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時尚熱點 > 心空虛不由自主熟悉害怕

心空虛不由自主熟悉害怕

來源:秀美派    閱讀: 2.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心空虛不由自主熟悉害怕,心裏面空虛難過的時候,整個人都是不舒服的,當你在生活中經歷任何在情感或身體方面極其費力的事件時,你身體的生存機制被激活,導致你的心理進入凍結模式,下面看看心空虛不由自主熟悉害怕。

心空虛不由自主熟悉害怕1

內心空虛可以通過自我調節或者是心理治療來進行。自我調整,主要是把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提到日程來,增加掌控感和愉悅感,讓自己發揮自己的興趣特長,心理治療主要通過認知行爲療法來改善不合理的認知,通過行爲放鬆訓練等方式來最終達到治療的目的。建議平常多和人交流,參加一些娛樂活動,豐富自己的生活。

心空虛不由自主熟悉害怕

感覺心裏空虛很難受可能與抑鬱症、神經衰弱有關,可以通過心理治療、口服藥物的方式治療。

1、抑鬱症:抑鬱症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例如神經內分泌、神經免疫學、心理社會因素等,患者會出現焦慮、思維遲緩、無助、無望,還可能會出現心理空虛、難受、無精打采等症狀。可以去醫院進行心理治療,通過和醫生談話、交流進行治療,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鹽酸氟西丁分散片、鹽酸帕羅西汀片等。

2、神經衰弱:神經衰弱是在長期緊張和高壓下產生的心理疾病,患者會出現心裏空虛難受、精神易興奮、疲乏,還可能會出現肌力減退、反應遲鈍、激動等症狀,可以去醫院進行心理治療,在心理醫生專業支持下,消除顧慮,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地-西泮片、艾司唑-侖片等。

平時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要過度勞累,可以去戶外進行跑步,緩解緊張的情緒。

心空虛不由自主熟悉害怕2

一、三種不同產出源

其實,英國詩人托馬斯·艾略特很早在他的作品《空心人》中曾寫出“生命如此漫長,在渴望和痙攣之間,在潛能和存在之間,在本質和下降之間落下帷幕。因爲你的所有是“這”,所以這就是世界的結束方式,並非轟然落幕,而是鬱鬱而終”。

該詩描繪的正是人們無聊、焦慮並存的生活狀態,雖然是1925年但依然能讓人感覺到空虛,那這種“空虛感”到底是什麼呢?

近些年的研究認爲,它是種複雜的主觀感覺屬於私人體驗,不容易被別人看見和描述出來的模糊狀態,屬於「內在的空洞」範疇,彷彿和焦慮一樣讓人痛苦。猶如自我意識突然停滯,所做之事和個人發展與各方面關係網無法鏈接在一起,更無法感受到自己真實的存在,好像與外界隔着深厚的牆面,內心能體驗到的是無盡的匱乏感。

被此困擾的人經常感到“無聊、孤獨、被孤立”等消極情緒。它的產出源於三個方面:

從人格角度出發每個人都有多重人格,我們的內心混亂、隨機或矛盾對立在一次次對峙中權衡利弊後進行和解。但問題在於人格即完整又分裂,爲什麼呢?

原因是,我們內心的衝突並不是來自不同部分的矛盾和鬥爭,而是沒有使用正確的方法去對人格的不同部分進行「協調組織」。要知道它如同將軍,每天需要把各種意見不合的部門給組織到一起並達成共識,使它們不會產生內槓,對你的主要命令快速執行。

可很多人在處理內在衝突時往往出現巨大錯誤,他們內心對某件事有兩個以上不同看法要決策時,往往自己馬上跳下裁判席,試圖把其他對手全乾掉,只保留一個。這種粗暴的方式會造成「白熊效應」,你越想讓自己不要什麼,那種想法就偏在你認知中頻繁出現,令人久久不能忘卻。

比如有些人大腦中產生辭職的想法後,腦中還會冒出該不該走?有沒有合適的機會?外面環境怎麼樣?辭了能拿到年終獎嗎?各種雜念讓內心很擰巴,即使最後決定留下,你的狀態也未必很好,原因是沒有處理好爲什麼產生此念頭。

如果它長期停留在腦中,自己的日常行爲也會發生變化,好比身邊的人覺得你言語舉動莫名其妙等。

這種內在模式是多數人的處事方式,無法真正的自我和解,因爲一次次循環,進而遇到社交、健康等各方面問題會讓心中這些衝突變得愈發嚴重。久而久之潛藏起來的傾向特定時刻會突然佔據主導位置,不和諧的衝突也就油然而生。

在他人眼中有一類人看起來很老實、木訥,甚至有時會因性格比較冷漠而被排斥,其實此類人羣中部分人屬於“情感缺失”。

一般是某些社會性因素造成的心理障礙,它不是種疾病而是一種生活狀態。

根據心理學調查表明,具有該特徵的人通常表現出嚴重的自卑心理,即不自信、不善於與人交際、嚴重者也常常狀態悲觀等,習慣把自己關在狹小的社交空間中常常伴有狂躁心理。

由於各種外界要素的影響,當我們失去愛的動力(社交、關心等方面)時便會傷害到自我價值觀,從而時常感到悲憤或抑鬱,在時間的壓縮下它會加大自我的.防禦感。

這如美國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學家拉爾夫·格林森(Ralph Greenson)所強調的,人們不允許一些願望存在時,這種願望被壓抑了下去,壓抑到自己的意識都忘記它們的存在。

然而,在一次次被抹去時你只能用大片的空白來掩蓋。

這讓自我更難意識到那個一開始想壓蓋的東西究竟是什麼,於是想做而無法完成的事就變成“空期待”。那些不需要嘗試就知道會失敗的心願,註定被白茫茫的虛空掩蓋進潛意識的黑暗河流中,長此以往空虛感便成爲你的朋友。

很多人說空虛是因爲沒有目標,準確而言完成目標的人同樣也存在空虛的狀態,爲什麼呢?

一種人是完成的目標可能不是內心真正想完成的目標,而是“社會目標”或“團隊目標”。它如同任務一般,不得不做。沒有真正的熱愛投入進去,那肯定帶來不了非常充實的感覺,對不對?

另一種人雖自身擁有目標但期望值過高,由於每次完成都非常困難但又有強迫型人格要求自己不得不做,那內心就會擰巴。

在完成後的一瞬間儘管非常快樂,可想起未來每次都要「循環往復」的做此事,心中的落差感會不自覺的上頭,那伴隨着空虛感也會隨之而來,其根本元素是沒有爲目標尋找“意義”。

什麼是意義呢?假設從我的角度來看,能從當下事情中感受到多少「滿足感」和「價值感」,同時沒有偏離自我出發的本心和長遠的規劃就是“意義”。

說到底,我們能夠得到什麼啓發呢?

內心的衝突、情感的缺失、目標的狀態三者任何某個元素都可以使人出現空虛,它是構成的基礎條件;但這僅是表層,而空虛的本質實則是喪失「獲得感」。

心空虛不由自主熟悉害怕 第2張

二、兩大重要維度

什麼是獲得感呢?從字面意義理解爲:「獲得+感覺」。

它有物質和精神量方面,我把它理解爲,當做某件事進行回顧時,有沒有覺得有所收穫和感到內心的滿足,進而帶着期望迎接下次做事慾望的到來。

反過來,很多人總是喜歡睡覺前制定第二天幾點早起的時間或做事計劃,然後次日又循環往復的把碎片化時間投入到“遊戲”或“刷短視頻”中。於是晚上你就會感覺到精神空虛、無聊,有種恨鐵不成鋼的無力感。

因此,對於那些短期就可以得到反饋的事情,它可能是生活中不太重要的事物(遊戲、購物、逛街)會給自己增加時間束縛感,好處是能培養獲得力。

那些需要我們長期堅持的事,雖獲得感反饋週期長,但一旦堅持下來會發現對人的改變非常大。

比如早睡早起,慢慢你會有健康的作息表;又好比鍛鍊身體,慢慢的你發現自己比別人更有動力。是什麼讓人的獲得感缺失呢?個人認爲比較重要的兩個方面是:

按照西方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超我的說法,日常三個「我」能否達到一種相對和諧統一的狀態,就是自洽的能力。東方王陽明也曾認爲只要做到知行合一,人們才能真正體會到快樂幸福感。

這些狀態多半來源對自己有無清晰的認知和使命達成,比如我知道自己想好好吃頓飯,那麼我通過學習烹飪,做了頓豐富的大餐來好好犒勞下自己,就會格外開心,對不對?

其中有條關鍵奧妙的公式,我被它稱爲:

自洽力=能力/慾望

當希望提升自洽力時,要麼想辦法提升能力,要麼學會節制自身的慾望,兩者達到持平是最佳狀態。如果你的能力不能大於慾望行動便會扭曲,內心想各種巧取捷徑的方法來快速完成某件事以達到期待的狀態,最後結果可能不會令人滿意。

所以,我想告訴你:兩者某個方面出問題你的生活工作就會出現困擾,多數人能力是可塑性極強,通過方法論或指導並刻意練習能對某項技能熟能生巧。

但在慾望管理方面能做好的人少之又少,這以至於“獲得感缺失”。

2013年,柏林大學心理學者們探索人腦內伏隔核與臉-書(Facebook)使用的聯繫研究,結果中有一項證實,人們在使用社交平臺過程中獲得的社會認同會對腦基底核中的伏隔核產生作用,獲得暫時的,莫以名狀的快感。

一言以蔽之就是,在社交網絡中曬生活,發自拍,互評論我們會很爽,這是一種「被需要的狀態」。

當我們貪婪地獲取他人的認可時,期待這種認可過程會把自我懷疑平衡掉,通過別人的認證來說服自己相信,自己的存在感就會上升。人的社會屬性決定我們永遠無法擺脫周圍的人對自己的影響,形成的社交快感鏈條是「自我銷售—他人認同—自我認同」。

也還有說,我們需要他人認同來產生自我認同,這種被需要也是提升“獲得感”重要因素。

假設你突然沒有被別人需要時,會感覺到認可、信任、歸屬感的消失,以此無法形成正反饋,長期已久難免會難免產生自我懷疑。如:部門中開會偶爾揹着你,你會反覆思考我是不是做錯什麼了?這會讓一個人過度因尋求認同,導致不敢表達自己或因別人不認同而長期陷入抑鬱狀態,那隨之而來的便是“空虛感”。

總而言之,獲得感來“自洽力和被需要”兩個方面,這種驅動力背後實則是物質或精神某一方面的滿足,我們據此來尋找機體或心理平衡點。

單從純粹物質角度出發,在過去人們喜歡用「全副武裝」來爲自己添磚加瓦提升幸福指數。而現在什麼都不缺的時代,人們更關注從精神層面提升獲得感,這是本質。那麼從日常生活中培養自己的獲得感呢?

我見過很多人上來就尋找各種「方法」填補,這並不能從根本破解它,最關鍵的是,首先要認知到我的空虛來自於哪裏?

婚姻家庭治療師凱特琳·斯萊特曾說,儘管每個人都有空虛,他們整體雖有「內心衝突、目標、情感」三方面,但着眼於細節每個人也許都不同。

三、找到空虛的蛔蟲

比如:你感到空虛,可能是因日常社交太多,沒有自己時間來思考未來人生是什麼樣?又或者部分人的空虛來自於職業的不穩定,不確定自己在企業的發展如何?當然還有一部分人來源於“漸漸放棄自我,不再聽從內心的期望和願望”或“想聽從內心”但現實不允許自己這樣做。

所以每個人的空虛造成的自我放棄也許是不自知、無意的,是因追求完美或尋求他人肯定的。

那麼如何找到自我空虛形成的關鍵要素呢?這裏有三個方面:

首先,人的大腦有偷懶習慣,有時身體雖然在做事,但(思維)不一定在哪兒了。有時想想過去的事或令人開心的片段,但總會陷入一些事情的自責或糾結中;有時想象未來基本沒有美好的感受,大概率不可避免陷入焦慮中。

這種狀態叫做思維閒逛(wandering),就是不加自主的胡思亂想,你以爲是放鬆有時是種壓力,你以爲的壓力有時反而是額外操心。

不妨對照下自己是否有這種狀態出現呢?

在我看來“自我覺察”能夠有效檢索出我從哪個部分單元感到空虛,是因過去的回憶喚起還是壓力太大造成的狀態緊張?

與此相對的狀態是正念(mindfulness),可以描述爲人腦主動控制、有目的且專注的模式。

假設你不夠專注,那遊離的思想就是造成「空虛」進入大腦的要素之一,此要素中想到的“什麼”便是我們應該自我覺察的條目。

比如:我是否經常與人做比較?亦或者我只關注別人的需求而忽略自身?我是因爲親人的離開而悲痛?我通過某件事的行爲動機想證明、贏得什麼?

找個安靜的地方用心審視下自己,把它們用筆記下來並認真覆盤。

其次,在寫出來的事件清單中,要認真探索每個幻想出來的感受是什麼狀態?它讓我有空虛感是因爲什麼?

得到的答案未必是驚天動力,但你會發現自己感到“無聊、心煩意亂或好奇”。假設難以形容感受,也可以在網上下載份更顆粒化的感受清單(feelings list)作爲參考。

最後將注意力放在日常中自我的行爲上,這如同反思,“反”注重從外面看裏面,像旁觀者一樣來洞察自身。

著名的管理學家德魯克自傳《旁觀者》中,他一直推崇外部視角要跳出去。在一開始將自我抽離出來看自我可能比較困難,但“隨着更多的練習短時間內允許自己關注感受,從而會變得更加包容,忍耐度也會有所提高”,就能在更長的時間內循序自己體驗更強烈的感受。

總而言之,三者循環下來會發現,空虛有時不是因爲表面的「錢太少、社交少、感情淡」等因素,而是我沒搞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或者說爲了得到想要的,拼命追逐,過程中捨棄太多無形的要素,如累的沒時間休息,沒空社交,突然的靜默下來覺得努力好像無意義,所以它和獲得感呈現正比例狀態。

心空虛不由自主熟悉害怕3

爲了停止這種揮之不去的莫名其妙的空虛感,承認自己的情緒,你必須承認並接受它。

你可能無法控制每一種事情,但你可以控制你處理事情的態度。

你感到孤獨嗎?你是否感到奇怪的麻木?

如果你有這種感覺,請不要逃避,要承認自己有這種感覺,即使它很沉悶或難以被觸及,我們好需要花一些時間來處理這種情緒。

也許你想把不好的感覺情緒埋藏起來,或者試圖忽略它們,因爲不想浪費時間,寧願去玩遊戲或者逛街。

但是治癒的第一步是坐下來處理所有這些感覺,無論它們是好是壞。你所有的感覺都是有用的和重要的。

在反思和試圖更好地理解這種揮之不去的空虛感的過程中,放下羞恥和責備。

你可能會感到一種羞恥感,在與空虛感鬥爭的同時,你也可能會感到極大的自我批評和內疚。

心理治療師和作家艾瑪·洛在她爲《今日心理學》撰寫的文章中指出,麻木只是爲了能在令人絕望的情況下更好的生存,而羞愧和自責會使人更加麻木。

雖然一開始會有挑戰,但你需要消除任何自責,這樣你才能成功地向前邁進。

心空虛不由自主熟悉害怕 第3張

確定你的空虛感的根本原因。

現在你已經承認了你一直以來的空虛感,是時候深入瞭解你這感受的根源了。

到底是什麼在困擾着你?

也許你感到疲憊和焦慮,需要休息一下。也許你感到孤獨,因爲你覺得與你的朋友和家人之間有隔閡,或者也許你因爲最近生活中的困難而感到麻木。

無論麻木的原因是什麼,確定這些感覺,並找到它們來自哪裏,這將會幫助你前進,因爲你已經瞭解到你空虛的真正原因。

當你感到內心空虛、麻木或無望時,注意並欣賞你所擁有的一切。

生活中的積極因素很容易被忽視,要花點時間暫停、反思和計算你的小確幸。

你對哪些事情感到感激?是什麼讓你每天都想從牀上爬起來?是什麼讓你在這些艱難的日子裏堅持下去?

也許你感謝有一個支持你的家庭或有人爲你遮風擋雨。

也許你感謝你的寵物一直陪伴在你身邊。

或者,你的身體一直很健康,沒有生過什麼大病。

無論看起來多麼微不足道或無關緊要的事情,都要記下來,寫下來或打印出來。

使你想感謝的所有事情能夠被清晰地看見,讓你養成用積極的眼光看世界,來對抗那些負面的情緒。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爆料
明星八卦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