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幼兒敏感期心得體會

幼兒敏感期心得體會

來源:秀美派    閱讀: 8.4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幼兒敏感期心得體會,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裏有了一些心得後,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幼兒敏感期心得體會要怎麼寫好呢?

幼兒敏感期心得體會1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有很多行爲讓大人難以理解,比如,總喜歡咬人、喜歡品嚐各種各樣的東西、喜歡玩水、願意把東西扔掉再撿起來、在一段時間裏總學說大人話、有時特別喜歡打人......當孩子發生一些奇怪的行爲時,當大人們認爲那是不合理的行爲時,大人和孩子之間就會有了衝突,大人總會對孩子大喊大叫

有時甚至會大打出手,孩子則會很無辜的哭泣。就我自己教育孩子的經歷來說,也有多次這種情況,我實在想不通孩子的小腦袋裏裝的是什麼,孩子的成長對我來說竟成了一種負擔

因爲我很害怕他接下來又要做出什麼危險讓人擔心的事來。直到看到孫瑞雪的《捕捉兒童的敏感期》一書,我纔對我的孩子有了更深的瞭解,我開始學着用“兒童敏感期”的理論來理解孩子的這些另人頭痛的行爲,瞭解了孩子這些內心的祕密。

“兒童敏感期”來源於意大利著名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的教育觀,她畢生致力於兒童研究和教育實踐,發現了“兒童的敏感期”,並分析了每個敏感期中具有不同的特點,提出了促進兒童身心發展的方法。“所謂敏感期,是指在0——6歲的成長過程中,兒童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

在某個時間段內,專心吸收環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質,並不斷重複實踐的過程。順利通過一個敏感期後,兒童的心智水平便從一個層面上升到另一個層面。”她認爲在幼兒的心理髮展中會出現各種“敏感期”,如秩序敏感期、細節敏感期、行走敏感期、手的敏感期、語言的敏感期

“正是這種敏感期,使兒童用一種特有的強烈程度去接觸外部世界。在這時期,他們對每樣事情都易學會,對一切充滿了活力和激情。”而人的智力發展正是建立在幼兒敏感期所打下的基礎上的。

幼兒敏感期心得體會

用這一理論就幫我們很好理解孩子爲什麼會幹出各種奇怪的事來。但光是理解還不夠,當孩子“淘氣”時,我們仍然會不知不覺的想要制止、管教、約束他們。我想每個孩子小時都特別喜歡玩水,他們總用小盒小盆之類的容器來來回回的舀水,百玩不厭,弄得滿地滿身都是水的。

這時大人們就要來制止了:不要再玩了、瞧弄得身上都溼了、趕緊換衣服去!孩子們玩得正盡興呢,突然被大人強行抱開,當然要用大哭來表示反抗了。雖然我們知道孩子的天性都是愛玩水的,玩水的方法有很多樣,可以鍛鍊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同時也可以幫助孩子認識液體這種性狀,可是我們仍然對孩子給大人造成的負擔表示了反感。

殊不知在兒童的各個敏感期,如果兒童受到干擾和阻礙,不能正常使用他們的身體的各種功能,相關的功能就會喪失。不能使用手,手就會多動;

不能使用腳,腳就會無用;不使用鼻子,鼻子就會失嗅;不使用耳朵,耳朵就會失聰;不使用眼睛,眼睛就會失明。孫瑞雪的教育經驗證明,敏感期得到充分發展的孩子,頭腦清楚、思維開闊、安全感強,能深入理解事物的特性和本質。我們應當怎樣做?做家長的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在孩子玩水時給他們穿上防水的罩衣,同時把衣袖挽起來,告訴他“開心的玩吧!”

再如一些兒童經常吃手、咬文具盒、甚至吃書、喝彩筆水、舔桌子等,這時大人的想法是:“真噁心,太不衛生了”。可是我們並沒有考慮孩子爲什麼要這麼做。在蒙特梭利看來,孩子首先用口來感知世界,這個時期能持續到6—12歲。小嬰兒會吃身邊的任何一樣東西,包括自己的手和腳。

這是他們的手和口的敏感期到來了,兒童會沒有理由地對某種事物產生強烈的.興趣,會不厭其煩地重複這項行爲,直到爆發出某種新的動機爲止。兒童在這段時期所表現出來的內在活力與快樂,是根源於兒童與外在世界接觸的強烈要求。兒童吃的目的也是在認識味道,瞭解外在,建構自我,而我們則僅僅把它理解爲吃,並關注清潔衛生。

當大人強制性地要求孩子講究衛生清潔時,他們的內心就會不斷地掙扎、興趣受到妨礙,就會喪失以自然的方式適應環境的機會,也就因此喪失屬於個體的敏感性與動機,這會越加導致兒童精神發展和完成方面的障礙。

早在20世紀初,蒙臺梭利提出了“發現兒童”與“解放兒童”。到了21世紀中國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著名的“六大主張”:解放兒童的頭腦,使其從道德、成見、幻想中解放出來;解放兒童的雙手,使其從“這也不許動,那也不許動”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解放兒童的嘴巴,使其有提問的自由,從“不許多說話”中解放出來;

解放兒童的空間,使其接觸大自然、大社會,從鳥籠似的學校解放出來;解放兒童的時間,不過緊安排,從過分的考試製度下解放出來;給予民主生活和自覺紀律,因材施教。因此家長要注意兒童的心理髮展和生理的發展之間的密切的關係,給予他們更多新鮮的刺激,在自由自在的環境中,依照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發展兒童的感知覺、釋放情緒

在此基礎上進行感知訓練和良好的行爲習慣、品德觀念的培養,最後纔是強調文化知識教育,整個過程不能超越兒童的心理髮展水平和認識能力。

幼兒敏感期心得體會2

由於最近天氣冷了,我們把走廊窗臺的花花草草都搬回了活動室,雖然外面已是冬天,但活動室還是溫暖的,沒過幾天很多的花花草草長的葉子也越來越好了,我們班級的種植角也開始變得不一樣了。

區域活動時間,孩子們有秩序的在自己喜歡的區域操作,突然彤彤叫了起來:小苗苗冒出來了,快來看呀,孩子們聽到聲音都都圍在了窗臺邊

我也緊跟着走了過去,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說的,朵朵開始和彤彤討論哪個小苗苗長得好,兩人開心的有說有笑,突然兩人跑出了教室,我又趕緊跟出去看看,原來兩人拿着自己的小水杯,接水去了,我問他們,你們要幹什麼呀?朵朵說:“在小苗苗周圍的土已經很硬了,肯定是缺水了,我們要給他澆澆水”.看到兩個孩子的舉動

,我很感動,我爲她們的細心點贊,但是小苗苗太多了,我看她們來回接水把地面都弄溼了,我也決定加入她們的隊伍,我用大盆給她們端了一大盆水,這樣她們就不用來回跑了,他們兩個高興的和我說:這樣我們澆水更快了,小苗苗就更快喝到水了,我說:“對,我們一起來助力小苗苗的成長,小苗苗會長的更高”,我們三個高興的哈哈大笑起來。

孩子不經意的舉動,透露出孩子們內心的真誠,雖然活動室外寒冷,卻擋不住抵我們內心的溫暖,時而調皮的小淘氣們,卻有專屬的細心。

幼兒敏感期心得體會 第2張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我們已經進入了大班,孩子們無論身高體重,知識技能,都有了很大進步,這也是我非常欣慰的地方。

最近班級常規較弱,孩子們有些浮躁,處於5—6歲孩子的個性發展敏感期,開始有了叛逆性,做事有主張,不喜歡被管理、被約束,做事沒有耐心,有時爲了建立常規,要求嚴格了,孩子們就會發脾氣,也讓我糾結,有時孩子們犯了錯,一批評他們就會有情緒,甚至告訴家長

我們不是怕孩子們告訴家長,我是怕告訴家長後的不理解,說實話,責備孩子,我們也是需要勇氣的!哄孩子容易,教孩子難,曾有一篇文章《墨子怒耕柱子》——墨子問柱子:“如果上太行山,你會鞭馬還是鞭打牛?”耕柱子選了馬,因爲馬跑得快,才值得鞭策,墨子說:“我也認爲你值得鞭策,所以才批評你啊1

孩子,爲什麼老師要批評你,是因爲,在老師的眼裏,你是一批值得鞭策的馬,正是想讓你變得更好,所以纔會嚴厲的教導你們——愛你們,我的寶貝!

幼兒敏感期心得體會3

過去了就永遠回不來,很多事物只能成爲回憶,就是因爲當時沒有好好把握。這是看完孫瑞雪先生的《捕捉兒童敏感期》的最大感想。

看過《爸爸去哪兒》、看過《超人回來了》……還有很多很多。電視娛樂都開始這樣關注孩子的成長,現實中的家長更是重視。那麼相信大家一定聽過敏感期這個詞,專業得說就是指特定能力和行爲發展的最佳時期,在這一時期個體對形成這些能力和行爲的環境影響特別敏感。其實就是我們說的孩子長到一定時候表現出的不同。

你看到過孩子撿地上的東西,然後放進嘴巴里嗎?你看到孩子自己咬自己的腳嗎?你聽到孩子某一個時間特別愛講話但是有講不清楚嗎?……其實我覺得敏感,包括孩子本身,以及家長。孩子到了那個時間,而家長就要捕捉這個時間。

書中將理論與實例結合,將每一個敏感期繪聲繪色得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幼兒敏感期心得體會 第3張

嬰兒7個月左右出現走的敏感期。起先拒絕坐,然後開始走,上下樓梯都要自己來,哪裏不平偏要往哪裏撞。這可能是父母最累的時候……走的敏感期中兒童是一個自由、活躍的個體,他擁有空間的能力從此開始越來越強。

1歲半到2歲期間,兒童會有一個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牀上的一絲頭髮,地上的一根小草……但兒童並不總是這樣。手的敏感期到來時,兒童有一個抓的過程。一把抓,二指抓,三指抓。很多成人用手很笨拙,不會拿筷子,不會用手指夾圍棋子,不會點鈔……這都和童年期手的發展有關。

音樂的敏感期呈螺旋狀發展。2歲的幼兒就能把握節奏;3——4歲時開始對簡單而重複的旋律感興趣;5——6歲後開始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並自發用動作表達;6——8歲時已經能深深沉浸在音樂中……

處在身份確定敏感期的兒童,會選定一個偶像並時時模仿。“我是忍者神龜!”“我是超人!”通過吸收偶像的人格特點,兒童建構自己的人格狀態,最終形成自我。

……

每一個時刻都是至關重要的,錯過了,將影響孩子的一生。孫瑞雪先生的這部著作值得我們大家無數次的翻閱。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