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资讯 > 开心乐园 > 夏至指的是什么

夏至指的是什么

来源:秀美派    阅读: 2.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夏至指的是什么,夏至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这一天人们都会购买消暑食物来吃,害怕自己高温工作会中暑晕倒了,那么夏至指的是什么呢,小编和大家一起来看看相关资料,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夏至指的是什么

夏至指的是什么1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视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为夏至,此时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夏至之后,阴气始生,阳气开始衰退。

“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仍继续升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热的天气了。

中国古人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夏至还是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夏至节”。民间有祭神祀祖、消夏避伏、吃面条、食粽子等习俗。

夏至除了注意消暑解渴外,情绪上应该尽量平静,同时注意睡眠。天气炎热,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应适度降低运动强度。

气象变化

◆气温降水

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2018年“三伏”从7月17日到8月26日,每伏10天,真正的暑热天气,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立秋前后,中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有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左右。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骤来疾去的雷阵雨,由于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为“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中国民间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3“时”,一般头时3天,中时5天,末时7天。这期间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一般年份,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淮地区降水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荆楚岁时记》中记有:“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邑里相贺。”可见在1000多年前人们已对此降雨特点有明确的认识。 [2]

◆“立竿无影”

在夏至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正午时分呈绝对(接近)直射状,北回归线地区就会出现短暂的“立竿无影”现象。目前中国大陆设有5处北回归线标志,分别位于广东的汕头、从化、封开,广西的桂平和云南的墨江。生活在北回归线上及其以南附近区域的人们,可于夏至日前后几天的中午在太阳下立根竿子,观察一下“立竿见影”如何变成“立竿无影”。

夏至指的是什么2

夏至,约为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来到。古人称夏至为“夏节”或“夏至节”。《周礼春官》有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史记封禅书》亦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这意思就是说,古人会在这时通过祭神仪式来祈求当年能够丰收与一切灾厄尽消。周代则会于夏至祭神,主意在于清除荒灾、疫疠与饥饿。 夏至的三候乃为:“鹿角解,蜩始鸣,半夏生。”意思就是说:阳气开始衰退而阴气生,因而公鹿角就开始脱落了;雄蝉则自夏至后而感受到阴气之生而开始鼓翼鸣叫;生于仲夏的沼泽或水田中的喜阴药草半夏,因此而出名。

到了夏至这一天,艳阳会直射地面到达一年的最北端,且几乎是直射北回归线,故北半球的白昼会变得最长,而且越是往北面行,白昼就越长。 既然冬至是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那么相对来说,夏至就变成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日了。那么,光亮不息的白日的时间究竟有多长呢?答案是南方各地打从日头出来后,直到夕阳西落至多为十四个小时左右。虽然夏至是白昼最长且太阳角度最高的日子,可是你可别误以为这是一年当中最炎热的日子。No!No!即使白昼长得吓人,但接近地表的热量仍是在继续蓄积中,所以并不算达到最热、积累最多暑气之时。 俗语说:“热在三伏”,最最炙热的日子是以夏至与立秋来做为计算基点的,时间大约介于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中国某些地区的气温最高可达约40℃。

夏至该吃啥

提到夏天该吃啥,很多人会答说西瓜、锉冰。然而除了瓜果与冷饮,其实我们还可以选择凉面。据说山东人一般会在这时候选吃凉面,也就是俗称的“过水面”。民间即有流传一谚语:“冬至饺子夏至面”。 据说烟台一带的居民还会在夏至这天,用麦秸编织成精致的小笊篱来煮新麦粒吃。当儿童们一次次地从汤水中捞麦粒来吃,还挺有民俗趣味的。 广东一带,居民喜好于炎夏中选吃凉食来消暑,故人们喜爱在夏季期间煲清补凉茶、凉汤或酸梅汤等传统又清甜的佳肴。 夏至这一天,艳阳会直射地面到达一年的最北端,且几乎是直射北回归线,故越往北,白昼就越长。

时尚热点
影视动漫
娱乐爆料
明星八卦
电影电视
音乐圈
开心乐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