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教學教育隨筆15篇

教學教育隨筆15篇

來源:秀美派    閲讀: 7.6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聽説過隨筆吧?有的可能還經常寫隨筆?隨筆可以觀景抒情,可以睹物談看法,可以讀書談感想,可以一事一議。想要更多的瞭解隨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學教育隨筆,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教育隨筆15篇

教學教育隨筆1

本課是一節造型與表現課,其中包涵了豐富的想象、變形、誇張等造型手法,內容極具趣味性。在教學時,我採用了欣賞動畫短片的形式進入新課,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對本課內容有了初步的印象。為了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我將本課課題的一些筆畫用擬人化的生活用品代替,一下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生活日用品在每個家庭都必不可少,並且種類繁多。所以同學們對它們再熟悉不過了。於是,接下來我請同學們説出它們的名字,並找出與短片中生活用品的區別,學生能購將不同準確的回答出來,此時告訴學生這就是聯想,使學生能夠很容易的理解聯想的意義。但是很容易誤導學生認為聯想就是擬人化。所以接下來通過課件(勺子的聯想)的展示,如:同樣的勺子通過不同角度的變換根據外形特徵可以聯想成花、蜻蜓等。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總結並掌握了聯想的方法,效果較好。

美術又稱為造型藝術。“請大家仔細觀察自己帶來的生活用品,你能聯想到什麼?”由這個問題進入本課的重點部分——“聯想”。同學們的想象力很豐富,對着手中日用品的造型產生了很多有創意的想法,我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讓部分學生説説想用哪些工具材料進行想象創作,並現場給予了評價和鼓勵。

為了深挖教材,我出示了“水瓶變形記”的製作課件,讓學生觀察它的變形過程。並讓學生總結變形聯想的方法,根據外形進行聯想,根據聯想的結果製作需要的部件(如:眼睛、翅膀、觸角等),然後組合粘貼於需要的位置,加深了學生的印象。製作要求的提出使學生明確了製作步驟。生活日用品“變、變、變”的競賽遊戲環節激發了學生的創作熱情。在學生創作過程中,我將部分裝飾後生活用品的圖片收集起來配上音樂循環播放,目的是拓寬學生的思路,效果不明顯有些孩子照着圖片中的進行製作,侷限了他們的想象力,起到了反效果。最後的展示部分,我讓先做完的學生將作品拿到前面進行展示,自評互評後我將奇趣星、巧手星、色彩巧配星根據作品的優點發給了每一位進行展示的學生,孩子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當然展示時也忽略了個別沒做完的學生,今後我將重點輔導這部分學生。

最後拓展讓孩子們拿起聯想裝飾後的用品,找到他們的小夥伴然後像動畫片中的卡通形象那樣和小夥伴們手拉手跳起歡快當舞蹈!使本課得到了昇華,讓孩子們感受到自己動手製作成就感。

教材提示:學生作業可以直接在生活日用品實物上繪製、粘貼,也可以繪畫創作的形式來表現。為了提高學生的動手、設計能力,在提出學生作業要求時,我選擇了前者。

整個講述部分大約16分鐘,在學生作業前,以課件的形式出示聯想後的日用品圖片,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創作素材,反而侷限了學生的聯想沒有更大的打開他們的創作空間。接下來的24分鐘,學生從聯想到造型表現,基本能把聯想的結果表現出來,但速度較慢,所以還得安排一個課時講剪貼的相關知識並製作。

在評價環節中,我讓先做完的孩子先進行展示,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作品,然後讓作者進行創作方法的介紹。在這裏,我忽略了一個問題:不優秀的作業怎麼辦?他們存在的問題可能是普遍的、基礎的或典型的,能讓他們的作業成為不優秀的作業之前再向上提升一個層次嗎?作為教師,不應該放棄自己的任何一個學生,在這裏也應該為他們留一點時間。個別學生自評時表達不出設計想法,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加強培養學生動手製作、語言表達等方面的能力

教學教育隨筆2

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它是人類在生活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的經驗、揭示的規律,是人類幾千年來智慧的結晶。我們教學生學數學,就是教他們發現數學來源於生活,並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使學生能夠在生活中更好的使用數學,把數學同生活融為一體,緊密地聯繫起來,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新課標》中也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教學,教師要緊密聯繫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體會到數學的用途,並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因此,教師就應把學生的生活實際與數學學習結合起來,讓學生熟知、親近、實在的生活數學走進學生視野,進入數學課堂,使數學教材變的具體、生動、直觀,使學生能切實領悟,發現“數學”這一基礎性學科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的客觀世界,增強數學實用意識。那麼,現行的數學教材與生活的緊密聯繫體此刻何處?在教學過程中,如何讓學生感受它們之間聯繫?教師就應怎樣處理教材,才能體現數學教學新理念,怎樣組織教學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呢?現將觀點闡述如下:

首先,數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繫具體體此刻那些方面?

新的數學教材與以往的教材有很大的區別,它不再以單一的學科知識為主,而是着眼於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為藍本,取學生的生活實際作為素材,着眼於小問題,昇華出科學性的知識和技能,把學生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到大課堂,使得學生融入其中,其樂無窮。如小學低年級課改課程中,開篇以貼合孩子心理的智慧老人、機靈狗、淘氣、笑笑等作為主人公,貫穿於整冊教材,學生和活靈活現的主人公一齊,暢遊數學這個充滿智慧的王國,寓教於樂。教材中包括如《人民幣》、《觀察物體》、《統計與猜測》、《時分秒》等直接聯繫生活實際的課題,使得學生能夠寓學於用,活學活用,樂學樂用,直觀而又真切的感受到生活中的數學和學習數學的樂趣和用處。課堂練習的設計,摒棄了枯燥的寫寫、算算,而是以比一比、賽一賽等遊戲形式呈現,學生在情境中充滿激情的完成知識練習和個性構成,高質、高效的到達教學目標和要求,體味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其次,如何處理教材和課堂教學,讓學生感受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是有用的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

一、創設教學情景,使“數學教學生活化”。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用心性。主要包括:

1.新課導入生活化,激發學習興趣

枯燥而又幹涸的語言環境,會禁錮學生的思維和創造力,使得學習變成生硬的知識灌輸過程。然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教師要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在教學中,要從孩子的心理特點出發,設計孩子感興趣的生活素材以豐富多采的形式展現給學生。以講故事,做遊戲,表演等趣味性的形式導入,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如:在教學《可愛的企鵝》一課時,能夠以談話導入:“同學們,你們看過動畫片《海爾兄弟》嗎?海爾兄弟經常和爺爺一齊到世界各地去探險,春暖花開的這一天,海爾兄弟和爺爺又登上熱氣球出發了,不一會兒,熱氣球飄到了南極,在那裏他們看到了許多可愛的小企鵝(出示圖片:可愛的企鵝)。這是,海爾兄弟又發現了新的數學問題,同學們,你們發現了嗎?小組互相説説,看哪一個小組發現的問題多。”這樣,孩子們的情緒很快就被調動起來,投入到快樂的學習情境中去。

2.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

多媒體教學具有直觀、形象、具體、生活化的特點,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能夠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直觀化,使難以理解的問題簡單化。如在教學觀察物體時,利用多媒體課件能夠直觀的像學生展示不同方位下的立體圖形,學生透過看、想,交流,更加具體直觀的瞭解物體的方位特性。

3.教學例題簡單易懂創設生活情境

以往的教師在把握教材是,大都是有什麼教什麼,不能夠靈活的使用教材。而今的數學教學要求把學生的生活經驗帶到課堂,要求在簡單的知識框架和結構上創造性的使用教材,讓課堂變得有血有肉。如在一節三年級的《鐘錶的認識》中,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把加菲貓這個孩子們熟知而又十分喜愛的卡通形象帶到課堂上來,生動而又形象地給學生展示了加菲貓一天中的作息時間,讓孩子們主動説出主人公每個活動的準確時間,藉此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對時間的知識有了深刻的瞭解。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反應是用心的、熱烈的,充滿興趣的,這就使得學生把生活和知識融會貫通,對生活和學習產生了熱情和濃厚的興趣。

4.模擬生活創設情境

既然數學來源於生活有應用於生活,因此,如果在課堂上將學生的生活經驗帶到課堂上來,那麼,就真正實現了生活和學習的統一。例如,在進行《人民幣》的教學中,能夠為學生創設購物情境,讓學生用人民幣進行購物實踐活動,在此過程中,孩子們不僅僅能夠真實的感受到實踐的細節,合作的樂趣,而且還能夠學習到購物時要守秩序,講禮貌,用過錢後洗乾淨手,買自己需要的東西,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等生活經驗,切實地在課堂上學會生活。

5.動手操作創設情境

好動是人的天性,孩子更是如此。在課堂上,能夠透過讓學生親身體驗、實踐操作、合作與交流,各種感官用心參與,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操作與表達潛力,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如在教學《有幾枝鉛筆》時,讓學生自己動手把鉛筆擺一擺,和同伴一齊列算式,實踐與合作潛力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一擺,和同伴一齊列算式,實踐與合作潛力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揮。

6.運用實物(掛圖)創設情境

直觀具體的圖和物是學生最為感興趣和最能調到學生用心性的,生動的圖畫和具體的形象能夠很讓學生快樂的陶醉在其中,不知不覺地把知識牢牢掌握。如在教學《找規律》時,能夠準備小熊、兔子、猴子、青蛙等生動多彩的形象圖片來吸引孩子主動發現其中的規律。“動物園裏舉行運動會,小動物們可高興了,你瞧,他們排着整齊的隊伍走出來了。”教師分步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並試着自己貼出圖片,説出理由。

創設情境應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合知識背景出發,讓學生感覺到所面臨的情境是熟悉的,常見的,同時優勢新奇的,富搞笑味和挑戰性的。使學生在簡單和諧的氛圍中,用心主動地參與學習,產生強烈的探索慾望,真正做學習和生活的主人。在數學過程中,教師就應充分利用學生的認知規律,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數學的實際,轉化“以教材為本”的舊觀念,靈活處理教材,根據實際需要對原材料進行優化組合。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加深學生對“身邊處處有數學”的體會。

二、研究生活中的數學,使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

數學教學不單單是為了把書本上的知識教給學生,而是要讓學生髮現知識及規律產生的過程,長一雙充滿智慧、善於捕捉問題,發現問題和研究問題的眼睛。所以,引導學生髮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採擷生活數學實例,提煉生活中的實踐素材,為課堂教學服務。

1.指導學生髮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數學,既能夠幫其積累數學知識,更是培養學生徐錫數學的最佳途徑。低年級的學生數一數路上的交通燈、家裏的凳子、家用電器的數量,比一比身高、體重,認一認周圍的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明白中高年級學生觀察數學美,如形體美、結構美等。感受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養成主動發現數學問題、學習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好習慣。

2.挖掘生活素材豐富教學知識

在教學過程中,課本上所展示的知識相對來説是十分單一、靜態的,那麼,如果把學生的生活經歷拿來作為素材,就能夠豐富課堂氣氛,使課本知識和生活經歷更好的結合起來,讓學生整體、客觀的感知數學,在生活中靈活的用數學,到達相輔相成的作用。如在教學小數的好處時,能夠讓學生自己去留意或收集平時的學習用品或生活用品的價格資料,如一枝鉛筆、一塊橡皮的價錢,或者一條毛巾、一斤葱的價錢是多少,在課堂上把這些資料展示出來作為題目資源,學生自然會覺得十分親切、真實,培養其熱愛生活的精神,也能在課堂這個小小的空間裏感受生活中的數學給自己帶來的樂趣。

3客觀展現生活中的數學原形

在進行教學時,讓學生從自身的生活經驗出發,蒐集資料,瞭解生活,提煉生活。例如在教學《出租車上的數學問題》時,教師沒有自己把資料展示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在課前自己蒐集搭乘出租車的有關資料,如出租成的起步價,每公里幾家及等待時間與價格之間的問題,熟悉瞭解這些問題後,學生在課堂上大膽的發表自己的見解,使得課堂成為師生、生生之間生動交流的平台,種種生成性的問題在交流與研討中產生。學生藉此走進了生活,又瞭解到了生活中的數學,真誠成為了生活和學習的主人。見解,使得課堂成為生動交流的平台,產生很多生成性的問題。學生藉此瞭解了生活中的數學,真正成為了生活和學習的主人。

三、數學練習生活化,做到學以致用

設計生活化的問題,讓數學從生活中走來,再將數學知識迴歸生活,既能讓學生感受生活化的數學,用數學眼光看待周圍的生活,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數學的魅力,增強學生生活中的數學意識,又有利於發掘每個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這對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用心性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數學課程標準》中也指出:“學生能夠認識到數學存在於現實生活中,並被廣泛應用於現實世界,才能切實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學習數學知識,是為了便於更好地去服務生活。應用與生活,學習致用。因此,在課堂教學結束後,能夠設計貼合學生口味的實際行的練習,培養學生運用的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潛力。與實踐活動、生活問題相結合。

1.具有生活化、應用性的練習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教學中,教學就應努力發掘出有價值的實習作業,讓學生在現實中尋求解決方案。因此能夠設計具有可操作性、趣味性和開放性的練習,讓學生喜歡主動地完成。如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形象思維佔優勢,喜歡生動形象地事物。因此,能夠使用過關遊戲、兒童樂園和數學王國等形式,激發學生的熱情和興趣,高年級學生能夠進行實際生活中數學問題的探索研究,找到最佳解決方案,改變學習和練習是學生負擔的狀況。

2.數學練習的合作性和實踐性,使學生自主完成

現行的數學教材使得教師不斷思考,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性與合作性。為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與實踐潛力,為構成良好的生活學習個性和品質,能夠定期讓學生以班或組等為單位,製作資料豐富多彩又充滿生活樂趣的《數學手抄報》或《數學牆報》,學生自主收集生活或透過圖書、網絡等發現的數學問題或數學常識,透過交流、研討,製作出趣味性、綜合性、啟發性的報紙,學生易於養成主動發現數學問題、自主交流合作解決問題的習慣。

3.學科生活結合綜合發展

學生能夠在已有基礎上,把生活中發現的已解決或尚未解決的數學問題,道聽途説的或充滿趣味的數學問題,透過《數學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不限制資料和形式,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獲取數學知識,使得數學練習更具有時代性、自主性和個性。學生對發現和探索生活中數學問題的潛力更加深入。

4.評價生活化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

以往的數學評價往往只是單一的等級評價,只是起到了調查反饋學生的學習狀況,以調整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枯燥而又起不到對主體的激勵作用。而生活化的數學評價,恰恰彌補了這些。在對學生知識的掌握狀況作以評價之餘,從學生的解題思路、潛力、習慣、情感、品質等多方面進行綜合性評價,表揚優點,提出不足,指出方向,使學生在真實而又生活化的情境中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樹立學習的信息,大大提高了學習數學的用心性。如對認真踏實、書寫工整地的學生評價:你的作業書寫的真漂亮,批改起來可真是一種美的享受啊!繼續努力吧,相信你必須會更加優秀!對聰明而又馬虎的學生:你的想法可真不錯,但是卻出了問題,好好查一查,看看問題出在哪裏?期望你告別粗心,和細心交朋友,老師相信,你必須會成功的!等等諸如此類的語言,會讓學生更愛學數學,更會學數學。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下,我們的數學教學,需要靠教師用心的為學生創造條件,在教學中為學生儘可能的創設生動搞笑、貼近生活、富有生活氣息的生活問題情景和練習,把生活實例融入數學,數學問題迴歸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認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切實體驗到“生活離不開數學”,“人人身邊有數學”,用數學能夠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透過貼近生活的評價方式激勵學生學數學,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潛力和解決問題的潛力,讓學生學習有用的數學,學會用數學。

教學教育隨筆3

談話能力是現代幼兒教師的基本功之一,如何説好話尤其在課堂上説好話應是每個教師應該不斷努力修煉的。課堂教學語言是教師組織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必備手段之一。課堂教學語言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活動的質量。下面就本次施老師執教的三研課沉與浮談談教師如何注意課堂教學語言的有效性。

1、注意説話的完整性

説話完整有利於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在課堂上,一定要儘量給幼兒完整的語言,有助於幼兒更好地理解教師的意思,作出正確的表示,也有助於提高幼兒説完整話的能力。在一研活動中,施老師在統計幼兒猜想結果時,語言的完整性注意得不夠,五次統計都説“沉下去的舉手”“浮上來的舉手”,這兩句話都是不完整的,從字面上説,這兩句話中的“沉下去”和“浮上來”都指代了幼兒,而不是指代沉下去或浮上來的物品,應該讓幼兒在聽取完整的話以後作出正確的表達。“猜想xx在水裏是沉下去(浮上來)的小朋友請舉手。”在這樣一句話的提示下,幼兒就會很清楚地去看一下自己的相應猜想,然後作出舉手或不舉手的動作。雖然前一次的提問幼兒也能作出舉手或不舉手的反應,但出現了少數不根據自己猜想結果去混亂跟舉手的幼兒。而在最後一次活動中由於教師説話的完整性,幼兒作出反應的正確性就明顯不一樣。如果教師平時在注意自己説完整話的同時注意幼兒説話的完整性,長期下來,幼兒的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一定會有所提高。

2、注意説話的一致性

在一堂課中,有關語言教師要注重前後的一致性,有利於加深幼兒的印象,並較快地接受相關知識。在活動中,施老師對沉和浮的表述前後有所不一,如有時“xx在水裏是沉的(浮的)”有時“xx在水裏是沉下去的(浮上來的)”這兩種説法其實是物體在水中的兩種不同的狀態。“xx在水裏是沉的(浮的)”是物體放到水裏運動以後的一種靜止後的狀態,“xx在水裏沉下去(浮起來)了”是物體放入水中後靜止前的一種運動狀態,下去了,起來了,最後的結果還是應該表述到是沉還是浮這個點上。因此,我認為施老師在表述時要注重根據活動的情況恰當表述。如在引導幼兒實驗觀察時,應説:“把物體放入水中,看看它會沉下去還是會(浮起來)?然後用沉或浮的標記記錄下來。”或者直接説“把物體放入水中,看看它是沉的還是浮的?把結果記錄下來”在統計幼兒的猜想和實驗結果時,應説:“xx物體在水中是沉的還是浮的?”同時在課中施老師還應同幼兒出現了“浮上來”“漂起來”等詞語,綜觀起來,教師要注意在同一種情況下對知識的表述應該保持一致,同一概念老師以不同的語言來表述,不但有違科學的嚴謹性,也不利於幼兒接受新的概念。

3、注意説話的情感性

話的情感性有利於激發幼兒的興趣,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也更能增加教師的親和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幼兒教師更要注意説話的語氣、語調和措詞,以便更好地符合幼兒的接受口味,同時也能更好地為課堂教學的質量增色。活動中,施老師的語言在語氣和措詞上已經基本符合幼兒的接受口味,如果能再注意一些語調的抑揚、語詞的精簡明瞭,就會更有利於課堂教學質量的體現。

教學教育隨筆4

本學期開始,我校為了方面老師們使用多媒體工具,給每間教室的電視配了多媒體電腦。至此,用於多媒體教學的硬件基本全部到位,就看老師們是否願意用了。

從第一節新課,我就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我教學用的課件主要來源網上下載的資源。但是這種課件不能直接應用於我的教學,還要利用資源庫中豐富的圖片、視頻、文本資料做一個大的調整。一般而言,我“做”的多媒體課件主要由三部分組成:視頻或者精彩圖片的導入——>教學內容——>重點、考點總結——>課堂聯繫。

雖然本學期的教學重點是應對期末考試,但是,如果教學中沒有樂趣,師生都將感到痛苦。所以,每個新課的導入,我都使用視頻和精彩圖片,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當然,視頻和圖片不一定都是導入的全部。教學內容主要由各種地圖、重要圖片和必要視頻、提綱和關鍵短語以及問題組成。教學過程完畢後,要以大字體和對比鮮明的色彩呈現本節內容的重點和會考考點。一方面,讓學生明確本節內容的考點,另一方面梳理本節課的知識結構。

上述是我在教學方面的做法,下面説説我在課堂管理方面的嘗試。初中的課堂,其中課堂管理至少佔用了10%的時間。良好的課堂管理是教學能夠順利進行的保障。我的課堂管理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獎懲。我曾經嘗試過以個人為單位的獎懲,其結果是優生表現地更好,而後進生則表現地越來越差。所以上學期我嘗試了以小組為單位的獎懲,發現差生有所進步——至少違反課堂紀律的行為有所收斂。本學期因為時間很緊,不能在課堂管理上花太多的時間,所以,獎懲對象由原來的小組變為大組(約為三個小組的人數)。我的做法比較簡單。上課前在黑板的右上角劃出一小塊區域,對應各大組的位置,寫上各自序號“1234”。在上課期間,如果有人違反課堂紀律,就在他所在的大組的序號下面打一個“×”,如果問題回答正確或者任務完成較好,則打一個“√”。雖然這種評價對大組的評價只是畫畫“×”和“√”,但是,學生也看地很重。當某位同學因違反紀律而得了一個“×”時,該組的其它同學會批評這位同學;如果得了一個“√”時,全組都很高興。這樣做,不是教師一人單打獨鬥地管理課堂,而是利用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激發他們參與到課堂管理中來。但是,這種課堂管理的作用是有限的。對紀律較好的班級而言,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但對於紀律本來就較差的班級而言,在班級管理手冊上填寫“差”和在批評欄內填寫個別學生的姓名幾乎沒有作用。是這個班級和個別學生麻木了嗎?還是年級上“不作為”?也許,是這種單一、機械的評價還有其它問題。每一個單元學習完後,都要進行單元測試。我們以前的地理教學中沒有單元測試。有選擇題、填空題、讀圖填圖題、連線題、問答題等。題量不多,一般20分鐘就能完成。

為了達到以考促學、以考促教的目的,我這樣讓學生們完成每章的單元測試題。前15分鐘根據已經發的試題自己複習,但是不能把答案寫在試卷上;獨立複習完成後,再給5分鐘時間,小組內可以討論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但還是不能把答案些在試題上。最後20分鐘時間才閉卷考試,杜絕作弊。凡是違反紀律的人,抄寫試卷兩遍,凡是不及格者,抄寫試卷一遍,或者補考一次。考完後,試卷交給老師,等到下節課再分發給學生,同桌交換批改。

總體而言,這種單元測試方法效果比較好。看着那些為了考高分而努力的學生,我暗自高興——有的急匆匆地查着課本,有的在在稿紙上邊寫邊畫,有的口中唸唸有詞,有的湊在一起熱烈地討論……而且,從測試看,大部分學生還是掌握了基本知識。但是,這種一刀切的做法讓有些後進生感到痛苦——僅靠他們的能力,他們難以達到我的要求;但是,如果他們作弊,則面臨這抄寫兩遍試卷的痛苦。所以,有些學生乾脆放棄——考試時他們睡覺,等到講完試卷後,則“輕鬆”地抄寫一遍。有個別學生逆反到什麼也不做的地步。有一次,為了鼓勵兩位後進生考試,我降低了及格分數線,但引來了其他學生對我做法的不滿——他們認為不公平!

儘管種種問題還未解決,但是,我們的新課已經上完,如何高效地複習,又是一個難題。

不管我怎麼做,我的目的都是讓他們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啊!我知道我的做法還有問題,但是,我現在不知道如何做才能對我的學生更好。所以,讀書和請教有經驗的老師就成了提高自己的主要途徑。當然,還要做教學研究。提高自己的最佳途徑,我認為,應該是以教學為載體,在理論的指導下,做教育科研。

教學教育隨筆5

分析一下班會課的歷史和現狀,不難看出,班主任老師對班會課往往“操心”太多,放得不夠,而要想使班會活動發揮它的教育作用,真正成為學生自我教育的活動,取得教育實效,就唯有把班會的自主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班會的主人,提高學生在班會活動中的參與度。班主任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給以適當的點撥、指導,而具體的工作要讓班委會發動全體學生一起去做。一次有益的班會活動,它的教育性是貫穿於準備、開展這整個活動過程中的。

首先,讓學生圍繞學校教育中心自己確定班會內容,要求人人獻計獻策,如果被採納利用,就授予“班級小主人”的稱號。可以説學生的智慧是無窮的。比如:圍繞如何開展勞動教育,學生在班主任的引導下,提出了許多活動內容,有進行家務勞動的“今天我當家”和“家庭勞動卡”活動,有自我服務方面的勞動技能競賽和包餛飩、野炊等勞動,也有關心他人的“為小弟弟小妹妹包書皮”、為老師做椅墊活動。還有服務社會的打掃公共場所,擦欄杆等公益勞動,可謂全面周到,豐富而充實。又比如:學生圍繞“知我家鄉,愛我家鄉”教育,提議讀《吳江英烈》。學生們分成小組尋找知情老人,瞭解家鄉英烈的故事,我和班委會一起設計了一堂生動的班會課--吳江英烈知多少。後來,這個班會活動獲得了江蘇教育雜誌社舉辦的“三熱愛班隊活動”徵文三等獎。可見,發揮了學生自主性和創造性的班會活動是卓有成效的。

其次,讓學生組織主持整個活動過程,從內容的選擇,節目的編排,程序的安排以及串聯詞的寫作,全部交給學生,但老師始終參與,做好“扶”和“導”的工作。記得學校開展主題班會評比的時候,我班選定了“誇誇我們的家鄉”這個主題,方案確定,同學們紛紛行動起來,有走訪老人、瞭解家鄉歷史的;有拍攝照片反映古鎮新貌的;有蒐集圖片資料、名勝古蹟材料的……更讓我記憶猶新的是我和學生一起“創作”快板,“改編”了有關歌詞,使這個活動自編自導自演,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又比如:為了祭掃革命烈士墓,學生人人自制了小白花、小花環,人人讀一個革命烈士故事。有了人人蔘與的活動準備,活動時對先輩們的崇敬之情就油然而生了。班會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對班集體的認同、理解和創造性並因積極投入而得到了成功的體驗。

教學教育隨筆6

幼兒園裏老師給幼兒獎小星星、小物品之類的獎勵是司空見慣的平常事,這不僅讓幼兒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感,同時增強了自信心,甚至潛意識裏也形成了良性的激勵競爭,促進上進心。作為一名幼兒教師,一直來,我也是這樣做的,然而,一次的偷懶,去讓我對這樣的獎勵有了另一種認識。

那是一個週五的下午,例行的一週總結獎勵活動,本來想好好花點心思,每位幼兒獎一隻用五彩紙折成的兔子,好讓他們高興高興的,可折了兩隻兔子後,被其它的事情耽誤了一下,後來提不起精神繼續折了,怎麼辦?突然,一個想法冒了出來,我何不將錯就錯,把兩隻兔子與其它的大小不等、顏色不同的星星一起作獎品,讓幼兒自己評價,該如何獎勵。結果,對這次的獎勵活動,幼兒異常活躍、興奮,積極性大大地提高了,他們各自都有發言權,我每舉起一樣獎品,他們就説出這個獎品應該獎誰,為什麼要獎給他,等全班都通過後我就將該獎品獎給那位幼兒,然後其他的幼兒再説出一些勉勵的話,希望被獎的幼兒下週哪些方面再爭取進步。

嚐到了一次甜頭,以後的獎勵活動我都把獎勵權交給幼兒,漸漸地,我發現他們的思維有了明顯的飛躍,對各種事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敢於大膽地表述出來,口頭語言的表達大大提高了,最主要的是學會了欣賞別人的長處,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

回想當初,不禁渾身一顫,不是嗎?在種種的所謂獎勵的外在好處的光環庇護下,我不知不覺進了一個誤區,那就是理所當然地把獎勵的自主權獨攬在自己身上,以自己教師的眼光、意識為標準,去衡量幼兒的表現,以致於忽略了活動本身的互動性與開放性,很容易使幼兒產生一種觀念,老師的標準就是對的,老師説誰乖,誰就是好孩子,就可以獎小星星,慢慢地形成一種較依賴教師,以教師為中心的意念。這不是違背了我們的教育宗旨嗎?多可怕呀!還好,現在我終於醒悟,走出誤區了,而更值得高興的是,我們班孩子都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程度上自覺進步了.

教學教育隨筆7

作為新的老師總會想到這麼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五環節學習法”的習慣,充分利用整塊和零碎時間。開始可以手把手的教給他們如何預習和複習,幫助他們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如:小時間的利用:

1)可利用課前五分鐘讓學生高效率複習上節內容和預習本堂課要講的內容,並一定要做好檢查驗收工作,這個時候學生的注意力最集中,效果最好。

2)教學生將每單元中重難點的句子和單詞歸納起來,可充分利用小時間,隨時翻看記憶,

3)為適應學生的要求,加強學生的聽力,每週,利用課前五分鐘訓練學生的聽力以及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

為學生打造一個屬於他們的平台,以起到滴水石穿的效果。

教學教育隨筆8

音樂教育是一種富有強烈藝術感染力的審美教育,它藉助於傾聽來感知音樂美,藉助歌唱來表現音樂美,藉助表演來發展音樂美,它對於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增強對音樂及外界事物的感知力、培養具有個性化創造力的一代新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富有創意的音樂教學實踐中,教師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確立學生的實踐主體地位,鼓勵學生求新、求異,不斷培養學生敢於創新的意識,勤於創新的思維和善於創新的能力。

一、善於營造氣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美國創造力研究專家託蘭斯認為:創新能力的發展,必須在自由而安全的氣氛中才能進行。所謂自由就是儘量減少對學生的行為和思維的無謂限制,給他們自由表現的機會。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活動空間和時間。使學生在音樂教育活動中消除恐懼心理,鼓勵、幫助學生進行大膽的嘗試,展開自由的想象和表現。而創造意識是學生在自我表現和自我想象的基礎上創造性的表達心的中情感。我經常採用課堂音樂教學多樣化,來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思維創造能力的發展。

二、改變教學方式,重視學生即興創作

最需要動腦筋的是教學方法的創新,這是每一位教師最直接的研究課題,是體現教學成效的重要因素。傳統的教學方式以傳授知識為目的,以教師為中心,讓學生被動地接受而無需動腦,課堂氣氛講究一個“靜”字。而現代教育講究學生的“參與”、“創造”,要讓學生大膽發問,敢於質疑,課堂氣氛講究一個“動”字。怎樣讓兒童真正動起來,挖掘他們潛在的創造力。著名的音樂教育家奧爾夫認為,即興是最古老、最自然的音樂表現形式,是情感表露的最直接的形式。奧爾夫的教育活動通過兒童的積極參與和唱奏實踐,以即興活動形式發展兒童的音樂體驗、嘗試創造音樂的能力。

即興活動重視兒童在“做”的過程中的主動學習,以及想象力、獨創性的發揮,因此做不做是關鍵問題,而做得好不好不是關鍵問題。兒童在成長、實踐過程中的結果可能是幼稚、粗糙、不完美的,但可貴的是兒童的探索精神,是兒童在實踐中的體驗和獲得的經驗,是兒童自然的情感、想象力、個性的發展。奧爾夫説過,原本性的音樂是讓兒童很早就開始以即興活動形式,創造性地探索節奏、音響和旋律等音樂基本素材的各種變化和重新組合。即興是奧爾夫教學法的核心部分。他稱此為他的“音樂教學方式的獨特之處,音樂學習和創作的基本部分。”

教學教育隨筆9

聽了程老師的一席話,我也深有感觸,小班制條件下課堂教學的價值取向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較,它的優勢的確很突出。

我們都清楚學習不是知道了什麼,記住了什麼,學習是學生通過自主活動對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過程,在小班制條件下,便於教師針對學生的認識水平正確地選擇,組織和設計教學的內容,並以開放、對話的方式呈現。

例如《影子》一課以簡潔、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影子和人“形影不離”的特點,但學生對太陽和影子的位置關係搞不清,是教學的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

40位小朋友在老師的`幫助下,在課堂上做起了遊戲,我們搬開桌椅,在騰出的空地中間,小朋友們圍着燈站好:“今天,老師把太陽公公也請來了,想不想和太陽公公玩一玩,看看自己的影子什麼時候在前,什麼時候在後,什麼時候在左,什麼時候在右。”40個小朋友拉着手,圍成一個大圓圈,在教室裏試着活動,他們邊跑邊互相持着對方的影子。“噢!影子甩不掉。”這就是書上説的“影子像條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因為學生圍成的是一個大圓,所以處在燈光的任何一個位置的影子學生都能很直觀地看到,根本不需要教師對身體與影子的位置變化關係作任何解釋。

這樣,在實際活動中,本課難點迎刃而解,實現了玩中學,學中玩的初衷。

教學教育隨筆10

作為老師,我們都知道要提高全班學生的學習成績,除了要保證優秀生的學習成績外,提高中下生的成績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學困生的成績,所以在平常的教學中,我非常注重轉變學困生,來提高全班的成績,下面我來談一下我的做法和想法。

很多成績差的學生並非智力低,而是貪玩、懶惰、上課不專心聽講,還有的學生由於家庭原因,父母從不過問孩子的學習,孩子的自覺性差,不完成作業,導致基礎差,學習跟不上。針對各種情況,我採取以下措施:

一、善於捕捉閃光點,幫助學困生樹立自信心

學困生一般自信心不足,所以我在課堂上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我在課堂上經常對他們説,你們在我眼裏都是最聰明的,都是有潛力的。這樣師生之間的距離一下子被拉近了。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一方面我經常鼓勵學困生多開口回答問題,剛開始時,他們可能會怕自己説錯被別人嘲笑,所以我就在他們耳邊輕聲説:“沒關係,只要你説出來,就成功了。”同時微笑着看着這個學生,而且不管對錯,我都給予表揚。慢慢地,參與的學生多了,許多學困生都嘗試到成功的喜悦,上英語課積極多了。另一方面,在課堂中我善於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因為每一個人都渴望成就,都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發揮,而每一個學生都得到老師的表揚,獲得老師的認可,這就需要老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允許學生犯錯,善於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對學生進行多獎勵,老師應該急於對學生的優點加以稱讚,遲於找錯。就拿我以前所教過的一個學生來説吧,他的名字叫顏智峯,他是從一所比較差的私立學校轉學到我們學校的,他的各科成績都很低,在學習上缺乏上進心,經常在課堂上亂髮言,衝動易怒,常欺負別的同學,每天都不完成作業,對於老師的教育也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老師們都很頭痛。但是作為他的英語老師,我並沒有放棄他,而是多方教育他,及時捕捉他的閃光之處。有一次全校學生搞清潔衞生,很多學生看到搞得差不多了就走了,只有他一個不怕苦繼續在搞衞生;還有一次單元測驗中,有一道難題全班只有他一個做對,我就抓住這兩次機會在班上表揚了他一番,我觀察到他的表揚由沮喪到驚訝再到振奮,我知道我的表揚起到了成效。慢慢地,這個學生樹立了自信心,獲得了成就感,逐漸改變了,脾氣改好了很多,慢慢在我的暗示與引導下,變得喜歡思考問題,成績也慢慢提高了。我經常覺得“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要在學生身上傾注愛心,更加要對學困生傾注更多的愛心與耐心,才能與學生進行交流,才能使學困生真正感受到你對他的關心,學困生才會有所進步。

二、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愛學習最大的一個源動力,只有興趣才能緊緊抓住孩子們的心,怎樣來抓住孩子的心呢?在課堂上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採用了許多方法,例如利用多種手段或媒體和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時而唱歌,時而做遊戲,時而課本對話表演,有時根據孩子們好勝心強的特點我會在課堂上進行課文朗讀比賽以及各種小組活動競賽等等,使英語課生動、有趣。我認為在英語教學中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就是應該激起學生的參與意識,活躍課堂氣氛,寓知識於娛樂中,讓學生輕鬆愉快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來。如每節課開始時先讓學生唱歌,做做熱身操,把學生的思緒一下子指揮若到課堂上來,在講解某些語言難點時,我會用比較誇張的卡通式人物動作表現出來,讓學生記憶深刻,使孩子們上英語課感到有趣味。

教學教育隨筆11

大班教師教育教學隨筆一:“懲罰”也是愛的另一種表現

隨着年齡的增長,升入大班後,孩子們的自主性和自我意識越來越強,他們看待事物的角度和觀點也已經從小班的“逆來順受”變成了“敢於創新”。孩子們每天有説不完的話,教室裏時不時看到這個在跑,那個在鬧,老師的話只能起到三分鐘的震懾作用,三分鐘之後的混亂可想而知。其實,我們不能總像小班一樣是依着孩子的性子來,也應該讓他們知道做錯事情是要經受一定懲罰的,以此來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讓他們學會一些必須要遵守的規則和。所以,有時懲罰也是愛的另一種表現。

叛逆期的經典表現就是所謂的“反着幹”,他們的膽子越來越大,也越來越敢説、能説了。我們在欣慰他們有主見的同時也不得不頭疼他們個人情感的毫無限制的釋放。而小班的教育方式——細聲細語,娓娓道來已經嚴重激發不起孩子們傾聽的興趣。所以,我們必須制定一定的規則和紀律,還要採取一定的“獎懲制度”,讓大班的幼兒明白如果表現的好老師會給予獎勵,但違反規則和紀律就會受到一定的懲罰。

記得曾經有一位家長語重心長地教育我們老師怎樣去教育他的孩子,“我們要尊重孩子的需要,儘量多照顧他的情緒”,我們曾經無數次的採用這種所謂的“照顧他的情緒”的教育方式,但是事過之後我們發現造成的結果就是他的變本加厲。從孔子就研究出了“因材施教”這樣一種既有深度又有力度的名詞,而且這個詞也被廣泛的應用着。孩子的性格截然不同,我們針對不同的孩子選擇的教育方法也應該是不一樣的。比如:班裏有些孩子的性格比較內向,心小,對於這種孩子我們就需要循循善誘,而不是厲聲呵斥。而有些孩子就是班裏的強者,什麼都不在乎,在嘗試過種種的説服教育之後,他仍然會表現出一種盛氣凌人的霸氣,對於這種孩子,我們就只能通過懲罰來挫挫他們的鋭氣了。當然,我們所謂的懲罰並不等同於體罰,本着愛孩子的心理,我們只是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急迫,但是卻並不至於要用身體上的懲罰來達到我們的教育目的。比如:組織活動時不專心,喜歡交頭接耳,我們會走到他旁邊輕輕的摸摸頭以示提醒;上課不專心,不聽講,而且還搗亂課堂秩序,我們就只能將肇事者喊到前面,脱離開讓他喋喋不休的小環境,進入比較安靜的環境中專注的接受教育;有些孩子就是不喜歡喝水,可是明明嘴巴都快要乾裂了,家長心急如焚,我們只好責令他在別人喝一杯的時候他需要喝兩杯;當別人在玩玩具,而他只是關心用玩具來打鬧的時候,我們就要讓他到一邊清醒的反思一下自己的錯誤究竟是什麼......

和孩子們相處了幾個月了,看着孩子們從中班升到大班,並且一天天的進步着,我們真的很欣慰,但是大班畢業之後孩子們將面對新的學習環境,而這個環境不再如幼兒園這般,他們要逐漸學會認真聽講,端坐整齊,懂得注意力集中的含義,所以,我們任重而道遠。我們發自內心的希望他們能夠以後的路走的更加寬敞平坦,我們希望他們上了小學、中學乃至大學都是班內的佼佼者,在我們的眼中,他們就是自己的孩子,良心告訴我們他們的發展與我們息息相關,只有教育好他們,我們的教育生涯才不會有遺憾,所以,有時難免會嚴厲,有時難免對孩子使用“懲罰”。

我希望孩子們能夠理解,最主要的是從每次老師對他們的教育中明白老師的良苦用心,知道下一步他們該怎樣去做一個好孩子。從小培養孩子們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是每一位父母和老師要做的重點工作,寵愛、溺愛不要發生在孩子們身上,讓我們的愛變得更加理智。

大班教師教育教學隨筆二:迴歸自然育靈性

無論您在哪個季節走進我們的幼兒園,您都會看到滿院子正在快樂做事的孩子們。

春天,孩子們在悠然地賞花,看小草偷偷地冒出小芽,等待蟲兒們陸續地出現在春陽下;他們自在地餵魚、喂小兔子、看小雞仔們嬉戲;他們聽鳥兒唱歌,給鳥兒築巢;他們專注地觀察、投入地寫生……夏天,孩子們捉螞蚱,撿蝸牛,粘知了,逮蝌蚪,摘野花,採野菜;在自己的農耕小田裏除草、捉蟲、幸福收穫;在林中捉迷藏,在雨中狂歡;他們盡情地玩水、玩沙、玩泥巴,或者圍坐在草地上聽故事……秋天,孩子們或是正在採摘黃澄澄的柿子和紅彤彤的山楂,或是正在撿拾脆生生的鮮棗兒和剛落下來的核桃;他們與秋風嬉戲,與落葉共舞;在樹木的枝幹上,您看到的不只是樹葉,還有自己爬上去的孩子……冬天,孩子們瘋狂地玩雪、玩冰、堆雪人、打雪仗、凍冰花……看到這裏,也許您會納悶:您講的是公園還是幼兒園?您講的是事實還是童話?

這就是我們的幼兒園,秉承自然教育的理想創造的一個富有童話色彩的幼兒樂園。

要了解這個自然教育的童話,先要了解我們的教育哲學和理想。

秉承“天人合一”的教育信念和理想天人合一,是中國古老的思想信念,也是我們實行自然教育的哲學基礎。人是自然進化的產物,自然之子。所以,自然環境對孩子的生命成長、心靈啟迪至關重要,尤其在養護孩子的“真善美”及“智慧和靈性”等方面有着社會所無法比擬和替代的作用。美國當代著名的海洋地理學家雷切爾·卡森説,“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從中獲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愛默生也曾説過,“培養好人的祕訣就是讓他在大自然中生活。”

而我們的教育理想就是,給孩子創建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機會,讓孩子真正地體會到大自然萬事萬物的神奇和美妙,體驗到在大自然裏嬉戲和探索的快樂和幸福,初步感悟到人在自然裏的位置及人與自然的關係,從而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裏,播下天人合一的種子。

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孩子們過一種內在自然和外在自然完整統一、幸福快樂而又富有意義的童年生活;讓我們的老師過一種平和潤澤、幸福完整,通過成長自己而引領大眾的教育生活。

所以,我們的教育宗旨就是,以自然育靈性,以大愛啟智慧,為孩子一生的發展和幸福奠基。

“無中生有”創建自然生態資源為了實現我們的自然教育理想,自20xx年辦園初,我們就因地制宜為孩子們建了一個生態園,大體分為遊戲區、觀賞和探索區、養殖區、種植區四大區域。

遊戲區裏我們準備了沙、水、泥、土、石等自然遊戲材料,讓孩子們自由自在地玩個夠。在這裏他們一會兒是建築師,一會兒是工程師;一會兒是燒烤店的燒烤師,一會兒又是蛋糕房的蛋糕師……在探索和創造中,感受着這些自然材料的魅力和特點,感受着自己和這種種不同物質的聯繫。

觀賞區和探索區裏,我們種下了杏樹、梨樹、桃樹、櫻桃樹、核桃樹、李子樹、山楂樹、棗樹,無花果樹,櫻花、梅花、海棠、紫薇、丁香、木槿、凌霄、牽牛、荷花等大量的花草樹木。這些花草樹木隨着季節的變換呈現出不同的美麗景色,和諧美麗的自然環境吸引了很多有趣的昆蟲和鳥兒來這裏安家。在這裏,孩子們自由地享受着自然賦予我們的一切美、愉悦與安寧,深切地體驗着春夏秋冬四季輪迴帶給包括自己在內的周圍事物的不同影響。

養殖區裏,我們養了雞公雞婆雞仔一家和兔子、鴿子,它們和諧相處其樂融融。在這裏,孩子們可以餵養它們,觀察它們,模仿它們,研究它們。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建構着自己對動物的認知體系及情感態度。

種植區裏,我們為孩子們開闢了一塊塊袖珍農耕小田。在這裏,孩子們種下他們滿滿的好奇和期盼;在這裏,他們瞭解各種植物不同的種植方式、生長及生存智慧;在這裏,他們感受體驗着植物生長週期裏不同階段發生的不同的故事;在這裏,他們品嚐着勞作的滋味和收穫的快樂;在這裏,他們通過觀察、探究、測量、記錄、寫生、泥塑、烹飪、表演、照料、養護等各種方式建構着自己對自然事物的認識以及與自然的關係。

看着鳥語花香的自然生態園,人們很難想到,它當初竟是一片廢墟瓦礫。

德州躍華學校是一所從幼兒園到高中一條龍辦學的民辦學校,幾個學部都在一個校園內。1999年創建的初中部和高中部;20xx年創建的小學部;20xx年創建的幼兒園。校址的前身是一塊麥田。20xx年3月我來到這個學校時,幼兒園正在挖地槽階段,整個園區都是建築工地和建設其他學部時殘留下的建築垃圾。工程完畢以後,大堆的垃圾被集中清理以後,留下了目前生態園的前身——泥土裏或埋藏着或混雜着瓦礫石塊且凹凸不平的十來畝地。這塊地不光荒蕪雜亂,還很肥(由於各種原因,一度以來,這裏是某些人大小便的地方。為了取消這項功能,耗費了我4年多的時間——每天早晨我上班第一件事情,就是拿着鐵鍬去掩埋大便)。在如何處理和利用這塊荒地上出現了分歧,有人主張硬化,即用瓷磚或大理石鋪砌起來;有人主張軟化,即用塑膠地墊裝飾起來。而我對投資人説:不要動這塊地,給我們留着,這塊地能長出咱們幼兒園的特色——自然。

大班教師教育教學隨筆三:在社區活動中,培養幼兒愛護環境

社區教育的開發和利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而社區教育的優越性在於其通過社區內的環境佈置,人文氣氛,以及所組織的各項大型專題活動,對生活在其中的孩子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那麼,在日益蓬勃發展的幼兒園環境教育中,如何開發,利用園外環境――社區教育活動,從多方面多渠道地對幼兒進行自然而然的環境教育,拓寬幼兒的環境保護的視野,從而自發地產生愛護環境的情感呢?在此談談我班的一些做法。

一、讓幼兒到社區宣傳環境知識,萌發愛惜一草一木的意識。

實踐,永遠是鍛鍊幼兒,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最好方法。在不斷的學習中,孩子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環境知識,並逐漸地表現出向同伴以及弟弟妹妹介紹環境知識的熱情。惜逢我園地處江灣橋南紡織路,隸屬中海名都小區。我決定利用這一無意識的行為,組織幼兒大膽地向名都小區裏的居民們,路人宣傳環境知識,在實踐中進一步培養孩子愛惜環境的情感。

於是,我們班裏首先開展了“名都環境宣傳員”的競選活動,讓幼兒自己評比誰是最佳宣傳員。孩子們在小組內展開了激烈的競賽,選出代表在班上比賽,終於選出了幾名“環境宣傳員”。我們要求他們以自己是一名“環境宣傳員”的身份向小區居民或路人宣傳節約用水,講衞生等知識;向阿姨們講垃圾分類放的重要性;向吸煙的叔叔宣傳香煙的害處多;向公公婆婆講愛護草木等,共同營造小區美麗的環境。

小小“宣傳員”稚嫩的話語,簡單而生動的講述,既贏得了周圍羣眾的讚許,也增強了孩子宣傳環境知識的信心。自此以後,班上的幼兒形成了一個你追我趕的局面,不但積極學習新的環境知識,還大膽地向別人宣傳,對不良的破壞環境的行為習慣敢於提出批評,孩子愛護周圍環境的意識在不斷增強。

二、發動家長共同參與社區公益活動,共同提高環保觀念。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言行舉止,興趣愛好,都在孩子中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因而設法讓家長共同培養參與社區活動,爭取家長參教、議教、助教,進而識教,懂教,共同培養環保觀念,是非常有必要的。

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邀請父母和孩子一起共同利用廢舊物品製作玩具。家長們幫助孩子收集了各種各樣的廢舊物品,共同製作出各種各樣的作品:有利用一次性杯子製作的七彩水桶;有利用食品盒製作的玩具車;還有栩栩如生的杯子娃娃……,大大鍛鍊了家長幼兒的動手製作能力。

經過和家長一起參加社區活動,使孩子們對參加社區環保活動的熱情進一步提高,幼兒園、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形成金三角的合力作用。生活垃圾即會變寶,極大地激發了幼兒利用廢物製作的興趣,不斷地增強了幼兒的變廢為寶的觀念。可見,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一個家庭影響一方社區的輻射作用,在我們的教育中已初見成效。

利用社區活動進行環境教育的效果是顯着的,孩子們明白了自己什麼行為對環境好,什麼行為不好,慢慢地把學習環境知識的興趣昇華對環境問題的興趣。他們開始關注周圍社區環境,不斷地在社區中交流與分享環保信息,逐漸萌發了利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實際行為保護周圍社區環境的情感,真正理解了環保的意義。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怎樣更好的開發和利用社區活動資源,帶領幼兒在“走出去”中豐富環境知識和經驗,創設理想的教育環境仍是我們今後探索的方向。

教學教育隨筆12

一次我班幼兒在畫“我的好媽媽”的主題畫。孩子們都在安靜的畫着自己可愛的媽媽時,卻有兩個小朋友不知為什麼爭吵起來了。我走過去一看,原來,它們是為了自己畫的媽媽有所相同而爭執,一個説你媽媽是短頭髮,而另一個説你媽媽是長頭髮,因為意見不同才吵起來。一位小朋友認為,自己畫面上的媽媽穿的是紅上衣才好看。另一個小朋友認為,媽媽的衣服應該是綠色的才好看。看到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意見,我沒有説話就站在旁邊

這時候,只見兩位小朋友還在爭執不下,就問這到底是為什麼。有的説,紅顏色好看,有的綠顏色好看。他們又在爭執起來!這時,澤澤小朋友站起來説,你們説的都對,什麼顏色都很好看,於是,他們不再爭吵了就開始畫了起來。一會兒工夫畫好了,比一比都説,都挺好看的。我站在旁邊看到了,我拿起兩幅畫對小朋友們説,你們看好看嗎?這兩幅畫呀,都挺好看的。。孩子們一聽,,都立刻高興地拍起手來。接着我又告訴小朋友們,以後你們有了不同的意見,就應該用討論的辦法來解決,可不要再吵吵鬧鬧,這樣的事情不要再發生。

從這一件事情中,我看到了,當幼兒之間有了爭執時侯,老師可以讓幼兒自己來解決問題。這樣既能鍛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培養了他們勇於當眾發表自己意見的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教學教育隨筆13

如何讓每個成員都參與課堂,成為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一員,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和做人的尊嚴呢?我在評價機制上動腦筋,不僅採用將全員參與作為評價小組的重要指標、進步幅度大的成員為小組雙倍加分等方法,還利用溝通平台(每個班級門外牆壁上一塊由各任課教師書寫,用來公示班級優秀小組和進步學生的小黑板)來放大他們的成功,讓各班師生一整天都能見證他們的光榮。還別説,這種做法真讓我收穫着因學生進步而帶來的欣喜和幸福呢。

課上,分配好朗讀的展示任務後,各組進入緊張的準備階段。當我走到四組巡視時候,正好組長勸説組員馮世陽,"你讀倒數第二段吧","我能行嗎?"馮施洋小心翼翼地説,拒絕的語氣裏卻分明又是熱烈的期待。我知道他底子太差了,他想讀卻又怕讀不好,影響小組……我連忙俯身輕拍着他的肩膀和大家説:"我看你們組長有眼力,他能讀好,你們説呢?""是的,你要是不讀,咱們就少一個人次分呢。"同學們鼓勵道。

展示時間到,大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到第四組馮世陽的時候,同學們詫異第四組怎麼能讓他單獨亮相呢!因為馮施洋在大家眼中就是一個膽小、説話吞吞吐吐的同學。那一刻,屋子裏更是格外寧靜,寧靜裏還帶着緊張。他開始讀了。"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點也不驕傲,因為一顆好的心是永遠不會驕傲的。他想起他曾經怎樣被人迫害和譏笑過……"他的聲音裏像是凝聚了所有的磁力,個別地方還有些不連貫,但在這個文段的朗讀中竟然讓人感覺到是激動和難忘的回味,當他坐下,片刻的寧靜後是一片雷鳴的掌聲。"給第四組加2分,因為他們組員進步大!"我説,"你們的掌聲就是加分的最好理由,對吧。""對!"全班同學大聲地喊道。當我把加分寫在黑板的小組評價欄裏後,我看到他的小臉漲得通紅,正如他所讀的文段裏的話一樣,"他感到太幸福了"。

為小組加分的願望,讓他超越了自己,勇敢地站起來;而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日趨進步,讓這樣的醜小鴨享受到成功的幸福。

溝通平台,點亮每一個名字

課後,當我來到走廊在溝通平台上寫評語的時候,圍過來的同學説,"老師,寫馮施洋!老師,寫馮施洋!"我笑了,同學們多可愛呀,他們懷着一顆好的心和我一樣為同學的進步而品嚐到了互幫互助、合作學習的快樂,他們都在成長,不僅是知識的獲得,更有人格的完善。我在溝通平台上寫下有力的幾個大字:"我為馮施洋本節課的表現而驕傲,我為第四組的力量感到震撼!"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朵花,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名字,讓每一個名字都閃光,每一陣風吹過,都是一片幸福的顫抖。傾心於課堂的每一個細節,巧用團隊評價和溝通平台讓我聽見學生成長的拔節之聲,收穫着幫助學生成功的快樂。

教學教育隨筆14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過師生共同活動來進行的,因此,我們可以把這些共同活動的方式看成心理教育的方式或方法。常用有以下幾大類型。

1、認知法

這類教學方法主要是依靠小學生的感知、想象和思維等認知活動來達到教育目標。它包括以下幾種活動:(1)閲讀和聽故事;(2)多媒體教學;(3)藝術欣賞;(4)聯想活動,即:通過小學生的觀察聯想活動,來訓練小學生想象力和創造性,以及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和經驗。(5)認知改變,即教師通過暗示、説服和質疑等等方法,來改變小學生非理性的信念,從而恢復和建立合理的思考方式,解決小學生的心理問題和促進小學生健全人格的發展。(6)參觀訪問。

2、操作法

這種類型的教育方法主要通過小學生的言語和動作的操作活動來達到心理教育的目的。具體包括(1)遊戲活動;(2)勞動,如集體打掃環境衞生、種樹和出牆報等等,來培養合作精神和愛勞動的品質。(3)測驗,讓學生做智力、性格、態度和興趣等等各種心理測驗,幫助小學生認識自己,瞭解自己特點、長處和不足,以促進小學生自我的發展。(4)講演,這種方法可以訓練口才,培養機智,增進同伴間的相互瞭解。(5)繪畫,即通過繪畫的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想象和創造力。(6)唱歌,即通過唱歌,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調動小學生的情緒和積極性。

3、集中討論法

集體討論可以集思廣益,溝通思想和感情,促進問題的解決。這類方法有多種,如分組討論、專題討論、辯論等等,均可用於心理教育課程之中。

4、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一種通過行為模仿或行為替代來影響個體心理過程的方法。簡單地説就是讓小學生以一種類似遊戲的方式,表演出自己的心理或行為問題,進而起到增進自我認識,減輕或消除心理問題,發展心理素質的作用。例如:一個學習不好的小學生,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畏懼學習。教師可以讓他扮演這個學生,從而瞭解自己內心感受和問題的所在,再通過角色的轉換,扮演考試成功者,使他嘗試新的行為和獲得新的體驗。

5、行為改變法

通過獎懲等強化手段可以建立某種新的良好行為,或者消除某種不良行為。例如,我們利用正強化(精神或物質獎勵)來促進小學生舉手發言;或者我們通過負強化(如批評或懲罰)來削弱小學生課堂上的多動行為等等。在使用這種方法時,要明確具體指出所要強化的行為和所要達到的標準。例如,把某學生上課時離開座位的次數從原有的每節#次,降為每節不超出%次。選擇適當的強化物(強化物可分為原級強化物,如糖果、玩具、書籍等等;次級強化物,如分數、籌碼、符號、紅星等等;社會性強化,如微笑、讚許、摸頭、陪同遊戲等等。)不同的學生,應選擇不同的強化物,以適應他們不同的需要。強化的時間要及時,延誤時間越長,強化對行為的作用就越小。

以上心理教育方法分類不是絕對的,不同種類的方法之間有一定的交叉或包含關係。例如,在心理教育的認知法中包含有行為活動的成分,而在操作法中有包含認知和活動的成分,只不過兩類方法的側重有所不同。在心理教育中,要根據教育的特殊目標和心理教育方法的特點,選擇出最適合的心理教育方法。在小學生心理髮展過程中,認知活動的成分與行為活動的成分是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因此,要使心理教育課程達到最佳的效果,應採用多樣化的心理教育方法。

教學教育隨筆15

第一件事情是在學校的師徒結對會議上,“師傅”代表謝老師發言,他剛剛被評為區先進班主任,是大家學習的榜樣。謝老師簡單介紹了自己的成長經歷,希望在座的“徒弟們”能把握機會好好學習,不斷成長。在發言中,謝老師提到:“其實我做得還很不夠,我要向在座的劉玉芸老師學習,去年劉老師是我班的任課教師。一年裏,無論是在開班委會時,還是在開班會時,或者是在和學生隨意聊天時,我都可以聽到學生對劉老師的讚賞與喜歡,甚至是在召開家長會時,也會有家長反映説孩子回家講劉老師可好了……”聽了謝老師的話,我既開心又慚愧:謝老師的這個班是我初三新接手的一個班級,為了讓同學們儘快適應我,為了讓學生快樂地學習與成長,我確實用心對待每一節課,用心對待每一個孩子,但,這也是一個教師應該履行的職責啊。可是,我沒有想到,我的應該、我的付出原來都被學生看在了眼裏,並給了我最真誠的肯定與鼓勵。謝謝你們,我可愛的孩子們,為了你們那一雙雙清澈的眼眸,我會努力做得更好!

第二件事情是那天和新教師秀梅老師聊天,她無意間説:“小劉老師,其實你對我影響很大的。”我很納悶,我教政治,她教歷史,我怎麼就對她影響很大了?她告訴我:“剛工作的時候,常聽人説你上課很好。一次,我沒有事先跟你打招呼就貿然闖進了你的課堂,那節課收穫很大,我第一次知道原來上課並不一定要用很大的聲音,原來老師並不一定要很兇很威嚴。你上課時一直面帶微笑,説話柔柔的,可是學生就那麼樂意去聽,就那麼樂意跟着你轉,你的課堂讓人感覺真的很温暖。”我笑了,謝謝你,小姑娘,沒想到你還真是我的知音。確實,從上班的第一天起,我就知道,我不是一個有強大氣場的人,我不可能做到往講台上一站學生就立馬聽我的,我只能揚長避短,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用心與學生交流,因此我的課堂確實有生活的味道、有温暖的感覺。我一直以為我的課堂我做主,我只要學生能喜歡我的課堂,別人是否懂得並不重要,可是,今天,這位新教師,她用她的那雙善於發現與學習的眼睛看到了我的風格與特點,這種懂得是這樣地讓我覺得温暖與感動。

第三件事情是關於不久前結束的階段性學情測試考試卷的問題。國慶節前,學校説片裏要進行統一的階段性學情測試,每個學校承擔1-2門學科試卷的命題工作,我們學校承擔的是數學和政治。當學校領導找到我,讓我利用國慶假期準備一份政治試卷的時候,我真的不高興,這個國慶假期我已安排好了啊,現在冒出這樣一件事,會打亂我的計劃的。我心裏挺不痛快,有一種隨便出一份試卷應付一下的想法,但想法歸想法,畢竟這不是我的做事風格,終究我還是改變假期計劃,把自己關在家裏,用兩天的時間弄了一份自認為還可以的試卷。那天,片裏統一閲卷,兄弟學校的老師都説這份試卷出的很有質量,很有水平,説出卷人真的挺棒的。我聽了不由得偷着樂,一種被承認被肯定的愉悦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時,又覺得有點慚愧,差點我就準備糊弄過關的呢!原來,無論你做什麼,你是否用心,卻有眼睛在看到呢!

其實,最近我的狀態不是特別的好,我好像也到了職業倦怠期,好像也遇到了專業發展的瓶頸,我常常問自己,還要不要堅持?還要不要努力?還要不要用心?我感覺自己的教育熱情在減退,職業倦怠在增加……感謝此時我遇到了這樣幾件事情,他們給了我繼續前行的動力。

是的,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雙眼睛在看着你。人不是單純存在於這個世界的,人與人之間,總會有這樣那樣的聯繫。因此,我們的一言一行,總有意無意地落人他人的眼裏,學生的,同事的,同行的,所以,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去努力做好!

因為“總有一雙眼睛在看着你”,所以,我願意做得更好,這是對自己的負責!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爆料
明星八卦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