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70後的職場觀十年沉澱下的話

70後的職場觀十年沉澱下的話

來源:秀美派    閱讀: 1.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70後的職場觀十年沉澱下的話,職場上是有職場的潛規則的,所以在不同的人看來職場觀念也是有區別的,職場觀對一個人的影響也很大,以下分享70後的職場觀十年沉澱下的話。

70後的職場觀十年沉澱下的話1

1、工作只是工作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個美國律師事務所北京辦事處,在那裏跌跌撞撞地開始了職業生涯,也是在那裏,我對職業對職場的看法從根本上被定義。

首先,我永遠感激那位招募我的合夥人,是他從一個毫無工作經驗的我身上看到了潛力並給我一個機會去發展,是他在聽到我說選擇外企的一個重大原因是“沒有關係”時義無反顧地錄用了我。

其次,在那裏學習到的東西成爲了我今後職業發展的基礎,事實證明,那個基礎十分堅固,無論是職業技能方面還是對職場的理解方面。

我記憶中最深刻的一句話是:“工作只是工作。(It’s just a job.)”這是我聽到同事談論某合夥人對另一發怒的合夥人說的一句話。雖然沒有在現場,但我能生動地想象出當時的景像。

對我這樣一個十分感性的人來說,工作中一大勁敵就是自己的情緒,往往不自覺地會將情感帶入到工作中,工作的得失也會大大影響自己的心情。如果能夠很好地控制,這樣也無可厚非,個人情感的投入說明你對工作的投入;但是如果情緒失控,則對工作產生的負面的影響,也會影響個人的情感甚至健康。

所以當我聽到“工作只是工作”這句話時,心裏豁然開朗。無論如何,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雖然我們要努力工作,但如果努力之後的結果不如人意,也不必自鑽牛角尖,生活還要繼續。

比如說,今天的工作進度不佳,無論如何也完不成既定目標,明天老闆會發火,甚至某人要被開除,公司要關門……退一步想想也就明白了,這只是一份工作,不是全世界,明天太陽照樣要升起,其他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還要照舊,沒什麼了不起的。

再後來,我更多的看到了很多職場中人實際地瞭解並貫徹這一思想。有一次一位部門主管說:“上星期開高級經理會我生病了,實在沒法支撐去開會,剛開始忐忑不安,但這星期回來,發現沒人提這事,看來我不去開會天也沒塌。”

正是如此,看重工作不等於把工作當成全部,而事實上工作也並非全部。我們工作是爲了生活,而非爲了工作而生活。

當你在工作中不如意的時侯,當你想要勃然大怒的時侯,當你覺得這道坎過不去的時侯,想想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你一定可以想到比手上的工作更重要的事,於是你可以冷靜下來。而一旦冷靜下來,你的思路會變得清晰,手上的工作也會變得容易。

2、你只會有一份工作

找工作換工作的過程中會需要投入不少的精力和時間,電話、面談、考試及其他形式的嘗試性接觸可能會使求職者逐漸培養出歸屬感,長時間的求職過程甚至會讓求職者精疲力盡。

可是,對於個人而言,絕大部分的求職都是不成功,而不成功的經歷對往往都是令人沮喪的。我自己每次接到此類消息都會不愉快,即使自己並不一定喜歡該工作機會,但被人拒絕總是不爽。若是自己拒絕了機會,又禁不住會想這是不是正確的決定,會不會後悔。在我看來,求職者總是處於弱勢地位,被招人的單位挑挑揀揀。

70後的職場觀十年沉澱下的話

有一次與一位朋友聊天,她說了一句話:“你只會有一份工作,所以其他99%的求職經歷必然以失敗告終。”我一下子釋然了。是結果決定了過程。不是我不夠優秀,或是運氣不佳,只是因爲我只能有一份工作,如此而已。

再細想,我自己求職基本上是被動的,別人推薦了個機會,並不是自己主動看上的,與招聘單位商談的過程只是相互瞭解的機會,我需要了解對方,對方也要了解我。因爲對方比我做的功課多,對方擁有的資源也多,他們能夠更快地發現雙方的不契合之處,從而主動終止商談的過程,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另一位朋友也與我分享了他的經驗。他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前同事,短短几年換了幾個公司,一路升到VP,我們共同認識的一位獵頭曾告訴我他是很受歡迎的侯選人。即使如此,他有一次對我說:“我也是經歷了很多次求職失敗的。”這從一方面證實了前面談到的觀點,99%的求職必然是不成功的,因爲每個人只會有一份工作。

對於新入職場的朋友們來說,瞭解這一點有助於他們擺正心態。不用把求職看做是一場戰鬥,不要以成敗論英雄,不成功只能說明招聘單位與求職人不合適,不能說明其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每個人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職位,多嘗試,不氣餒,不意氣用事。

在與招聘單位接觸時,真實地表現自己,不要過度迎合,多去發掘雙方的契合點,也不要盲目忽視存在的根本差別。找工作,從某種程度上說不比找對象容易,一旦接受了工作,你要和它朝夕相處,所以萬萬勉強不得。

作爲七十年代出生之人,我們的父母輩往往是一份工作就做一輩子,很難講是他們選擇了工作還是工作選擇了他們,總之是“爲革命而工作”,不論什麼崗位,都是爲國家貢獻而已。

一眨眼,他們已經退休了,而我們這些首次被冠以“XX後”的人也進入了中年。我前段時間剛換了工作,離職前有一天遇到一位與我年紀相仿的同事,她說:“你真有勇氣!”因爲沒有時間深談,我當時並不十分清楚她話中的涵義,只是覺得被觸動了。回來思考了一下才大致猜測出她話中所指,應該是說我們這一把年紀的人,有家有口,又是女性,再折騰換工作需要勇氣。

從一方面說,我理解她對我的感嘆。不知別的70後怎麼樣,我自己對換工作絕對是被動多於主動,除了第一份工作是自己主動求來的,其後的每一次離職都是獵頭或是朋友推動的。幾乎每離開一個單位我都會失落一陣子,懷念一陣子,說依依不捨也不爲過,這很可能是根植在我傳自父母的基因裏的。

在另一方面,職業的發展總是與感情上的懷舊並行着,我接觸到的觀念與現存環境允許並推動我去自由選擇並追求職業上的發展,對已展現在我面前更好的職業發展空間,我沒有免疫力。

3、與工作和睦相處

可能作爲70後的我比較老套,我把接受一份工作看得很嚴肅,前面我談到找工作不比找對象容易,而我和工作相處的態度與我與對象相處相差無己。我認爲,得到了一份工作就應該好好珍惜,接受了它就對它有了某種承諾,應該與它和睦相處。

第一步,學着去適應工作,也讓工作適應你。所謂與工作相處,大多還是在單位既定的框架下與共事的人相處,同事都是被放在公司不同位置的`人,除了有各自的職位外,他們還有各自的性情、愛好和脾性,而我們自己也是如此。於是大家要互相瞭解,互相適應。

注意這是一個雙向的過程,不是單方面的。所以,作爲新來者,你一方面應該積極熔入已有的環境,但另一方面你也可以給他人一個機會慢慢適應你。你沒有必要無原則地改變自己,那樣會使自己太累,而且那往往是不可完成的,人總有一些東西無法改變,強求去改變弊大於利。更何況,前面我提到了求職的過程是雙方瞭解和選擇的過程,一旦求職成功,這本身說明你與這個工作環境是基本契合的,沒有必要過分去削足適履,保持必要的個性並無不可。

接下來就是積極地擔任你在單位中的角色,愉快地發揮自己的作用,作出自己的貢獻。因爲單位是個團體,每個人都是在團隊中發揮作用,只有學會如何將個人置於團隊中,學會如何與團隊互動,你纔可以開展自己的工作。

我自己而言,在學校的時侯並不懂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因爲在那裏太習慣於自己獨立學習。曾經有一個有名的單位到學校招人,我的筆試成績很優秀直接進入面試環節,當被問到“你喜歡獨立工作還是與別人合作”時,我老老實實地回答:“我比較喜歡獨立思考,獨立工作,因爲那樣比較有效率。”結果可想而知,我再也沒見到過那個招聘單位的人。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在不斷學習如何與他人協作,不管喜歡不喜歡,擅長不擅長,這一點是必須的,是職場中生存的基本技能。你可能不會與每一個同事成爲朋友,其實那並不必要,但是你應該慢慢學會與每一個同事共同工作。即使會有爭論,即使會有氣惱,但最終仍是要理性地合作,要把其他的不必要的情緒和喜好都拋開,大家朝着一個共同目標前進。

如果某個時侯你發現自己沒有辦法和工作和睦相處了,也許是因爲公司的制度讓你極度不舒服,也許是因爲某人讓你心神不寧,也許是因爲別的原因,總之,你與這份工作的環境格格不入了,這時你要麼積極作出調整以迴歸和睦的狀態,要麼選擇離開,勉強自己絕不是個好辦法,因爲無論對個人還是公司來說,缺少了和睦相處的基礎,工作肯定是沒有效率的,是對資源的浪費。

4、學會在堅持中妥協,在妥協中堅持

這個話題其實與上一個有一定關聯,爲了與工作和睦相處,我們自身需要作出調整,可能是微調,也可能是大的改變。比如說,單位需要你加夜班,而你一直是早睡早起型。如果你不介意改變作息習慣,不以爲苦,那麼皆大歡喜。但如果你根本做不到此種改變,或是你決定不做出改變,那你就應該與單位和同事和領導坦誠地溝通,看看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關鍵是你自己要清楚哪些是要堅守的原則,哪些是可以妥協的。

在團隊合作中更是如此,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觀點、特點和喜好,但作爲團隊的工作計劃、工作提議、工作方向或是工作結論只能有一個,你個人的付出也許最後不被採納。不必因此而沮喪,我們每個人都在爲團隊的努力作出貢獻,可以是不同的方式,被否定也是一種貢獻,因爲這指明瞭一個不正確的方向。

更多的時侯,你會發現你最初給出的工作成果被修正了,也許還殘存些影子,也許根本就面目全非。我剛開始工作的第四年就發生類似的事情,發現自己辛辛苦苦寫的東西被七改八改變成了別人的成果,心裏很氣憤,那位同事還專門來謝我,說我提供給他的素材非常好,這是促成我離開那家公司的原因之一。

多年後,我承認自己當初不夠成熟,對職場的瞭解不夠,那件事情遠沒有我當初想象的嚴重,再後來,若有同事或是上司借用我的工作成果,我會很坦然接受,因爲我的所有工作成果都不再是個人的財產,而是公司的財產。如果有同事需要再使用,即使他們不標明我在其中的貢獻我也不會氣憤。當然,如何爭取署名權是另外一個問題。

說了妥協,再說堅持。無論如何圓滑的人都會有自己的原則,因爲原則能使我們在職場行走時保持自我而不至於迷失。更重要的是,要在職場中發展,一個沒有原則的人走得不會太遠。

至於應該設立什麼樣的原則,每人不盡相同。對我來說,我的原則是爲了給自己一個comfortable zone,不需要太多,但要明確,也需要讓他人瞭解,以幫助我在工作中收放自如。

比如,我堅持認爲無論在何時何地,一定要以合適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再如,我堅持自己認定的職業操守,不因私利而有損公司的利益。還有一點很重要,我堅持保有平衡的工作與生活,工作不可以完全侵佔我的私人空間。

有時侯在工作中堅持原則會很艱難,需要一往直前的勇氣,甚至需要放棄一些東西,這時侯就取決於個人的選擇,你要問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樣的職業,什麼樣的生活?我的建議是,一旦想清楚就應該堅持,不會堅持的人得不到尊重,也不太可能有成就。

5、永不停歇地學習

中國人的老話有“活到老,學到老”之說,這是放之四海皆準的道理。人在職場中也一樣,無論是呆在同一職位還是換到新的單位、新的職位,學習是不能停止的。

一方面,爲了個人的發展,不斷的積累必不可少,積累越多才會有更多的機會,從另一個角度說,保持好奇心和好學的心態也可以避免產生懈怠和厭煩的狀況;

另一方面,公司活力來自不斷的創新,它需要每一位員工不斷汲取新的知識,停滯不前的人員知識構成會導致公司也停滯不前,而作爲職業平臺的公司的整體發展將會直接影響個人的職業發展。

可見,個人的學習有多麼的重要。

我曾經不止一次在工作的公司聽到有人理直氣壯地說:“這個我沒做過,你找別人吧。”越大的公司越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彷彿沒做過的事情就應該不用做,而且不會的事情就不用去學。至於別人是否有經驗,別人是否能處理這件事則不是我的問題。

我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情況很不以爲然,但後來見多了竟然也可以接受了,甚至自己也可以偶爾一用,以推諉不願意承擔的任務。這很讓人吃驚!

但仔細一想,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制度和環境允許你不學習,也不鼓勵你去主動學習,你很有可能也就順水推舟了。不過,這樣對個人和公司都是很不利的,個人可能暫時偷了懶,但長久來看,你會失去學習的時間,失去人才市場上的競爭力,離開了現在的環境可能無法生存。對公司來說,這樣的土壤必然導致發展的乏力,到一定的時侯就會有後果出現,業績下降、大量裁員等等會接踵而來。

所以,我們要不斷提醒自己——永不停歇地學習。學習有很多形式,不只是正式的培訓或研談會,每一次與他人交談、每一次小會大會都是學習的機會,只要會聆聽,會提問,會總結,會複習,知識就會慢慢成爲我們自身的財富。

另外,工作之外學習的東西也可能會對工作有用,比如說我喜歡游泳,於是在工作中談論游泳可以幫助我與有同樣愛好的同事拉近距離,使我們的合作更順暢。學習不用太功利,但往往隨手學習的知識會有助於你職場上的發展,會使你工作更加愉快,何樂而不爲!

作者:蔣怡,LinkedIn領英中國法務總監。

70後的職場觀十年沉澱下的話2

1、謹守自己的工作本分,絕不越俎代庖。大家都知道,衣着對於成功的重要性;並且,應聘者能夠獲得職位的關鍵也就在於表現出已經投入到實際工作中的熱情。實際上,這也是將同事或者下屬的反感降到最低的可靠方法。如果確實存在實際需要的話,我們可以將自身工作職責稍微展開一些,但必須控制好度。否則的話,我們就有可能被其它人當作無恥之徒。實際上,唯一不會導致出現這種情況的場合就是自己當老闆;但即便在這樣的情況下,在樹立自己光輝形象的同時,我們也不應該讓客戶感到不舒服。

2、絕對不能在會議上對同事提出直接批評。儘管其它同事所提出的建議可能毫無價值,但對此進行批判並不屬於我們的本職工作。如果我們已經成爲領導者,而這時間另一位領導提出了一種非常可怕想法的話,只要不會影響到自己的工作和下屬,就不要表示反對。讓其它人,最好是更上級的領導來否決這樣的建議。接下來,我們就可以對想法進行優化處理,找出其中的可行性;這樣,我們就可以將其提交給其它上級來獲得更大的信任。畢竟,垃圾建議永遠不會消失,但個人聯繫卻能夠長期保持下去。

70後的職場觀十年沉澱下的話 第2張

3、在首席執行官進來後,絕對不要坐在其身旁。在進入會議室時,如果發現剛下了飛機的首席執行官已經坐好,就應該馬上上前打招呼並介紹自己的情況,然後坐在相距至少兩人以上的其它位置上。這才屬於面對面交流的最佳方式。從自身工作發展的角度來看,過於靠近大人物(女強人)沒有任何好處;並且,在會後的工作中還會遇到其他人的鄙視和防範。

4、絕對不要利用職權作福作威。這屬於一種很典型的錯誤。在絕大部分公司裏,容許在會議上遲到的時間長短與該人的行政級別成正比;位置越高的人,到的時間就可以越晚,並且至少其他人在表面上不敢發出抱怨。因此,我們絕對不應該利用自己的職權來展示無理、粗魯或者不莊重的舉動。實際上,所有人都會注意到這種現象,並且沒有人不痛恨這樣的做法。

5、堅持幫助別人並接受別人的幫助。如果我們能夠在工作中獲得其它人幫助的話,就可以說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來自其它人的支持,可以讓我們思想變得更加活躍,工作變得更加得心應手。因此,我們也應該選擇這樣對待其他人。如果只進不出,大家很快就會知道這樣不能給自身帶來好處,因而沒有人會繼續這麼做下去。所以,我們應該這樣看待幫助:我們可能希望獲得別人的幫助,並且還有人會渴望獲得我們的幫助。這條規則還衍生出一條定律:如果想獲得優秀員工的幫助,首先要做的就應該是讓自己成爲一名優秀員工。

6、千萬不要“剽竊”其它人的創意。企業老闆、首席執行官、主管、剛入職的新員工都不例外。信任是一個相互的過程。如果盜竊了其它人的創意,受害者將永遠也不會忘記。並且,不要陷入“好的,他們爲我工作,我們都屬於同一團隊。因此,我只是代表大家來展示這一創意。”這樣自欺欺人的幻想中。除了當事人自己以外,沒有人會相信這一藉口。

7、絕對不能報喜不報憂。所有人都喜歡公佈好消息。不過,對於公司來說,儘管好消息是非常有趣的,但壞消息纔是真正的關鍵所在。舉例來說,我希望知道裝運的時間沒有發生延誤,但如果出現了晚點的情況,我需要聯絡客戶並啓動備用計劃。(在涉及到客戶的時間,我們需要儘快地發出通知,出現的驚詫越少越好。)對於公司來說,好消息容易處理,但能否及時獲取壞消息,卻屬於成敗的真正關鍵。

8、只有在自己真正理解的時間纔給出相關的建議。我們都知道,有很多人喜歡在會議上進行毫無價值的發言。(好吧,我們都知道很多人會選擇這麼做。)因此,有人可能會認爲,爲了顯示出自己正在關注該問題,就需要這麼做;但實際上,這樣的想法是完全錯誤的,其他人都明白髮言者是在自吹自擂而已。並且,這樣產生的結果就是大家對其的個人印象將變得很壞。所以,我們在發言之前總要字斟句酌反覆考慮;只有在最有把握的時間,才進行簡單明確的發言。

來源: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爆料
明星八卦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