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做秀直的桃花心木美文

做秀直的桃花心木美文

來源:秀美派    閱讀: 2.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林清玄先生有一篇關於種樹與育人的文章——《桃花心木》,我時常被文中那些蘊涵着人生道理的話語所打動:“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在不確定中,深化了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就能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爲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做秀直的桃花心木美文

桃花心木是一種樹形優美、高大而挺拔的樹木。種樹人爲了讓它更好地成長,便模仿製造出自然界中的狂風暴雨、洪澇乾旱,給樹苗創造不確定的生存環境,樹苗受到刺激後,爲求生存和生長,就會更加迅速地紮根,主動向土壤尋求養分。桃花心木向土地紮根的速度和吸收養分的主動性優於所有其他的樹。 作爲幼兒教師的我們,要尋求成長,又何嘗不需要有像桃花心木一樣的'勇氣和主動呢? 從書本中找到水源。朱熹曾說:“爲學之道, 莫先於窮理;窮理之要, 必在於讀書。”

花時間閱讀,是知識的基礎,也是成長的不竭動力。我身邊的很多教師似乎從不閱讀,就是閱讀,也只在僅有的幾本幼教雜誌中間打轉,閱讀的目的也過於功利:爲找一篇好的活動方案、爲寫一篇論文……這樣的讀書即使有益,恐怕也是有限。我們要倡導的是讀書的習慣, 讀書不是爲了應付明天的課堂,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不僅在緊要時讀書, 尋找我們需要的問題的答案;也在閒暇時讀書,在書中享受生活的樂趣。不僅讀關於幼兒教育的書,也要讀一些教育領域外的書籍。“跳出學科看學科,跳出教育看教育”,或許收穫更多。 從實踐中汲取營養。教師的成長是基於教學實踐的成長,而不是理想主義的“空中樓閣”。脫離實踐的教師培訓是不能促成片片森林的,頂多成就“灌木”而已。教師要善於積累和總結讀書之所得,到實踐中去驗證。教育環境不同、對象不同、執行的人不同,說不定就會得到和別人不一樣的結果。

“涉深水者得蛟龍,涉淺水者得魚蝦”,只有自己親身做了,真切地感受了,纔會有最真實的、最有益的收穫。 從反思中觸摸陽光。反思是教師成長的潤滑劑。我們常常倡導“反思”,卻常常只是膚淺地總結。在一次公開教學活動觀摩中,我看到了這樣的反思: 執教的老師在結束活動後, 匆忙整理好自己的衣着,手拿着早在教學前就準備好的長篇大論走上“反思”的講壇。這樣的反思是虛僞的反思,是不能促進教師成長的反思。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目標和行爲,並反思自己在活動中的成敗得失,這樣的反思纔是有陽光的,纔是“樹木”成長所需要的。 從交流研討中迸發成長的力量。

“水嘗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 相擊乃發靈光”, 碰撞應該成爲一種心態, 教師要習慣於在相互的思維激盪中得到提高。教師和教師之間的思想交流、行爲研究,往往是最容易產生靈感的活動,交流研討就是這樣一個在腦力激盪中尋求真知的過程,會讓我們的思想猶如閃電般激烈,在強烈的光芒中迸發出一種向上成長的力量。這也就是爲什麼教學觀摩活動往往是我們首選的教研培訓方式的理由。 目前的教育改革對每一位幼兒教師來說,既是壓力,也是挑戰,更是機遇,因爲未來的中國幼兒教育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未知的,大家都在走着一條前人所從未走過的路,做着別人所從未做過的事。在不確定的環境中,做人要做自強、自立、自主的人;作爲幼兒教師, 要做一個自省、主動的教師;若要我做樹, 我就要做一棵秀直的桃花心木。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爆料
明星八卦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