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河流常見魚類

河流常見魚類

來源:秀美派    閲讀: 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河流常見魚類,在現實生活中,魚的種類是非常多的,我們平時吃的魚一般都是淡水魚,因為生活在淡水的魚會更加的適合我們食用,那麼下面就為大家分享河流常見魚類。

河流常見魚類1

1、鯉魚:鯉魚是初級淡水魚,平時多棲息於江河、湖泊、水庫、池沼的水草叢生的水體底層,是淡水魚類中品種最多、分佈最廣、養殖歷史最悠久、產量最高者之一。

2、草魚:草魚是很多地區都養殖的魚,也是農村河裏經常看到的一種魚,更是人們餐桌上常見的一種魚。

3、鰱魚:鰱魚是四大家魚之一,其肉質鮮嫩、營養豐富,是很多地區人工養殖的品種,更是中國主要的淡水養殖魚類之一。

河流常見魚類

4、鯽魚:鯽魚是最容易釣到魚,且價格賣得也較便宜,也是餐桌上最常見的魚之一。

5、鮎魚:鮎魚在農村很常見,特別是在髒水中最常見,鮎魚個頭比較大,其味道很好,營養豐富,在農村也有很多人養殖。

6、餐條魚:餐條魚也叫白條,經常可以在河邊釣到這種魚,在農村很是常見。

7、翹嘴魚:翹嘴魚學名叫做“翹嘴紅鮊”,因其嘴部十分有特點,故而在民間也有着許多有意思的稱呼,比如翹鮊子、鮊刺魚、白魚、撅嘴鰱子、撅嘴巴、翹嘴白、翹嘴巴等。

河流常見魚類2

1、鰟鮍魚

洛陽本地被稱為小河鯧,洛陽常見有2、3種,在魚鰭顏色和體型上略有差別。

鰟鮍身體側扁,側面看接近圓形,小型淡水魚類,通常成羣遊動,個頭一般不超過10釐米。這種魚在春天繁殖季節會變成彩色,非常漂亮。雄魚額頭上出現凸起的珠星點,雌魚伸出長產卵管。繁殖的時候,母魚會將魚卵產到河蚌外套腔裏,小魚在河蚌體內孵化後,才游出來。

2、中國鬥魚

現在花鳥市場上常見有泰國鬥魚,其實中國也有鬥魚。中國鬥魚比泰國鬥魚略微大一些,體長5-10釐米。主要分為圓尾鬥魚、叉尾鬥魚、香港黑叉尾鬥魚、越南黑叉尾鬥魚四種,其中圓尾和叉尾最常見。

圓尾鬥魚在北方廣泛分佈,不過現在野生的鬥魚不好找了,有人説龍門那裏的伊河可能有鬥魚。

前幾年,澗西一位養原生魚的朋友給了一些圓尾和叉尾鬥魚魚苗,我和夥計兩人各養一種。我放在一個小魚缸裏養,長得很快,但是成年後,鬥魚相互鬥而死亡,最後只剩了一條。夥計養在一個大魚缸裏,缸裏有水草,背景顏色暗,鬥魚長大後都活了。

中國鬥魚比泰國鬥魚更兇,如果專門養鬥魚觀賞的話,需要把魚缸分成多個格子,每個格子只養一尾鬥魚。

3、棒花魚

洛陽俗稱為趴地虎魚,這種魚突出特點是嘴向下歪着,通常是貼着水底遊動和覓食。這種魚個頭也只有幾釐米長,食性很雜,啥都吃。

由於遊動速度慢,在有別的小魚搶鈎吃食的時候,趴地虎魚一般搶不到。只有別的小魚少了,它才有機會咬鈎。

4、鰕虎魚

個頭不大,一般5釐米長,長得虎頭虎腦,樣子非常可愛。鰕虎魚也是底棲魚,一對胸鰭呈現半圓狀,合起來成為一個圓形,像吸盤一樣可以吸附在石頭上。

別看長得可愛,鰕虎魚喜歡食肉,用蚯蚓最好釣,咬住餌以後就不放鬆。

鰕虎魚養在魚缸裏很漂亮,可以吸附在缸壁上。

河流常見魚類 第2張

5、麥穗魚

這種魚體型細長,體型像一個麥穗大小,因而得名。

麥穗魚從水上層到底層都有,個頭小嘴小,見到魚餌就瘋狂咬鈎。搶吃魚食,又很難釣住,讓釣魚人非常頭疼。

想要釣麥穗魚,只能選用無倒刺的最小袖鈎。

6、銀鮈魚

也是一種長不大的魚,,體長一般不超過10釐米。

不過,銀鮈魚和麥穗魚相比,頭部大一些,嘴大一些,體型也比較肥。嘴大一些就相對好釣。

7、黑鰭鰁魚

體背上有間隔的豎道黑色紋路,到繁殖季節會發色。雄魚身體上呈現黑紋和黃色間隔,胸鰭、尾鰭呈黃色,十分漂亮。雌魚色彩沒有雄魚那麼鮮豔。

這種小魚很少見,在新區的景觀水系裏只見過幾次。

8、白條魚

洛陽河流裏非常常見,在新區的景觀水系裏都能見到。身體呈細長流線型,遊動非常快,經常成羣貼着水面來回遊弋。

白條也是小型魚,一般長度都在20釐米以下,較小的白條搶食,讓釣魚人不勝其煩。不過個頭大的白條多了,專門釣白條也不錯,這種魚味道很鮮美。

白條魚作為觀賞魚,成羣來回遊動,在魚缸裏觀賞也不錯。

9、馬口魚

也是一種遊動很快的小魚,嘴大、性情兇猛,嘴的形狀像馬戴嚼子的樣子,因而得名。在繁殖季節時,馬口魚身上會發色,額頭上也會出現魚星,非常漂亮。

馬口魚通常在一兩以下,長到三、四兩的都很罕見。這種魚是北方路亞的最常見的魚種,路亞上的馬口魚通常比較大。在伊河的一些淺灘激流處,適合路亞馬口魚。去年在伊河橡皮壩下的落水池裏,曾經手竿釣過不少馬口。

馬口魚在魚缸裏觀賞,也不錯。

河流常見魚類 第3張

10、寬鰭鱲

和馬口魚習性相近,不過口小,也沒有馬口魚那種嘴型。寬鰭鱲比馬口小一些,1兩到2兩重的很罕見。

寬鰭鱲對水質要求很高,伊河裏常見一些,洛河裏很少見到。

寬鰭鱲常作為觀賞魚,魚缸裏養一羣,配上水中植物襯托。如果養得好,到繁殖季節色彩非常漂亮。

11、柳根魚

這種魚在洛河、伊河市區段看不到,洛陽南部山區的溪流裏非常多。柳根魚是一種冷水魚,適宜温度10~25℃,適合在山裏小河裏生活。這種魚通常不大,1、2兩的魚已經很大了。

夏季時候,洛陽山裏景區水裏這種魚非常多,色彩鮮豔,脊柱上像是有一條金線,若隱若現。

12、泥鰍

在水底淤泥中生活,個頭10釐米多些,身體柔軟,可以扭來扭去。嘴不大,嘴上還有鬍鬚,喜晝伏夜出。

泥鰍嘴小不好釣,有時候用蝦簍子可以網到。在魚缸裏養上一條,也很有意思。

在下雨前水中缺氧時,泥鰍喜歡跳出水面。我養的一條就是這麼跳出水面,當時沒被發現,掉在地板上乾涸死了。

13、中華刺鰍

體形像黃鱔一樣細長,呈圓柱狀,頭小嘴小。這種長相奇怪的魚很兇猛,食肉,捕食小蝦和小型無脊椎動物。嘴巴有毒,咬人後傷口癒合很慢。背上的魚鰭很鋒利,很容易劃開皮膚。

以前在龍門水域用蝦簍子網住過兩條,帶回家不敢放到魚缸裏,怕它咬其他魚。

14、黃顙魚

洛陽叫黃格亞魚,很常見。這種魚身體滑軟,遊動緩慢,通常在水底棲息,習性晝伏夜出。黃格亞魚嘴很大,很貪吃,見到食物一口吞到嘴裏。

如果釣到黃格亞魚,魚鈎通常會被吞到肚子裏。摘鈎子時要小心,它的背鰭和兩個胸鰭上有毒液,被扎一下會很痛。

曾經把釣到的黃格亞魚放到魚缸裏,把我的幾條小魚、還有草蝦都給吃了。以後魚缸裏,再不敢放黃格亞魚與其他魚混養。

河流常見魚類3

第一種:大肚魚

對於俗稱“大肚魚”的魚類,估計很多人都認識,甚至還厭煩它。這種魚雖然名字很霸氣,卻是一種非常小型的魚類。

大肚魚在有些地方也叫它柳條魚,大肚子魚,山坑魚等,它的學名叫食蚊魚。別看這種魚在很多地方都能見到,無論是水塘、河流,還是小溪裏面,都有它的身影。

並且它還很貪吃,讓許多的釣魚人煩惱不已。

可是大肚魚卻是一種入侵物種,它是原產自美國的一種温暖性的小型魚類,當初引進它就是因為大肚魚愛吃蚊子的幼蟲,平均一條大肚魚每天要吞食約2000餘隻蚊子的幼蟲。

這種魚在引進國內以後,因為適應能力很強,再加上強大的繁殖能力,所以在國內很多地方得以快速繁殖。

目前在長江以南的各省份基本都能見到它的身影了,在有些地方甚至還呈現氾濫的'趨勢。

河流常見魚類 第4張

第二種:麥鯪

北方的朋友們對於這種魚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在南方很多的水域都有出現了,不光是有養殖的,而且在野外也有不少分佈。

麥鯪的學名叫麥瑞加拉鯪,這是原產自印度的一種淡水魚,在上個世紀90年代才引進國內。

在南方很多的釣友,常在野外釣到一種酷似草魚的野生魚,而它多數就是麥鯪,不少釣友不認識它,叫它野草魚,並且還把它當成是一種“土著魚”。

就像草魚在我國是四大家魚一樣,而麥鯪在它的故鄉——印度和孟加拉國也一樣是被廣泛養殖的魚類,另外在緬甸、巴基斯坦、越南、老撾和尼巴爾等國家,這種魚都有養殖。

其實麥鯪和草魚的分辨只要掌握了方法還是很容易的,其中最大的不同點就在於眼睛,因為麥鯪魚的眼角是紅色的。

第三種:羅非魚

這應該算得上是入侵我國最成功的的一種外來魚類了,它不僅在國內被廣泛養殖,還走進了千家萬户的餐桌。

羅非魚是一種原產自非洲的熱帶魚類,因為它長得很像我國的鯽魚,再加上野生的羅非魚也有不少,特別是在兩廣的一些河流、湖泊裏面,這種魚更是快要氾濫了。

好些不太瞭解羅非魚的人,就常認為它是土著魚類。

羅非魚在我國雖然養殖的比較多,但是卻並不怎麼受待見。而這些養殖的羅非魚,大部分都是加工成魚片、魚排等產品出口到國外了。

因為羅非魚的魚肉鮮美,魚刺少,蛋白質含量高,並且還富含了人體所需要的8種必需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和甘氨酸含量特別高。

在日韓和歐美等國家就很受歡迎,它還有着“白肉三文魚”、“21世紀之魚”的美稱。

再加上它養殖成本低,產量高,近年已成為兩廣地區養殖、加工、出口的熱點之一,可是在當地它甚至被釣魚人稱之為“垃圾魚”,就是因為這種魚常在臭水溝也能生存,一些人認為這種魚很髒。

河流常見魚類 第5張

第四種:埃及鬍子鮎

看圖片是不是以為這是鮎魚呢?很多人都會把這種魚當成是鮎魚,即便是一些經常釣魚的人也不例外。

其實這種魚是來自肥皂尼羅河水系的埃及鬍子鮎,在民間也叫它革鬍子鮎,埃及塘鯴等。

如今這種魚在我國南方很多地方都有,並且在市場上也常見,因為養殖它的人不少。但是它進入我國的時間並不長,在1981年才從埃及引進養殖,後來在兩廣地區推廣養殖。

和我國本土的鮎魚相比,埃及鬍子鮎具有食性廣、生長快、個體大、耐低氧的特點,即便是在臭水溝裏面也能存活。

其實這種魚和我國的鮎魚相比,區別也是很明顯的,其中主要的不同點就是埃及鬍子鮎的生長快,個頭大,而且體色發黑,尤其是它嘴巴附近有8根鬍鬚。

近些年有些不良商販,確實會把半大的埃及鬍子鮎冒充土著的鮎魚來賣高價,不懂得區分就很容易上當受騙,希望大家在購買的時候要提高警惕。

第五種:筍殼魚

最後這種筍殼魚,估計很多資深的釣魚都會以為它是本土的魚類。只因這種魚長得和我國的一些魚類太像了。

筍殼魚的學名叫尖塘鱧,是尖塘鱧屬魚類,它是蝦虎魚家族中的一員。

這魚原產自東南亞諸國及澳洲大陸,之所以有筍殼魚這魚奇怪的名稱,是因為這種魚長得非常有意思,它的頭部較大尾巴較小,身體又是圓柱形,看起來很像是竹筍殼,就連它身上的斑紋也很像竹筍殼,所以就得名。

筍殼魚是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才從國外引進的,當時主要是在珠三角地區當成特色魚類養殖。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這樣魚是默默無聞的,並且它沒有像福壽螺、清道夫、小龍蝦等入侵物種那樣造成大的危害,所以很少人知道這種魚。

再加上它很像我國的土著魚,所以很多人就先入為主地把筍殼魚當成了我國的原生魚類。不過因為筍殼魚太過於鮮美,受到了不少吃貨朋友的青睞,現在野生的筍殼魚數量並不多。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