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吃肉與智慧的寓言故事

吃肉與智慧的寓言故事

來源:秀美派    閱讀: 2.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吃肉與智慧的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指的是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育意義的故事,屬於一種文學體裁,它的結構簡短,卻把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吃肉與智慧的寓言故事。

吃肉與智慧的寓言故事1

有兩個蠢人,總是抱怨自己沒有智慧,對那些有智慧的人又總是不服氣。

這一天,這兩個人碰到一起了。其中一個對另一個說:“哎,我說老兄,我們同那些公卿大夫一樣,都是人,都稟承了天、地、人三才的賜予,為什麼他們就該有智慧,而我們就沒有呢?”

另一個人說:“我發現了一個訣竅,那些公卿大夫,他們天天吃肉,所以有智慧;而我們呢,每天盡吃些糙米粗糠,所以我們就缺少智慧呀!”

吃肉與智慧的寓言故事

聽他這麼一說,第一個人高興起來,他說:“照你說的,我們也吃肉看看。正好我把米賣了得了幾千錢,我們把錢拿去買肉來天天吃,不就也可以有智慧了嗎?”

於是這兩個人回家吃了半個月的肉,幾乎把可以吃一年的糧食全換成肉吃了。

這次,這兩個人又碰到一起了。一見面,其中一個對另一個說:“老兄,自從吃肉以後,我忽然感覺我心竅都開了,心志清醒,頭腦聰明開通,想什麼問題都清楚明白,看什麼事情都有智慧。”

另一個人說,“老弟說的對極了,我吃了肉以後,明白了許多道理。比方說,我原來總想不通,為什麼人的腳板要向前伸出而不往後伸出呢?

現在我才懂了,人的腳板向前伸出,走起路來甚是方便;如果往後伸出,走在路上,豈不要被跟上來的人踩著嗎?”

第一個人聽後滿口稱是,他說:“老兄高見,誰說不是這樣呢?我也發現了一個深奧的學問。你看,人的鼻孔向下長而不向上長,這裡就有學問。向下長很安全,如果向上長,遇到下雨,那雨水不是都灌進鼻孔裡去了嗎?”

兩個人洋洋得意地互相談論、讚頌著各自的“新發現”和吃肉後的智慧。

吃肉與智慧的寓言故事2

神龜的智慧寓言故事

有一隻神龜被一個打魚人捉住了,於是神龜託夢給宋國國王宋元君。

這天夜間,宋元君睡夢中只見一個人披頭散髮、探頭探腦地在側門窺視,並對宋元君說:“我住在一個名叫宰路的深潭裡。我替清江水神出使到河伯那裡去,路上,被一名叫餘且的漁人捉住了。”

宋元君早上醒來,想起夜間的夢,覺得奇怪,於是叫人占卜這個夢。占卜的人說:“這是一隻神龜給大王託的夢。”宋元君問左右的人說:“有沒有一個叫餘且的漁人?”左右回答說:“有一個漁人就叫餘且。”於是,宋元君命令手下人傳餘且來朝見。

第二天,餘且來見宋元君。元君問他說:“你打魚捉到了什麼東西?”餘且回答說:“我用魚網捕到了一隻大白龜,龜的背圍足有五尺長哩。”宋元君命令餘且將白龜獻上。餘且趕忙回家將捉到的白龜獻給了宋元君。

宋元君得到這隻神龜後,幾次想殺掉它,又幾次想把它養起來,心中總是猶豫不決,最後只好請占卜的人來做決斷。占卜的結果是:“殺掉這隻龜,拿它做占卜用,這是吉利的。”於是,宋元君命人將白龜殺死,剖空它的腸肚,用龜殼進行占卜,總共卜了72次,竟然次次都靈驗。

後來,孔子對這件事深有感慨地說:“這隻神龜有本事託夢給宋元君,卻沒有本事逃脫餘且的網;它的智慧能達到72次占卜沒有一次不靈驗的境地,卻不能避免自已被開腸剖肚的災禍。這樣看來,聰明也有受侷限的地方,智慧也有照應不到的事情。”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的聰明才智哪怕再高,也比不上大家的智慧。因此,只有萬眾一心,群策群力,才能把事情做得比較周全。

有關智慧的寓言故事1

戴晉人對梁惠王說:“您知道有一種名叫蝸牛的小動物嗎?”梁惠王回答:“知道。”晉人又說:“蝸牛的角上有兩個國家,左角上的叫觸國,右角上的叫蠻國。

這兩個國家經常為爭奪地盤而發生戰爭。每次戰爭後,總是屍橫遍野,死亡好幾萬人;取勝的.國家追趕敗軍,常常要十多天才能回來。”

惠王說:“呀!這都是您瞎編的吧!”晉人說:“請允許我來為您證明。您的想象在無廣闊的宇宙中有邊界嗎?”惠王說:“沒有。”晉人說:“您的想象在宇宙中任意馳聘,而一回到現實中,您能夠到達的地方卻只限於四海九洲之內。

拿現實的有限與想象的無窮相比,豈不是若有若無,微不足道嗎?”惠王說:“你說的對。”

晉人說:“在我們所能夠到達的領域裡有一個魏國,魏國遷都大梁後才有樑國,有樑國才有樑王。樑王與蠻氏,有什麼不同嗎?”惠王想了想說:“好像沒有什麼不同。”魏晉人走了以後,梁惠王情緒低落,好像丟失了什麼。

解析:在大千世界中,我們都是很渺小的。我們在珍惜生命,珍惜我們這個世界。

有關智慧的寓言故事2

紀渻子為周宣王馴養鬥雞。過了十天周宣王問:“雞馴好了嗎?”紀渻子回答說:“不行,正虛浮驕矜自恃意氣。”

吃肉與智慧的寓言故事 第2張

十天後周宣王又問紀渻子訓好雞了嗎,紀渻子回答說:“不行,還是聽見響聲就叫,看見影子就跳。”

十天後周宣王又問紀渻子,紀渻子回答說:“還是那麼顧看迅疾,意氣強盛。”

又過了十天,周宣王問紀渻子,紀渻子回答說:“差不多了。別的雞即使打鳴,它已不會有什麼變化,看上去像木雞一樣,它的精神全部凝聚在內,別的雞沒有敢於應戰的,掉頭就逃跑了。”周宣王高興極了,立即帶著這隻雞去鬥雞了。

解析:莊子認為,真正有大智慧、有著高超技巧和真正勇敢的人應該是藏而不露的,他們的表現也許是愚鈍,笨拙和膽怯的。但是,在真正需要他們的時候,這些人冷靜、沉著,能夠表現出非同尋常的能力。

莊子通過這則寓言,闡述了道家的辯證思維,即“相反的兩極在某種高度便相互接近轉化”的道理。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