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7歲可以成爲少年嗎

7歲可以成爲少年嗎

來源:秀美派    閱讀: 3.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7歲可以成爲少年嗎,日常生活中,爲了健康的生活,我們需要時刻關注自己以及家人,尤其是正在成長髮育的嬰幼兒或兒童的身體健康狀況,因此也需要多去了解一下相關知識。下文分享7歲可以成爲少年嗎。

7歲可以成爲少年嗎1

年齡段的劃分:

少年是指11週歲-17週歲。

青年是指20週歲-39週歲。但新的年齡段劃分,將青年的最大年齡提高到44歲。

7歲可以成爲少年嗎

擴展資料:

少年的心理髮展主特點:自我意識迅速發展,自我評價能力基本成熟。

少年性意識萌芽:

隨着第二性徵出現,少男少女開始產生懷春心理,注意和喜歡接近異性,有較強的性意識和性衝動。教育引導不當,可導致心理變態或性罪錯行爲。此期,老師和家長一定要加強對少年的生理心理衛生教育,更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讓少男少女之間朦朧的愛意識來得太早。

其它年齡段稱謂:

0週歲爲嬰兒 。

1週歲-6週歲爲幼兒。

7週歲-14週歲爲兒童(與少年期重合,也可稱少年兒童或少兒) 。

40週歲-59週歲爲中年 。

60週歲以上爲老年(也可稱晚年、暮年)。

7歲可以成爲少年嗎2

兒童年齡段劃分標準,主要分爲以下七個階段:

1、胎兒期:是指受精卵形成到胎兒娩出之前,稱之爲胎兒期;

2、新生兒期:指從臍帶結紮到生後28天之內;

3、嬰兒期:是指一歲之內的孩子;

4、幼兒期:指1-3歲的孩子;

5、學齡前期:指三歲到上學之前;

6、學齡期:一般是6-12歲;

7歲可以成爲少年嗎 第2張

7、青春期:12歲之後到女孩18歲,男孩21歲之前,都被稱之爲青春期。

以上七個時期是兒童年齡段劃分的標準。

6-12歲正處於兒童期,也稱爲學齡期。

兒童心理特徵具有如下幾個方面:

1、青春期之前,該階段的智力發展是最快的,而思維感知注意力等也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2、對事物充滿熱情,情緒外露較直接,波動大,好奇心強。

3、個性得到全面的發展,自我意識也進一步得到發展。逐漸形成個性品質以及道德觀念,喜歡模仿。

在兒童期,常出現學習無能與問題行爲這兩種心理障礙。因此,在該時期,要以學習爲主導,培養兒童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開闊創造性的思維,以及注重培養兒童道德與個性。

7歲可以成爲少年嗎3

【第一階段:乳兒期(0~1.5歲),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信任感,克服懷疑感。】

這一階段的嬰兒開始探索周圍的世界是否可靠。埃裏克森認爲信任感表現爲一個人對他周圍的世界,特別是他的社會環境的基本態度,可以通過父母在養育過程中以關心和愛護嬰兒的需要而培養出來。

當一個嬰兒得到較好的撫養並與父母建立了良好的親子關係時,兒童就會對周圍的世界產生信任感;當父母的信念發生矛盾或父母在照料兒童的方式上不一致時,兒童就會出現恐懼和不安,產生一種不信任感。

【第二階段:嬰兒期(1.5~3歲),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主動感,克服羞恥感。】

這一階段的兒童表現出較強的自我控制的需要與傾向,“讓我來做”成了這一時期兒童的主流話題。兒童渴望自主,渴望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因此,在可能的情況下,父母應允許兒童自由活動,並以各種形式對他們的自主性和獨立性表示認可和讚揚,以幫助他們形成自信心。

相反,如果這個時期父母對兒童的行爲干涉過多,甚至支配兒童的一切活動,兒童將對自己的行爲或自身產生羞怯感,從而影響他們身心的發展。

【第三階段:學前期(3~6、7歲),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主動感,克服內疚感。】

日益增多的語言和運動能力使這一時期的兒童把活動範圍逐漸擴展到他們的家庭環境之外,開始追求出於自我利益和動機的活動。

本階段兒童的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主動感和克服內疚感,體驗目的的實現。埃裏克森認爲,個體未來在工作、經濟、生活上所能取得的成就,都與兒童在這一階段主動性發展的程度有關。

【第四階段:學齡期(6、7~12歲),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勤奮感,克服自卑感。】

本階段兒童開始進入學校學習,活動和依賴的重心已由家庭轉移到了社會。學齡兒童與學前兒童有着本質的區別,他們開始體會到勤奮與成功的關係,並開始形成一種成功感。

在這一時期裏,同伴在衡量兒童本身的成功或失敗中有着相當重要的作用。如果能成功地完成各種任務和從事社交或集體活動,兒童就會獲得一種勝任感而避免自卑感的產生。這些成功的體驗有助於在以後的社會中建立勤奮的特質,表現爲樂於工作和有較好的適應性。

7歲可以成爲少年嗎 第3張

【第五階段:青少年期(12~18歲),主要發展任務是: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亂。】

這一階段存在着自我同一性對同一性混亂的危機,此時青少年個體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試圖建立一種新的自我同一感或一種關於自己是誰,在社會上應占什麼樣的地位,將來準備成爲什麼樣的人以及怎樣努力成爲理想中的人等一系列的感覺和感情。埃裏克森在此階段提出了一個“社會心理的合法延緩期”的`概念,認爲隨着青春初期的到來,青少年往往感到自己沒有能力持久地扮演一種社會角色和承擔社會義務,感到要做出的決斷太多太快.

因此在做出最後決斷前,需要進入一種“暫停”期,以便延緩眼前必須承擔的義務,避免同一性提前完結的內心需要。如果青少年沒有形成一種積極的自我同一性,那麼他們就會產生角色混亂,表現爲在生活中不能選定一個正確的角色,不能確定自己是誰、幹什麼等。角色混亂的青少年常常焦躁不安,對社會所讚賞的角色表示蔑視和敵意。

【第六階段:成年早期(18~25歲),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親密感,避免孤獨感。】

埃裏克森認爲,形成自我同一性的、走向社會的青年,未免太全神貫注於自己是誰,以致不能擔當起此階段形成親密感的任務,可能產生孤獨感。只有建立同一感纔有可能形成親密感。

所以,這一階段的發展任務就是努力獲得親密感,體驗愛情和婚姻的實現,從而避免孤獨感。在埃裏克森看來,發展親密感對是否能滿意地進入社會有重要作用。

【第七階段:成年中期(25~60歲),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繁衍感,避免停滯感。】

這一階段的個體已建立家庭,其興趣擴展到下一代。這裏的繁殖不僅包括人的繁衍後代,而且包括人的生產能力和創造能力等基本能力或特徵。因此本階段的個體既要生育、撫養和指導下一代,又要不斷工作以創造事物和思想,這樣才能富有創造力,否則將出現人格的停滯。

【第八階段:成年晚期(60歲以上),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厭惡感。】

在這一階段,進入老年期的個體對自己的一生進行回顧。如果對自己的一生作肯定和滿意的回答,就能夠完全接受自我,獲得一種完善感。反之,個體就會充滿焦慮和失望,對死亡產生恐懼感,也會努力去發現一種自我整合。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