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育兒寶典 > 新生兒常見生理現象

新生兒常見生理現象

來源:秀美派    閱讀: 1.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新生兒常見生理現象,新生兒出生後從子宮內生活轉到外界生活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新生兒自身各系統的功能發育尚不成熟適應性差,要更加了解寶寶的知識,以下分享新生兒常見生理現象。

新生兒常見生理現象1

首先,黃疸是新生兒常見的生理現象之一。新生兒黃疸主要表在皮膚部位,還有黏膜等部位,其臨牀的主要症狀是發黃,這是新生兒出生後最常見的生理現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新生兒黃疸是疾病引起的,這種會危及到新生兒的健康。

其次,新生兒出生後,有一些新生兒的乳房部位可能會有異常出現,主要表現的是乳房部位的'隆起。有一些新生兒的乳房甚至會有液體排出,很多人喜歡給新生兒【擠】乳汁。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新生兒剛出生不久,如果給新生兒【擠】乳汁,可能會引起發炎等異常出現。

此外,新生兒常見的生理現象還有胎記或者胎痣,尤其是新生兒臀部,腿部內側,背部出現的青色胎記,這種胎記會隨着胎兒的長大慢慢消失的。新生兒臍帶部位會比較溼,還有一些新生兒會有抓握的動作反射,吐奶等。這些都是常見的新生兒生理現象。

新生兒常見生理現象

1、新生兒保暖

居室的室溫應保持在22-24C相對溼度60%-65%。冬季若室溫過低可使新生兒體溫不升引起寒冷損傷甚至危及生命夏季若室溫過高又易引起失水或發熱因此應注意環境溫度也該注意衣被的厚薄不可包裹過緊使體溫維持在36~37℃之間即可。

2、新生兒餵養

正常的新生兒出生後半小時內應開始吸吮母親【乳】頭不要晚於生後2小時內因爲早開始吸吮可促乳汁分泌;哺餵可以不必強調定時可根據嬰兒的需要餵奶。如果因某些原因無法母乳餵養可採用配方奶餵養每4小時喂一次每次60~90 mL不主張喂糖水必要時可喂少量白開水。

3、新生兒護理

注意皮膚清潔臍帶脫落前不可將新生兒放入水中洗澡臍帶脫落後可放入水洗澡要保持臍部乾燥清潔。每天洗澡少用肥皂防止擦損皮膚皺褶處可塗紫草油不宜用爽身粉。新生兒衣服宜用柔軟的棉布製作要寬鬆便予穿脫不宜用帶子或橡緊捆綁以免影響胸廓和肢體的發育。

4、新生兒體位

吃奶後要拍嬰兒的背部促使其排氣睡下時向右側臥避免吐奶以後要經常變換體位不宜長時間仰臥也可以俯臥有益於呼吸功能的發展。嬰兒的牀要用平板牀不要用枕頭。

5、預防新生兒感染

儘量減少不必要的人接觸新生兒避免感染室內要清潔通氣不能有煙味或油味。母親或護理人員若患感冒要戴口罩以免傳染。此外要爲新生兒接種卡介苗生後第一天要接種乙型肝炎疫苗。

新生兒常見生理現象2

正常新生兒是指出生時胎齡滿37~42周,體重>2500g,身長47cm,無畸形和疾病的活產新生兒。

1、外表特徵——出生時哭聲響亮,四肢屈肌張力高,皮膚紅潤,胎毛少,覆蓋有胎脂,耳廓發育好,乳暈明顯,可摸到結節,指甲長過指端,足底皮紋多,男嬰睾丸已降入陰囊,女嬰大【陰】脣完全遮蔽小【陰】脣。

2、皮膚黏膜及臍——皮膚薄嫩,血管豐富,易感染,臍帶生後1~7天后脫落。

3、體溫——體溫中樞發育不完善,調節功能差,易隨外界溫度變化。

4、呼吸——呼吸中樞不成熟,以腹式呼吸爲主,呼吸節律不規律,40~45次/分。

5、循環——心率快,約l20~140次/分。且波動較大,範圍在90~160次/分之間。

6、消化——胃呈水平位,賁門鬆弛,幽門緊張,易發生溢乳,生後24小時內開始排墨綠色胎糞,3~4天后轉爲黃色糞便。

7、泌尿——腎功能差,易發生水腫或脫水。一般在24小時內排尿。

8、神經——新生兒腦相對較大,大腦皮質發育尚未完善,常出現無意識、不協調的活動。足月兒出生時已具備一些原始反射:如覓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擁抱反射,新生兒有神經系統疾病時,這些反射才能消失;正常情況下,生後數月這些反射自然消失。

9、免疫——可由胎盤從母體獲得IgG,數月後漸漸消失,而自身免疫功能尚未完善特別是分泌型IgA缺乏,故新生兒易患各種感染,尤其是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

新生兒常見生理現象 第2張

護理:

1、護理診斷/問題:

(1)有體溫改變的危險:與體溫調節功能不完善有關。

(2)有感染的危險:與免疫功能不完善有關。

(3)知識缺乏:家長缺乏有關餵養及護理知識。

2、護理措施:

(1)預防體溫改變的護理:保暖,將剛娩出新生兒皮膚擦乾並用溫暖毛巾、小棉被包裹,外置熱水袋。適宜的環境、溫度、溼度對維持體溫非常重要,應將新生兒置於中性溫度下,即穿衣、包裹棉被、室溫維持在22℃~24℃,在這種適宜的環境溫度下,機體耗氧量少,代謝率最低,蒸發散熱量亦少,又能保持正常體溫,此溫度又稱適中溫度。此外新生兒室應陽光充足,空氣流通、清新。相對溼度在55%~65%、

(2)預防感染的護理:環境清潔,衛生應溼式清掃,每日紫外線照射30分鐘,工作人員必須身體健康,嚴格無菌操作及消毒隔離制度。新生兒衣服應柔軟,體溫穩定後可沐浴,水溫在38℃~40℃,每日一次,注意頭頸、腋窩、手掌等皮膚皺褶處的清洗,臍部保持乾燥,注意日常觀察。

(3)健康指導:宣傳母乳餵養優點,鼓勵父親參與日常護理,採用多種方式教會家長新生兒日常護理方法,強調新生兒出院後繼續照顧的重要性。

新生兒常見生理現象3

新生兒出生斷臍後約10秒鐘內就開始呼吸了。

新生兒出生後1~2分鐘內藥迅速斷臍帶,過遲斷臍帶會形成紅細胞增多後引起心臟病、肺氣腫、心力衰竭。

新生兒常見生理現象 第3張

新生兒器官發育尚不成熟,過濾能力差,不能喂含有鹽的溶液。以免發生組織水腫。

出生第一日就會排出墨綠色的胎便,如果出生24小時後都還沒排便,應該檢查有無先天性無肛門或消化道畸形。

餵奶後,大便變爲黃色,像糊狀,每日3~5次。大便的性狀可提示餵養的情況;次數增多,便質與水分開,提示消化不好;大便多泡沫酸味重,提示喂糖過多了。用牛奶餵養,大便結塊,臭味較濃;餵食不足,大便色綠量少,次數多,新生兒哭鬧不安;腸道感染時,大便次數增多,便稀或水樣,或帶粘液、膿液、有腥臭,嘔吐、發燒、厭食。x

新生兒出生時,皮下脂肪薄,身上佈滿白色脂肪,皮膚紅潤。出生1小時內體溫下降2℃,後逐漸回升,一般在12~24小時內體溫穩定在36~37℃之間。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