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時間管理對孩子的重要性

時間管理對孩子的重要性

來源:秀美派    閱讀: 2.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時間管理對孩子的重要性,孩子對於時間總是沒有觀念的,而且拖拉、磨蹭,幾乎是孩子的共同特點。可是,當家長在一旁爲此愁斷腸的時候,孩子自己卻並不覺得,以下分享時間管理對孩子的重要性及相關資料。

時間管理對孩子的重要性1

時間管理的意識和能力要從小培養,循序漸進

意識決定行動。培養孩子具有較強的時間管理能力,首先要引導孩子確立時間管理意識,這需要家長結合日常生活有目的地進行引導與滲透。比如,怎樣合理安排學習時間、運動時間、休息時間。

怎樣在一段時間內保持良好的學習興趣、抵制手機遊戲的誘惑等。這些都是孩子成長路上的一個個管理項目,看似微小,但其管理效果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孩子的成長髮展。因此,從小滲透時間管理意識,對於孩子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從小激發孩子參與時間管理的興趣,幫助孩子有意識地整體規劃時間。平時可以和孩子一起了解、研究時間管理得當而使事情處理得高效優質的事例,打開孩子的視野,激發其嚮往之心。

同時,家長也需要發揮示範作用,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在時間安排方面比較得當,處理家庭事務高效優質,因而能騰出更多親子活動的時間,讓孩子充分體會到時間管理帶來的益處,有效地激發起孩子參與時間管理的興趣。

提升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應伴隨着孩子的成長過程逐步推進,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分階段指導時間管理的方法。

起步階段(2-7歲):重指導。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模仿性強、自制力弱,特別要做好起步的指導。剛開始,可以由家長幫助孩子來制定一天的活動時間:幾點起牀,大約用多少時間;幾點吃飯,大約用多少時間;幾點活動,大約用多少時間……

同時也要對相關活動提出一定的要求,如起牀時自己穿衣整理,吃飯時獨立專心吃完,活動時認真自主完成。這樣的起步引導,可以貫穿於孩子自懂事起至小學一二年級,重在鼓勵孩子在嘗試中學會時間管理的方法,體會時間管理的益處。

參與階段(7-12歲):重自理。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因有前期起步階段的基礎,對時間管理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基礎和實踐經驗,因此可以鼓勵孩子一起來參與安排每項活動的時間。比如,預估完成每一項作業所用的時間,在完成作業時進行記錄評價;

預估查閱資料需要的時間,給予必要的使用電腦或手機的機會;預估拓展活動的時間,提供寬裕的自主安排時間等。預估時間,重在培養孩子對時間的整體規劃意識,有意識地將自己的業餘時間劃分成一個個板塊,也能更好地反觀任務的完成情況。

這樣的參與引導,可以貫穿於孩子的小學階段,重在培養孩子自主規劃與管理的能力,提高孩子做事的效率。

自主階段(12歲以後):重放手。這個階段的孩子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和獨立性,不喜歡聽從家長的說教,因而可以鼓勵孩子獨立進行時間管理,比如自主安排好每天的作息時間,包括起牀時間、用餐時間、休閒時間、作業時間、運動時間、睡眠時間等。

並給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權。同時,家長要轉換角色,從指導者的角色慢慢變成鼓勵者和支持者,以關心孩子的生活爲主旨,親切地陪伴孩子,讓孩子體會到家長的關愛,激勵孩子進一步強化自己的時間管理意識、提升時間管理能力,展現更好的自我。

孩子時間管理的意識和能力需要在每天的生活中得以規範和完善,才能逐漸內化成良好的習慣。一方面,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設計符合孩子成長的時間管理方式,並通過多維度的評價來不斷強化;另一方面,家長可以通過觀察、

溝通等途徑來反觀設計的時間管理方式,進行適度調整,使之更適合孩子的發展。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要耐心引導,鼓勵孩子參與時間管理的活動,在強化時間管理意識和能力的背後是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家長要善於教孩子時間管理

家長要善於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時間管理習慣。一方面,家長要通過示範引領使孩子知道時間管理“是什麼”,明白時間管理“怎麼做”;另一方面,家長也要耐心陪伴,既要真誠鼓勵孩子的進步,也要理性面對孩子在時間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一要示範引領。“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首先要做到”。在時間管理方面,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規劃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並預設相關的活動時間和結果。如晚上的時間管理可以預設爲:17:00做作業,18:00晚餐,18:40散步,19:30洗澡整理。

20:00閱讀拓展,21:00睡覺(如遇特殊情況可作調整)。在孩子開展這些活動時,家長可以與孩子同步進行,還可以採用“競賽”的方式激發孩子的參與積極性,並即時評價孩子的完成情況,以正向的鼓勵引導孩子,凸顯示範引領的作用。

二要耐心陪伴。在指導孩子進行時間管理的過程中,家長的耐心陪伴是極其重要的。一方面,家長和孩子一起面對日常的生活管理細節,特別是當孩子年齡比較小的時候,這樣的陪伴更易於激發孩子的積極性,並能幫助孩子形成有序的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家長可以和孩子各司其職完成各自的任務,比如孩子做作業、家長做家務,完成後共同欣賞各自的成果,這樣的陪伴不僅能夠培養孩子獨立做事的能力,也提高了家庭管理的效益。需要強調的是,這裏的陪伴並非單一地指近距離“陪”在孩子身邊。

“看”着孩子做事,而是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陪伴,既給予孩子方法的指導,又給予孩子自主的空間,以使家長和孩子實現時間管理的共贏。

三要理性面對。孩子在時間管理習慣養成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各種問題,面對孩子出現的問題,家長一定要理性面對,辯證剖析,切不可簡單粗暴處理。比如,當發現孩子沒能準時完成某項活動時,要善於傾聽孩子的心聲,瞭解現象背後的原因。

並鼓勵孩子自己來修改完善;再如,當孩子提出申請變動某些預設時,要在傾聽其想法的基礎上進行合理調整,使活動更適合孩子。總之,面對孩子在時間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家長要以尊重孩子爲前提,以鼓勵完善爲原則,不斷激發孩子正確進行時間管理的意識,提高其自我管理的能力。

時間管理對孩子的重要性

如何監測和評價孩子的時間管理

在孩子進行時間管理的過程中,及時監測與評價也是相當重要的。評價可以分成短期評價和長期評價兩種方式:短期評價可以“天”爲單位,記錄下孩子每天的活動情況,並根據孩子的具體表現給予適當的評價獎勵;長期評價可以“周”“月”爲單位,以合理方式覈定每週、每月的完成情況,再對孩子的時間管理情況進行階段性總結與評價。

1、短期評價,感受顯性快樂。孩子時間管理的短期評價可採用分類評價方式,主要是讓成效看得見。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孩子一天的活動項目設計細緻的評價表,記錄每一項活動的相應成果,進行“星級”評定。

可以把一天的業餘生活項目都列入,或者挑選一些重要的項目列入,較全面地反映孩子的時間管理達成情況。列入的活動項目最好與孩子一起商定,使評價更有針對性和可行性。這樣的評價表比較適合2-10歲的孩子使用。

可以把孩子的每項活動加以細緻量化,使孩子的生活更有規律,還可以讓孩子從小學會認真對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家長要用心持續評價孩子每天的每項活動,根據統計到的“星級”進行適度獎勵,可以是孩子選中的有意義的物品。

也可以是外出活動等。幫助孩子形成一種穩定、良好的時間觀念,並慢慢內化成孩子自身的一種生活習慣。

短期評價以一個項目、一天活動爲評價週期,顯性地呈現孩子在完成每項活動中的情況。能夠讓孩子主動參與到自我評價的過程中,真切地看到自己的努力成果,更能有效地激發起其參與時間管理的積極性。

2、長效評價,體會深層快樂。基於短期評價的基礎,家長可以進一步把每週、每個月的評價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從而發現哪些項目完成得比較好,只要堅持執行即可;哪些項目完成得不盡如人意,需要進行修正。

這樣累計評價的目的是讓時間管理的成果最大化。家長可以鼓勵孩子自己記錄每週的“星級”情況,引導孩子形成長久堅持的良好習慣;同時也要鼓勵孩子正確看待每月的不同結果,理性分析查找可進一步提升的點。

長效評價,以一週表現、一月情況、一年成長爲統計週期,清晰地展現孩子的成長軌跡。不僅能夠讓孩子學會整體看待自己的努力成效,也能在比較中體驗到時間管理之於自己成長的重要性,激發其自我成長的內驅力。

3、多樣評價,助推自我成長。時間管理貫穿於人的整個生命歷程中,尤其是在成長階段,短期評價能讓孩子顯性地看到自己的努力成果,收穫當下的快樂;長期評價則可以讓孩子體會到一段時間的努力成果,給孩子持續的成功體驗。

短期評價與長期評價的綜合運用,既可以使孩子關注每天的每項活動,也可以培養孩子堅持不懈的態度,讓他們更有序地安排自己的業餘生活,適度地控制不必要的干擾與誘惑,拓寬孩子的自主發展空間。

當然,家長也要正確處理適當的物質獎勵與精神鼓勵之間的關係。當孩子年齡較小時,物質獎勵是激發其參與活動的重要方式;隨着孩子年齡逐步增長,家長要淡化物質獎勵,引導孩子注重自身精神世界的提升。

總之,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一部時間管理的長期“培育史”。作爲家長,首先要有時間管理的意識,更要有引導孩子進行時間管理的能力;其次要有時間管理的方法,在示範引領中當好表率,在耐心陪伴中共同成長。

在理性面對中不斷完善;最後要注重時間管理的評價,運用短期評價讓孩子的每個小成功顯而易見,運用長期評價讓孩子學會堅持、學會自我調整。家長只有這樣用心陪伴與指引,才能讓孩子真正成長爲時間管理的主人。

時間管理對孩子的重要性2

“時間管理”能力對孩子的重要性

爲何有的孩子會如此拖拉、磨蹭、效率低下?大概率的情況是,孩子缺少時間管理的能力。他們在處理事情的時候,沒有輕重緩急,也沒有排列時間的計劃,只知道蒙着頭做事情,導致大把的.時間被浪費,還沒有取得好的結果,漸漸滋生出消極的負面情緒,引發惡性循環。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說,“時間是世界上最短缺的資源,除非嚴加管理,否則就會一事無成。”所以,注重培養孩子“時間管理”能力的,纔是真正聰明的父母,孩子將來會更有出息。

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時間管理能力”能讓孩子的目標變得清晰,把自己的事情有條不紊地完成,還能節省出時間培養其他興趣愛好,豐富個人生活。可是,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呢?

時間管理對孩子的重要性 第2張

①幫助孩子建立時間觀念,準確地認知時間

現在我們使用的“表”,都是電子的,冷冰冰跳動的數字,難以形象地告訴孩子,1分鐘、5分鐘、1小時,是什麼概念。所以,經常出現父母覺得時間過去好久了,孩子還懵懵懂懂的,無法準確地認知時間。

建議父母先幫孩子建立時間觀念,使用具體的事物,比如沙漏,告訴孩子,1分鐘、5分鐘、10分鐘,這些常見的時間概念。這樣落實到具體的事情上,孩子就知道什麼是快、什麼是慢了。

②引導孩子做好時間規劃,有計劃地完成事情

其實,不僅僅是孩子,有的時候大人也無法管理好自己的時間。早上睡醒,準備起牀做個早餐,結果看看、刷刷朋友圈,時間不知不覺就到了十一二點。

所以,培養孩子管理時間的能力,可以引導他做好時間規劃。比如,10分鐘穿好衣服、20分鐘做完一道題。當孩子順利完成後,就適當地給一些獎勵,允許他玩一會兒或者給些零食,能給孩子時間管理帶來極大的滿足感,形成良性循環。

③父母從旁做好監督和提醒

人的大腦,等到20歲以後,前額葉才能發育完善,所以孩子的自控能力差,也是在所難免。所以,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不要指望着孩子能自覺,父母要從旁做好監督孩子的任務完成進度,給偷懶、走神的孩子提醒,這樣孩子受到約束,自我約束和管理的意識會提高,管理時間的能力也會加強。

時間管理對孩子的重要性3

那孩子爲什麼做事總是拖延呢呢?

一、心理原因

其實很多孩子有拖延的問題都是因爲消極情緒,或者是由於叛逆而對父母產生的逆反心理。不少家長都會給孩子佈置很多任務,讓孩子沒有喘息的機會,這就是孩子爲什麼會出現逆反心理。

當然消極情緒也會導致與孩子做事磨蹭,如果孩子在學習中經常遇到哪些學起來吃力的知識,那麼就會出現拖延的情況。

二、生理原因

當然拖延症可能與孩子的生理有關,有些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是由於大腦前額葉的發育比同齡人滿一些。所以在面對事情的時候自然會出現遲緩的狀況。

但是因爲生理原因出現問題的孩子並不多,父母不必擔心。如果發現孩子拖延的情況比較嚴重,那父母就有必要及時帶他們去醫院做相關檢查了。

三、行爲養成原因

每個人對時間的感知並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從小到大在一次次訓練實踐中才能得出的結果。那些做事磨蹭的孩子很多都是在童年時期過於鬆懈,沒有能夠對時間有很好的訓練,所以養成了這樣的壞習慣。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不管是生理因素還是心理因素,又或是行爲因素,這些都是與各位父母的教育脫不了關係。莎士比亞曾經說過:“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拋棄他”。

所以父母要知道教會孩子正確的認識時間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孩子對時間沒有正確安排與認識,那麼在面對很多問題的時候只會覺得更加艱鉅。

那家長到底要怎樣才能認識到“時間”,喜歡拖延的孩子,只要家長做到這三點,孩子便會不會再有拖延的壞習慣。

時間管理對孩子的重要性 第3張

1、讓孩子明白時間的重要性

給孩子灌輸時間觀念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將這些觀念落實到實際上面,讓孩子親身時間,這樣對於孩子的說服能力纔會更高。

家長要讓孩子對自己做出的事情負責,如果他們上學再次賴牀,做事拖延,就沒有必要一而再再而三的督促提醒他們,讓他們知道這些事情的後果,這樣他們才能深刻地記住。

同時還要多教孩子一些關於時間的名言警句,類似於“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等。將兩者相結合來教育孩子,更加有益。

2、家長以身作則

很多家長教育孩子時忽略以身作則的重要性,只會嚴格地要求孩子,自身卻沒有給孩子做好榜樣。家長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家長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要嚴格要求自己,日常生活中自己的時間要做好規劃。這樣家長教育孩子執行時間管理是纔會更有效。

3、正確的利用自己的時間

一般在孩子寫完作業之後,家長都會同意孩子去玩一會兒。而這個時也是父母引導孩子最好的機會,可以給孩子一個時間段,讓他們不能超過這個時間段。

高效地利用,合理的安排分配好自己的休閒時間。這樣還能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強化時間觀念,也能讓他們對時間有正確認知。

結語:孩子拖延對時間沒有觀念,其實不是哪幾個孩子的特定缺點,這是很多孩子都有的“通病”,家長沒有必要因此對孩子大發脾氣。孩子的時間觀念,對時間的認知是需要家長們教育的。

時間管理的教育並不是書本上的知識,死記硬背就可以得,這是需要落實到生活的細節中,去一一實踐的。在一次次實踐中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案進行教育。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