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有關樂觀的故事(14篇)

有關樂觀的故事(14篇)

來源:秀美派    閱讀: 8.2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關樂觀的故事1

樑思成是知名的建築學家和建築學教育學家。他畢生從事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和建築教育事業,系統地調查、整理、研究了中國古代建築的歷史和理論,是這一學科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並多年活躍在教育教學的第一線。

有關樂觀的故事(14篇)

1928年,樑思成學成回國後應東北大學之邀去瀋陽創辦了建築系,任系主任和教授。在東北大學建築系草創之時,樑思成和林徽因既是組織者,又是僅有的兩名授課老師。樑先生特別注重啓蒙教育。開班第一課,他先在黑板上一筆畫了一隻小狗,問大家這是什麼?大家齊聲答狗。又在小狗的旁邊畫了一座與小狗大小差不多的小屋,問學生這是什麼,學生回答是狗窩。他又在狗的旁邊畫一個大的屋子,再問學生是什麼,學生都說是房子。樑思成笑了,說“狗窩”和“房子”,一個是狗睡覺的地方,一個是人居住的地方,這就是“尺度”的含義。

與“尺度”同樣有趣的,是樑先生在講到更加抽象的“比例”這一概念時,他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小嬰兒和一個成年人,然後又在成年人旁邊畫了一個和成年人同樣大小的嬰兒,問同學們兩個誰是大人誰是小孩,同學們照實回答,樑先生笑着說,“這就叫比例”。並說建築也和人一樣,各種建築有自己的特點和比例,如果尺度弄不好,讓人看起來像拔高了的小孩或縮小了的大人。

大師就是大師,兩個難以用語言輕易講通的抽象概念就在談笑間烙印在每位同學的記憶深處了。

有關樂觀的故事2

有一對性格迥異的雙胞胎,哥哥是徹頭徹尾的悲觀主義者,弟弟則像個天生的樂天派。

在他們8歲那年的新年前夕,家裏人希望改變他們極端的性格,爲他們準備了不同的禮物:給哥哥的禮物是一輛嶄新的自行車,給弟弟的禮物則是滿滿的一盒馬糞。

拆禮物的時候到了,所有人都等着看他們的反應。

哥哥拆開他那個巨大的盒子後,竟然哭了起來,“你們知道我不會騎自行車!而且外面還下着這麼大的雪!”

正當父母手忙腳亂地希望哄他高興的時候,弟弟好奇地打開了屬於他的那個盒子――房間裏頓時充滿了一股馬糞的氣味。出乎意料,弟弟歡呼了一聲,然後就興致勃勃地東張西望起來,“快告訴我,你們把馬藏在哪兒了?”

有關樂觀的故事3

從前有一個窮孩子,父親是鞋匠。父親去世之後,母親爲了生活不得不帶着他另嫁。有一天,他有機會去晉見王子,他滿懷希望,在王子麪前唱詩歌。朗誦劇本。表演完畢後,王子問他想要求什麼賞賜?這個窮孩子大膽地提出要求:“我想寫詩劇,而且在皇家劇院演戲。”王子把這個長着小丑般大鼻子的苯拙男孩從頭到腳看了一遍,然後對他說:“能夠背誦劇本,並不表示能夠寫劇本,那是兩碼事,我勸你還是去學一門有用的手藝吧。”但是,他回家以後,打破了自己的的儲錢罐,向母親和從不關心自己的繼父道別,離家去追尋自己的理想。這時候,他才14歲,但他相信,只要自己願意努力,安徒生這個名字一定會流傳千古。

他到了哥本哈根,挨家挨戶地按門鈴,幾乎按遍了所有達官貴人的門鈴,卻沒有人賞識他,他衣衫襤褸地落魄街頭,卻仍不減他心中的熱情。

終於在1835年,他發表的童話故事吸引了兒童的目光,開啓了屬於安徒生的新頁,他的童話故事被譯成多種文字,除了《聖經》之處,沒有任何一本書比得上。這時,距離他離開家已經16年了。

你有理想嗎?你想怎樣讓夢想成真?堅持努力的過程,或許會是艱辛與充滿苦痛的,但只要不放棄希望,終能獲得甜美的果實。安徒生說:“只要你是天鵝蛋,那麼即使你是在鴨欄裏孵出來的也沒有關係。

有關樂觀的故事4

桑蘭,出生於1981年2月,浙江寧波人,原國家女子體操隊隊員,曾在全國性運動會上獲得跳馬冠軍。到今天爲止,堅強的桑蘭已經笑着度過了6年的輪椅時光。

1998年7月21日晚在紐約友好運動會上意外受傷之後,

默默無聞的桑蘭成了全世界關注的人。這確實是個意外。當時桑蘭正在進行跳馬比賽的賽前熱身,在她起跳的那一瞬間,外隊一教練“馬”前探頭干擾了她,導致她動作變形,從高空裁到地上,而且是頭先着地。

遭受如此重大的變故後卻表現出難得的堅毅,她的主治醫生說:“桑蘭表現得非常勇敢,她從未抱怨什麼,對她我能找到表達的詞就是‘勇氣’。”就算是知道自己再也站不起來之後,她也絕不後悔練體操,她說:“我對自己有信心,我永遠不會放棄希望。”因爲她的堅強、樂觀,美國院方稱她爲“偉大的中國人民光輝形象”,而那麼多美國普通人去看她,並不只是因爲她受傷了,而是爲她的精神所感染。

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在看望桑蘭時說:“中國領導人和中國人民都知道這位勇敢的女孩的事。”美國總統克林頓、前總統卡特和里根都曾給桑蘭寫過信,讚揚她面對悲劇時表現出來的勇氣。桑蘭與“超人”會面的經過在美國ABC電視臺播出,這個電視臺50年來只採訪過兩個中國人,一個是鄧小平,一個是桑蘭。桑蘭還如願以償地見到了自己的偶像里奧納多—迪卡普里奧和席琳—迪翁。她的監護人說:“她太可愛了,像我們這些在她身邊的人都願意去幫助她……”

多年來,桑蘭用她的行動應證着自己的諾言,在北大學習、加盟星空衛視主持節目、擔任申奧大使、參加雅典奧運北京接力……她充滿力量的笑容總能給人希望!

有關樂觀的故事5

張大千是20世紀中國畫壇傳奇色彩的國畫大師,對繪畫、書法、篆刻、詩詞無所不通,特別是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除了在藝術界深得敬仰和追捧,他在對待朋友和做人方面所表現出來的真誠和謙遜,也同樣被人所尊敬。

徐悲鴻與趙望雲都是張大千的好友,二人也都以擅長畫馬聞名,而徐悲鴻的名聲卻始終比趙望雲大,趙望雲就有些不服氣。有一天,趙望雲單獨問張大千:“人家都說徐悲鴻畫馬比我畫得好,你說說我們倆到底是誰畫得好?”張大千不假思索,說:“當然是他的好。”趙望雲聽了很是失望,追問爲什麼,張大千笑着說:“他畫的馬是賽跑的馬和拉車的馬,而你畫的則是耕田的馬。”一句看似玩笑的大實話讓趙望雲不得不點頭認同。

抗日戰爭勝利後,張大千要從上海返回四川老家,他的學生設宴爲他餞行,邀請着名京劇藝術家梅蘭芳等社會名流作陪。宴會開始,張大千舉杯先向梅蘭芳敬酒說:“梅先生,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你一杯。”衆賓客莫名其妙,梅蘭芳也不解其意。張大千忙笑着解釋:“你是君子,唱戲動口;我是小人,畫畫動手。”一句話引得滿堂大笑,也讓梅蘭芳對張大千的爲人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不斷學習各種傳統繪畫技巧、赴敦煌耗時三年描摹石窟壁畫……長久以來,張大千給人的感覺好像就是一個癡迷藝術的畫家形象,然而,幽默的張大千卻從另一個角度展現他更真實的一面。對趙望雲詢問的堅持事實,當面說真話;對梅蘭芳的不擺架子,恭敬尊崇之心,則充滿了謙虛、低調的人生態度。通過幽默的話語,讓人看到一個大師的風範,如此坦蕩的胸襟和謙遜品性,和他的作品一樣值得敬仰。

有關樂觀的故事6

一個青年揹着一個大包裹千里迢迢跑來找無際大師,他說:“大師,我就是那樣的孤獨、痛苦和寂寞,長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極點;我的鞋子破了,荊棘割破雙腳;手也受傷了,流血不止;嗓子因爲長久的呼喊而喑啞……爲什麼我還不能找到心中的陽光?”

大師問:“你的大包裹裏裝的什麼?”青年說:“它對我可重要了。裏面就是我每一次跌倒時的痛苦,每一次受傷後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時的煩惱……靠了它,我才能走到您這兒來。” 於就是,無際大師帶青年來到河邊,他們坐船過了河。上岸後,大師說:“你扛了船趕路吧!”“什麼,扛了船趕路?”青年很驚訝,“它那麼沉,我扛得動嗎?”“就是的,孩子,你扛不動它。”大師微微一笑,說:“過河時,船就是有用的。但過了河,我們就要放下船趕路。否則,它會變成我們的包袱。痛苦、孤獨、寂寞、災難、眼淚,這些對人生都就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昇華,但須臾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能太負重。”青年放下包袱,繼續趕路,他發覺自己的步子輕鬆而愉悅,比以前快得多。原來,生命就是可以不必如此沉重的。

小啓示:在人生的征途上,如果老就是扛着包袱趕路,永遠也不能前行,放下包袱,輕裝上路,纔可能走得更遠。

有關樂觀的故事7

古希臘的大哲學者蘇格拉底還是單身的時候,和幾個朋友一起住在一間只有七八平方米的小屋裏。儘管生活非常不便,但是他一天到晚總是樂呵呵的。

有人問他:“那麼多人擠在一起,連轉個身都困難,有什麼可樂的?”

蘇格拉底說“朋友們在一塊兒,隨時都可以交換思想,交流感情,這難道不是很值得高興的事兒嗎?”

過了一段時間,朋友們一個個相繼成家了,先後搬了出去。屋裏只剩下了蘇格拉底一個人,但是他每天仍然很快活。

“我有很多書啊!一本書就是一個老師。和這麼多老師在一起,時時刻刻都可以向它們請教,這怎能不令人高興呢?”

幾年後,蘇格拉底也成了家,搬進一棟大樓裏。這棟大樓有七層,他的家在最底層。底層在這座樓裏環境是最差的,上面老是往下面潑污水、丟死老鼠、破鞋子、和雜七雜八的髒東西,那人見他還是一副自得其樂的樣子,好奇地問:“你住這樣的房子,也感到高興嗎?”

“是啊!你不知道住一樓有多少妙處啊!比如,進門就是家,不用爬很高的樓梯;搬東西方便,不必花很大的力氣;朋友來訪容易,用不着一層樓一層樓地去叩門詢問。特別讓我滿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養一叢一叢的花兒,種一畦一畦的菜,這些樂趣啊,數之不盡啊!”蘇格拉底情不自禁地說。

過了一年,蘇格拉底把的一層的房間給了一們朋友,這位朋友家有一個偏癱的老人,上下樓很不方便。他搬到了樓房的層——第七層,可是他每天仍是快快樂樂的。

那人又故意問他:“先生,住七樓是不是也有許多好處啊?”

蘇格拉底說:“是啊,好處可真不少呢!僅舉幾例吧:每天上下幾次,就是很好的鍛鍊機會,有利於身體健康;光線好,看書寫文章不傷眼睛;沒有人在頂干擾,白天黑夜都非常安靜。”

後來,那人遇到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問道:“你的老師總是那麼快快樂樂,可我卻感到,他每次所處的環境並不那麼好啊!”

柏拉圖說:“決定一個人心情的,不在乎環境,而在於心境。”

有關樂觀的故事8

有一對性格迥異的雙胞胎,哥哥就是徹頭徹尾的悲觀主義者,弟弟則像個天生的樂天派。在他們8歲那年的聖誕節前夕,家裏人希望改變他們極端的性格,爲他們準備了不同的禮物:給哥哥的禮物就是一輛嶄新的自行車,給弟弟的禮物則就是滿滿的一盒馬糞。

拆禮物的時候到了,所有人都等着看他們的反應。

哥哥先拆開他那個巨大的盒子,竟然哭了起來:“你們知道我不會騎自行車!而且外面還下着這麼大的雪!”正當父母手忙腳亂地希望哄他高興的時候,弟弟好奇地打開了屬於他的那個盒子———房間裏頓時充滿了一股馬糞的味道。出乎意料,弟弟歡呼了一聲,然後就興致勃勃地東張西望起來:“快告訴我,你們把馬藏在哪兒了?”

小啓示:對於一個悲觀的人來說,天下沒有一張合適他的凳子;對於一個快樂的人來說,即使天空下着雨,他的心空也就是明媚的。

有關樂觀的故事9

上帝不會拋棄每一個人

童年本應該是一個人最幸福、最快樂的時光,然而不幸的是,他卻患上了一種名叫骨結核的病。由於發現不及時,加上家裏貧困,未能得到良好的治療,結果導致膝蓋永久僵硬,成爲了殘疾人。

小小年紀的他,不光要承受身體上的痛苦,還要承受心靈上的折磨,未來對於他來說,簡直一片黑暗。每每看到別人蹦蹦跳跳,活躍在運動場上時,他的心就如同被刀絞一樣難受。他覺得自己是這個世上最不幸、最可憐的人,活在世上,除了給父母和社會帶來拖累外,根本沒有絲毫的益處。關心他的人看到他這個樣子,都不免嘆息,心想,這個孩子完了,也許一生都要依靠父母養活。

有一次,他絕望地對母親說:“媽媽,你讓我死了算了,我活着有什麼意義呢?只會給你們帶來麻煩。”

兒子的請求,讓母親的心都快碎了。說實在的,母親的心裏比他還要痛苦,因爲孩子的不幸到了母親那裏,常常是要加倍的。母親的淚水在眼眶裏直打轉,但她強忍着沒讓它落出來,因爲母親知道,此刻孩子最需要的是鼓舞和溫暖,而不是傷心和眼淚。母親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鄭重其事地問:“孩子,你聽說過上帝造人嗎?”

他點了點頭。

母親又接着說:“孩子,其實,上帝是很公平的,他造就了你這方面的優點,就一定會造就你那方面的缺點。比如,上帝賜予了你智慧的頭腦,就可能不會再賜予你漂亮的面孔;賜予了你強健的體魄,就可能不會再賜予你細膩的思想;賜予了你動聽的歌喉,就可能不會再賜予你敏捷的身手……因此,這個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沒有一無是處的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優點,但每個人也都有每個人的缺陷。大可不必爲自己的優點沾沾自喜,也大可不必爲自己的缺陷自暴自棄。每個人都有他自身存在的價值,有的人在科學上作出貢獻,有的人在文藝上作出貢獻,有的人在體育上作出貢獻,有的人在建築上作出貢獻……雖然你的雙腿殘疾了,但那只是上帝跟你開的一個小小的玩笑,相信他一定會在其它方面補償你的。”

聽了母親的訴說,他的靈魂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心裏立刻充滿了陽光,原來上帝沒有拋棄自己,活着是有價值的,是可以爲社會作出貢獻的。從那以後,他不再爲身體的殘疾自卑、煩惱,而是全身心地投入生活和學習。多年後,他以優秀的成績考入了維也納大學醫學院,致力於耳科神經學的研究,並最終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他就是1914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獲得者羅伯特·巴雷尼。巴雷尼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要隨便輕視自己,也不要向命運妥協,更不要輕言放棄,即使你是一個不完整的人。世上之事,沒有絕對的可能,但也沒有絕對的不可能,奮鬥可以改變一切,可以彌補身體上的缺陷。

樂觀,讓理想飛翔

小時候,每次考試之後,總有幾個成績不理想的女孩哭得一塌糊塗,急得周圍的同學們搜腸刮肚地想法子勸解。她卻是個例外。成績一向突出的她即使偶爾失手,大家也絲毫看不到她的失落和難過,掛在她臉上的始終是開心爽朗的微笑。時間一久,班裏的同學都明白了一個事實—想讓太陽從西邊出來有可能,想讓她放棄自己的樂觀根本不可能!

幾個要好的女同學私下裏問過她:“你考試成績不好的時候不傷心啊?怎麼就沒看見你哭過鼻子呢?”她臉上仍舊掛着蜜一般的微笑:“誰也不能時時刻刻都出類拔萃,只要我盡力做到了最好的自己,那就夠了。全力以赴地付出過,剩下的就是樂觀地面對生活。”

後來,她身患重病的父親去世了,家裏的生活一度拮据到了極點,有時候一天只能用一個麪包勉強充飢。然而,即使面對如此惡劣的環境,擦乾眼淚的她仍舊面帶笑容繼續生活,並且在學業上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十幾年之後,已經成爲上海電視臺當家花旦的她,生活有了巨大改變—擁有一份人人羨慕的職業,還買了自己房子,事業、生活一帆風順。就在此時,中央電視臺突然向她發出了邀請。一方面是已經擁有的不小的成功,依靠幾年辛苦打拼才積攢下的人脈和地位;一方面是一個全新的發展機會,卻要面臨着一切從零開始的挑戰。經過慎重考慮之後,她還是毅然選擇北上,在競爭異常激烈的中央電視臺開始了新的打拼。

剛剛來到北京那會兒,是她人生最低落、最壓抑的一段日子。在那段最苦最難的日子裏,她沒發過一句牢騷,也沒有絲毫的抱怨。她告訴家人和朋友,自己已經盡全力做到最好的自己了,如果不能成功,也該輕鬆快樂地去面對。她的樂觀感染了身邊所有的人,大家不再多說什麼,只是力所能及地多給她一些幫助。

很快,人們開始被電視裏一個叫歐陽夏丹的女孩吸引了。她俏皮的語言、樂觀的性格、專業的主持能力,給越來越多的觀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個累得幾乎虛脫,還在調侃着“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圈,我把它奉獻給《第一時間》”的女孩以其獨特的魅力迅速成爲央視知名主持人。

“氣球裏充滿了比空氣輕的氫氣,它才能飛上天空。”在談到自己成功經歷的時候,歐陽夏丹用一句話來總結自己:“我的身體裏充滿了快樂輕鬆的生活理念,所以我能飛翔。”

卡內基曾是“跑腿族”

有人曾經根據美元價值等時代因素計算,認爲美國工業鉅子卡內基創造的財富至今尚沒有人能企及。他是怎麼起家的呢?他小小跟着父母從蘇格蘭移民美國,一上岸就當童工,時年13歲。他第一個工作在紡織廠裏,一天12個小時,一週6天,週薪1。2美元。他成爲世界首富後回憶說:“我掙的錢早已以百萬計了。但是,沒有任何錢能比第一週那1。2美元給我更大的幸福!”在幹了12個小時後,他還拖着疲憊之軀去上夜校。15歲時,終於有了另一個機會:給匹茲堡的一家電報公司當報童,也就是挨家挨戶地送電報。他將此視爲天賜良機,義無反顧地接受了。

報童是典型的跑腿族,看起來無足輕重。但卡內基不這麼看。當然,報童的工作一週2。5美元,收入翻番,但這不是他要圖的東西。用現在的話來說,他看重這是個白領工作,屬於信息高科技的行業。在1850年,電報就相當於今日的互聯網。那時用電報的多是公司企業。跑跑腿看似很下層,但聰明的卡內基發現,匹茲堡的商業信息就捏在他手上。哪家總是從哪裏收發電報,哪家生意興隆,商業網絡怎麼運行,他一清二楚。也就是從這裏,他又跳到鐵路公司,最終自己建起鋼鐵廠。那時蘇格蘭人在英國人眼裏是叫花子。卡內基家也確實窮得叮噹響,但是,最終他的工廠生產的鋼鐵,超過了整個英國的鋼鐵產量。

現實是猙獰的,但是,我們不能等待現實被改造好了以後再開始生活。如今與150多年前的世道早已經大不相同了。但是,跑腿族知道許多闊少們的消費習慣和規律,也並非沒有從跑腿發展出某種特殊的快遞業務的可能。

桑蘭

桑蘭,著名體操運動員,被譽爲中國的“跳馬王”。但,這是在1998年7月21日之前,那是在美國紐約,第四屆友好運動會的體操賽場。只是一次賽前訓練,只是一次偶然,桑蘭的一個沒有做完的手翻轉體動作,結束了她的體操生涯,但她依然“著名”,甚至更爲“著名”。讓桑蘭“著名”的,是她的精神,她的毅力,是她永遠燦爛的微笑。17歲的花季,即使受傷的花朵依然美麗

桑蘭的傷勢異常嚴重:第五——七頸椎呈開放性、粉碎性骨折,75%錯位,中樞神經嚴重損傷,雙手和胸以下失去知覺。美國的送護人員十分盡職:從長島拿騷縣醫療中心,到紐約市區最著名的蒙賽耐康復中心,醫療專家們拿出了最佳的治療方案,使用了最好的藥品。

世人對桑蘭極爲關切:當地聞知此事的美國有關官員和普通百姓絡繹不絕地前去探視,鮮花堆滿了桑蘭的病房;中國體操協會委託的監護人謝曉虹女士日夜守候,在桑蘭最痛苦的時候緊握住她的手;祖國人民更傾注了無盡的親情和關愛,十二億份遙遠的祝福飛越大洋彼岸……

但表現最出色的還是桑蘭:從她甦醒過來以後,她就沒有流過一滴眼淚;從她重新面對公衆的目光那一刻起,她的面容就永遠浮現着燦爛的微笑。17歲的小姑娘,17歲的純真的讓人慨嘆的微笑,征服了美國,征服了中國,征服了世界……十個月後,傷情基本穩定的桑蘭終於回到了日思夜想的祖國,在中國康復研究中心繼續接受康復治療。

這是一個更爲漫長而艱苦的歷程。

桑蘭挺住了。她忍受着極大的痛苦與送護人員積極配合,由截癱可能引起的泌尿系統和呼吸系統感染、壓瘡、脊柱側變等併發症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糾正,體位性低血壓已經緩解,名個關節保持着良好的活動度,肌肉力量開始恢復,輪椅已能自己搖出很遠;桑蘭的生活自理能力大爲提高,她可以自己穿脫衣服、襪子和鞋,可以獨立進食、洗臉、刷牙、洗澡,正在學習英語,可以操作電腦,可以完成從輪椅到牀的轉換……

當然,實際上她完成的是角色的轉換。她不再是一個體操運動員,甚至她也不是一個一般意義上的高位截癱的殘疾人。她是一個19歲的永遠微笑的姑娘,是一個與常人一樣對新生活充滿渴望和希冀的活力四溢的年青生命。

她現在是中國最著名的學府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的學生,數學、語文、英語……花季中的蓓蕾在迫不及待地接受着人類文化知識的灌溉;她有着人天性中的善良,將社會各界贈給她的價值百萬元的各種康復器械和殘疾人生活用品,又全部轉贈給北京博愛醫院和更需要、更困難的殘疾患者。

她是人道主義的慈善大使,以殘疾之軀奔波於祖國各地,在上海點燃中國第五屆殘疾人運動會的火炬,在深圳與施瓦辛格先生一起爲智殘兒童募捐,她的事蹟感染着人們,一個服刑人員給她來信,一位不務正業的青年到病牀前看望她,她都熱情回信和接待……

19歲的桑蘭,人生的美麗畫卷剛剛展開。她曾經跌倒過,她正在站起來。

中國的一位著名作家問過:永遠有多遠?19歲的桑蘭用她的人生經歷如此回答:生命永遠,微笑永遠……

有關樂觀的故事10

霍金先生是一個懂的感恩生活和樂觀不屈的人。

霍金先生從小就擁有對自然科學的強烈興趣,在大學時代(當時還沒患病),他就意識到,肯定會有一套能夠解釋宇宙的萬物理論,並陶醉於對其的思索之中,把之當做了自己的信仰,並具有極強的使命感。

在他21歲得知自己患上了不治之症後他也消沉過一段時間,極度失望時他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努力去幫助一些人們。醫生當時預測他最多隻能活2年,但2年過後情況並不是非常糟糕。後來他又想到了以前曾和自己一個病房的男孩,那個男孩第二天就死去了。他似乎明白了什麼,他覺得自己還不算倒黴,不應該就這樣放棄,自己17歲就考上劍橋大學,擁有異乎常人的頭腦。(之前他就和珍認識,後來他們很快墜入愛河,不久他們結婚了)

患病後,霍金先生爲了家庭,爲了自己的理想,果斷的“站了起來”,繼續了自己的研究。他自己在個人傳記中談到,他並不認爲疾病對他有多大影響,他每天都陶醉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努力不去思考自己的疾病。同時,他又努力證明自己能夠象常人那樣生活!霍金先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只要能做到的事情絕不麻煩別人,他很憎恨別人把自己當做殘疾人,他說:一個人身體殘疾了,決不能讓精神也殘疾。霍金先生的意志力是非常堅強的,同時他又是一個對生活很有主見的人。他對生活永遠充滿了樂觀和幽默的態度。在他患病後,曾有6次非常近距離的和死神交手,他都頑強的活了下來。

一次霍金先生演講結束後,一位女記者衝到演講臺前問到:“病魔已將您永遠固定在輪椅上,你不認爲命運讓你失去太多了嗎?”大師的臉上充滿了笑意,用他還能活動的3根手指,艱難地叩擊鍵盤後,顯示屏上出現了四段文字:“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我有愛我和我愛的親人和朋友”...在回答完那個記者的提問後,他又艱難的打出了第五句話:“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現場頓時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

的確用霍金先生自己的話來說,活着就有希望,人永遠不能絕望!比大海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即使病魔把霍金先生關在果殼中,他也是無限空間之王! 霍金先生的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成爲自己命運的主宰,都應該對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主見,擁有自己的夢想,並全力以赴爲之奮鬥!

有關樂觀的`故事11

有一天,某個農夫的一頭驢子,不小心掉進一口枯井裏,農夫絞盡腦汁想辦法救出驢子,但幾個小時過去了,驢子還在井裏痛苦地哀嚎着。

最後,這位農夫決定放棄,他想這頭驢子年紀大了,不值得大費周章去把它救出來,不過無論如何,這口井還就是得填起來。於就是農夫便請來左鄰右舍幫忙一起將井中的驢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

農夫的鄰居們人手一把鏟子,開始將泥土鏟進枯井中。當這頭驢子瞭解到自己的處境時,剛開始哭得很悽慘。但出人意料的就是,一會兒之後這頭驢子就安靜下來了。農夫好奇地探頭往井底一看,出現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驚∶

當鏟進井裏的泥土落在驢子的背部時,驢子的反應令人稱奇——它將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後站到鏟進的泥土堆上面!

就這樣,驢子將大家剷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數抖落在井底,然後再站上去。很快地,這隻驢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後在衆人驚訝的表情中快步地跑開了!

就如驢子的情況,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時候我們難免會陷入“枯井”裏,會被各式各樣的“泥沙”傾倒在我們身上,而想要從這些“枯井”脫困的祕訣就就是∶將“泥沙”抖落掉,然後站到上面去!

小啓示:事實上,我們在生活中所遭遇的種種困難挫折就就是加諸在我們身上的“泥沙”; 然而,換個角度看,它們也就是一塊塊的墊腳石,只要我們鍥而不捨地將它們抖落掉,然後

站上去, 那麼即使就是掉落到最深的井,我們也能安然地脫困。本來看似要活埋驢子的舉動,由於驢子處理厄境的態度不同,實際上卻幫助了它,這也就是改變命運的要素之一。如果我們以肯定、沉着穩重的態度面對困境,助力往往就潛藏在困境中。一切都決定於我們自己,學習放下一切得失,勇往直前邁向理想。

我們應該不斷地建立信心、希望和無條件的愛,這些都就是幫助我們從生命中的枯井脫困並找到自己的工具。

有關樂觀的故事12

汽車鉅子亨利.福特在年輕時擔任過工程師的職務。

有一次他帶隊修築一條河堤,不料突然來了場暴風雨,大水淹沒了所有的機器設備,辛苦構築的工程也全遭摧毀。

當洪水退去之後,工人們望着遍地的泥濘與東倒西歪的機器,不禁悲出中來。

“你們怎麼都哭喪着臉?”福特笑着問大家。

“你自己瞧!”他們哭喪着臉說道:“遍地都是泥濘。”

“我怎麼沒瞧見?”他爽朗地說。

'這不是嗎?還有那裏。。。。。。”工作指着滿是泥漿的機器,不解地說。

“我只看出蔚藍的晴空,那上面沒有一片泥巴,即使有,泥土又如何抗拒陽光的照射呢?不久泥土就會結塊,我們就可以重新開動推土機了,不是嗎?”

有關樂觀的故事13

華夏之毅力,應以他國之學也;外國之精神,必以中華之誡矣。

——題記

回顧那兩張看似普通的照片,心中怦然一跳:一位外國帥哥,竟爲乞討的奶奶倒水?真亦不可思議。可轉念一想,究竟有何我們所感悟?爲什麼不是中國帥哥?爲什麼不是中國人?忽然腦海中浮現出幾幅畫面……

走進地鐵站,我像往常一樣刷卡進站。在一個不經意的回頭,看到了一個老人坐在地上,面前放着一個早已破爛不堪的碗。我心中一軟,不禁想起貧困階層人們的艱苦生活,於是走上前去,將幾元錢丟進碗裏,來表示我的同情。碗裏已有很多的硬幣,想必一定和我一樣。老人感激的看了我一眼,隨即又低下頭去。

地鐵來的特別遲,足足有十來分鐘,走進地鐵,當門即將要關上時,我猛然看見一個老

人走了進來,他正是那位老人,前面我爲他慷慨解囊的老人!

只見他穿着嶄新的外套,皮鞋走了進來,忽然,一股怒氣涌上心頭,想衝上去與他駁斥一番,卻又忍住了。

從此以後每當在馬路上,街道旁,小巷裏看到簡單而又熟悉的身影,都會視之不理。也許不是騙子,但我卻依然拒絕。理由很簡單,因爲,他有可能是騙子。

可是,當我看見以下文字時,我的心,不由的一震。

“有人說,你們外國人不瞭解中國國情,乞丐大多是騙子,不值得幫助。”陸傑森笑笑,“他們說的對,我並不瞭解中國國情,我在這兒只是個暫時的客人。”他說,希望老人不是騙子,但如果真是,也肯定是可憐的人,能幫就幫。

這不是陸傑森第一次和乞討老人一起吃東西——他給乞討的老大爺送過果汁,還陪其他乞討者吃過飯。“我是很幸運的人,每天有飯吃、有地方住、有好的工作機會和家庭。但不是所有人都這樣。他們也許生來家庭條件就不好,也許長大後做錯過事,但他們現在的生活艱難,沒有理由我們不去給予幫助。”

我不由的陷入沉思。

道德經中說道:“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無和有,是融爲一體的,正如施捨也否,其意義是相同的。也如他所說的,如果真是,也肯定是可憐的人,能幫就幫。爲人,爲物,乃至爲事樂觀的態度,纔是人生最高的境界。

說到此,應將第一句改爲:

華夏之毅力,應以他國之學也;外國之樂觀,必以中華之誡矣。

有關樂觀的故事14

小故事1、 瓦倫達心態

心理學上有一種“瓦倫達心態”。瓦倫達是美國一個著名的高空走鋼絲表演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後說,我知道這次一定要出事,因爲他上場前總是不停地說,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敗,絕不能失敗;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想着走鋼絲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這件事可能帶來的一切。

後來,人們就把專心致志做事本身而不去管這件事的意義,不患得患失的心態,叫做“瓦倫達心態”。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一項研究也表明,人大腦裏的某一圖像會像實際情況那樣刺激人的神經系統。比如當一個高爾夫球手擊球前一再告訴自己“不要把球打進水裏”時,他的的大腦裏往往就會出現“球掉進水裏”的情景,而結果往往事與願違,這時間球大多都會掉進水裏。 這項研究從反面證實了瓦倫達心態。

小啓示:事物的法則就是這樣:如果太注重成功或失敗,結果往往會失敗。只要你注重事物本身的特點及規律,專心致志地做好它,你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我們常說:“心態最重要。”

小故事2、悲觀與樂觀

有一對性格迥異的雙胞胎,哥哥是徹頭徹尾的悲觀主義者,弟弟則像個天生的樂天派。在他們8歲那年的聖誕節前夕,家裏人希望改變他們極端的性格,爲他們準備了不同的禮物:給哥哥的禮物是一輛嶄新的自行車,給弟弟的禮物則是滿滿的一盒馬糞。

拆禮物的時候到了,所有人都等着看他們的反應。

哥哥先拆開他那個巨大的盒子,竟然哭了起來:“你們知道我不會騎自行車!而且外面還下着這麼大的雪!”正當父母手忙腳亂地希望哄他高興的時候,弟弟好奇地打開了屬於他的那個盒子———房間裏頓時充滿了一股馬糞的味道。出乎意料,弟弟歡呼了一聲,然後就興致勃勃地東張西望起來:“快告訴我,你們把馬藏在哪兒了?”

小啓示:對於一個悲觀的人來說,天下沒有一張合適他的凳子;對於一個快樂的人來說,即使天空下着雨,他的心空也是明媚的。

小故事3、您也在井裏嗎?

有一天,某個農夫的一頭驢子,不小心掉進一口枯井裏,農夫絞盡腦汁想辦法救出驢子,但幾個小時過去了,驢子還在井裏痛苦地哀嚎着。

最後,這位農夫決定放棄,他想這頭驢子年紀大了,不值得大費周章去把它救出來,不過無論如何,這口井還是得填起來。於是農夫便請來左鄰右舍幫忙一起將井中的驢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

農夫的鄰居們人手一把鏟子,開始將泥土鏟進枯井中。當這頭驢子瞭解到自己的處境時,剛開始哭得很悽慘。但出人意料的是,一會兒之後這頭驢子就安靜下來了。農夫好奇地探頭往井底一看,出現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驚∶

當鏟進井裏的泥土落在驢子的背部時,驢子的反應令人稱奇──它將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後站到鏟進的泥土堆上面!

就這樣,驢子將大家剷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數抖落在井底,然後再站上去。很快地,這隻驢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後在衆人驚訝的表情中快步地跑開了!

就如驢子的情況,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時候我們難免會陷入“枯井”裏,會被各式各樣的“泥沙”傾倒在我們身上,而想要從這些“枯井”脫困的祕訣就是∶將“泥沙”抖落掉,然後站到上面去!

小啓示:事實上,我們在生活中所遭遇的種種困難挫折就是加諸在我們身上的“泥沙”; 然而,換個角度看,它們也是一塊塊的墊腳石,只要我們鍥而不捨地將它們抖落掉,然後

站上去, 那麼即使是掉落到最深的井,我們也能安然地脫困。本來看似要活埋驢子的舉動,由於驢子處理厄境的態度不同,實際上卻幫助了它,這也是改變命運的要素之一。如果我們以肯定、沉着穩重的態度面對困境,助力往往就潛藏在困境中。一切都決定於我們自己,學習放下一切得失,勇往直前邁向理想。

我們應該不斷地建立信心、希望和無條件的愛,這些都是幫助我們從生命中的枯井脫困並找到自己的工具。

小故事4、扛船趕路

一個青年揹着一個大包裹千里迢迢跑來找無際大師,他說:“大師,我是那樣的孤獨、痛苦和寂寞,長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極點;我的鞋子破了,荊棘割破雙腳;手也受傷了,流血不止;嗓子因爲長久的呼喊而喑啞……爲什麼我還不能找到心中的陽光?”

大師問:“你的大包裹裏裝的什麼?”青年說:“它對我可重要了。裏面是我每一次跌倒時的痛苦,每一次受傷後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時的煩惱……靠了它,我才能走到您這兒來。” 於是,無際大師帶青年來到河邊,他們坐船過了河。上岸後,大師說:“你扛了船趕路吧!”“什麼,扛了船趕路?”青年很驚訝,“它那麼沉,我扛得動嗎?”“是的,孩子,你扛不動它。”大師微微一笑,說:“過河時,船是有用的。但過了河,我們就要放下船趕路。否則,它會變成我們的包袱。痛苦、孤獨、寂寞、災難、眼淚,這些對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昇華,但須臾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能太負重。”青年放下包袱,繼續趕路,他發覺自己的步子輕鬆而愉悅,比以前快得多。原來,生命是可以不必如此沉重的。

小啓示:在人生的征途上,如果老是扛着包袱趕路,永遠也不能前行,放下包袱,輕裝上路,纔可能走得更遠。

小故事5、超越心中的冰點

美國一家鐵路公司,有一位調車員叫尼克,他工作認真負責,不過有一個缺點,就是他對自己的人生很悲觀,常以否定的眼光去看世界。有一天,同事們爲了趕着去給老闆過生日,都提早急急忙忙地走了。不巧的是,尼克不小心被關在了一輛冰櫃車裏,無法把門打開。於是他在冰櫃裏拼命地敲打着、叫喊着,可由於除他之外全公司的人都走完了,沒有一個人來給他開門。尼克的手敲得紅腫,喉嚨喊得沙啞,也沒有人理睬,最後他只得絕望地坐在地上喘息。他想,冰櫃裏的溫度在零下20度以下,如果再不出去肯定會被凍死的。他愈想愈可怕,最後只好用發抖的手,找來紙和筆,寫下了遺書。在遺書裏,他寫道:我知道在這麼冷的冰櫃裏,我肯定會被凍死的,所以……當第二天公司職員打開冰櫃時,發現了尼克的屍體。同事們感到十分驚訝,因爲冰櫃裏的冷凍開關並沒有啓動,而這巨大的冰櫃裏也有足夠的氧氣,尼克竟然被凍死了!

其實,尼克並非死於冰櫃裏的溫度,屍檢報告也顯示沒有被謀殺或急病猝死的可能,那麼是什麼原因呢?他是死於自己心中的冰點。因爲他根本不敢相信這輛一向輕易不會停凍的冰櫃車,這一天恰巧因要維修而未啓動製冷系統。他的不敢相信使他連試一試的念頭都沒有產生,而堅信自己一定會被凍死。

小啓示:這種現象就是心理學中常說的消極暗示效應。悲觀的人往往會自怨自艾而生出病來,嚴重的可能導致死亡。與之相反的就是積極心理暗示。所謂積極心理暗示,通俗地說就是堅信自己一定行,一定能辦好自己想做的事,一定會順利完成任務,一定能實現人生目標,就是讓人充滿自信!

小故事6、塞翁失馬

戰國時期,靠近北部邊城,住着一個老人,名叫塞翁。塞翁養了許多馬,一天,他的馬羣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鄰居們聽說這件事,跑來安慰,勸他不必太着急,年齡大了,多注意身體。塞翁見有人勸慰,笑了笑說:“丟了一匹馬損失不大,沒準會帶來什麼福氣呢。”

鄰居聽了塞翁的話,心裏覺得很好笑。馬丟了,明明是件壞事,他卻認爲也許是好事,顯然是自我安慰而已。過了幾天,丟失的馬不僅自動返回家,還帶回一匹匈奴的駿馬。

鄰居聽說了,對塞翁的預見非常佩服,向塞翁道賀說:“還是您有遠見,馬不僅沒有丟,還帶回一匹好馬,真是福氣呀。” 塞翁聽了鄰人的祝賀,反而一點高興的樣子都沒有,憂慮地說:“白白得了一匹好馬,不一定是什麼福氣,也許惹出什麼麻煩來。”

鄰居們以爲他故作姿態純屬老年人的狡猾。心裏分明高興,有意不說出來。 塞翁有個獨生子,非常喜歡騎馬。他發現帶回來的那匹馬顧盼生姿,身長蹄大,嘶鳴嘹亮,膘悍神駿,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馬。他每天都騎馬出遊,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他高興得有些過火,打馬飛奔,一個趔趄,從馬背上跌下來,摔斷了腿。鄰居聽說,紛紛來慰問。

塞翁說:“沒什麼,腿摔斷了卻保住性命,或許是福氣呢。”鄰居們覺得他又在胡言亂語。他們想不出,摔斷腿會帶來什麼福氣。 不久,匈奴兵大舉入侵,青年人被應徵入伍,塞翁的兒子因爲摔斷了腿,不能去當兵。入伍的青年都戰死了,唯有塞翁的兒子保全了性命。

唐朝的政治家、文學家劉禹錫,曾參與王叔文的“永貞革新”,革新失敗後,他被貶官到外地多年,但是,他堅守氣節,並保持着樂觀向上的精神。“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他堅信新生事物一定會戰勝腐朽事物。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爆料
明星八卦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