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情感 > 這些話會阻礙孩子真實情感表達

這些話會阻礙孩子真實情感表達

來源:秀美派    閲讀: 9.6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兒子乖,聽媽媽的話

這些話會阻礙孩子真實情感表達

媽媽:“別做了,跟媽媽去趟超市。”

孩子:“等我做完這些,馬上就好了。”

媽媽:“來不及了,現在就得去買菜,回來趕緊做晚飯。”

孩子:“那媽媽自己去吧,我幫你看家。”

媽媽:“一個人去好無聊啊。快點啦,兒子。”

孩子:“我不想去。媽媽總是自作主張。”

媽媽:“兒子乖,聽媽媽的話才是好寶貝。快穿上衣服出來。”

隨着孩子的成長,他們漸漸有了自己的心思,也開始意識到自己的慾望。他們瞭解自己心中的想法,會通過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轉化成實際行動,並最終實現自己的願望。而這種自我實現的過程,需要有成熟的內心做後盾。這時,孩子需要通過各種歷練不斷積累經驗,慢慢形成一套自我實現的方法論。

但有些父母卻不想讓孩子脱離自己的手掌心,他們希望孩子無條件地服從自己,為此不惜打着“乖孩子”的旗號來操縱孩子,掩飾自己的想法。

他們在孩子心中植入“乖孩子=聽媽媽話的孩子”的想法,暗地裏強調要想做善良的乖孩子,就一定要聽媽媽的話。

但事實上,這種將父母的意志強加到孩子身上,執意要將孩子變成乖孩子的想法,會嚴重妨礙孩子的內心成長,這一點父母必須牢記在心。

尤其是面對生性柔順的孩子,更要杜絕單方面強調“聽話=乖”。這樣的孩子,外表看上去很柔順,遇到事情會按父母的指示去做,貌似很和諧,但這種孩子在關鍵時刻卻沒有勇氣站起來表達自己的意見,在需要通過鬥爭取得自己正當利益的瞬間,他們會傾向於逃避,或者放棄自己的權利。所以説,他們的社會能力會非常低。

如果總是這樣壓抑自己的內心,不將心裏的想法表達出來,孩子會變得膽怯無能,無法獨自解決內心的矛盾,患上憂鬱症或是被不安折磨,最終走上厭世的不歸路。

心靈健康的孩子應該能即刻發現自己內心的需求,並堂堂正正地表達出來,尤其是面對父母更應如此。他們應該懂得如何釋放自己的需求,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妥協或協商,然後堂堂正正地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而要求孩子做個“乖孩子”,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引誘孩子朝不好的方向發展。因為這種話會給孩子帶來壓力,讓他變得不夠光明磊落,甚至變成卑微小人。

2、你就忍讓一下,讓她玩一會兒

孩子:“媽媽,恩彩總是隨便碰我的玩具。”

媽媽:“那有什麼?朋友來家裏做客,給她玩玩不是應該的嗎?”

孩子:“可她拿着的是爸爸昨天剛給我買的玩具,而且還自己一個人玩!”

媽媽:“等她走了,你不就能玩了嗎?這會兒你就先讓着她吧。”

孩子:“不要!那是人家最喜歡的玩具嘛!”

媽媽:“忍一忍就行的事,至於這麼鬧脾氣嗎?”

大人勸孩子多多禮讓,實際上是為了讓他學會照顧別人。只有懂得關心別人的人,才能與大家和睦相處,從而在集體中得到認可和愛戴。禮讓是不變的美德。

但是,如果父母毫無原則地一味逼孩子讓步,就會給孩子造成心靈上的傷害。以後不管遇到什麼情況,孩子都不敢再提出自己的主張。嚴重時還會產生副作用,將孩子逼成什麼都想佔為己有的自私之人。

對孩子説“你就忍了吧”“你要無條件做出讓步”這樣的話, 其實是在強迫他做出能力之外的事。小孩子本來就很少有謙讓和照顧別人的心思,總是會先滿足自己的願望。凡事先滿足自己,這是他們的天性使然。如果這時被父母批評成“不懂得謙讓的壞孩子”,他們心中會覺得憤憤不平,感受到莫大的挫敗感,甚至產生自卑感。

尤其是對那些從小就習慣順從別人或天生就善良的孩子來説,“無條件忍讓”的話更容易帶來不好的結果。他們原本就不擅長表達自己的主張,如果這時父母再要求他們做出單方面的讓步,就可能讓他失去嘗試表達自己真實想法的機會,不經反抗就繳槍,直接被動地接受父母的指示。過去,人們認為這種柔順聽話的孩子是好孩子。但事實證明,太柔順、太缺乏主見的孩子很難在社會上立足。

最理想的謙讓,不是讓孩子做出單方面的犧牲,而是在雙方都不會受到傷害的基礎上進行調整,讓雙方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為此,父母心中要有一把標尺。比如在自己家中,要先徵得孩子的許可後再拿他們的玩具,去別人家做客,也要先徵得朋友的許可後再玩,這樣的規矩是必要的。兄弟之間也不要非強迫哥哥讓步,而是要跟他解釋,為什麼弟弟需要幫助,讓他自己領悟到做出讓步的必要性才是最理想的。

3、你是故意惹我生氣的吧

媽媽:“你怎麼能把我接好的水倒掉呢?”

孩子:“對不起,我沒注意。”

媽媽:“你是看媽媽打電話時間太久了,想讓我掛掉電話,故意那麼做的吧?”

孩子:“不是的,媽媽。我去衞生間太急了,不小心就把水桶踢倒了。”

本來事實不是那樣的,卻被父母一錘定音,敲定了“犯罪事實”。這時,孩子會心生涼意,埋怨父母不瞭解自己的真心,對自己缺乏最基本的信任。長此以往,孩子就會疏遠父母,並最終關上自己的心門。嚴重時,孩子甚至會乾脆一不做二不休, 心想反正會被誤會,那就按父母篤定的那樣去做吧。

當然,有些孩子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或是出於逆反心理,的確會故意做出一些不好的行為。但是,即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 父母還是要儘量避免説出“你是故意的吧”之類的話,因為這種直白的揭穿或是莫須有的罪名,都會讓孩子幼小的心靈受傷。

作為父母,指責孩子並不是最好的做法,最明智的做法是找出孩子叛逆的緣由,從根源上杜絕孩子的惡意行為。

通常,孩子們在生爸爸媽媽的氣時,會故意做出一些壞事折磨父母。當然,想得到父母的安慰時偶爾也會這麼做。所以,當你再遇到這種情況時,一定要先弄清孩子做出此舉的原因, 然後再根據孩子內心的真實需求去安撫他,説出媽媽對他做出這種行為的想法,這樣的處理順序無疑是最可取的。

尤其是當孩子感覺父母偏袒弟弟妹妹時,就更容易故意搗亂。這時,媽媽應該先體諒孩子的心,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歉意,然後再採取合適的方法解決矛盾。

但這也並不是説,大人就要無條件地接受孩子的錯誤行為。事情做錯了就是錯了,行為本身是需要改善的。在這裏,我們想説的是,你要體會孩子的感情,設身處地地理解他的行為動機,然後再明確地告訴孩子,在這種情況下怎麼做、怎麼表達才是正確的。按照這種順序讓孩子真正知道他錯在哪兒,並引導孩子做出正確的選擇,無疑是父母最應該做的。

4、男孩子得學會忍讓

孩子:“嗚嗚……姐姐把我的餅乾都吃光了。”

媽媽:“沒事,媽媽再給你買。”

孩子:“我現在就要吃,你現在就給我買!嗚嗚……”

媽媽:“別哭了。男兒有淚不輕彈。”

孩子:“你要批評姐姐!”

媽媽:“你是個男子漢,得大方點,讓着姐姐。”

男孩子傷心時也會哭。要求男孩子不能哭,就是阻礙他的情感表達。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可能會產生男人不該自由表達自己情緒的錯誤認知。

同樣,對女孩子説“哪有女孩子這麼瘋的”“女孩子就要文靜賢淑”,也會誤導女孩。這會讓女孩子認為,女孩個性不能太張揚,要做好賢內助,生活上要依賴男人去生存。

在我們的社會中,普遍存在“性別角色”,即在社會生活中根據不同性別,從態度、性格、行為、語氣到取向等各個方面所規定的一套所謂正確的生存模式。換句話説,男人要像男人樣,女人要有女人樣,這樣的性別分類就是性別角色。

在古代,男人樣、女人樣都是被標榜的美德,尤其是在我們這種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的國家,本該大刀闊斧取得社會成就,挑起養家餬口重擔的男人,卻像女人一樣行事小心翼翼,凡事謹慎小心,缺乏“男子漢氣概”。或者,本該勤儉持家、料理好家務、相夫教子的女人,卻像男人一樣大大咧咧、不拘小節,這是很難被容忍的。這種思想要放在現代,就是不折不扣的“男女不平等”思想,會受到世人抵制的。

如今,性別角色的區分已經淡化很多了,但是,我們周邊仍然存在着類似的偏見。而且,人們還潛移默化地將這種思想移植到孩子身上。比方説,男孩子要學跆拳道強健體格,要有擔當,敢於説出自己的意見;女孩子要買玩具娃娃,要上鋼琴課或美術班,要留長髮、穿裙子。男孩子要穿藍色衣服,女孩子要穿粉紅色衣服等。這些都是社會上普遍存在的“性別角色”思想的體現。

男人和女人存在生理上的本質區別,但也沒有必要非得按照“男人都要像男子漢,女人都要有女人味”的規則去限定人性的成長。父母也要懂得開發孩子的個性和多樣性,不要用男女性別作為判斷標準,要根據孩子自身的具體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教養方式。

5、你再哭媽媽就離家出走

媽媽:“別哭了行嗎?你怎麼成天哭呢?”

孩子:“嗚嗚……媽媽揹我。”

媽媽:“剛才不是一直在背嗎?我都快要累死了!”

孩子:“嗚嗚……媽媽背,媽媽背!”

媽媽:“你再哭我就離家出走!”

孩子一哭鬧,媽媽的心煩指數和憤怒指數就會迅速上升。實在忍不住時就會説出一些不恰當的言辭。

“別哭了。再哭我就離家出走!”

“你哭得我頭暈腦脹,想哭到屋裏哭去!”

還有些怒火中燒,忘記説話分寸的父母甚至會説出過激的話。

“你哭喪啊?乾脆媽媽去死給你看!”

當心頭被怒火佔據,那些不理性的激動言辭就會湧上心頭, 射向孩子。但是,即便發火是不可避免的,上面那些話也未免太過分了。父母氣頭上的短短几句話,很可能就會使你長久以來為維持良好的親子關係而做的努力功虧一簣。

前面我們也強調過,親子之間最重要的就是真誠的情感表達。但是你上面説的那些話卻是對孩子坦誠表達情緒所做出的最嚴厲的懲罰。你不只是用言行告訴孩子,真實表達內心情緒是件非常愚蠢的事,你的這些話還等於是在威脅孩子,要奪走他最想要的東西。

哭鬧是孩子表達自己內心不安最直接的方式,也意味着他不知道自己為什麼不舒服,為什麼不安,將會發生什麼。換句話説,他是在為那種對未知的恐懼而哭鬧,這是孩子在情感上無法承擔重擔時的自然流露。雖然不甚可取,但是這種大哭大鬧的做法的確是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的孩子最容易選擇的表達方式。

所以,父母千萬不要用言語威脅孩子,以達到自己躲避混亂局面的目的。在這種情況下,父母更應該想方設法讓孩子鎮定下來,找到孩子哭鬧的原因,然後通過交談改變這種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帶有威脅和處罰性質的語言也很不利於孩子的情商培養。因為這些話常常伴隨着體罰和精神壓迫,會遏制孩子誠實表達情緒的慾望,減少孩子與父母及外人的互動。而情商的培養必須在人際交往中實現,這種缺乏交流的互動方式無疑不利於情商的培養。

6、就這麼點小事,值得生氣嗎

孩子:“嗚嗚……妹妹把我的筆袋和錢包翻得一團亂。”

父母:“妹妹還小,你就讓着她點吧。”

孩子:“但是我的鉛筆芯都被折斷了,錢包上的貼畫也被塗得亂七八糟,真是煩死了!”

父母:“就這麼點事,值得生氣嗎?鉛筆斷了可以再削, 貼畫重新換一個不就行了嗎?”

真要説起來的話,鉛筆斷了或貼畫塗黑了都不是什麼大事。股市暴跌,新買進的股票打了水漂;一時走神,沒注意造成追尾,賠償高額賠款;業績落後被公司開除;新買的空調摔壞了,燥熱及煩躁讓自己受盡折磨……比起這些事來,鉛筆芯斷了, 貼畫被塗黑了,這些小事簡直小得不值一提。

但站在孩子的立場上,“這麼點小事”就是天大的事情。想想自己小的時候,好不容易弄到手的明星照片被媽媽當成垃圾扔掉後的絕望心情,你就可以理解孩子的心情了。

如果你實在無法理解孩子的內心也就算了,但如果你還用蔑視的口吻説他重視的事情是“那麼點小事”,這就是在徹底無視孩子的需求。孩子感覺自己的需求被蔑視,就會因為父母的不理解而關閉心門,不再跟父母進行心與心的交流。

有時候,人們還會用這種話來安慰孩子。孩子因為冰淇淋掉地上了而傷心時,你會説“就這麼點小事,我再給你買一支”。但是,不管你的意圖是什麼,在孩子眼裏,你的這種態度都是想要將眼前發生的事情最小化,而根本無視孩子當時的心情,這種表態是無法給孩子以信賴和安全感的。冰淇淋掉在地上沒法吃,對孩子來説,這是多麼令人傷心的事啊!在這種情況下, 父母應該對這個事實表示遺憾,陪孩子一起傷心,然後再想辦法補救,這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安慰。

7、你怎麼偏偏就喜歡這樣的呢

孩子:“媽媽,我喜歡這個書包,你給我買一個吧!”

媽媽:“那顏色多難看啊?這麼多顏色混合在一起太晃眼了,看得我腦袋都暈了。”

孩子:“我覺得很酷,我就要這個了。”

媽媽:“你真喜歡這個?”

孩子:“嗯!非常喜歡!”

媽媽:“你怎麼偏偏就喜歡這樣的呢?媽媽覺得這個最不好看了。”

看着現在孩子的打扮,有時真是難以理解。孩子們自己覺得很酷、很有範兒的流行時尚,在我們成人眼裏,卻是打死也接受不了的粧扮。

男孩子穿着緊身衣褲,包裹得體形畢露;女孩子穿的裙子越來越短,看得大人心驚膽戰,生怕內衣露出來。有時,我們還會看見有的孩子揹着比自己還要大的揹包,讓人疑心他是不是要離家出走。

這是因時代不同而導致的審美差異。你不能因為不喜歡孩子的選擇,就跟孩子説“怎麼能穿成那樣”“你的眼光太差了” 之類的話。

人們的想法都是主觀的,都帶有強烈的個人色彩。所以, 人們喜歡的東西、想做的事、思考的問題也各不相同。而即便是在同樣的情況下,每個人的感受也大相徑庭。

情感也是一樣的。媽媽看完某本書後感動得無以復加,可孩子卻沒有任何反應。這時,你絕不能指責孩子“看到這麼感人的故事你怎麼毫無感覺”。又或者,媽媽作為成年人,對電梯裏擁擠碰撞的事習以為常,但孩子卻為此感到難受而發脾氣。這時,媽媽如果説“在這種情況下生氣是很奇怪的”,這也是不可取的。

綜上所述,對於孩子的選擇、傾向和情感,父母若以自己的評判標準來做結論,則往往會帶有極大的片面性。這種對孩子感情色彩太強的不認可,不僅會抹殺孩子的個性,還會影響孩子正常的情緒表達。所以説,父母要充分感受孩子的內心情緒,鼓勵他如實地表達出來,這對他的成長大有裨益。

8、別淨説些沒用的

孩子:“媽媽,參加叔叔的婚禮時你要穿什麼去?”

媽媽:“就穿韓服吧。你問這個做什麼?”

孩子:“就是好奇問問唄。那我穿什麼呢?”

媽媽:“家裏的衣服隨便選一件就行啊。還早着呢,你怎麼現在就開始折騰上了。”

孩子:“多有意思啊,能提前準備好的話就更好了。”

媽媽:“別淨説些沒用的,快進屋去學習!”

當你覺得孩子説的話沒有意義,就魯莽地讓孩子閉嘴、打斷他發言時,就等於是在無視孩子的意見,這會傷害他的自尊心。

當然,孩子無緣無故地説一些讓人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的話,的確會讓父母感到厭倦。但是,你直接否定他的談話,無視他説話的內容,則只會讓孩子更加混亂,不知道哪些才是沒用的。也許,孩子會認為自己所做的事和所説的話全是沒用的。這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讓他喪失活力。如此一來,你的話語就成了浪費脣舌的行為,更是一種毒舌的表現。

孩子們提出的意見,並不是“沒用的”,也許其中存在判斷錯誤或是意見不成熟的地方,但他們的意見也是經過自己的思考得出來的。父母不能因為自己不理解就強行堵住孩子的嘴,這隻會導致溝通中斷,你應該學會放寬心聆聽孩子的談話,然後適時補充自己的看法,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在孩子説出的話裏,我們還能發現孩子當時的心理狀態,從中把握他的性格特徵。這也是父母不能隨便應付孩子“無用”之語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比如,在出遊前一天,孩子一直在自言自語,擔心下雨,這很可能是因為他內心的不安全感在增強。孩子自言自語的嘮叨,是他內心不可名狀的不安全感的表現。但是,大部分父母遇到這種情況,都沒有好好體會孩子的內心,而是忙不迭地就把孩子的擔心打回了肚裏。

另外,當孩子反覆唸叨着一些“無用”之語時,父母不要一心責怪他,而是要針對他提出的“沒用”的話題,給出實實在在的、準確有用的信息,這樣更有效果。例如,在出遊前一天叫孩子一起看天氣預報,這樣就能夠消除孩子的擔憂。

通常,孩子反覆説一些沒用的話,是因為他想讓大人關注自己,想讓父母理解自己的內心。説不定,這也是孩子對不理解自己的父母一種言語上的反抗。所以,父母的最佳策略就是留出足夠的時間,傾聽一下孩子真正想要表達的內心的聲音。

9、你再這樣我饒不了你

媽媽:“不是説過在外人面前不要那麼任性嗎?真是丟死人了!”

孩子:“如果你買了我想要的東西,不就沒事了嗎?”

媽媽:“説了多少次了!你想要的東西不是全部都能得到的。媽媽説不行就是不行,你要試着聽話!”

孩子:“為什麼每天都是我要聽媽媽的話,媽媽卻不聽聽我的話呢?”

媽媽:“還跟我犟嘴!不管怎麼樣,以後你要是再這樣的話,我就饒不了你。”

父母説出這種話,無非是不認同孩子的決定,還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指示去做事,這個孩子不可能看不出來。他們看得出父母的用心,卻因為無法承受警告性、威脅性的言語所帶來的恐懼,只得壓抑自己的想法,順從父母的“旨意”。但是這樣做的同時,孩子的主導性動機就被生生地抑制住了。

態度強硬並不代表對話的效果就好。如果你的目的不是讓孩子妥協,而是單純地想將孩子的行為向積極的方向引導,那麼即使嗓音很低,表情很温柔,也一樣能成功。

言談用語也要有所選擇。理性分析的話比感性衝動的斥責更有效果。你可以感受一下下面的鮮明對比:

“你説的這是什麼話?看我不打你!”

“敢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很好。但你最好先把你的想法整理一下,然後再跟媽媽説。等你準備好了就告訴媽媽,媽媽等着你。到時候,你也聽聽媽媽的意見,好不好?”

“別任性!你以為這樣就能改變什麼嗎?”

“你那樣做能帶來什麼變化呢?你能告訴我,你那樣做能帶來什麼好處嗎?”

“別天天跟那些壞孩子混,好好學習。以後你再幹這種事,看我不把你趕出去!”

“你和那些朋友在一起時,沒有感覺到內心不安嗎?我不是讓你評論你的朋友,只是媽媽覺得,如果是我的話,我就不會那麼輕易地接受他們的提議。你當時是怎麼想的呢?”

不習慣這種對話的孩子剛開始可能會反抗,但當他發現, 媽媽是誠心誠意想跟自己交流時,就會敞開心扉袒露心跡。

10、你怎麼能説討厭媽媽呢

孩子:“媽媽,你給我換下被罩。”

媽媽:“不是説了嗎?等我洗完碗再換!”

孩子:“你先給我換上吧!一會兒就好,先換上讓我上牀休息會兒吧!”

媽媽:“等我刷完碗!你知道換被罩得多麻煩嗎?”

孩子:“媽媽真討厭!”

媽媽:“什麼?你這孩子,怎麼能説討厭媽媽呢!”

孩子當然有討厭爸爸媽媽的時候。即便是你非常疼愛自己的孩子,也難免有時會責怪他,那又怎麼能要求孩子一點都不會討厭你呢?

但是,大部分父母認為,孩子應該尊敬自己,這是天經地義的事。畢竟自己付出了那麼多心血,孩子怎麼能像東郭先生與狼的故事那樣,反咬自己一口呢?因此,當聽到孩子説討厭之類的話,父母就像聽到什麼大逆不道的話一樣,絕不允許孩子這樣。他們生氣發火,但多半與自己的失意和失望有關。

但是,跟父母的想法不同,孩子想的並不是知恩圖報之類的美德。而是父母的某個行為的確惹自己不高興了。他們因為內心的不滿而説討厭,這本身並沒有錯。因為這是他們內心情緒的一種表達。甚至,有的孩子還會在日記本上寫下討厭爸爸媽媽的話,還有的孩子會因為對父母的不滿而離家出走。而這所有的行為,都是一種憤怒情緒的發泄,是對自己內心被壓抑的情感最直白的表達,也是對最親密的父母表達不滿的一種方式。

如果父母因為生氣而打斷孩子,孩子就無法説出自己的真實想法了。內心交流不暢,孩子的表現和行為自然也就坦誠不了。所以,面對這種情況,父母應該先按捺下內心的不快,冷靜地分析一下孩子這種言行的源頭。父母要理解孩子正在經歷的困難和承擔的壓力,要讓孩子明白,無論發生什麼事,父母都會跟他站在同一條戰線。

另外,阻礙了孩子的內心表達還會產生一種副作用,那就是孩子會學着説反話。面對父母的批評,孩子明明內心很不滿, 卻違心地説“喜歡媽媽”。

只是為了保護自己免遭批評或體罰,孩子就説了違心的話。小小年紀就學會了保護自己不受傷害,這是讓人多麼痛心的一件事。

11、不許頂嘴

媽媽:“媽媽説過多少遍了,不要把這些都折騰出來!”

孩子:“我就是拿出來玩一會兒,我會整理好的!”

媽媽:“你每次都這麼説,可我從來沒見你整理過。你就拿出來玩10分鐘,媽媽卻要花1個小時去收拾。”

孩子:“你都不讓我玩,那還買它幹什麼?”

媽媽:“不許頂嘴!就按我説的做!”

“頂嘴”一詞包含多層涵義,但卻只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假設對話的一方處於更優越、更高的位置。由此可見,彼此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也會比較有距離。

如果你把孩子對自己説的話定義成頂嘴,就相當於向孩子下了宣戰書,明確表明自己不願意繼續與孩子進行溝通。而接到這種宣戰書的孩子也絕不想跟父母説話。

試想一下,如果你一味地以父母的立場為出發點來做判斷,那麼孩子還會跟你進行真摯的對話嗎?換句話説,“頂嘴”這個詞就像硬生生地在親子之間壘起了一道牆。

如果孩子對父母説明自己的立場,提出自己的意見和主張,父母這時也應該看着孩子的眼睛,認真地傾聽孩子的心聲。“我是媽媽,你必須聽我的話”,這種想法是違背平等的溝通原則的。

另外,孩子要先能做到真實地表達、正確地認識自己的情緒,才能找到更好的情緒表達方式。所以,作為父母,就必須教子女學會坦誠地表達自己的情緒,不論是負面的,還是正面的。這樣,至少孩子在父母面前能夠將真實的情緒自然地流露出來。

如果一味地呵斥孩子,説“馬上給我閉嘴”“不準頂嘴”“這是媽媽的家,當然要按媽媽説的做”“不想聽爸爸的話,就從家裏出去”之類的話,那就不僅是在堵孩子的嘴,更是在妨礙孩子誠實地表達內心的情感了,而這也無疑會成為親子之間很難逾越的鴻溝。

12、你這點都隨你爸

媽媽:“怎麼還沒出門?校車應該早就到了。”

孩子:“還有2分鐘呢。”

媽媽:“我們家在8層,你沒算下樓和上車的時間嗎?”

孩子:“我這個還差一點就完了!”

媽媽:“要是錯過校車,你要走路去上課嗎?”

孩子:“媽媽送我去不就行了嗎。”

媽媽:“看漫畫看得錯過校車,是什麼自豪的事,還讓我去送!你還不快點出門!”

孩子:“哎呀,真是的!”

媽媽:“你這懶樣就跟你爸一模一樣。”

男人求婚的時候説盡好話,“一輩子不讓你手上沾水”,“重活兒都由我來幹”,可是從結婚的那一刻起,卻什麼都沒幹過,各種家庭重擔也都由妻子來承擔。所以,丈夫就成了妻子既愛又恨的對象。如果平日裏再從孩子身上看到丈夫的缺點,從孩子的行動中看到丈夫的影子,這時女性就會説出這樣的話。

“怎麼你做的每件事都跟你爸一模一樣。”

“孩子,老公,有一個算一個,前世肯定是我的冤家,從頭到腳都不讓人滿意。”

“看來腦子不靈光是你們家族的遺傳。”

“就是當爸的沒做好表率,孩子才每天這個樣子啊!”

這種轉嫁行為實在是不可理喻。如果發現孩子有做錯的地方,直接指出來就好了,為什麼非要把爸爸也作為聲討的對象一起拉進來呢?這種説教是完全起不到效果的,不僅會把孩子批評得心情低落,還會將父親的威嚴一掃而光。

在教育孩子適應社會的過程中,父親的角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父親顏面掃地,會讓孩子喪失提前模仿學習的機會,並在心中留下負面印象,對其發展不利。

上面的問題還是其次,這句話最壞的影響是左右孩子的判斷,讓他以為自己身上負面的東西都是先天的。如果自己的缺點都像父親,説明是遺傳的問題,那就不再是能夠改變的事情了,而是生下來就註定了的,這就是命,自己無法抗拒。繼而,孩子也不會再用心去矯正那些錯誤的東西。以後,無論媽媽再怎麼嘮叨,他也是一個耳朵進一個耳朵出。換句話説,你朝孩子、朝孩子父親射出的箭,最後其實都反過來瞄準了自己。

13、媽媽真是受夠你了

媽媽:“今天你的班主任又打來電話了。你又欺負同學了?”

孩子:“就是開個玩笑。朋友之間開玩笑都不行嗎?”

媽媽:“你覺得是在開玩笑,但別人可能並不覺得好笑。我説過多少次了你都不聽,媽媽説的話都是耳旁風嗎?”

孩子:“是真的。當時朋友們都在笑,都很開心的。”

媽媽:“總説同樣的話,你煩不煩。媽媽真是受夠了!”

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父母經常會感到身心俱疲。每當這時,他們就會説出這樣的話。因為付出太多,卻得不到應有的反饋,他們的忍耐也會達到極限。

但這並不能成為家長説話傷人的理由。可以肯定地説,大部分父母在説出這種氣話時,並沒有經過太多考慮,只是本能地表達出自己的憤怒和無能為力的想法。

可是,無論你怎樣推脱,能夠改變孩子的人也只有父母而已。老師雖然也有一定的責任,可最終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父母。所以,父母絕對不能輕易扔掉這個責任。

如果父母只是想向孩子表達自己在這件事上所遇到的困難和苦惱,那麼像下面這樣説可能會更有效。

“媽媽已經很努力了,可這些好像都對你幫助不大。現在,媽媽也想歇歇了。媽媽不是要放棄你,而是承認自己的極限。現在,你也認真想一想,有需要媽媽幫忙的地方就提出來。”

聽到這樣的話,孩子會比較受用。比起“不準做”“那種行為很差勁”之類的批評,父母的這種推拉式談話更容易讓孩子面對自己的行為。而且,孩子也更能深刻地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的付出,並反省一下自己的行為讓父母操了多少心。

以柔克剛,水滴石穿。從古語中我們可以學到,温柔能夠贏過強硬。這個道理可以應用到生活中的很多層面,尤其是在育兒方面更是如此。強制性的威脅只會使孩子墮落得更快。父母應該學習以柔克剛的智慧,而不是一味地大吼大叫或煩心不已。

14、你把我累死算了

孩子:“媽媽,我想去外面玩會兒。”

媽媽:“現在外面多冷啊,等天氣好了再去吧。”

孩子:“可是真的好無聊啊,我想現在就去外面盪鞦韆。”

媽媽:“你能不能別鬧了?吵得我好頭痛。”

孩子:“可是我現在就想出去玩啊,快點快點。”

媽媽:“你把我累死算了,真是受不了你了。”

孩子無緣無故地鬧脾氣,又不聽家長的話時,父母經常會順口説出這種話。

“你快把媽媽累死了。”

“你怎麼讓媽媽這麼操心呢?真是煩死了。”

“看到你我就頭痛。”

“本來就夠累的了,你怎麼還這樣?”

父母説這些話時只是單純地想發泄一下心中的不滿,並沒有其他用意,可這話引起的波動卻非常大。因為孩子會從這句話中讀到一個信息,“我=讓媽媽辛苦的孩子”。而這個結論也會讓孩子深感愧疚。

這種愧疚心理和自責會讓那些天性純良的孩子開始對媽媽有所隱瞞,甚至躲避與父母的交談。而那些具有攻擊性、外向型的孩子聽到這些話時反而會更加煩躁。無論孩子是怎樣的性格,父母這樣的抱怨都只會帶來負面的影響。

明智的父母會在孩子犯錯時明確指出並提出改善的建議。他們絕對不會説出攻擊孩子人格的話,因為這隻會將事態惡化。

如果孩子把房子弄得一團亂刺激到你的神經,那麼就明確地指出是亂糟糟的房子讓你心煩,要求孩子儘快收拾好,並保證將來不會再犯,這樣的解決方案就足夠了。

如果孩子不聽你的勸告,總是犯相同的錯誤,可能你會控制不住自己説出攻擊性的話。但是,這對孩子仍然起不到積極的作用。“你真是無藥可救了”“真是煩死我了”“我活不下去了”之類的言語並不能讓事態往好的方向發展,只會進一步刺激他的自尊心,讓事態更加惡化。

15、考得好就送你禮物

媽媽:“上次95分,這次一定要考100分啊!”

孩子:“那你送我什麼呢?”

媽媽:“考到100分,我就給你買台遊戲機。”

孩子:“那個爸爸已經説要給我買了。”

媽媽:“那媽媽給你買什麼?”

孩子:“買輛新的自行車吧!”

媽媽:“好,只要你能得到100分!”

父母向孩子提議,只要他能達到自己的要求就給他獎賞,而這無異於是在用錢收買孩子。如果孩子通過努力取得了優異成績,那的確是皆大歡喜的事,可學習實質上是為了孩子自己,而不是用來交換禮物和金錢的。

用禮物和金錢誘導孩子提高分數,影響的是孩子的外在動機,而非內部動機。

內部動機是指人們為了獲得價值、喜悦、滿足感、成就感和幸福等美好的事物,自發地去做事。而外在動機則是人們為了得到表揚、讚賞和物質補償,或為了逃避懲罰而強制自己做某事。二者孰輕孰重,相信父母一看便知。

有時候,外在動機會遏制內部動機,使事情朝消極的方向發展。父母用禮物作為籌碼激勵孩子努力學習,這是刺激他的外在動機。然而,雖然孩子在禮物的誘惑之下可能會加倍努力,但他本人卻很難享受這個學習的過程。但因為有物質獎勵作為目標,孩子也並不會輕易放棄。所以從外表上看,外在動機好像是刺激了孩子的成功慾望,但歸根結底孩子想要的也不過是一份禮物和少許金錢而已。

為了矯正孩子的錯誤行為或提高他的學習成績,父母還會製作“稱讚貼紙”,這同樣也是利用了外在動機。在孩子眼中,稱讚貼紙是一份甜蜜的獎賞,為了得到它,孩子埋頭投入到手中的事情中去,但這份投入也不過是為了得到獎賞而做的樣子而已。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説,最重要的是各種經歷帶給他的成就感和價值感。可如果孩子過分追逐外部的利益誘惑,就很難再去體會這種真正重要的感情了。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