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早教一般上什麼課

早教一般上什麼課

來源:秀美派    閱讀: 1.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早教一般上什麼課,寶寶的幼兒期是他這一生智力發展的關鍵期,所以父母就更要抓緊早期教育,早教的作用就是使孩子的身心能夠全面健康的發展,那麼早教一般上什麼課?

早教一般上什麼課1

早教課程介紹

1、啟蒙教育

啟蒙教育主要是針對7-30個月的孩子,這個時期的孩子正是肢體活動的關鍵時期,因此此時的早期教育課程的主要內容是肢體訓練,比如爬、走、跑、跳、踢、說等等,這些訓練能讓孩子的四肢更靈活,口齒更清楚。

2、感官和數學

感官和數學的教育主要是針對28-40個月的孩子,家長可以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來教導孩子。此時孩子的大腦發育處於非常活躍的狀態,正是認識事物和學習的好時機,同時也是提高孩子智力的好時機。

早教一般上什麼課

3、藝術和音樂

藝術和音樂主要針對16個月以上的'孩子,這些早教課程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興趣。此時家長可以買一些圖冊在家裡放著,由於圖冊顏色非常豐富,且圖案可愛,孩子會非常感興趣,至於音樂,不論是平時還是孩子睡前,都能放音樂。

早期教育的意義

幼兒期是人生智力發展的關鍵期,抓緊早期教育,可以提高學習效果。例如有人認為,幼兒在2-3歲期間是學習口頭語言的最佳年齡;外語學習最遲也不能超過4-5歲,因為在這時幼兒學習外語不會與本國語言相混淆;5-5歲半則是掌握數概念的最佳年齡;6歲是發展大小、方位知覺最佳年齡。

美國芝加哥大學著名心理學家布魯姆19、64年出版了《人類特性的穩定與變化》一書,提出了有名的智力發展的假設:5歲前是兒童智力發展最迅速的時期。我國著名心理專家郝濱老師曾說過:“幼兒教育是人生整個教育的起點,其教育目標應是保證孩子身心健康地發展,為接受進一步教育打好基礎“。為此,在早教行業裡預設為早教的最佳時期為0-6歲。

早教一般上什麼課2

早教課程有很多,主要有識字課程、英語課程、數學課程、音樂課程等。家長不要只注重課程是否有名氣,要注重孩子的感受和反映,要根據孩子的喜好來選擇合適的課程。另外,家長千萬不要對孩子期望值太高,不要急於求成,不要對孩子失去耐心。

早教機構的課程一般45分鐘~50分鐘一節課,多方面的鍛鍊開發孩子的各方面的潛力,充分的挖掘孩子們的潛力,幼兒早教的課程大體上都是教蒙氏、親子、音樂、福祿貝爾等。課程一般流程:問好、唱名、走線、老師示範遊戲、寶寶操作、閃卡以及再見歌。

對孩子的日常生活這一領域,主要是針對孩子日常生活的培養,比如:讓孩子自己學會吃飯、喝水、上廁所、穿衣服、與人簡單的交流、最根本的道德建設等等。在數學教育方面,通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讓寶寶對形狀、大小、數量等有一個大致的概念,建立空間感,培養寶寶的邏輯思維能力。

早教一般上什麼課 第2張

在感覺教育方面,提高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聽力、視力、嗅覺、味覺、觸覺等方面的感應力,建設孩子的審美觀念和興趣愛好。在語言培養方面,通過與孩子交流,培養孩子的表達方式和慾望,初步的去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及興趣,正確引導寶寶建立思想道德觀念。

早教對於孩子來說真的很重要,0-3歲幼兒成長速度飛快,從抬頭、翻身、坐立、爬行、直立行走、語言表達、思維建立等等都在3歲前已經基本完成。這個期間孩子學習能力超強,個性特點以及興趣愛好逐步顯現,所以通過早教在幼兒成長飛速期給予他音樂、運動、美術、語言、思維等各個方面通過遊戲的形式,讓孩子在快樂的玩耍中便建立了這些能力。

雖然在幼兒期我們不能用肉眼去衡量孩子早教的突出效果,但教育屬於後顯性,早教的基礎會在之後孩子的學習生活過程中讓後孩子接收事物資訊更敏銳,處理問題更迅速,觀察問題更全面。

早教一般上什麼課3

早教的課程一般有肢體訓練、感官、數學、藝術和音樂等這些內容。不同的早教機構教學理念不同,因此課程設計上也略有不同。

以贏在起點為例,針對不同年齡的寶寶有不同的課程,如0-2.5歲Baby Play重點培養感知運動、音樂表達、社交等能力;0-2.5Baby star課程重點培養寶寶手部精細動作、語言表達能力、注意力等能力。

早教中心,是嬰幼兒早期教育服務中心等機構的簡稱。是專門為嬰幼兒的父母或家人提供兒早期教育培訓指導和幫助的服務機構。

早教中心的主要服務物件是0-6歲孩子的父母和家人。其中科學的早教中心以“體能、智慧、心理能力三維平衡發展”理論為基礎,提煉出孩子的九大成長目標:安全感、意志力、目標感、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平衡、力量、速度。

早教一般上什麼課 第3張

早教誤區

誤區一、目標太高

在家長們的心中,都給孩子設計了美好的未來,許多家長們認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要是晚認了幾天字,少學了幾個單詞是天大的失誤。更有一些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並不出色,以後也不會有“大出息”。其實人生的起跑線不止一條,人生隨時都有不同的起跑點。

誤區二、盼“神童”

調查發現,希望孩子“正常發展”的只有三成,大多數家長希望孩子是“超常”的,最好是位神童。其實,超常和低智力的兒童所佔的比例都非常少,90%以上的兒童都是正常孩子。如果家長非要給正常的孩子定一個超常的標準,那結果只能等於拔苗助長。

誤區三、過分知識灌輸

有些家長把教育片面地理解為傳授書本知識,他們不顧嬰幼兒心理髮展的特點,硬性地給孩子規定學習任務,讓嬰幼兒像學生那樣坐下來學習,剝奪了他們玩耍的時間,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很不利。

誤區四、用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

孩子畢竟是孩子,具有孩子的天性,辦事不可能像大人那樣考慮周全,犯錯誤時有發生。如用成人的標準要求孩子,孩子就會覺得事事辦不好,事事都難辦,從而失去前進的信心,長期這樣也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