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曾國藩家書讀後感

曾國藩家書讀後感

來源:秀美派    閱讀: 2.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曾國藩家書讀後感,雨天最適合倚窗讀書,閱讀過的書籍是一個人的成長史,讀後感是作者的思想結晶,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思維定式,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足不出戶也能盡知天下事,一起來看看曾國藩家書讀後感吧。

曾國藩家書讀後感1

你讀過《曾國藩家書》嗎?如果讀過,那你一定會被那一封封書信中濃濃的親情所感染吧!

曾國藩留下了十六字的家訓: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他自己也是以自作則,曾國藩雖然高居宰相之位,卻從不接受別人的賄賂。他不但自己兩袖清風,還讓夫人帶領子女住在鄉下老家,門外不許掛“相府”的匾,夫人在家手無餘錢,親自下廚、紡織。

曾國藩家書讀後感

讀完《曾國藩家書》,我掩卷沉思,曾家有家訓,我家也有家規。我家家規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尊老愛幼”。父母經常帶我去看望爺爺奶奶,帶他們外出旅遊,陪他們聊天……在爸爸媽媽的影響下,前兩天母親節,我爲媽媽送上一份自己親手製做的小禮物,禮物雖然沒有外面買的精緻,但卻更有心意,而且還是獨一無二的。

曾公注重家庭和睦。我家的家規中,也有一條關於和諧的:和睦相處。昨天,我就因爲媽媽不讓我吃冰淇淋,便和她吵了起來。爸爸教育我,現在沒還進入夏季,吃冰淇淋對身體不好,媽媽是關心你,你怎麼能和媽媽吵架呢!而且這也破壞了家規。聽了爸爸的話,我的臉刷得紅了,誠懇地向媽媽道謙。

這就是我家最愛讀的一本書——《家規》,它深受家人的喜愛,它能使家庭更加和睦,生活更加美好!

曾國藩家書讀後感2

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極大豐富的時代。不缺食物,不缺科技,不缺上帝,每一個智人就是自己的“智神”,對神的崇拜早已轉爲對人的崇拜。可還是覺得我們這個時代缺了點什麼。

讀完《曾國藩家書》,我找到了答案:我們不乏時代弄潮的勇氣,卻缺少對優秀文化傳統的堅守。

曾國藩在寫給父母及後輩的家書中無不流露出對家族的深情,秉承先人遺訓,溫柔敦厚的家風和實用有效家訓,讓他在雲譎波詭的近代社會屹立不倒,對家族的堅守和責任敦促他思考使家族得以興旺延續的方法,並在這樣的思考中不斷省察自身,使得自己既保留了中國傳統文人的倔強風骨,也能很好地順應了時代發展的趨勢,從而成爲洋務派的主要領導者。

曾國藩家書讀後感 第2張

曾國藩教育兒孫“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這是對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當時他身處的時代的重新解讀。他告誡兒孫要有志,存圖強報國之志;要有識,要放眼世界,廣學博覽;要有恆,做人做事不得心浮氣躁,勿被西方崇尚效率的思潮磨滅了韌性。這既是曾國藩對傳統士人精神的堅守,又對其賦予時代精神的體現,可以說,這是一種順應時代潮流變化的文化自信,也是一種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尊自大的中庸平和的智慧。

回望曾國藩身處的時代,那是一個如分娩般劇痛與希望並存的時代;凝視當下我們自己的時代,不也同樣是超越與危機並存的時代嗎?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歷史,而又如何不被時代裹挾,“從自己身上超越這個時代”?這是值得每一個當代人深思的問題。

我想,那就是要堅守優秀的文化傳統,要以一種創新的不迂腐的態度去堅守和傳承,不忘過去,與時俱進,方得始終。

尤瓦爾.赫拉利在《未來簡史》中說:“研究歷史最好的理由:不是爲了預測未來,而是爲了擺脫過去,想象另一種命運。”此言道出了人類渴望超越過去的態度,但或許我們在回望歷史時,也需要在其中沉澱一些如金子般珍貴的東西,以一種宏大的歷史觀活着,人才不至於在新時代洪流中被淹沒或埋汰。

讀《曾國藩家書》,回望歷史,立足自身,堅守優秀的文化傳統,我們更能在無限延伸的時代裏找準自己的價值和定位,才能不負時代不負國。

曾國藩家書讀後感3

讀《曾國藩家書》,雋永意深,句句體現文正公獨到的學識造詣和道德修養。回想起當初決定了解文正公,只因偶然聽到他說的“聰明人都是下了笨功夫的”,覺得很有道理。再去看他的.家書時,又受到很大觸動。

都說文正公是清代理學大儒,但是家書中卻並非句句都是大道理,在教導自己的子女和兄弟姐妹,包括寫給父親的信中,記載的是曾文正公苦悶糾結的一生,毫無隱晦,如實記錄,而這些苦悶和糾結大多也是我們人生中會遇到的,而書中的文正公的心路歷程,給人的不是別的,正式克服苦悶糾結的力量。我在書中感受到最深的是文正公身上的儒學思想,是修身齊家的中華智慧。

曾國藩家書讀後感 第3張

先從對文正公修身智慧的感想說起,他確實是一箇中華傳統文化繼承者的代表。他曾給自己訂“日課冊”,在給家人的書信中也有許多自省內容,確實做到了“吾日三省吾身”,他也向師傅學習“靜”功夫,每日靜坐不間斷,但若要我說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便是文正公每日必讀史十頁,且必讀經典。家書中寫道“爲讀書可以變其氣質”,我細細思來,應是指接受書中經典的傳統文化的薰陶,可以改變人身上的氣質。而更令人感動的是,日日讀經典這件事文正公竟堅持至死,人都說簡單的事重複做便不簡單了,確實如此。文正公寫給四位弟弟的信中也說“學問之道無窮,而總以恆爲主”,我心中極敬佩。這一“恆”字,不也是中華文化的內涵嗎?

忽的想起一件事,那日我到舅父舅母家拜訪,卻發現舅舅以前極喜愛的《曾國藩家書》《菜根譚》《大學》等承載着優秀中華傳統文化國學經典都被束之高閣,我感到疑惑,便問舅舅,舅舅卻答“工作忙,表弟也不愛看”,看着表弟書桌上壘起的高高的教輔書籍和舅舅書桌上的筆記本電腦,又想起舅舅以前來我家給我講國學經典當做睡前故事的情景,一瞬間我感到國學之殤。國學經典應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載體,在這些經典裏我深切感受到中華文化不同於現代快餐閱讀文化和外國文化的溫潤與柔和。經典不被青年一代接受,經典漸漸被遺忘在步履匆匆的人們的身後,這都是在折射出一個信號:中華傳統文化正面臨邊緣化這樣一個尷尬的處境。我讀《曾國藩家書》,書中寫到曾先生勸勉自己兄弟多讀經典,才能修身,我覺得確實該是如此,並對曾先生日日必作字,雖有事也不間斷讀史的做法感到敬佩,這真真是一個以身傳承中華文化的榜樣。

再說我對文正公家書中的齊家智慧的感想。家書中曾寫道“今人都將學問看錯了,絕大學問,即在家庭日用之間”。文正公齊家一直秉持的是“和”字。在文正公得到了一千兩白銀的時候,寄給父親的信中建議六百兩留給自己家裏還債,四百兩分給家族親戚改善生活,在接到兩個弟弟的書信中對於分給親戚四百兩銀子的不滿後,仍堅持分二百兩給家族親戚,後來又寫下“和氣致祥”教育弟弟。這都體現了文正公齊家時“和”的大局觀,我想這也是曾家數代不出一個紈絝子弟的原因之一。雖家風嚴謹,文正公卻也“養活一團春意思”,這又是文正齊家的另一個字“趣”,文正公雖然嚴格地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也沒有忘記,讓他們在努力生活的同時,體味生活的樂趣。在家庭教育中,文正公營造了一種輕鬆愉快的家庭氛圍。而我們今天的一些家長,可能更關注孩子在學業和事業上的進步,這就不夠文正公高明瞭。這一“和”一“趣”,體現的也正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高明。

以上都僅是我挖掘《曾國藩家書》的一小部分,我除了感嘆文正公厲害之處,也體會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厲害之處,這本書一定值得我在人生閱歷不斷豐富中反覆閱讀,我相信屆時一定會有更豐富的見解。而繼承與發揚中華傳統文化對每一個炎黃子孫來說同樣舉足輕重,迫在眉睫,那必須是從現在做起的。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爆料
明星八卦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