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指導閲讀的方法和步驟

指導閲讀的方法和步驟

來源:秀美派    閲讀: 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指導閲讀的方法和步驟,不是看了書就等於是閲讀了,閲讀是汲取知識的重要源點,要學會真正的閲讀,享受閲讀,愛上閲讀,下面大家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指導閲讀的方法和步驟的相關知識吧,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指導閲讀的方法和步驟1

一、營造閲讀氛圍

眾所周知,良好的閲讀氛圍,對學生閲讀具有潛移默化的促進作用。它能促使學生跟隨他人一起堅持閲讀,以此激發閲讀興趣,培養閲讀習慣。因此,家長也要注意閲讀氛圍的營造。

首先,家長可放下手機,和孩子一起閲讀有趣的書籍。故事書、漫畫書等都可以,以此在共同閲讀氛圍中,激發孩子閲讀興趣,進而奠定良好閲讀基礎,後續再閲讀一些深內涵書籍。事實證明,親子閲讀活動更利於孩子愛上閲讀。

指導閲讀的方法和步驟

二、提供方法指導

一個高效的閲讀方法,能幫助孩子更快達成閲讀目標,進而提升閲讀效率和自信。因此,家長與其時刻監督孩子閲讀,防止他走神兒,不如教會他閲讀方法,讓他自主閲讀學習。

而閲讀方法多種多樣,略讀、精讀、分角色朗讀、批註式閲讀、書寫讀後感等等,都是非常有效的閲讀方法。對此,家長也可根據書本內容鼓勵孩子正確閲讀,以此更好理解書本內容,提升閲讀效率。

指導閲讀的方法和步驟 第2張

三、強化閲讀理解

閲讀,不是隻簡單的看完書本,而是深入地理解了其中內容,與作者進行了深入對話交流。因此,閲讀理解同樣不可忽視。

對此,我建議家長朋友,在日常閲讀指導中,要鼓勵孩子談談個人閲讀理解。如,讀完一個小故事後,讓他們説一説,這個故事的內容,以及明白的道理。這樣的閲讀理解,同時還能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説是小孩子閲讀的重中之重。

指導閲讀的方法和步驟 第3張

四、重視閲讀評價

有效的閲讀評價是閲讀學習的重要保證,是調動孩子閲讀積極性的重要手段。

如果,孩子在閲讀結束後,家長和老師能給予一個客觀的閲讀評價,並能有效幫助孩子明晰閲讀的優點和不足,並及時做好改正,為後續閲讀奠定基礎。但需要注意的是,家長不能一個“好”字貫始終,還需要客觀指導不足,促進學生改正。當然,評價還是以激勵為主,千萬不能打擊孩子閲讀積極性。

指導閲讀的方法和步驟 第4張

除了以上指導方法外,我建議,家長也可為孩子制定一些閲讀計劃,並設定相應的獎懲措施,以此幫助學生閲讀字數較多的整本書,進而提升他們的閲讀能力,培養他們的閲讀素養。

指導閲讀的方法和步驟2

小學語文五年級閲讀方法指導

一、幫助學生選擇閲讀材料

別林斯基説:“閲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閲讀的書,比不閲讀還要壞。我們必須學會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需要的讀物。”我們要根據五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閲讀能力、思想狀況、興趣愛好和需求來選擇適當的有益的讀物。那麼,我們應該選擇哪些讀物推薦給學生呢?

(一)經典名著

當今時代多元文化交匯,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喜愛卡通漫畫、通俗故事、言情小説等,這樣的快餐書籍,讀來雖然“輕鬆”,但其中一些不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取向,有可能將學生引入歧途,這時需要老師給予正確的引導。

在大多數學生的印象中,所謂的課外閲讀就是讀作文書,教材全解,這是一種膚淺的功利閲讀。功利閲讀不應該成為學生閲讀的主流。從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説,多讀經典作品,可以完善他們的人格,豐富他們的知識底藴,引導他們走向積極健康的人生之路。

如少年版的四大古典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西遊記》;現代作家魯迅的小説《少年閏土》、艾米莉的《呼嘯山莊》;高爾基的.《童年》《我的大學》《在人間》;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等;郭沫若、冰心、艾青、泰戈爾等國內外名人詩歌選;毛澤東、林肯、愛因斯坦等偉人及名人傳記……多體裁的課外閲讀,會讓學生在大師的經典中感悟真善美,在傳記的人物傳奇經歷中體悟人生的艱辛、在詩歌的韻律中品味……

(二)科普讀物

科普讀物向青少年兒童介紹大量新鮮的科學知識。它們可以打開青少年兒童心靈的科學之窗,激起他們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為他們今後的成長奠定基礎。五年級的學生可以讀《十萬個為什麼》《昆蟲記》《森林報》等科普書籍。

(三)與課文內容密切相關的讀物

這類讀物的選擇雖然體現了功利的目的,卻是必要的,其作用主要在於進一步擴充閲讀內容,豐富學生的知識,發展學生的聯想和比較能力。如五年級學習了《冬陽?童年?駱駝隊》,引導學生讀林海音的小説《城南舊事》;學習了《楊氏之子》,指導學生讀南朝劉義慶的古代筆記小説《世説新語》;從課內向課外延伸,讓學生閲讀更多作家的作品。

二、激發閲讀興趣,讓學生愛讀書

“我認為對於一切情況,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這是愛因斯坦的一句名言,強調了興趣的重要作用,讀書也需要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怎樣讓學生對讀書感興趣,愛上讀書,我總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講故事誘導法

學生不愛看課外書,從根本上説是對課外書缺少了解。學生們都愛聽故事,當老師講故事時,學生百分之百感興趣,百分之百關注你,所以用故事吸引學生是再好不過的辦法。我經常給學生講《紅樓夢》中的故事,“寶玉捱打”“黛玉葬花”“劉姥姥進大觀園”,學生們聽得如痴如醉,但一本書我最多講三個故事,當學生們期待聽下一個故事時,我動容地告訴他們,故事情節交錯複雜,後面的更精彩,欲知後事,請自讀原文。

學生們雖然有些失落,但他們迫切要去讀原文。每週五下午的閲讀課,我根據五年級學生特點,適當安排一定的時間,引讀部分童話故事、成語故事、作文天地、經典名著,用生動的描述和精彩部分的戛然而止,激發學生強烈的看書慾望,激發閲讀類似書籍的興趣。

(二)表揚激趣法

“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為了讓學生保持讀書的熱情,在閲讀教學的過程中,我總是以讚賞的眼光關注每一個,發現其“閃光點”,不失時機為學生某一做法進行表揚、喝彩,激發內在動力,讓他們在閲讀中感受成功。

三、多樣方法指導,授之以“漁”

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閲讀教學中,我們不但要注意引領,還要注意方法的指導。讓學生掌握有效的閲讀方法,就好比給了學生一把博覽羣書的金鑰匙,面對大量引人入勝的出色書籍,五年級的小學生怎樣才能高效地吸收營養,積累語言文字,提高寫作能力呢?這需要教師在閲讀方法上給予適當的指導。

(一)教給學生基本的閲讀方法

1、文中標記

在閲讀過程中,用不同的符號標記出感悟深刻或者語言文字十分優美的字詞句。

2、文中批註

“讀而不思則罔,思而不讀則殆。”讀書要邊讀邊思考,讀到感悟深刻的地方,不妨在語段的旁邊寫下自己的此時所感、此時所悟。尋到文章的絕妙之處,思考一下:此處為何寫得如此絕美?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運用了哪些寫作方法?這些思考的結果也可以批註在語段旁。

3、摘錄佳句

課外閲讀,學生們習慣於囫圇吞棗、走馬觀花,粗略地瀏覽一遍,很少有學生做讀書筆記,根本談不上高效積累,達不到閲讀的目的。俗話説:“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閲讀時將優美的詞、句、段摘抄在筆記本上,反覆翻閲,從中學習作者遣詞造句和描寫事物的方法,對自己的習作大有益處。

4、讀書彙報

有些文章讀後特別令人感動,這時候可以將自己內心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讀書彙報會可以為學生搭建這個平台,我班讀書彙報會隔週一次,每次5~8名同學參加,組成元素大致相同:故事梗概+精彩片段+閲讀場景+聯繫生活談感受。讀後感的主體依然是講故事,這是學生們喜歡聽的原因,這樣的展示,是對閲讀熱情的激勵與召喚。同時,讀書彙報也讓“未讀者們”對“讀書”略知一二。

閲讀方法很多,我們要注重指導學生根據不同的閲讀書籍、目的、性質選擇合適的閲讀方法。

(二)教會學生基本的積累方法

要想讓學生在課外閲讀中收到實效,就要教會學生從書中汲取精華,學會積累。

1、誦讀美文。對五年級的學生來説,書本上的美文數量已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更多的學生開始涉獵課外的美文,所以我鼓勵學生每日誦讀,課上也要留出5~10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誦讀。鼓勵學生對自己喜歡的、文質兼美的短文、片斷,要出聲、入情賞讀,直至誦記於心。我們班長期開展班級美文誦讀活動,在活動中評出“誦讀之星”。以此為契機,激發學生誦讀的積極性。

2、寫讀後感。“吉光片羽,當感悟的靈光閃動時流淌下來的一定是甘露,是清泉。”因此,要引導學生寫讀後感,篇幅可長可短,隨時有感想隨時寫,可以建立班級微博或微信,隨時讓學生“曬一曬”自己的讀後感,這樣寫讀後感學生一定興致盎然,而且這種讀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爆料
明星八卦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