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寶寶的藝術潛能千萬別給扼殺了

寶寶的藝術潛能千萬別給扼殺了

來源:秀美派    閱讀: 2.4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的藝術潛能需要挖掘的,其實,人類在出生的時候或多或少對於某一方面都是有着自己的獨特的感悟的,也就是我們常常所說的天賦,這些天賦的表現方式有時候顯的。下面帶你一起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寶寶的藝術潛能千萬別給扼殺了
寶寶的藝術潛能千萬別給扼殺了1

思想家弗洛姆曾說,“諸如藝術天才等這類更特殊的潛能,它們是種子,如果給予適當的發展條件,這些種子就會生長、並有所展現;但如果缺乏條件,它們就會夭折。這些條件中,最重要的一個條件是,對寶寶生活有重大意義的人要信任寶寶的這些潛能。”因此,家長們不要把寶寶的藝術潛能簡單定位

很多家長髮現自己的孩子會表現出喜歡亂寫亂畫,就會簡單地認爲寶寶的藝術興趣點就在畫畫或唱歌上。在寶寶的早期發展中,可以說對任何事物都是感興趣的。因此,過早地、簡單地把寶寶的藝術表現定位在某個方面,往往會造成寶寶片面發展,對大多數寶寶來說,對某個方面的愛好並不能就是興趣。

大多數寶寶在早期的藝術愛好是多種多樣的,這也正是有的父母常常抱怨自己的寶寶一會兒喜歡唱歌,一會兒又喜歡畫畫的緣故。父母要多給寶寶一點時間和耐心去慢慢觀察,找出他的藝術敏感點,然後創設相應的環境,爲寶寶藝術發展的潛在可能向現實轉化提供條件。

發展藝術潛能不能不講技巧:

可憐天下父母心,大多數父母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成爲藝術家,或至少有點藝術氣質,所以必須給予寶寶藝術方面的刺激,讓寶寶的藝術潛能表露出來。這是對兒童潛能不信任的.一種表現。因此,父母切莫追求單純的技能刺激,不要以爲使用什麼教材機械的訓練就能使寶寶的藝術潛能得以發展。與其揠苗助長還不如順從孩子的個人愛好讓其順氣自然的發展。

潛能發展重在藝術的審美體驗

有的父母往往追求寶寶藝術成果的體現,如會彈幾首曲子,會畫幾幅畫等;有的甚至過早追求過級考證。這些不僅不利於寶寶藝術潛能的發展,而且使寶寶失去了對藝術的興趣。 發展兒童的藝術潛能,關鍵在於培養寶寶對審美的感悟。可以有意識地創設環境,或帶寶寶到大自然中感受現實生活中的美好。試想,如果沒有生動的、活的審美源泉,何以激發寶寶內在的藝術潛能呢?

我們認爲,父母要審慎對待寶寶的藝術潛能,對寶寶藝術潛能的發展切莫盲目跟風,以免寶寶的藝術幼芽在尚未綻放之前就已經枯萎。無論如何,興趣是寶寶最好的老師,是汲取知識,提高能力,感受快樂的前提,所以對於寶寶的藝術潛能,還是順其自然的好。給予藝術發張更多的空間和土壤!

總結: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是今後的藝術家或者成人成才,其實,對於藝術細胞來說稍加培養都是有的,最重要是不是如何勤學苦練去訓練出這種天賦,而是要耐心的發現孩子的天賦,並將這種天賦表現出來,你可以參考我們以上介紹的幾種發掘寶寶才藝潛能的方法,希望對您有用!

寶寶的藝術潛能千萬別給扼殺了2

幼兒園全託讀大班的丹丹,經常將小朋友或老師的東西往家拿,媽媽看見後,問丹丹東西是從哪來的,丹丹給媽媽說是小朋友送的。最後媽媽到幼兒園瞭解發現並非如此,是丹丹私下拿別人的。最初媽媽就對丹丹進行教育,但丹丹總是不改正,最後媽媽就打罵,可丹丹依然往家裏拿東西。

歐醫生:在和這個孩子的語言溝通中,瞭解到孩子過去並沒在幼兒園全託,因爲最近孩子的媽媽生了妹妹後,沒有時間照顧孩子,纔將她送去全託幼兒園。週末丹丹回到家裏,媽媽因要看護妹妹,也沒有過多的時間和丹丹談心,陪丹丹玩,關注丹丹心裏的想法。丹丹這樣的現象是屬於缺少溝通,認爲媽媽不愛自己造成的。歐醫生向記者指出,要想醫治丹丹這樣的不良行爲,需要根據兒童心理“對症下藥”。

首先,全託的孩子週末從幼兒園回到家,父母要多關心,多關注,多用語言和孩子溝通,給予更多的時間陪孩子玩,多向孩子瞭解學校的生活環境,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愛。

其次,父母要教孩子學會發泄自己的感情。幼兒園的孩子太小,還不會用熟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也不會像成人一樣用日記等方式宣泄,家長可請老師配合讓孩子通過畫畫來發泄自己的情感,把自己不喜歡的人,不開心的事畫出來,心裏不高興的時候也可在紙上亂塗亂畫,將自己的情緒發泄出來。

再次,家長要善於和孩子用語言溝通,瞭解孩子的心事。孩子全託,學校老師要照顧的孩子很多,沒有充足的時間和每個孩子進行溝通,家長可讓孩子帶一個小公仔類的玩具,每天晚上睡覺時將自己的開心或不開心向小公仔訴說。最後,家長要注意孩子的自尊心。孩子發生上述行爲,家長不要隨便下定義說偷,孩子拿了別人的東西可陪同孩子退還,已弄壞了的可買來還給小朋友。

還需注意的是,有個別孩子喜歡拿同學東西,是出於報復心理。這樣的小孩子由於不高興別人有的玩具自己沒有,或是和小朋友有矛盾,就故意將其玩具拿走。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