蹭、拖拉、從不考慮父母的需求,事實真相是,是父母自己剝奪了孩子承擔責任、體諒他人的機會。

學一學:變“你”爲“我”的說法

到底怎樣講話孩子才聽得進去呢?有效的方法是放棄“你”的信息,採用“我”的信息。

矛頭指向“你”

很多父母由於不會表達自己對孩子的關心和愛,反而造成孩子的對抗和不理解,其實父母的談話有效或無效,其最大的差別是:所傳達的是“你”的信息還是“我”的信息。

請您反省自己給孩子的信息,是否都以“你”爲開頭:你煩死了,你不準這樣,你難道不……你如果不住手的話我就要……你就不能乖一點,你太不聽話了……

“我”的感受是……

當您只是告訴孩子,他的行爲帶給您的`感受是什麼,此時,所傳達的信息就變爲“我”的信息了。

比如,疲憊的你可以說:“我很累了,想休息,現在也沒力氣和你玩,你看怎麼辦呢?”

這樣,您自身需求得以滿足的同時,還充分讓孩子掌握了主動權,使他能發揮創造力解決面臨的問題。

比一比:兩種說法的不同

一個孩子在踢爸爸的小腿,請比較下面兩種信息給孩子的感覺有何不同:

1、哎呀!痛死我了,我不願意被人踢。

2、你真是個不聽話的孩子,以後不准你這樣踢人,知道嗎?

第一句話告訴了孩子他這一踢給您的感覺是什麼,這是一個無法爭辯的事實;第二句話則告訴孩子他很壞,並警告他下回不準再犯。顯然,第二句話更易引起孩子的抗拒和叛逆。

“我”的信息讓孩子更能體諒他的行爲給父母帶來的傷害,所以能幫助孩子成長,替自己的行爲負責。

父母練習:表達“我”信息

表達“我”的信息是需要勇氣的,但絕對值得一試。一開始還不熟練時,可以先掌握一個特定的形式,您可依據下列3個步驟:

1、描述自己覺得困擾不安的行爲。必須注意的是,只描述行爲本身,而並非指責行爲的當事人,例如:你把東西丟到全家共用的客廳裏,影響了大家的正常生活

2、陳述自己的感受。例如:我很生氣。

3、陳述理由。例如:你亂翻我東西,我的一份材料找不到了,可能會影響我明天的工作。

進一步,可以用“當……,我覺得……,因爲……”的句型來表達“我”的信息,其模式爲:事實——感受——理由。例如:你和小朋友在小區的道路上踢球,我很擔心,因爲有汽車進出,很不安全。

父母在孩子面前真誠地表露自己,也可以讓孩子敞開心扉表達自己,這樣,親密的親子關係建立好了,父母所有的生活智慧和建議才能被孩子接受。

大人會說話孩子才聽話2

一、孩子把水、牛奶等撒了一桌子。

錯誤做法:訓孩子:“你怎麼這麼笨?連個杯子都拿不住。”更有甚者順手給孩子一巴掌。

結果:大人和孩子都很生氣,事情一團糟,孩子學會通過發脾氣、打人解決問題。

正確做法:安慰孩子:“孩子,沒事,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下次注意啊。你把桌子擦乾淨好嗎?”

結果:孩子得到的諒解,馬上向大人道歉,並高興的把桌子擦乾淨。孩子學會寬容。

二、孩子考試不及格。

錯誤做法:訓孩子:“你看你,考這麼點分,你也不嫌丟人?你看誰誰,人家怎麼就能考一百?你笨死了!氣死我了。”更有甚者使勁踢孩子幾腳。

結果:孩子心情壞到了極點,心裏想:“我完了,我這麼笨,學不好了,再怎麼學也學不好。”

正確做法: 安慰孩子:“孩子,我知道你心裏也不好受,一次沒考好不代表什麼,關鍵是我們要找出沒考好的原因,然後解決它,好不好,我和你一起分析一下。我相信你,下次一定會有進步。”

結果:孩子認真地找原因去了,心裏想:“我要努力,不辜負爸爸媽媽的期望,我一定行。”

三、孩子寫作業磨,該睡覺了,作業沒寫完。(孩子作業多,孩子沒磨,不在此列)

錯誤做法:訓孩子:“你氣死我了,怎麼又沒寫完,我一會兒不看着都不行,快點寫!我看着你。”

結果:孩子並不着急,依然慢慢悠悠,心裏想:“寫不完有我媽呢。”

正確做法:嚴肅地、平靜地對孩子說:“孩子,寫作業是你的事,你要對自己的事負責,沒寫完不準寫了,該睡覺了,明天自己去學校跟老師解釋吧。”

結果: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很後悔,心裏想:“這下完了,怎麼跟老師說呀,看來明天寫作業得快點了,不然還得挨批。”

四、孩子作業寫得潦草。

錯誤做法:發火:“怎麼寫的這麼亂,你就不能寫好點?”脾氣大的會三把兩把把孩子作業撕了。

結果:孩子茫然,不知所措。

正確做法:嚴肅地、平靜地對孩子說:“孩子,我已經說過了,寫不工整要重寫,因爲不工整,老師看不清楚,你看,這是規定不能破壞,所以你必須重寫了。你看,你可以應該這樣寫字(講述寫字規範,橫平豎直,大小一致。)孩子,你只要寫得比你剛纔的字有進步就行(和自己比),有信心嗎?”

結果:孩子懂得規定的重要性,心裏想:“比剛纔的字有進步,容易。”充信信心。

五、孩子見人不打招呼,沒禮貌。

錯誤做法:當衆訓孩子:“你這孩子怎麼這麼沒禮貌?連問好都不會,我平時是咋教你的,沒出息。”

結果: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很大損傷,覺得無地自容,自卑感油然而生。

正確做法:給孩子臺階下:“我孩子有點不好意思,慢慢就好了,他平時也挺有禮貌的。”舉個有禮貌的例子。

結果:孩子知道錯了,心想:“這次沒做好,下次一定做好,不能讓父母失望啊。”

六、孩子的襪子髒了。

錯誤做法:家長:“把襪子脫下來,我給你洗。”

結果:孩子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心裏認爲父母就是爲自己服務的,正常,反正他們也不累。

正確做法:和孩子商量:“孩子,你把自己的襪子洗了,好嗎?媽媽今天很累啊,能不能把媽媽的襪子也洗了啊?謝謝孩子啊。”

結果:孩子受到尊重,洗襪子去了,心裏想:“我以後要多關心一下爸爸媽媽啊,我也是家裏的一員啊,他們越來越老了。”

七、孩子問了個問題,大人不會。

錯誤做法:不高興:“別瞎問了,把學習搞好就行了,每天不知道想

點啥。”

結果:孩子心裏想:“哎,沒勁,總說學習學習,煩死了,不問就不問。”從此,遇到難題一概略過,不求甚解。

正確做法:高興:“孩子,你能問這麼難的問題,證明你動腦筋了,不錯。可是我不會,咱們一起研究研究吧,好嗎?”

結果:孩子心裏很高興,以後遇到問題一定鍥而不捨,非研究明白不可。

八、孩子早上不起牀。

錯誤做法:發火:“你怎麼還不起?要遲到了!”順手打兩巴掌,手忙腳亂地給孩子找衣服穿衣服。

結果:下次依舊。

正確做法:平靜地說:“孩子,我就叫你一次,如果你不起,就會遲到,會挨批,這是你自己的事,你自己處理好。”孩子沒及時起牀,沒吃早飯,還遲到了。

結果:下次一叫就起牀。

九、一直看電視不睡覺不寫作業。

錯誤做法:怒氣沖天地把電視關掉,吼叫着叫孩子去寫作業或睡覺。

結果:孩子滿肚子不高興地去了,心裏恨你,說你是暴君。

正確做法:平靜對孩子說:“孩子你該寫作業了,如果寫不完會挨批。你還想看多久?”孩子:“我再看10分鐘行嗎?”家長:“行,說話算數,到時間就關電視。”雙方各退一步。

結果:時間到了,孩子主動關電視,去睡覺或寫作業。

十、孩子正在寫作業。

錯誤做法:一邊看電視一邊監督孩子,嘴裏不停叨叨:“寫快點。”“別磨蹭。”“不準看電視,好好學習。”

結果:孩子不高興:“憑啥你就能看電視,我就不能看,真不公平。”

正確做法:大人也看書,不打擾孩子,家裏學習氣氛濃厚。

結果:孩子心態平和,心思都在學習上。

大人會說話孩子才聽話

十一、大人做錯事了。

錯誤做法:強詞奪理或視而不見。

結果:孩子心裏想:“憑啥你犯錯誤就不承認呢?嗯,當大人好,有錯也不挨批。”

正確做法:承認自己的錯誤,向孩子道歉。

結果:孩子以後做錯事了,主動道歉,覺得理所應當。

十二、家長會老師告狀,家長挨老師批評了。

錯誤做法:一回家就把氣撒在孩子身上,對孩子又打又罵。

結果:孩子沒任何自信,要麼學會暴力,要麼膽小,一句話不敢說,學會撒謊,不敢和父母說真話,怕捱打。

正確做法:先把孩子的優點講講,然後分析不足的原因,鼓勵孩子,相信孩子下次一定會有進步。

十三、孩子的日常生活。

錯誤做法:家長把孩子的生活安排的妥妥當當,一切都是大人的意見,孩子遵守就行了。

結果:孩子成了木偶,不用動腦,被動執行。膽子越來越小,越來越沒自信,能力差,不會做家務。心離父母越來越遠,自閉。

正確做法: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還鼓勵孩子做家務。家裏有事和孩子商量解決,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並認真聽取。

結果:培養了孩子家庭責任感,知道心疼父母,喜歡和父母交流,性格開朗,有自信,遇事有自己的主意。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