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資訊 > 開心樂園 > 散文詩教學設計

散文詩教學設計

來源:秀美派    閱讀: 2.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散文詩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散文詩教學設計
散文詩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生平和創作風格。

2、進一步理解散文詩的特點,藉助反覆誦讀領會詩中海浪的形象,理解作者借海浪和海岸這對熱戀形象所抒發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藉助豐富的想像引發對人生的思考。

2、把握文章的內容和散文詩的特點。

【教學難點】

藉助海浪和海岸的形象抒發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紀伯倫(18XX~19XX)是阿拉伯現代小說和藝術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紀阿拉伯新文學道路的開拓者之一。前期創作以小說爲主,後期創作以散文詩爲主。《先知》是他步入世界文壇的頂峯之作,曾被譯成2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2、朗讀課文,瞭解內容。

3、整理生字詞語:

熾熱(chì) 禱詞(dǎo) 執拗(nìu) 俊俏(qiào) 衷情(zhōng) 饋贈(kuì) 憔悴(cuì) 真諦(dì) 夫穹(qióng) 璀璨(cuǐ càn) 鑲嵌(xiāng qiàn) 翱翔(áo) 長吁短嘆(xū) 千山萬壑(hè) 津液(jīn)

4、讓學生在輕緩的音樂聲中輕輕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在文中藉助海浪和海岸塑造的戀人形象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5、師生研討:

⑴ 詩中的海浪形象是極爲感人的,她對情侶海岸一往情深,愛的熱烈,愛的深沉。從那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呢?試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概括。

明確:海浪對情侶海岸一往情深,愛的熱烈,愛的深沉具體體現在:黎明,她信誓旦旦地在情人耳畔許下忠誠的誓願;傍晚,她爲愛情唱着祈禱的詩篇。漲潮時,她熱情洋溢,緊緊與情人擁抱;退潮了,她難捨難分,依戀地撲到情人的腳下。

⑵ 面對海浪這誠摯熾烈的情愛,海岸是怎樣表現的?

明確:海岸是異常感激的。把海浪緊緊地抱在懷中,親吻她,還容忍她的任性。

⑶ 與海岸連在一起的山崖是如何對待海浪的呢?海浪對山崖的這種態度是怎樣表現的呢?聯繫作者所處的環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確:山崖對海浪的態度是:不同情、不理解,不管她如何向他獻媚,微笑,傾吐心聲,都始終裝聾作啞,置之不理。對山崖的這種態度,海浪感到傷感,苦惱。她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但是她的戀情並沒有因此而減退,也沒有因此而動搖對愛情的信念,決心只要“一息尚存”就要這樣消磨歲月。顯示了海浪對愛情的無限忠誠。這也正是詩人對祖國深厚情愛的反映。在這首散文詩中,作者藉助海浪與海岸這對熱戀形象,曲折表達了她對祖國忠貞不渝的情感和火熱的衷腸。

⑷ 雨在文中是一個怎樣的形象?它具有怎樣的作用?用文中的詞語加以概括。

明確:雨在文中是一個奉獻者和使者的形象。她的作用是滋潤萬物、裝點千山萬和、鑲嵌綠葉大堤、使花草昂頭挺腰綻開笑臉、解除田野難耐的飢渴,還可以啓迪敏感的心扉。

⑸ 作者運用於怎樣的手法描寫雨的形成、雨的降落、雨的終止的?

明確:作者用擬人的手法把雨的形成說成是“從湖中升起的”“大海的嘆息”“天空的淚水”;雨的降落是由於雷聲爲他“鳴鑼開道”“是田野的微笑”;雨的終止是由於“彩虹掛青天”。

⑹ 文中有哪些富有哲理的詩句?說說蘊含着怎樣的道理?

明確:自由發言,只要言之成理就可。如“我哭,山河卻在歡樂;我掉落下來,花草卻昂起了頭,挺起了腰,綻開了笑臉”;“我是大海的嘆息,是天空的淚水,是田野的微笑”等。

⑺ 在自然界中,雨水意味着循環,在人類世界中,什麼意味着循環?爲什麼?

明確:在人類世界中,愛情意味着一個循環,她滋潤生命,傳遞着生命的能量,使之生生不息。

6、小結:

總之,作者在這兩篇散文詩中用詩一般的語言,通過豐富的想像,傳達了自己對自然的熱愛,對生命的尊重,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

7、作業設置:

選擇生活中的某一事物,藉助豐富的想像,模仿本文的寫法寫一首散文詩。

散文詩教學設計2

  一、檢查背誦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揚州慢》

(一)誦讀引導

指導學生用一課時自讀這兩篇課文。自讀的步驟,讀完一篇,完成對本課的鑑賞,再讀另一篇;不宜將兩篇課文合在一起讀下來,合在一起鑑賞。

1.《記憶》是當代散文詩,學生可以通過誦讀,體會其中的思想感情,捕捉鮮明的意象,品味詩化的語言。

教師可組織四個學生分別朗讀。第一個從"你正望着我呢……"開始讀,第二個人從"這說的都是忘卻--記憶呢"開始讀,第三個從"……而你,朋友,卻執拗地……"開始讀,第四個從"嗯,只記得--已憂患的……"開始讀。

朗讀時,要充滿激情,語速宜緩:不要麻木不仁地匆匆讀過。四個學生讀好了,課堂上就有了"情境"和"氛圍"了。

第三個學生讀的內容多,時間長,讓朗誦能力好的學生來讀。

2.《門檻》是外國散文詩,學生在誦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可能有一定的困難。但是,只要結合時代背景和寫作意圖,認真捕捉俄羅斯女郎、門檻等形象隱含的意義,體會字裏行間深沉而悲壯的感情,也就化難爲易了。

本義主要靠對話來描繪形象,表現主題。誦讀時要減緩速度,並在誦讀中注意體會和表現出人物的性格、心理活動,讀出低沉壓抑的語調。對話,應符合人物的身份、個性。

教師可組織五個同學分別扮演敘述人、問者、俄羅斯姑娘和兩位評者。

問話應是"慢吞吞"和"不響亮"的,顯出高高在上的威嚴;俄羅斯姑娘的答語,要加重語氣,文章最後"一位聖人",打了驚歎號,充滿力量,寄託了作者由衷的讚美,更要讀得響亮。朗讀時要注意創造莊嚴、肅穆的情境和氛圍。

(二)鑑賞引導

1.《記憶》從記憶角度,對紛繁的社會現象和人們的種種品行作了概括而生動的描寫,表達了對真善美的歌頌,對假惡醜的批判。從根本上說,這裏的"記憶",是廣大人民心中判斷是非曲直的客觀尺度。

本文形散神聚。表面上好像零散雜亂,其實始終圍繞着"記憶"的話題,而且"記憶"的話題,也不過是作者思想感情賴以表達的憑藉,作者真正想表達的是對正義、對高尚情操的歌頌,對惡勢力、對卑下行爲的批判,但這寫作意圖藏而不露。在思路上,沒有"直線式"平鋪直敘寫來,而是採取曲線式寫法,迂迴婉轉地表達思想感情。根據這一中心,作者盡情揮灑,力求形式生動活潑。總之,文章在形式上放得開,但表達的中心很集中,開與合很好地統一起來了。

2.《門檻》寫作背景。

屠格涅夫(1818~1893),俄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門檻》是作者晚年的作品中思想境界較高的一篇。作者與女革命家一直有來往。1878年1月,俄國發生了女革命家刺殺彼得堡總督的事件,同時,屠格涅夫受到女革命家彼洛夫斯卡婭活動的影響,受到女友伏列夫斯卡啞獻身精神的感染,對那些爲俄國的解放事業不惜犧牲一切的英雄欽佩不已。於是,集她們於"俄羅斯的姑娘"之一身,通過虛幻的夢境,謳歌了俄國社會現實中的優秀分子,着力表現她們的崇高信仰和無私無畏的獻身精神。

3.《門檻》主要內容。

本文通過描寫"一個俄羅斯的姑娘"執著地要跨進"高高的門檻"的夢幻情景,表現了她的堅強意志和高尚的品格,表現了革命事業的艱苦卓絕,表達了作者對女革命家的無比崇敬。

提示學生,理解本文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本文寫的是夢境,全都是非現實的。②作者並沒有特意點明人物的身份、性格特點,人物的精神品質是從具體的語言、神態、心理描寫和環境描寫中體現出來的。③作者也沒有公開地表明自己的態度、傾向。④文章的主題思想、人物的精神品質,必須聯繫時代背景、作者經歷和寫作意圖作正確、深入的領會。

4.散文詩的特徵。

散文詩不像一般新詩那樣有嚴謹的格律,它不分行,不押韻。它的篇幅一般都比較短小,有一定字數限制;有濃郁的詩的意境,隱含着寓言和哲理,又必須通過形象來表現。

教師板書:

記憶

衡量是非曲直的尺度

真善美應當歌頌

假惡醜必須唾棄

門檻

情境描寫(姑娘跨進門檻前接受質詢並作出回答)

人物性格(理想崇高,信念堅定,意志堅強,不怕犧牲)

作者態度(敬仰、歌頌)

(三)課後練習。

1.完成練習一、二。

2.比較散文詩與散文的異同點,寫篇300~400字的心得體會。

[小資料]

屠格涅夫"家"的姑娘們

屠格涅夫素以擅長描寫女性著稱,在他的許多作品中,曾經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富於理想色彩的進步女性形象,被人們戲稱爲"屠格涅夫家的去姑娘們"。這些姑娘們包括(羅亭)中的那泰麗妞、《貴族之家》中的麗莎,《前夜》中的葉琳娜,《處女地》中的瑪麗安娜等,她們都是作者以清麗的文筆,抒情地、富有情意地加以描繪、塑造的。只有《門檻》中的女革命家,描寫的風格是冷峻的、凝重的。她既沒有姑娘的動人微笑,也沒有女性的脈脈柔情,但一點也不遜色於其他的俄羅斯姑娘,反而因氣質非凡而獨放異彩。

作業:1。誦讀兩文!

2。完成3+X、質監。

3。週記。

4。預習《短文兩篇》。

散文詩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荷葉 母親》選自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本單元的幾篇課文,都以親情爲主題,寫出了親情的豐富與多樣。魯迅先生的《風箏》洋溢着濃濃的手足同胞之情;張之路的《羚羊木雕》描述了子女與父母的衝突;《散步》勾勒了一個和美的家庭;《荷葉母親》是一篇愛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紅蓮,荷葉護蓮的場景所感動,而聯想到在母親身邊,孩子沐浴着愛的光輝,是難得的幸福與歡樂(正如紅蓮);遠離或失去母親,思母之情是何等深切,自己是何等孤單與無助(如同白蓮)。學習這篇課文,讓學生學會用真摯的情感去跟作者、跟母親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去分享與珍惜真摯美好的親情。

在教學中,先由聽歌引起學生共鳴——母愛,引出課文,合理利用多媒體資料介紹作者、聽讀課文、欣賞詩畫、聆聽音樂等,融入學生朗讀、師生探討交流、小組合作、師生練筆等形式,課內和課外相結合,把聽、說、讀、練、思、賞、搜等多種方法結合在一起,藉此提高學生能力,陶冶學生情操。

學情分析

有人說,九零後的孩子是自私的一代,他們相當部分只懂得索取,不懂得關愛,在享受的同時而忽視了父母付出,本節課的設計重點之一就是讓學生在理解文章基礎上,品位濃濃的母愛,學會感恩,學會體貼父母。

我面對的是一羣正需要用感情去感化的農村孩子,他們對語文的整體感知能力還是比較弱的。因此,要上好這節課,教師就要做好引導,要讓學生真正的融入課文中去,不能爲學課文而學課文,而要聯繫生活實際去感知。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把握散文詩的感情,品味語言,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驗人間至愛親情,受到美的薰陶和感染,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1、指導學生把握散文詩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藉助賞析文章,理解文章主題,品位濃濃的母愛,學會感恩。

難點:1、賞析文章,品位濃濃的母愛,學會感恩。

2、學習借景寫人、託物寄情的寫法。

教學過程

散文詩教學設計4

一、 說設計意圖

這是一首散文詩,寫是的果園裏一年四季都有朋友:梨樹、桃樹、蘋果樹,還有受小朋友們喜愛的小蜜蜂、小鳥、小兔等,果園有了這些朋友所以很快樂。此次教學活動就是要讓小朋友感受果園的快樂,也感受朋友間帶來的快樂。因此,活動以動靜結合的方式,讓小朋友們去理解和感受。

二、 說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者起着導向作用。幼兒園語言教育的目標之一是“喜歡欣賞文學作品,理解作品內容,感受文學作品的美,具體地說,就是要培養幼兒愛聽、愛看、愛講、愛表演兒童文學作品,能理解並複述簡短的句子。”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的特點及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將目標定爲:

1、欣賞散文詩,並理解散文詩的內容,初步瞭解一年四季果樹的變化。

2、能大膽地講述和表演,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3、感受豐收和朋友間帶來的快樂。

三、說活動重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要讓幼兒理解散文詩的內容,會複述簡單的詞語、句子,感受果園的快樂。

難點是讓幼兒瞭解一年四季果樹的變化。

四、 說活動準

其實像這樣的散文詩教學,應該採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這樣可以讓靜態的、呆板的畫面變成動態的、生動的情景。但是由於水平和時間上的問題,我沒有采用多媒體手段,但是也盡力去做好每一個準備工作。先給幼兒創設一個有果園的環境,裏面有梨樹、桃樹、蘋果樹,配好一首節奏歡快的《快樂小舞曲》音樂歌帶,還做了散文詩中出現過的小動物的頭飾,準備好幼兒表演採摘豐收果實的人們要用的籃子。應該說,這些準備可以讓活動開展得生動一些,好讓小朋友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五、 說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首先,我播放《快樂小舞曲》,帶領幼兒一起進入果園當中,小朋友們其樂融融,能夠快快樂樂地進入活動場地開始活動。其次,我讓幼兒說說果園裏有什麼,引導幼兒以觀察的方式回答老師的提問。之後,我手指幼兒面前的三棵果樹,讓他們猜猜這三棵果樹是什麼樹,引導幼兒以想象的方式回答。

(二)、基礎部分

這一部分正式進入散文詩欣賞,我先讀一遍,幼兒欣賞,理解大概內容,然後我提出一系列有關果樹的問題,引導幼兒以聽的方式來回答,並鼓勵他們大膽講述。

這一部分,讓幼兒邊理解邊感受散文詩的意境美,從而讓他們知道白白的是梨花,粉色的是桃花,紅紅的是蘋果花,黃澄澄的是大梨,粉粉的是桃子,紅紅的是大蘋果,通過幼兒自由講述和老師的適當提示,讓他們初步瞭解一年四季果樹的變化。

以上都是靜態教學,然後我講述散文詩第二遍,讓幼兒說說有哪些小動物,他們在幹什麼。根據他們的回答,我發給他們頭飾,讓他們表演,培養他們大膽的表演能力。最後提到的採摘豐收果實的人們也是讓幼兒表演採果實,體驗豐收的快樂。這些是動態教學。

教學中動靜結合,可激發幼兒的興趣,也可讓活動開展地生動、豐富。

(三)、提升部分

理解了散文詩的內容之後,我就問幼兒果園爲什麼很快樂?然後可以問小朋友們自己快不快樂。把果園的快樂提升到幼兒自己的快樂,讓他們感受朋友間帶來的快樂。

(四)、結束部分

這部分是讓幼兒感受快樂的氣氛,播放《快樂小舞曲》,幼兒和教師手拉手圍着果園唱一唱,跳一跳,然後快樂地離開果園,活動就此結束。

散文詩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①知識與技能:

指導學生把握詩文基調,有表情朗讀詩文,培養學生鑑賞詩歌的能力。

②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驗人間至愛親情,受到美的薰陶和感染,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反覆誦讀,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提高朗讀和鑑賞能力。

2.學習和借鑑詩中藉助一種具體事物抒發感情的寫法。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金色花》

一、預習課文:

1.學生課前誦讀課文,藉助工具書爲生字新詞注音釋義。

衍(yǎn)

匿(nì)笑:偷偷地笑。匿:隱藏,不讓人知道。

禱(dǎo)禱告,向神祈求保佑。

並蒂(bìngdì)指兩朵花並排地長在同一個莖上。

花瑞(huāruì)瑞雪;花中的祥瑞;指特異而不常見的奇花。

菡萏(hàndàn):荷花;

攲斜傾斜、歪斜。

慈憐(cílián)愛憐

廕庇(yīnbì)(蔭今讀yīn)遮蔽、隱蔽;庇廕

2.思考課後“研討與練習”。

二、導入課文:

1.導語設計:

有人說:世界上只有一種最動聽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聲音;世界上只有一個最美麗的身影,那就是母親的身影。母愛是一個人類吟詠不絕的主題。同學們,你們和母親朝夕相處,是否感受到母親那細微的點點滴滴的愛?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詩兩首》中的第一首《金色花》就是一首歌詠母子之情的散文。

2.作家簡介:

泰戈爾,(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是一位印度著名詩人、文學家、作家、藝術家、社會活動家、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生於加爾各答市一個有深厚文化教養的家庭,屬於婆羅門種姓。他一生創作豐富,詩集有《新月集》、《飛鳥集》等,長篇小說有《沉船》、《戈拉》、《家庭與世界》、《兩姐妹》等。1913年憑藉宗教抒情詩《吉檀迦利》獲諾貝爾文學獎。印度是一個以佛教爲國教的國度,在泰戈爾的散文詩裏可以處處感到富有宗教意義的愛——最高尚、最純潔的愛。

他與黎巴嫩詩人紀·哈·紀伯倫齊名,並稱爲“站在東西方文化橋樑的兩位巨人”。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範讀課文(播放音樂配音),學生仿讀。(教師的朗讀一定要有示範作用,在朗讀中把學生帶入詩歌的意境。)

2.學生自由朗讀,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以一個調皮的孩子的口吻來讀。

教師指導朗讀:注意重音、語速、節奏、感情(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是舒緩、溫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讀處理方法不同。如果學生讀不好,可一句一句地教。)

例:“你到哪裏去了,你這壞孩子?”媽媽不見了孩子,多麼着急,一旦見了,又驚又喜,自然嗔怪孩子。這句應讀出媽媽驚喜的語氣。

“我不告訴你,媽媽。”孩子撒起嬌來了,爲自己能給媽媽做些好事而高興,還要對媽媽保密,讓她莫名其妙。這句應讀出孩子撒嬌、調皮的語氣。

3.思考:

(1)這首詩寫了什麼事?表現了什麼?

(這首散文詩,讓我們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愛。在這首表現母子情深的散文詩中,作者爲我們展現出一幅兒童嬉戲的畫面,中心人物是“我”,“我”想像變成一朵金色花,在一天的時間裏與媽媽三次嬉戲。)

(2)爲什麼“我”那麼快樂,那麼天真,那麼活潑,那麼可愛?“我”是怎樣回報母愛的呢?

(因爲孩子沐浴着母愛。)(想到變成一朵金色花。)

四、賞讀課文,品味探究:

1.作者爲什麼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2.三次嬉戲具體指什麼?

(三個場景:媽媽禱告時,孩子變成的花散發香氣;讀書,投影書頁;拿燈去牛棚,恢復原形。)

3.孩子爲什麼想變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讓媽媽知道?

4.爲什麼媽媽見了面,說“你這壞孩子”?

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參與交流。

五、體驗反思:

1.母愛就在我們身邊,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時時刻刻地滋潤着我們。學習這首詩,你從中感悟到什麼?請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

(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談感受,教師給予評價和鼓勵。)

2.詩人以其新奇而美妙的想像,爲我們講述了一個母子情深的故事,現在請同學們再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六、課堂小結:

《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蘊豐富。寫的是一個假想,“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髮想像——一個神奇的兒童與他母親“捉迷藏”,以兒童特有的方式表現對母親的感情,構成一幅兒童嬉戲的畫面,表現了家庭之愛和人類天性的美好與聖潔。我們要在體味詩歌感情基調上,控制好語速、節奏和重音,提高朗讀質量。在反覆朗讀中加深對詩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詩的能力。還要注意體會聯想和想像在詩歌中的作用。

七、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進行朗誦比賽。

2.抄寫課文詞語。

3.選作基礎訓練作業。

第二課時《荷葉母親》

一、複習檢查

背誦課文。

二、導入新課、簡介作者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代詩人孟郊的這首詩,道盡了天下兒女回報母恩的真切心聲,可以說是古人對母愛讚美的千古絕唱了。從古至今,歌詠母愛的作品實在太多,因爲,我們都生活在母親用“愛”作支架撐起的翅膀下。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荷葉母親》,是又一曲兒女發自肺腑的心聲。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聆聽作家冰心對母親的深情傾訴吧……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歲,籍貫福建福州長樂橫嶺村人,原名爲謝婉瑩,筆名爲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壺”爲意。被稱爲“世紀老人”。現代著名詩人、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家。曾任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名譽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名譽主席、顧問,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名譽理事等職。她崇尚“愛的哲學”,母愛,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非常愛小孩,把小孩看做“最神聖的人”,深受人民的敬仰。她的作品中充滿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代表作有《繁星》、《春水》(詩集),《超人》(小說、散文集),《寄小讀者》(散文集)等。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配樂範讀,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學生自由朗讀或仿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要求學生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像,進入詩的意境,要讀得深情、低沉。教師引導學生劃分節奏、重音等。)

3.思考:這首詩向我們展現了怎樣的一幅圖畫呢?這幅圖畫中包含了哪些內容?由此你聯想到了什麼?

(風雨中荷葉爲紅蓮遮擋風雨的圖畫,荷葉護蓮圖;圖畫中包含了蓮花、荷葉;聯想到了爲我們遮風擋雨的母親,聯想到了母愛。因此,要讀出感情,語速要稍慢,讀出溫馨和深情。)

四、賞讀課文,品味探究

1.課文圍繞“紅蓮”作者描寫了哪幾個情景?體會一下瀰漫在這首詩中的情緒的變化。

(三看紅蓮:雷雨到來之前的紅蓮——雨打紅蓮——荷葉覆蓋的紅蓮;三種情緒:煩悶——不適意——不寧的心緒散盡;用心體會詩歌所表達的對母愛的讚美之情:荷葉因有保護紅蓮這一偉大的舉動,形象更美更高大了,像荷葉一樣的母親呢?這樣文章由景自然生出對母親的讚美之情——由景及情,情景交融。)

2.紅蓮是作者描寫的重點,作者又爲什麼要寫九年前與祖父在一起賞蓮的情景呢?請說說自己讀後的理解。

(把花與人緊密聯繫在一起,爲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筆。)

3.“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廕庇?”“心中的雨點”指什麼?體會這句思想感情。

(“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風風雨雨,坎坷磨難,只有母親是保護自己度過人生路上坎坷與磨難的人。母愛是偉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時候得到安慰,在孤獨中的到歡樂,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時得到幸福。)

五、體驗反思

在大自然的風雨中,那一朵白蓮早早凋謝了,而這一朵紅蓮因有了荷葉的廕庇必將開得愈加燦爛。同學們,聯繫你們的生活實踐,說說這場暴風雨讓你們聯想到了什麼?

(人生的風雨——挫折、困難;紅蓮——因爲有母親的時刻關懷和安慰。)

六、課堂小結

這篇文章所描給的雨打紅蓮,荷葉護蓮的場景,十分溫馨感人,既充滿了濃濃的愛意,又讓人順理成章的聯想到母親的呵護及關愛,從而使荷葉母親的形象美好又偉大。的確,母愛是純潔的,總在你遇到風雨時悄然而至,給你慰藉和力童;母愛是無私的,她將永遠保護着你,伴你一生。作者通過對荷花的細膩觀察,得出人生感悟,這正是我們學習寫作的最好藍本。

七、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請以具體的形象作喻,來完成下列句子。

母親,如果我是_____,你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母親,如果我是_____,你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仿課文寫法(藉助具體形象抒發對母親的愛)寫一篇隨筆。

4、課外閱讀冰心的《繁星》和《春水》,瞭解冰心對母愛、童真和大自然的歌頌,同時也體會寄情於物寫法的妙處。

附:板書設計:

《金色花》

泰戈爾

在媽媽身邊幸福、快樂

孩子的純潔、可愛

母愛的光輝

對母親的愛

溫馨、快樂

媽媽禱告時孩子變成的花散發香氣

讀書投影書頁

拿燈去牛棚恢復原形

《荷葉母親》

冰心

借景抒情

景 情

情景交融

雷雨到來之前的紅蓮煩悶

雨打紅蓮不適意

荷葉遮蔽紅蓮不寧的心緒散盡

聯 想

母親無私愛護子女

附:拓展訓練:

(一)

嫩綠的芽兒和青年說:“發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兒和青年說:“貢獻你自己!”

淡紅的果兒和青年說:“犧牲你自己!”

1.這首詩所用的修辭手法有(排比、擬人)。

2.詩中用(發展、貢獻、犧牲)三個詞,對不同時期的青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3.這首詩作者的寫作目的是什麼?

(鼓勵青年努力向上、自我奉獻、自我犧牲。)

4.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C)

A.詩中“嫩綠”“淡白”“深紅”等色彩詞彙,巧妙點明瞭時間正在向前移動,事物也在運動變化

B.詩中表現了詩人在探索人生道路時的願望和理想

C.“芽兒”“花兒”“果兒”其實是作者的化身

D.這首詩共三段,句式結構基本相同

(二)

小小的花

也想擡起頭來

感謝春光的愛——

然而那深厚的恩慈

反使他終於沉默

母親啊

你是那春光嗎?

1.明明想“感謝春光”,卻“終於沉默”。爲什麼不說呢?這其中包含着怎樣的思想感情。

(因爲他認識到幾句感謝的話是不足以報答“春光的愛”的,沉默中包含着更深的感激與敬意。)

2.最後的一句話隱含着對母親的特別的感激之情,它的後面可以補充上一句話揭示出這種感激之情,發揮你的想象補充上。

(我就是那朵小小的花。)

3.這首詩和唐代孟郊的《遊子吟》中的一句表達的思想很接近,你能默寫出那句詩嗎?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散文詩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能有感情的朗誦散文詩。

通過誦讀感知內容,感受本文語言的清新美和含蘊美。

把握文章主旨。

【教學重點】

誦讀全文,通過誦讀感知內容,感受本文語言的清新美和含蘊美。

【教學難點】

把握文章主旨。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冬日裏那紛飛的雪花,飄飄灑灑,無邊的天宇,凜冽的北風,滿眼銀裝素裹,讓人情思飛動,浮想聯翩。正是這凝聚着春霧夏雨秋露的情愫的落雪,讓魯迅先生詩意頓生,一篇明朗的題爲“雪”的優美散文詩誕生了。讓我們一起走進《雪》去欣賞美景,欣賞那博大的胸襟和堅強的鬥志。

二、預習抽測

教師放錄音範讀,要求學生聽了朗讀之後,完成練習。

學生聽朗讀,完成練習。

三、內容感知

學生跟讀範讀。

學生小組討論題目,黑板展示答案。

四、仿寫句子

教師出示句子。

學生進行仿寫,口頭展示。

第二課時

一、溫故抽測

教師出示抽測題目。

學生完成並批改。

二、研讀探究

教師出示題目。

小組討論,黑板展示。

教師總結歸納,闡釋象徵手法及其運用。

三、拓展延伸

教師出示問題,出示魯迅作品,啓發學生思考:雪有沒有其他的象徵意義。

學生揣摩,自由發言。

四、小結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文章的解讀,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希望大家能開拓思維,將來能擁有自己的思想和見解。

散文詩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指導學生把握詩文基調,有表情朗讀詩文,培養學生鑑賞詩歌的能力。

2、理解兩首詩末尾語句蘊含的思想感情。

3、學習這兩首散文詩藉助具體形象抒發對母愛的愛的手法,寫一段話,表達對父母的愛。

過程與方法:

1、有感情地反覆朗讀兩首詩,進行朗誦比賽,直至背誦。

2、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驗人間至愛親情,受到美的薰陶和感染,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反覆誦讀,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篇末含蓄的語句理解。

教學方法:

朗讀法、討論法、啓發法

課時安排:1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在今年512特大地震中,發生了衆多感人的一幕,其中有一條感動全中國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記住,媽媽愛你!”搶救人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死了,雙膝跪着,雙手扶着地支撐着身體,身體下面躺着她的孩子,毫髮未傷。這說明什麼呢?父母的愛,尤其是母愛,是世界上最崇高、最無私的一種愛。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兩首表達母親與孩子之間親密感情的散文詩──《金色花》和《荷葉母親》。

二、研讀《金色花》

1、走近作者

泰戈爾—印度著名作家、詩人、社會活動家。他的創作有五十多本詩和散文詩集、十二部中長篇小說、一百多篇短篇小說、二十多部戲劇。他著名的散文詩集有《飛鳥集》、《新月集》、《園丁集》、《吉檀迦利》等。用孟加拉文寫作,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在泰戈爾的散文詩裏,可以處處感到一種最高尚、最純潔的愛。

2、朗讀

(1)教師範讀課文(配樂—班得瑞《初雪》)。(在朗讀中把學生帶入詩歌的意境,學生仿讀。)

(2)學生自由朗讀,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以一個調皮的孩子的口吻來讀。

(3)教師指導朗讀:注意重音、語速、節奏、感情(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是舒緩、溫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讀處理方法不同。)

(4)男女生朗讀比賽,互相點評。

3、感知詩意

師:現在請同學們小組交流,談談讀過詩後的整體感受,說出你自己對詩歌的理解。

用“我從文中讀出了一個_______小男孩(媽媽),從_____________看出。”句式說話。

明確:全詩展現了一幅兒童嬉戲的畫面。畫面的中心人物是“我”──一個機靈可愛的孩子,“我”突發奇想,變成一朵金色花,一天時間裏與媽媽三次嬉戲。“我”天真稚氣,卻藏着自己的祕密,不讓母親知道,以兒童特有的方式表達對母親的感情。

4、問題探討:

(1)爲什麼“我”想變成一朵金色花?爲了好玩嗎?

(2)“看着你工作”“你會嗅到花香”“將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書頁上,正投在你所讀的地方”都是爲了什麼?

(3)媽媽爲什麼責怪孩子?還罵“你這壞孩子”是什麼口吻?孩子爲什麼不告訴媽媽自己做了不少好事?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明確:

(1)“我”想變成一朵金色花,是爲了實現自己小小的心願,爲媽媽做點事,給媽媽帶來一些溫馨和幸福。

(2)我在一天時間裏,與媽媽嬉戲,看着媽媽工作;在媽媽禱告時,悄悄地開放花瓣,散發香氣,讓媽媽沐浴在花香中;在媽媽讀《羅摩衍那》時,將影子投在媽媽所讀的書頁上,替媽媽遮陽。這都是爲了回報媽媽的關愛,給媽媽帶來一些幸福。

(3)詩歌第二節,媽媽叫道:“孩子,你在哪裏呀?”可以想像,不見了孩子,媽媽多麼着急,這種驚慌緊張的心情肯定與時俱增,一旦見了孩子,又驚又喜,責怪中透出至真的母愛。

孩子懂得母愛的奉獻是無私的,對母愛的回報也應該是無私的,他不圖媽媽誇獎,但求媽媽生活得更加溫馨,所以他只是撒嬌,瞞着媽媽。天真稚氣,以兒童特有的方式表現對媽媽的感情。

5、理性感悟

師:詩人爲什麼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金黃的色彩象徵什麼?結合註釋,談談你的看法。

明確:金色花,印度聖樹,開金黃色碎花。我們中國喜歡用花朵比喻兒童,印度也一樣。詩人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麗的聖樹上的花朵,是在讚美孩子的可愛。那金黃的色彩,正反映着母愛的光輝。人們喜愛花兒,花兒也惠及人們,正可以象徵孩子回報母愛的心願。金色花是詩人新奇而美妙的想像。

三、品讀《荷葉母親》

1、走近作者

泰戈爾對中國詩(特別是散文詩)的影響是廣泛的,其中冰心最得其思想和藝術精髓。

冰心(1900~1999),現代散文家、小說家、詩人、兒童文學作家。原名謝婉瑩。1900年生於福建一個思想開明的海軍軍官家庭,幼年廣泛接觸過中國古典文學作品和外國文學作品。冰心是“五四”新文學運動中涌現出的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創作最顯功力的是“冰心體”散文和“小詩”,它們以細膩溫柔而又微帶憂愁的情調寫母愛與童心、自然以及人生,語言清新淡雅又晶瑩明麗,明白曉暢又情韻悠長,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2、學生朗讀全詩,整體感知詩意。

3、問題探討:

(1)這首詩着重描寫的是什麼?

生:着力描寫紅蓮,重點是雨中的蓮花。

(2)爲什麼要寫九年前與祖父賞蓮的情景?

生:做鋪墊,將花與人緊密聯繫,爲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筆。

(3)作者情緒怎樣變化,有什麼作用?

生:作者的情緒:煩悶——不適意——不寧的心緒散盡。表露了作者關注花的命運的感情。

(4)篇末“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的天空下的廕庇?”蘊含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生:母親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風風雨雨,坎坷磨難,只有母親是保護我們度過人生路上那道道坎坷與磨難的人,母親是我們生命中永遠爲我們遮蔽風雨的人。

(5)詩中的荷葉和紅蓮分別有什麼象徵意義?

生:荷葉——象徵爲兒女遮風避雨、無私奉獻的母親。

紅蓮——象徵在母親的關愛、呵護下逐漸成長的兒女。

散文詩教學設計8

一、教學目標

1.旁批詩文,理清文章思路。

2.對比閱讀,把握兩首散文詩在感情基調、內容、語言等方面的異同。

3.誦讀詩文,體會《金色花》所表達的孩童對母親的親暱之情以及《荷葉·母親》所表現的少女對母親的依戀和感激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誦讀詩文,體會《金色花》所表達的孩童對母親的親暱之情以及《荷葉·母親》所表現的少女對母親的依戀和感激之情。

教學難點:

對比閱讀,把握兩首散文詩在感情基調、內容、語言等方面的異同。

三、教學策略

本課主要採用任務驅動式、探究式、朗讀法等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利用默讀批註,感知理解詩文內容。

2.設計對比誦讀兩首散文詩,體會兩首散文詩在感情基調、內容、語言等方面的異同。

四、教學過程

(一)設計活動,介紹作者

這節課我們來學習《金色花》《荷葉·母親》這兩首散文詩。誰來介紹一下這兩首詩的作者?

學生回答,教師進行補充:泰戈爾曾兩次訪問過中國。訪問之後,他的作品大量地譯成漢語。當時翻譯的絕大多數是散文詩,因此,泰戈爾對中國的影響首先是散文詩。從20世紀20年代中期起,中國文壇上出現了不少體裁像《園丁集》《新月集》《飛鳥集》一類的作品,這其中冰心可以說是受惠於泰戈爾最深的“私淑弟子”了。受泰戈作品的影響,冰心的創作走向溫柔的愛的吟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通過欣賞朗誦《金色花》《荷葉·母親》感受他們作品的異同。

這節課我們要進行一次朗讀比賽。優秀的詩文是“詩中有畫”的,這兩首散文詩也不例外,每首詩都蘊含着幾幅精美的畫面,我們這次朗誦比賽的內容是:每組同學從兩首詩文裏各選一幅“畫面”進行朗讀。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爆料
明星八卦
電影電視
音樂圈
開心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