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關於家庭教育的知識

關於家庭教育的知識

來源:秀美派    閱讀: 1.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關於家庭教育的知識,孩子不懂事是很正常的,在這些方面我們可以更加清楚地認識我們的寶寶,提升孩子的抗壓能力絕不能通過體罰的方式,孩子的世界是很純淨的,現在分享關於家庭教育的知識。

關於家庭教育的知識

家庭教育的知識1

家庭教育的十大原則

第一、平等原則

心理學研究證明:孩子與父母平等的爭辯,不僅是互愛的一種體現,而且能夠幫助孩子樹立信心,明辯是非,豐富想象力和創造力。而“獨裁”對孩子人格的影響是災難性的。許多家長覺得辛辛苦苦賺錢養孩子,孩子就應該聽自己的,必須服從自己。這種觀念應該改變,要把孩子看作是與自己平等的人。

第二、感情交流原則

很多家長錯誤地認爲:“有書你讀,有飯你吃,有衣服你穿,還想什麼?”但人的成長不但需要物質,也有精神、情感的需要。家長忽略孩子的精神、情感需要,孩子和家長就沒話說。長期下去,兒女和家長相處會變得越來越尷尬。

第三、自由原則

很多家長把孩子管得很嚴,卻往往吃力不討好,甚至引起悲劇。應相信孩子的能力,給孩子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

第四、尊重原則

我們尊重孩子,孩子才能尊重我們,有的家長只希望孩子對自己言聽計從,而不能有自己的觀點或者申辯一下,否就對孩子大聲訓斥。這種孩子長大後很可能是一個人雲亦云的人,沒有自己的觀點。

第五、方法轉變原則

教育方法要隨孩子的年齡的增大而不斷改變。

第六、榜樣原則

家長是孩子第一個模仿的對象,家長一定要做好榜樣,別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裏種下不良的種子。

第七、信任原則

謊言是從不信任中來的。如果你從孩子小時就很信任他,孩子就沒有說謊的必要。

第八、統一原則

家庭的教育要和學校統一,否則孩子無所適從。另外,家庭成員之間教育的觀念要一致,否則孩子不知道聽誰的,結果就誰的都不聽。

第九、鼓勵原則

許多家長有個壞習慣,當孩子取得好成績時便說:“是不是偷看來的?”當孩子成績差時又說:“你從來都是這樣差的。”儘管是很隨意的一句話,卻大大傷害了孩子的心。在家庭生活中,應該多鼓勵孩子。

第十、寬容原則

人非聖人,孰能無過?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自然會經常犯錯誤。家長應該寬容地對待,大可不必“小錯大罵,大錯木棒侍候”。

總之,不管你採取什麼方法來教育孩子,只要讓你的孩子感到生活很幸福,很愉快,健康,樂觀,他富有愛心,充滿信心,對前途滿懷希望,那麼,你就是成功的家長。

家庭教育的知識2

刁蠻小公主

可可打小是個聰明漂亮的女孩,口齒伶俐,能歌善舞,幼兒園的老師和親朋好友都喜歡她,在一片讚揚聲中,家人更是視她爲掌上明珠,呵護有加。對.於可可的壞脾氣和壞習慣,比如挑食,飯菜稍不合口就大哭大鬧;浪費,不節約,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一定要買,過不了幾天就扔在一邊,家人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將“功”抵過了。時間長了,可可變得聽不得一丁點的批評,越來越刁蠻。

案例中的小可可,猶如溫室裏的花朵,一直生活在家人的過度呵護中,以自我爲中心,任性且脆弱,是難以接受條件的變化和適應新環境的,一旦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會難以忍受。此外,像可可這樣生活在過度讚賞環境中的孩子,往往很難認識到自己還有不足的地方,若不加以糾正,對她個性的形成和人生觀的培養無疑都是不利的。

磨嘰小兒

西子是個慢性子。媽媽去幼兒園接她的時候,其他小朋友們都把畫畫好,洗乾淨小手撲到媽媽懷裏跟老師說再見了,可她還在精雕細琢似地畫幾個小點點。回家的`路上,媽媽越想越生氣:“西子,你怎麼那麼慢?!剛纔人家別的小朋友都畫得那麼快,畫得很好。你就不能快點啊?!上次做算術題也是,還有……”西子低着頭,沮喪地聽着。父母對孩子比其他人是領先還是落後的攀比心理是很常見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以別的兒童爲標準來要求自己的孩子是違背教育規律的。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有進取心固然是對的,但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孩子有沒有從中學到承擔任務、參加活動的技能和習慣,是否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發揮創造力、建立自信心。做父母的不必爲孩子的領先而欣喜異常,也不要爲他們的失敗而大發雷霆或失去信心,應該意識到孩子從中獲得了經驗就是一種成長的進步。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太高,甚至要求苛刻,對孩子往往是一種壓力,會引發孩子的緊張情緒。作爲父母,要對孩子的個性、身心發展階段有所瞭解,能理解孩子容易犯的錯誤,能對孩子的進步給予適時、恰當的鼓勵,而非一味的責難。

小小兩面派

在家人的眼裏,小強是個活潑、機智的孩子,簡直就是天下無人能比,經常得到親朋好友的吹捧。可是在幼兒園裏,小強沉默、遲緩,容易被人忽略。在父母眼裏,孩子一直是前進着的,這種縱向發展是值得讚許的,孩子也深切感受到來自多方的讚許和呵護。但在幼兒園裏,孩子們是分享老師的愛,找不到自我中心的感覺,易產生被忽視感。另外,孩子們在幼兒園羣體生活中,有了比較的對象,各自的優劣很明顯凸現出來,有的孩子容易產生自卑感、孤獨感等不良情緒,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內隱的懲罰。

孩子在家和在幼兒園往往表現不一致,這就需要父母主動和老師多溝通、交流。父母從老師那瞭解到孩子的在園表現,就可以在家對孩子表現不好的方面有針對性地配合老師改進;讓老師瞭解孩子在家的表現,老師也可以協助父母在幼兒園鼓勵孩子發揚優點,改正缺點。

其實家有“難纏頭”並不難辦,難辦的是父母愛意太盛,誇壞了孩子,或是恨鐵不成鋼,責罰過了頭,都得到適得其反的結果。只要父母及日寸與孩子及幼兒園老師溝通,耐心深入地分析孩子的問題所在,對症下藥,綻放每個孩子的光輝皆有可能!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