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爲什麼孩子那麼自信

爲什麼孩子那麼自信

來源:秀美派    閱讀: 1.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什麼孩子那麼自信,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離不開家人的呵護,積極解決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寶寶生下來就像一張白紙,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有利於孩子日後的發展,爲什麼孩子那麼自信教你如何教育孩子。

爲什麼孩子那麼自信

爲什麼孩子那麼自信1

父母無條件的愛使孩子自信

心理學家認爲,孩子的自信,對自己作爲一個人的價值的肯定,從根本上講是來自父母無條件的愛(unconditionallove)。

什麼是無條件的愛?當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美國的父母會對孩子說:寶寶,無論你以後是健康還是病弱、聰明還是愚笨、聽話還是搗蛋、漂亮還是醜陋、學習成績好還是差,爸爸媽媽都會永遠愛你,養育你直至你成爲獨立自主的人。這就是無條件的愛。僅僅因爲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愛你,和你是個什麼樣的孩子無關。

他們愛孩子,盡情地享受孩子的成長過程,享受孩子給自己帶來的快樂,用尊重、鼓勵、欣賞、信任的態度對待孩子。有父母的愛在後面支撐,孩子在外面不管遇到了什麼,都無所畏懼:“我爸媽愛我,肯定我。”他心裏非常踏實,知道自己擁有取之不盡的力量,可以面對整個世界。

能做到無條件愛孩子的父母,他們本身也都是自信的人,對自己持肯定的態度,所以不會把自己沒有實現的理想強加到孩子身上,或者把自己沒有做到的事情逼着孩子去代爲完成。他們知道每個孩子各有特點,會鼓勵孩子做他自己,揚長避短,相信孩子最終都會成長爲一個獨立自主的自食其力的人。

孩子心中最渴望得到的東西,就是父母的愛、無條件的愛。因爲他是父母的寶貝,不是因爲他是什麼“鋼琴神童”或是“數學天才”,或者他得到過什麼獎。如果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你學習好了爸媽纔會滿意,你奧數比賽得獎了爸媽才高興,孩子心裏會懷疑自己,對自己失去信心,並學着戴上勢利的眼鏡去面對愛與關懷。父母如果不切實際地一再對孩子提出高標準,孩子長此以往會變得緊張、焦慮、患得患失。

精神科醫生認爲:那些有心理問題的孩子,多數都能從其家庭教養方式中找到癥結。父母對孩子性格和情緒的影響超過了學校和社會。

爲什麼孩子那麼自信2

1、承認錯誤,向孩子說對不起

每個人都會犯錯,大人也不例外。如果我們做錯了或做得不夠好,就大大方方在孩子面前承認,不必死要面子,遮遮掩掩。

你的坦誠,你的謙虛,不但能讓孩子感到家庭中平等與開放的民主氛圍,也是在身體力行地告訴孩子:犯錯並不可怕,重要的是勇於直面錯誤,承擔責任,並做出改進。

我在家就經常對悠悠說對不起。有次我在睡前答應她,在她睡着之後我會在她房間和我們房間之間放上三個小夜燈,這樣她晚上醒了想到我們房間來,就可以看清楚路。

結果娃一睡着我就把這件事拋到了腦後。那天晚上悠悠真的跑到我們房間繼續睡,第二天早上起牀後,她抱怨道:“媽媽,你昨天答應我會在地上放小夜燈的,你怎麼沒有放啊。”

我十分愧疚地說:“哦,寶貝,我忘了放了。真對不起,媽媽答應你的事沒有做到。我今天晚上一定記得放。”

我承認錯誤後,悠悠很慷慨地原諒了我。平時多是大人責備孩子犯錯,而如果我們和孩子調換一下位置,當孩子面對一個求原諒的大人,他們會很享受這種強弱關係的對調以及從中感受到的掌控權,在從“弱者”到“強者”的角色轉換之中獲得自信。

2、大人也有不知道答案的時候

大人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得堅強,有擔當,這沒錯,但真的沒必要在方方面面都逞強。

當孩子問我們問題,而我們不知道確切答案時,不必含糊其辭或說謊,不妨直接告訴孩子:“這個問題我也不知道答案呢,我也不是所有東西都知道的,我們一起來查找答案,好不好?”

如果是一些敏感的問題一時不知如何作答,也可以誠實告訴孩子:“這個問題我還沒想好答案,給我一點時間,等我想好了就告訴你,好不好?”

3、向孩子袒露真實的情緒

很多大人不願意讓孩子看到自己的真實情緒,害怕被孩子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高大權威的形象不保。

其實,與其在孩子面前端着,不如放下身段,讓孩子看到一個與TA一樣有情緒的人,反而更有助於與孩子的情感聯結。

累了就實話告訴孩子:“對不起寶貝,我剛纔對你大吼大叫,並不是因爲你犯了天大的錯,你只是想要媽媽陪你玩一會兒,你做得沒錯,是我太累了,我只想躺在沙發上看電視。媽媽也會感到累,媽媽也需要休息,媽媽沒有勁陪你玩了。已經不早了,你快點刷牙睡覺吧,明天我再陪你玩。”

任何人類的合理情緒,都可以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向孩子表達和流露。情緒不是弱者的專利,但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緒卻是強大的表現。

做家長的讓孩子看到大人的情緒表達,以及面對和管理情緒的方法,是最潛移默化且有效的情商培養方法。

4、讓孩子感到被需要,多說謝謝

生活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孩子在向我們求助,大人總給孩子一種無所不能的感覺。

可是家長過於無所不能,什麼都替孩子做了,就會讓孩子變得依賴家長和缺乏自信——孩子會覺得:反正我做得不如你好,還是你來幫我做吧。

你有沒有試過把自己變“小”一點,將孩子“放大”一點呢?通過向孩子求助,讓孩子體會一下強弱對調的感覺,是我常用的方法。

買菜回來,假裝東西很重:“悠悠,快幫媽媽拿一下這個,東西太多了,我拿不動了,快要掉地上啦。”

孩子天生樂於助人,我們一定要利用好孩子的天性,給他們表現的`機會哦!

悠悠一聽媽媽都要拿不動了,頓時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馬上積極地幫我拿這個拎那個。

當然,我們接受了孩子的“幫助”,一定不能忘記肯定孩子的功勞:“啊,真是太謝謝你了,寶貝。你真是媽媽的大幫手呀!多虧了你,幫我減輕了負擔,要不拿這麼多東西媽媽得多累呀。”

走到家門口,我繼續演下去:“我沒有手開門了,我前幾天看到你會開門了,你幫媽媽開門好不好?”

耐心地看着悠悠的小手拿着鑰匙在鑰匙孔裏轉啊轉,當她終於把門打開的那一刻,我又飆演技了:“哎呀,現在連鑰匙都會使用了,你真棒啊,每天都學會好多新東西,可以給媽媽幫更多的忙了,謝謝你的幫忙。”

多向孩子求助,可以讓孩子感到被需要,同時也是在給孩子體驗和展現自己能力的機會。幫忙的機會越多,孩子越能感到自己對別人的重要性,也就是所謂的“存在感”越強。

被需要、影響力、存在感都是人類的基本心理需要,也是一個人自信的來源。這也是爲什麼提倡孩子參與做家務,因爲在做家務時,我們有很多機會讓孩子體會到被需要、影響力和存在感。

5、角色扮演遊戲

在角色扮演遊戲中,孩子很喜歡演大人,而要求大人演孩子,孩子的角色可能是醫生、老師、爸爸媽媽、售貨員等等。大家發現了沒,孩子喜歡扮演“強者”。

這正是一個強弱關係對調的完美遊戲設置,也很好地詮釋了爲什麼孩子那麼熱衷於扮演這些角色,因爲一直處於弱者地位的孩子,也很想體驗一把坐在強者位子上的感覺啊!

那麼,在這個遊戲中,大人就儘量滿足一下孩子的心理需求吧,這可是提升孩子自信的極佳機會。

大人在扮演弱者時,一定要演得像一點!不能太強勢!

扮演病人,就要害怕打針。放心,孩子會變成堅強的人來安慰你的。

扮演孩子,就要有個孩子樣,哭哭啼啼,分離焦慮都可以有。你演得越像個孩子,孩子就會表現得越像個大人。

我坐在雪橇上,讓悠悠拉我,她拉得別提多開心??

總之,向孩子示弱,意味着我們要敢於在孩子面前承認大人也有弱點,大人並不是完美的,即便這個“弱點”有時是我們用心裝出來的。

家長用自己的一舉一動潛移默化地去影響孩子,不需要說教,更不會讓孩子覺得大人是在教TA什麼。而孩子的自信和性格情商就在這一點點的生活互動中得到了塑造。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