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中秋節的小故事

中秋節的小故事

來源:秀美派    閱讀: 2.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秋節的小故事,中秋節可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一般在這個時候我們會吃月餅賞月亮,是親朋好友團圓的好日子,那麼關於中秋節的小故事自然不少,以下是小編收集的一些關於中秋節的小故事,一起看看吧。

中秋節的小故事1

中秋節小故事之醜女鍾無豔

鍾無鹽。本名鍾離春,戰國時齊無鹽邑(今東平縣無鹽)之女,齊宣王之王后,中國有名的“四大丑女”之一,也是歷史有載著名的中國第一位女政治家。

鍾離春相貌醜陋,即所謂“無鹽之醜女也”。她“廣額深目,高鼻結喉,駝背肥頸,長指大足,發若秋草,皮膚如漆,身穿破衣。年近 30 還未出嫁,但她才華出衆,素有大志,有安邦治國之才。

當時齊國威王死後,子闢疆即位,是爲宣王。齊宣王即位後,重用田忌和孫臏,整頓國政。後又救韓敗魏,殺死魏國大將龐涓,諸侯無不聳懼,多年朝賀通和,齊國聲威大振。齊宣王自恃其強,耽於酒色,又於城內築雪宮宴樂,還辟郊外四十里爲苑囿狩獵。又聚遊客數千人於稷門立左右講室,日事議論,不修實政,嬖臣專權,忠臣心離,齊國走向衰敗。

鍾離春知道這些事後,心急如焚,她擔心自己國家的安危。於是決定去面見齊宣王。

一天,齊宣王在雪宮大擺宴席,盛陳女樂。她來到宮門外,說有事要面見齊王。

守門衛士見她貌醜,不讓她進。並說她是“天下強頻之女也”。

她說:“我是齊之無鹽人,叫鍾離春,年三十餘,擇嫁不得。聞大王遊宴離宮,特來求見,願入後宮,以備灑掃。”

守門衛士於是奏知宣王,被招進去。羣臣侍宴者見她醜陋,都掩口而笑。

宣王問:“我宮中妃侍已備,你貌醜不容於鄉里,以布衣欲幹千乘之君,難道你有特殊才能嗎?”

“我沒有奇能,特有隱語之術。”

“你演示給孤看,若言不中用,斬首。”

鍾離春並無懼意,她揚目炫齒,舉手再四,拊膝而呼,說:“危險啊,危險啊!”

宣王不明白,問羣臣,也都不解其意。宣王於是把鍾離春叫到面前,讓她說明。

鍾離春說:“大王赦我不死,我纔敢說。”

宣王同意。

她說:“大王有四失。我揚目,表示烽火之變;炫齒,代王懲拒諫之口;舉手,代王揮讒佞之臣;拊膝,代王拆遊宴之臺。”

齊宣王大怒,要殺她。

“請求大王容我說明大王您的四失,再殺我。我聽說秦用商鞅,國家富強,不久將兵出函關,與齊爭勝,大王內無良將,邊備漸弛,必受其患,所以我揚目而視。我聽說‘君有諍臣,不亡其國;父有諍子,不亡其家。大王內耽女色,外荒國政,不納忠諫,所以我炫齒爲王受諫。且大王信用阿諛虛談之人,我擔心有誤社稷,所以舉手爲王揮去。大王築宮囿,臺榭陂池,殫竭民力,虛耗國賦,所以拊膝代王拆掉。大王您這四失,危如累卵,仍偷目前之安,不顧異日之患。我冒死上言,倘蒙採聽,雖死無恨。”

齊宣王聽罷,如夢初醒,深受感動,說:“沒有鍾離氏的話,我還不明白我的過錯。”

於是當時就罷宴,用車把鍾離春載到後宮。

雖然齊宣王因爲鍾離春品行納入後宮,可是從來沒有被齊宣王寵愛過。

一年的八月十五賞月,鍾離春在她的院子裏拜月。(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齊宣王正好路過她的院子,在月光下見到她,突然覺得她美麗出衆,便立她爲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

中秋節的小故事

中秋節的小故事2

中秋節習俗小故事

1、賞月

中秋節賞月中秋賞月是中秋節的傳統項目之一,《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爲拜祭月神,逢此時則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香案。至唐宋時期,賞月之風更加盛行,關於中秋的詩詞也層出不窮,包括辛棄疾的《木蘭花慢中秋》,蘇軾的`《水調歌頭》。《東京夢華錄》更有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

2、吃月餅

賞月和吃月餅已經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了,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樑錄》,那時僅是一種電信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在福建廈門地區還有博餅的習俗,而且博餅被列爲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廈門海滄大橋旅遊區(AAAA)建設了廈門博餅民俗園。

3、賞桂花

人們經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製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爲多見。

4、燒塔

中秋夜燒塔中國南方的福建、江西、廣東、廣西等地農村很流行。塔身有碎磚和瓦片以及樹枝幹草等搭建而成。圓窯形,下寬上尖,內爲空心,中秋晚上點燒,常常會有燒塔比賽,塔燒得越通紅越好,燒得越旺越有彩氣。

5、猜謎

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掛着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因爲是大多數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同時在這些活動上也傳出愛情佳話,因此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了一種男女相戀的形式。

6、我國其他地區中秋節的習俗

中國地緣廣大,人口衆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並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爲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巖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祕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說。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竈”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裏、陽臺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菸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爲祭禮。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這固然與農事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說: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後,百姓慘遭屠殺。爲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後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中秋節的小故事 第2張

中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還要用磚塊砌成,約佔塔高的1/4,然後再用瓦片疊砌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點火燃燒,燃料有木、竹、穀殼等,火旺時潑松香粉,引焰助威,極爲壯觀。民間還有賽燒塔規例,誰把瓦塔燒得全座紅透則勝,不及的或在燃燒過程倒塌的則負,勝的由主持人發給彩旗、獎金或獎品。據傳燒塔也是元朝末年,漢族人民反抗殘暴統治者,於中秋起義時舉火爲號的由來。

江南一帶的民間在中秋節人習俗也是多種多樣。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後採摘,用糖及酸梅醃製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爲桌上佳餚。 南京人閤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

中秋節的小故事 第3張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爆料
明星八卦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