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時尚熱點 > 《未來中國》將於今晚首播

《未來中國》將於今晚首播

來源:秀美派    閱讀: 2.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未來中國》將於今晚首播,《未來中國》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上海市委宣傳部、中國科學院傳播局參與指導,上海市精神文明辦聯合主辦,《未來中國》將於今晚首播。

《未來中國》將於今晚首播1

由東方衛視打造的中國前沿科學思想秀《未來中國》將於3月4日21:30正式開播。

《未來中國》以十個科學前沿領域爲主題,讓一羣頂尖科學家從幕後走向臺前,揭祕科學背後的原理,樹立了一羣既有創新精神、又對自己探索的領域有着無窮熱愛的“科學偶像”,讓觀衆切實感受科學的魅力。

《未來中國》將於今晚首播

《未來中國》海報

《未來中國》由陳辰擔任科學引薦人,串聯科學榜樣和年輕學霸們之間的高能研討,深度提煉每期內容的核心觀點。本季共有10期,每期都會圍繞一個時下最前沿的科學探索,如北斗導航、深海鑽探、類腦計算等,並邀請一位來自相關領域的科學榜樣與幾位科學青年共同交流。

科學榜樣中,有國家兩院院士,還有引領我國發展的科學大拿,從行業上涵蓋了物理、生物、計算機、航天等多個領域。這些平時遙不可及的頂尖科學家,在節目上用最生動形象的比喻、最通俗易懂的方式來講述科學原理,解讀科研過程,解密這些“國之重器”背後的科學奧祕。

面對高精尖技術,觀衆很容易因爲對複雜的科學原理與科學應用迷惑不解,因此對節目產生疏離感。爲了消減這種疏離感,《未來中國》設置了“科學青年團”,成員們是一羣高學歷、高智商、在各自領域有所建樹的高材生,以他們年輕化的視角爲科普提供更多層面的解讀。

《未來中國》將於今晚首播 第2張

在科普過程中,《未來中國》着力於展示前沿科學成果如何應用於生活,讓觀衆真正領悟“科技如何改變未來”。這些由人類發明的科學成果,最終又以自己的方式造福於人類,從人文的角度出發,以與每個人生活息息相關的應用爲切入點,這種敘述方式無疑爲冰冷的科學賦予了溫暖的色彩。

在節目中,觀衆們還會看到“不一樣的科學家”,他們風趣幽默,對自己的專業領域侃侃而談;對於難題和未知,他們表現出的不是畏難,而是興奮和熱情。這些頂尖科學家用實際向觀衆證明:科學成果的發明不是一味地埋頭苦幹,而是由興趣和熱愛的指引。

鍾南山曾在2020年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發言:“成爲偶像的目的,是要更好地消除青年人對偶像的盲從,讓他們通過偶像學到對問題的看法,更多地問問爲什麼。”《未來中國》旨在描摹頂尖科學家們對於事業的熱愛、對創新的無限動力,用榜樣們的科學精神去感染更多年輕人,讓“科學家”的選項重回孩子們的理想。

《未來中國》將於今晚首播2

6G研發初露頭角,人工智能持續加速,“元宇宙”從概念走向現實應用……科技驅動,中國將抵達多遠的遠方?搭載着科學號快車,人類又會塑造怎樣的未來?今天21時30分,國內首檔前沿科學思想秀《未來中國》將與觀衆見面。

《未來中國》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上海市委宣傳部、中國科學院傳播局參與指導,上海市精神文明辦聯合主辦,上海廣播電視臺東方衛視策劃製作。節目把一羣頂尖科學家從幕後請到聚光燈下,讓他們以“科學榜樣”的身份揭祕前沿科學領域、分享中國科學家們孜孜以求探索未知的科學故事。

《未來中國》將於今晚首播 第3張

在科學榜樣們的引領下,節目中的“科學青年團”與廣大觀衆將打開腦洞,暢想未來世界、未來中國。

響應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戰略,作爲滬上熒屏落子科學節目新賽道的一次探索,《未來中國》兼顧科學的專業性與傳播的青春態,以期在寓教於樂中讓更多人感受科學的無邊魅力。節目中的科學引薦人、製片人陳辰這樣解讀以“未來”爲名的一語雙關:“‘未來’既是節目選題的重點,我們更多地瞄準前沿科學問題;‘未來’也緊緊連着年輕人,他們是未來中國的希望。”

啓蒙青少年的科學思想,激發他們的創新潛能,弘揚科學家精神,讓科學榜樣成爲最閃耀的“時代偶像”——這是《未來中國》節目的願景。

《未來中國》將於今晚首播 第4張

把思想“秀”出來,爲硬核科技充當“翻譯者”

節目定位前沿科學思想秀,科學是本。

《未來中國》本季共有10期,每期聚焦一個時下前沿的科學問題,如北斗導航、深海鑽探、類腦計算、基因科學、材料科學等;每期都將邀請一位來自相關領域的國內頂尖科學家走到臺前。

科學榜樣中,包括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副主任汪品先,北斗三號系統衛星總設計師林寶軍,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獲得者趙東元等,涵蓋了物理、生物、計算機、航天等多個領域。

有了乾貨滿滿的硬核內容,艱深的科學思想如何“秀”出來?陳辰把節目比作一名“翻譯者”,“科學家們代表前沿科技,他們將分享科學路上不爲人知的故事、對科技未來的思考,以及科學家人生的磨礪與閃耀時刻。同時節目也將邀請一支‘科學青年團’,由他們與頂尖科學家展開思想碰撞,並藉助電視藝術的多種創新手段,用人文視角解讀前沿科技”。

節目主張可視化,既要讓科學家們被看見,讓他們親自解讀“國之重器”背後的科學奧祕,也要讓科學的原理和成果變得直觀可見。爲此,主創團隊走進實驗室、走到科學現場,甚至把科學的寶藏帶到演播室。

比如探索深海奧祕,節目組把仿生魚從實驗室帶到演播室;比如走近生命科學的那一期,一副3D打印的骨骼被現場展示,科學家將直觀地爲觀衆揭開這一科研成果蘊含的幹細胞提取、材料學等方面的尖端技術。一言蔽之,《未來中國》着力於展示前沿科學成果如何應用於生活,讓觀衆真正感知“科技如何改變未來”。

《未來中國》將於今晚首播 第5張

青春語態親近更多人,讓科學榜樣成爲全民偶像

主創們注意到,崇尚知識、崇尚科學正在成爲社會的新風尚,但從前沿科學的垂直領域到破圈、破代際地觸達更普遍人羣,仍是一道時代思考題。正因爲此,《未來中國》希望用青春語態來降低高科技的門檻,讓前沿科學親近更多人。

節目中,觀衆們將看到“不一樣的科學家”,他們風趣幽默,對自己的專業領域侃侃而談。通過科學家的分享,年輕人能讀懂:許多科研的起點,是由好奇心撬動的;而在漫長歲月裏支撐科學家們孜孜以求的,不是一味埋頭苦幹,而是堅守與熱愛的科學家精神在閃耀。

有意思的是,風靡Z世代的脫口秀也會被引入節目,作爲介紹前沿科學的輸出載體之一。以“科學青年團”爲例,脫口秀演員龐博曾在中科院學習,調侃自己“有三行代碼在外太空”,能夠見微知著,以喜聞樂見的'脫口秀方式貫通科學與娛樂;

B站知名科普大號“鬼谷藏龍”“芳斯塔芙”的運營者唐騁,擁有七年科普創作經驗,第一個原創科普視頻播放量在24小時內達將近十萬,他融會貫通,常能找到出乎意料的角度解讀科學;博士畢業於中山大學的徐曄醫生則更多地從人性化的角度出發,爲冷科技注入生命和靈魂、溫暖人心……

《未來中國》將於今晚首播 第6張

鍾南山曾在2020年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發言:“成爲偶像的目的,是要更好地消除青年人對偶像的盲從,讓他們通過偶像學到對問題的看法,更多地問問爲什麼。”沒有生硬地“造神”,《未來中國》希望用科學精神感染人,讓科學榜樣成爲全民偶像,讓科學家重回孩子們的人生理想選項。

《未來中國》將於今晚首播3

小到出門逛街,大到環球旅行,導航軟件已經成爲現代人日常出行必不可少的夥伴。自2020年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以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經開始被廣泛應用於我們的生活當中,併爲我們提供更加精準的定位服務。無論你身在何地,總有十幾顆北斗衛星爲你守護,並能以釐米級的精度告訴你及你的朋友身處何方。

首檔中國前沿科學思想秀《未來中國》將於今晚在東方衛視首播。本期《未來中國》聚焦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邀請到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副院長、北斗三號衛星系統總設計師林寶軍,揭祕中國北斗的研發歷程和硬核功能。更有五名高顏值、高智商、高學歷的科學青年團從多角度科普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未來中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闡釋科學,立足現在,暢想未來,從人文角度爲科學注入暖色。

《未來中國》將於今晚首播 第7張

打破知識壁壘 青年學霸趣味解密國之重器

中國科學院衛星通信碩士畢業的龐博打破科學和脫口秀的次元壁,以敏銳的觀察力講述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爲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的翻天覆地的改變。他在現場金句頻出,如“南方人不知道南在哪”等,將歡樂氣氛拉滿,讓人忍不住跟着他一起探究導航出現後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變化。

作爲全球唯一採用“中軌+高軌”的衛星導航系統,中國北斗到底有多精密?元宇宙開發者薛來以“神祕的魔鬼碼頭”這個看上去充滿靈異感的標題,介紹了被稱爲“幽靈碼頭”的超級樞紐青島港。

偌大的港口空無一人,而衆多大型車輛僅靠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支持就能平穩有序地完成工作。爲檢測北斗到底能有多精準,薛來邀請到一輛30噸無人駕駛牽引車在北斗的幫助下挑戰“駕駛數米距離蓋筆帽”,這輛巨型牽引車能否成功?

《未來中國》將於今晚首播 第8張

復旦學霸“車神”張佳偉被安排去當外賣員,還被搶單?原來是他是被擁有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技術支撐的無人機搶了先。張佳偉還介紹到,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功能強大,除了可以幫助無人機送外賣,還能輔助高速運輸血液、自動化噴灑農藥等,由人類發明創造出的科學產物,最終又作用於提升生活質量,科技真正改變了生活。

在沒有導航的古代,人們是如何在茫茫大海上定位的?天體物理學博士劉博洋僅憑古書中的一句話描述就復原出了鄭和下西洋時用的黑科技,古人還給它起了個極爲詩意的名字“牽星板”。復刻自古人智慧結晶的“牽星板”究竟能否定位?它能經得起當場考驗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碩士李響,則以暢想太空婚禮的形式揭祕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背後的工作原理。結尾一句蘊含着精妙與浪漫的“你是我的BDS”,更是引來現場所有人的點贊。

《未來中國》高顏值、高學歷、高智商的科學青年團以自己實際關切的角度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進行“科普競演”,用腦洞大開的方式來闡釋“遠在天邊的北斗導航系統”,打破了普通人與尖端科學之間的知識壁壘,妙趣橫生。

《未來中國》將於今晚首播 第9張

科學青年團成員

用堅持詮釋熱愛 北斗總師林寶軍揭祕研發幕後

如此精密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背後,是怎樣的一羣“北斗人”在爲之努力鑽研?

《未來中國》爲此邀請到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副院長、北斗三號衛星系統總設計師林寶軍,他曾帶領團隊攻克完成了數十項核心關鍵技術、組織完成了十二顆北斗導航衛星研製及發射部署。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在北斗之前,林寶軍從未涉足導航和衛星領域。

林寶軍“轉行”的原因與當時的國際環境密不可分。1993年,我國失去GPS信號的銀河號因爲被美軍切斷GPS信號而步步掣肘,再加上被踢出歐洲伽利略導航系統的研究工作,獨立研發導航系統便成了航天人的使命,而臨危受命的林寶軍由此開啓了奮鬥一生的事業。

《未來中國》將於今晚首播 第10張

提及使命與擔當,林寶軍分享到,在衛星發射成功前,每一個“北斗人”都頂着巨大的壓力,他們深知,“北斗是我國不得不做的國之重器”、“北斗的研發比生命更重要”。而面對斐然成就,林寶軍道出北斗人的心聲“我們做北斗是爲了造福人類,而不是稱霸世界”。

在擁有老資格的國外配件和零應用經驗的國產部件之間,林寶軍如何抉擇北斗核心部件?昔日同窗紛紛創業、早已日進斗金,是什麼支撐着林寶軍堅守着實驗室這一方天地?在北斗研發過程中,每一個北斗人帶着怎樣的決絕頂住壓力度過日日夜夜?北斗衛星即將發射前夕,林寶軍又是懷着怎樣的心情熬過分秒之間?

3月4日21:30東方衛視《未來中國》,北斗總師林寶軍、科學引薦人陳辰和由五位學霸青年組成的科學青年團,與你一同探索北斗,感受中國製造。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爆料
明星八卦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