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如何與月嫂和諧相處

如何與月嫂和諧相處

來源:秀美派    閱讀: 2.2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何與月嫂和諧相處,現在很多家庭都會再坐月子的時候請月嫂來照顧,但是也有很多和月嫂關係處不好,不能和諧相處的情況發生,那麼,現在來爲大家說一下大家應該如何與月嫂和諧相處的技巧。

如何與月嫂和諧相處

如何與月嫂和諧相處1

一、尊重月嫂

新媽媽在請月嫂之前一定要明白一個概念:月嫂也是人,也需要能夠讓你們去尊重她們,也要尊重她們的工作。如果家庭成員,不能好好地應對月嫂的話,那麼,你們自然也不會得到相應的優質的服務。如果家庭連這點都沒有想好的話,建議你不要請月嫂了,否則會引來更多的麻煩。 吳阿姨剛進門的時候我就向她介紹了我家的家庭人員情況,家裏包括我、老公還有寶寶,婆婆也會過來照顧我的月子。這樣介紹的目的一是能讓月嫂能大概瞭解家裏的情況,免得以後出現什麼紕漏;二是讓月嫂也能有比較好的印象。介紹完家庭成員以後還可以和月嫂聊聊家庭的生活習慣和注意事項,否則月嫂在不知道情況的情況下很容易和家庭成員產生不必要的矛盾。

二、給予月嫂一定的信任

然後需要注意一點的是,一定要給予月嫂充分的信任,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及時給予肯定和誇讚能讓月嫂感覺自己正在被人信任,月嫂的心情也能更快的放鬆心情來照顧自己和寶寶。這裏我要提醒各位媽媽的是,對於月嫂的經驗問題媽媽在面試月嫂的時候就一定要有所瞭解,否則到時候發現月嫂什麼都不懂的話,就只能怪自己面試不夠認真了。關於面試的問題我這裏提供一點小技巧,就是找月嫂的時候最好不要找那種能說會道的月嫂,像這樣的月嫂一般是屬於嘴上能說,但是實際操作的時候就不行了的`類型。當然也不排除有能說會道又有實際的操作能力的月嫂,但是這樣的必定是少數,而且能說會道的一般都比較強勢,你要是對她提出一點意見,她有可能馬上就和你翻臉。當然這屬於我的個人意見。

三、家人統一意見與月嫂溝通

家庭中的每一個都對“月嫂”有自己的看法和要求,有時還會意見相左,這樣無形中給“月嫂”增加了很大壓力;如果家庭成員在產婦休養、嬰兒照料方式上有不同的觀點,不妨先統一意見,由一個人專門和“月嫂”來溝通。這樣纔不會讓月嫂左右不一,也不知道聽誰的,最後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四、月嫂並非全能合理期望

如果寶寶生病,如果產婦身體不適,你需要先了解情況是否是“月嫂”工作失誤而致。因爲“月嫂”並非全能,請“月嫂”並非給寶寶和產婦買了保險,所以在確定原因之前一定不能把責任全推到月嫂身上。 “月嫂”提供的是24小時服務,就要月嫂24小時工作?這點我覺得大家一定不要誤解了,事實上大家應該相互理解,如果月嫂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又怎麼能更好的照顧你和寶寶呢?“月嫂”有其工作職責,每一項都應雙方認可的前提下在合同中作約定,家庭不應抱“僱主”的心態隨意下達任務;護理嬰兒和產婦有很多細碎活兒,不要打亂她正常的工作計劃。 如果“月嫂”護理方式和你從育兒書籍或者朋友那裏瞭解的不符,不妨先聽聽她的想法。每個人都會受限於自己的知識和經驗,當出現衝突時,先聽一聽“月嫂”怎麼說,如果她的方法不錯,當然可以採用;如果確有疑慮,也可以請教醫生;每個的生體發育都有其特殊性,應尊重適合自己的方式。

以上的四點就是我和月嫂相處的原則了,當然不是說只要按照我的來做就不會出現問題,但是這是月嫂的相處原則,能一定程度上減少我們和月嫂之間的矛盾,自然煩惱的事情也就比較少了。所以總的來說,在月嫂之家找的這個吳阿姨還是很令我滿意的,事情發生總是相互的,只要多爲對方着想,事事都換個角度來看問題,事情就有可能變得很簡單了。

如何與月嫂和諧相處2

如何與月嫂處理好關係

新媽媽及家人與月嫂的關係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和磨合。畢竟月嫂具有自己的個性。在選擇月嫂時,除了考慮她所具備的“硬件”條件之外,新媽媽及家人還需考慮是否能接受月嫂的習慣和性格。有的月嫂雖性格溫順,但急性子的新媽媽或家人有時會嫌人家幹活不夠麻利爽快;有的月嫂工作起來特別麻利爽快,但追求細緻的新媽媽或家人又可能懷疑人家應付了事,幹活不仔細。月嫂雖說主要是爲了掙錢,但她們的工作確實是十分辛苦的,新媽媽或家人千萬不要以爲自己花了錢,就不注意對月嫂人格的尊重。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雙方的感情互動。作爲新媽媽或家人,首先應對月嫂多一些人性的關懷,哪怕是一句表示友好和關心的話也是一份溫暖,或者滿足一下她某些小小的願望,這樣都會拉近雙方心靈的距離,讓主僱之間的關係有所改善。

人心都是肉長的,只要妥善處理好與月嫂的關係,心靈手巧的月嫂最終一定會以自己的聰明才智照顧好新媽媽和寶寶的。即使月嫂在某些方面做得不那麼令人滿意,而且需要指出來時,新媽媽及家人也要出於對對方的尊重,要耐心、和藹,並且注意表達的方式和方法。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