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時尚熱點 > 越炫耀什麼就越缺什麼

越炫耀什麼就越缺什麼

來源:秀美派    閱讀: 4.8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越炫耀什麼就越缺什麼,在這個世上,每個人都渴望自己比他人優越。這是很多人的心理,也是很正常的心理,但是老炫耀也不是好事。下面我們來具體看看越炫耀什麼就越缺什麼

越炫耀什麼就越缺什麼1

高個子比矮個子有優越感,貌美的比面相普通的有優越感,工資高的比收入低的有優越感,學歷高的比學歷低的有優越感,甚至居住在北上廣的人比居住在省城的都有優越感。

優越感是很普通、很符合人性的一件事,區別只是每個人對待它的方式。有的人自身條件很優越,但從來不到處秀自己的優越,更不會拿自己的優越去貶低羞辱別人。

越炫耀什麼就越缺什麼

有的人非常普通卻善於用自己的長處去對比別人的短處,與其說是在展示自己的優越感,不如說換種方式傷害他人。

古語有云:“小成靠智,大成靠德”。一個真正高層次的人,絕不會秀自己的優越。同樣,一個總是帶着優越感的人,最終也難成大器。

我想,既然優越感這麼神祕,看官們都想知道,究竟什麼是優越感。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中,這樣描述優越感:它是人們對理想自我的一種嚮往,以及達成理想自我之後所擁有的一種情感體驗。

有些抽象對不對?就好比,期待自己去國外旅行一趟,最後實現了,OK,優越感就有了。再比如,渴望能賺100萬,經過一番努力,實現目標了,優越感就來了。有一個理想,實現理想之後的那種體驗就是玄玄乎乎的優越感。

其實也不神祕。因爲每個人都有大大小小的理想,每個人也都體驗過優越感的快樂和激動,也就是說,優越感人人都有,只是內容不同而已。

那優越感是怎麼產生的呢?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爲:每個人從出生,面對自己的雙親,都會由於自己的弱小而體驗到自卑感,爲了擺脫這種自卑感,個體都會很努力去追求優越感。

優越感源自自卑感。正是因爲自卑,所以要一次次突破自我,如此說來,優越感如同催化劑,可以讓人一步一步變得更好,實現自我價值,獲得社會的肯定和認可。可是,不知道爲什麼優越感不知不覺就讓人覺得不舒服了。

孟非說:一個人所有的優越感,都來自於缺乏見識和缺乏悲憫。最高貴的優越,是不會給別人造成任何壓力的。

言外之意,優越感沒有錯,錯就錯在對待它的態度。有的人將其視爲平常。有的人將其視爲炫耀的資本。

出國旅遊相比國內旅遊就有優越感,穿戴名牌就比普通打扮有優越感,名車豪宅就比經濟轎車住房有優越感……如果你真的這麼以爲,自我享受也就罷了。可是你要拿着這點資本到處去張揚,並以此去貶低他人擡高自己,就有些不地道了。

聰明的人,都懂得收斂自己的優越感。

聰明的人,高層次的人,因爲他的生長環境、學識閱歷,事業的成功,經濟的優厚完全由資格在氣勢和實力上碾壓衆人。可是並沒有,他始終給人如沐春風的感覺,禮貌、客氣、謙遜、真誠,讓你覺得和家人相處以養舒服。

我們熟知的葉聖陶先生, 8 歲開筆,20 歲出書立卷,28 歲轟動於世,成爲著名教育家。成名後去教書,只在自己的經歷欄寫了四個字“小學教師”。

就像網上有句話說的那樣:一個人骨子裏越缺少什麼,才越愛顯擺什麼。那些拼命顯擺自己優越感的人,暴露的只有自己的低層次。過度地展示自己的優越感其實是一種炫耀,是自卑的表現。

諸葛亮說:勿以身貴而賤人。你有所成就,心存優越感,這很正常。但一定記得,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的道理。到處展示給別人看,只會讓自己難堪,讓別人難受。

你要做的是讓自己的修養配得上優越感。有句話說,世界上最好的安慰方式是給他人始終創造優越感,即使不能成全他人也切記勿在弱者前凸顯自己。

一個真正優越的人,他的存在就是讓你倍感自己優越而忽視他自己的存在。當然,這需要很大的格局和很高的修養,倘若你還做不到,那麼,“觀危牆即倒,既毋扶,然則毋推甚善”就是最好的參照。

意思就是說,看到別人牆倒了,即使你不扶,也不要過去推一把。看見別人喝粥,你在吃肉,即使不讓,不去貶損對方也是一種善良。人世間的悲憫往往不是強迫自己多做點什麼,而是守得自己不做什麼。

做個外表謙和卻在骨子裏透着驕傲的人,就像《傲慢與偏見》中的伊麗莎白。雖然她家境貧寒,卻不改對詩書禮儀的`追求,在權貴面前不卑不亢,保持了自身尊嚴的優越感,最終收穫幸福。

倘若因爲一點成就而沾沾自喜,到處宣揚,那你將會被優越感矇蔽,最終無所長進。

我想誰都不想成爲那個不受歡迎的人,那麼,就請記得收斂一下你的優越感,保持謙和、包容、坦誠之心,那纔是從骨子裏透出的優越感。家事國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煩心憂心玻璃心,開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萬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纔是暗流涌動的真實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略懂居士每天帶你一起識破人生真相,化解人生迷局。

越炫耀什麼就越缺什麼2

教育孩子,父母們要知道:這世上笨鳥有三種,第一種是先飛的,第二種是嫌累不飛的,第三種最可惡,就在窩裏下個蛋,然後要下一代使勁飛。因爲工作原因,表姐一家已經4年沒有回家了。

春節期間,他們一家終於從南京回家,小外甥豆豆也已經3歲了,模樣長得十分俊俏,深得大家喜愛。

豆豆,在家裏背的好好的,怎麼出來就不會了,你要是再不背,媽媽可就不要你了哦。樣的父母很少會把孩子當成孩子,而是把他們當成自己的炫耀的物品。試問這樣的父母養出的孩子又怎麼會有出息呢?

孩子有孩子的成長方式,但作爲父母我們卻非得給予他們我們想要的生活方式,他們根本沒有拒絕的權利。

當你在炫耀孩子的時候,那麼孩子也在炫你,如果你不能讓他以你爲傲,那麼他憑什麼滿足你的虛榮心。

前段時間,我們縣城有一個孩子永遠的離開了,造成這個悲劇的原因,就是父母優越感太強。

從孩子上學開始,父母就和周圍的人比,幸運地是孩子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彼此之間相處的也非常和諧。

初一上學期,孩子的學習成績有點下滑,老師家訪的時候,建議家長多關注下孩子,沒想到老師前腳剛走,父親就大聲訓斥孩子:

你這樣對得起我們嗎?我和你媽在外面拼死平活,還不是爲你,只要你有出息,我們吃多少苦都願意,可你真讓我們傷心。

這孩子性格本來比較內向,面對父親的批評他絲毫沒有反駁,變得非常自卑,在這種心理的影響下,他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差,老師問原因他也不說。

期末考試結束後,他下滑了好幾個名次,父親知道這個結果後,大發雷霆,完全不顧孩子的承受能力,劈頭蓋臉的一段訓斥,最後孩子扛不住了,才釀成了無法挽回的悲劇。

太有優越感的父母心理承受能力都比較差,在他們的眼裏只會看到孩子優秀的一面。他們很少會去顧及孩子的心理問題,只要孩子表現不能讓自己滿意,那麼就會把責任強加到孩子身上。

優越感太強,說到底是一種自卑。

自己沒有實現的事情統統壓到孩子身上,只要他們做的不好,那麼就大肆批評,全然忘了自己根本也做不到。

以前在網上看過一個段子:

一個孩子學習成績不好,被家長罵,孩子說:“這世上笨鳥有三種,第一種是先飛的,第二種是嫌累不飛的,第三種最可惡,就在窩裏下個蛋,然後要下一代使勁飛。”

優越感太強的父母,就是窩裏下蛋的父母,他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這真的公平嗎?

這類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從來不注重過程,而只關注結果,只要結果是好的,那麼就是完美的,要是結果不盡人意,他們就會找出種種理由,對孩子大家訓斥甚至懲罰,從來意識不到自己的責任。

美國兒童教育家海姆·吉諾特曾說過:

“懲罰不能阻止不良行爲,它只能讓孩子變得更加小心,更加內向和自卑,當孩子遭受懲罰時,他們的內心會變得很脆弱。”

1、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榜樣,很多家長就像我上面提到的第三隻鳥,只要下一個蛋就再也不管了,也從來不在乎培養孩子的過程,卻必須要求孩子認真聽話,學習好,可這些要求連自己都做不到。

常言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既然自己都無法保證的事情,那麼就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最好以身作則,最好能讓孩子感受到你的變化,讓他以你爲驕傲,那麼在生活和學習中,他也會樂意去改變的。

只有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才能吸引他改變,才能讓其變得更加有出息。

2、平衡心態,切莫把孩子當成炫耀的工具孩子的認知層面和我們不一樣,他的心理會隨着環境的變化而發生變化。

生活中,很多家長都把孩子當成炫耀的工具,他們覺得孩子的表現會讓自己很有面子,但事實上這是錯誤的,孩子是有血有肉的個體,他完全有自己獨立的思想。

如果你不尊重他的思想,而是用家長的威嚴逼迫他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那麼結果只會適得其反,時間久了,親子關係也會變得非常差,甚至會引發不必要的矛盾。

身爲家長一定要平衡好心態,懂得尊重孩子,這是大家和諧相處的最基本要求。

3、做好引導,而不是主導優越感太強烈的父母喜歡在家裏充當孩子老師和領導者。

他們喜歡用命令的口氣處理和孩子的關係,在外面這種狀況更嚴重,他們甚至不允許孩子有半點反抗,否則就會大發脾氣,因爲孩子的表現讓自己臉上無光。

其實,在生活中,父母只要給孩子當好輔助就行了。讓他有自己的決定權,不用考慮自己的表現會給你帶來什麼後果,如果出現偏差,只要加以引導就好了。

父母這樣做不僅能幫助孩子選擇自己更感興趣的事情,還能因此激發孩子的動力與熱情,讓孩子更加有出息。

越炫耀什麼就越缺什麼 第2張

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父母,換句話說,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爲人父母只有懂得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才能更好的陪孩子成長。

其實,孩子本身是一張雪白的紙,等着這個世界在上面塗抹上各種色彩,而孩子的一言一行就是父母呈現出來的教養。

父母優越感越強,孩子的壓力就會越大,自然不會健康快樂的成長,也多半不會有大的出息。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爆料
明星八卦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