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知識 > 早期教育 > 精選法律作文彙編十篇

精選法律作文彙編十篇

來源:秀美派    閱讀: 2.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法律作文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法律作文彙編十篇

法律作文 篇1

現代社會是一個有秩序的法制社會,宣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呼籲大家以遵紀守法爲榮,以違法犯罪爲恥。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耳聞目睹的及一些親身經歷的事情,漸漸地都讓我明白了學法、守法的重要性,也更激勵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從小,媽媽每次帶我外出,經過十字路口時,都要跟我念叨:“紅燈停,綠燈行,行人要走斑馬線,交通安全很重要。”走在大街上,教育我瓜果紙屑不能隨地亂扔。在公園遊玩,教育我不要踐踏草坪,不要破壞公物。坐公交,教育我要排隊上車,遵守公共秩序。……在媽媽的言傳身教下,這些觀念、這些行爲準則深入我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習慣。

你別小看這些細小的行爲習慣,俗話說“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劉備也曾教導兒子,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小事上不學法、不守法,慢慢發展成大事上不知法而犯法,那是法盲,最後應觸犯法律受到制裁而後悔莫及。更有甚者,從小事上就視法律爲無物,知法而犯法。要知道,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最終,都逃不脫法律的制裁。

同時,我們在學法、守法的同時,也要善於用法,學會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作爲一名小學生,在人與人的關係日益複雜的現代社會,首先要樹立自我防範意識,掌握一定的安全防範方法,增強自身的安全防範能力。當遇到特殊情況時,能夠冷靜、勇敢地去應付。如:獨自在家,儘量鎖好門,錢財妥善保管;如果有人敲門,不可貿然開門,應先從貓眼中看清對方,若是陌生人,就不開門;不邀請陌生人到家中做客,以防給壞人以可乘之機;外出要請假,讓同學老師或家長知道你去了哪裏,遇事前後有個照應,防止犯罪分子襲擊等等。

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遵紀守法,嚴於律己,自強、自尊、自重、自愛,做一個知法守法護法的好公民。

法律作文 篇2

什麼是法律?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行爲規範;是由國家立法機關制定或認可的;是對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爲規範;是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爲規範。所以我們又常常把法律稱爲“國法”。

因此,一直以來,法律給我們的感覺就是很遠的。其實,法律就在我們身邊,因爲法律與道德是分不開的,那麼法律與道德的關係又是什麼樣的呢?

有這麼一個故事:

某村的張大爺一生操勞,撫育了六個兒子,他用全部財力和滿身疾病換來了兒子們的成家立業。長子承包村裏的魚塘,一年純收入三萬餘元,但對老人卻“一毛不拔”,其他幾個兒子也拒絕贍養老人。張大爺孤獨地住在村外簡陋茅屋裏,靠鄰里接濟度日,也無錢看病,村委會幹部多次出面調解,要求六個兒子共同贍養老人,但六個兒子卻互相推脫,老人的生活一直無人照顧,村裏人對此義憤填膺,主動幫助老人打官司。法庭調解無效後,判決六個兒子每年共同支付張大爺三千元贍養費,共同承擔醫療費用。

這樣的故事經常在我們身邊發生,在道德無法差遣人們去負起應負的責任時,法律就會體現出它的強制性。

大千世界,紛繁複雜,法律制定得再多,也不能詳盡地規範社會生活的所有方面,法律可以嚴禁遺棄、拒絕贍養老人的行爲,但卻無法使人們自覺地尊敬老人。道德則涉及社會生活的一切方面,深入人們的心靈,以特定的方式在更廣的範圍內約束人們的思想和行爲。

所以,法律與道德是相輔相成的,法治與德治同樣重要,必須把兩者結合起來。現在的中國便是實行和,其根本目的就是爲了保證人民羣衆真正成爲國家的主人。因此,我們應爲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那麼,我們青少年該如何護法、維德呢?

我們應該要增強法制觀念,自覺地守法、護法,又要提高自身的和道德水平。以此,來維護法律與道德。

法律作文 篇3

法律與道德,是一對相輔相成的概念,法律與道德法律與道德。法律承擔着維護社會善良風俗的責任,爲道德提供堅實的後盾。而道德往往是一部分法律的直接淵源,在一定程度上,對法律起約束作用。但是,並不表示道德就高於法律,在同一問題上,道德和法律有着不同見解的時候,總是以法律規定爲準。所謂“情、理、法”三者,以法爲先。法律是調整社會關係的最爲優先的原則,只有在法律無法調整的領域,才考慮以社會善良風俗爲原則。

既然,法律與道德有如此密切的關係,我們下面以法律的角度來分析一下比較常見的道德概念——“見義勇爲”和“拾金不昧”。

首先,討論一下“見義勇爲”。所謂“見義勇爲”一般是指當他人或國家、集體、社會的權益受到損失和侵害的時候,不顧個人利益,維護非己權益的行爲。它有一個最基本的前提,就是所侵害的權益是非己權益,即不是個人自身的權益。從廣義上看,這種行爲包括很多方面,被侵害的權益可以是人身權,財產權等等法律上所有的權利。“見義勇爲”者所採取的方法也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暴力的也可以是非暴力力的,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間接的。“見義勇爲”是屬於社會善良風俗的範疇,應該受到法律的支持。到目前爲止,它還未上升爲法律概念,但它通常牽扯到兩個法律概念。一個是正當防衛的問題。這是“見義勇爲”者採取直接的暴力的方式時,常遇到的問題。正當防衛是指自身和他人的人身權益受到直接侵犯時,採取一定的防衛措施,從而造成侵害方的人身損失,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法學論文《法律與道德法律與道德》。這裏就存在着一個度的問題。即,在怎樣的程度上才能算是正當防衛呢?首先,必須是自身或他人的人身安全受到直接的侵害,如果不採取防衛的措施就會造成重大的損失。這是防衛的必要性。其次,根據侵害的程度,來決定防禦的程度,這是防衛的度的問題。正當防衛一般採取最小有效原則,即再保證所採取的防衛措施有效的前提下,儘量減少侵害方的損失。所以,正當防衛遵循兩個原則,防衛必要原則和最小有效原則。只有遵循這兩個原則纔算是正當防衛的行爲。

另一個常見問題是緊急避險。所謂緊急避險是指在保護自身和他人的權益的情況下,採取了一定的避險措施,造成了第三人的利益損失,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在這個問題上又存在着兩個要素。第一,是否存在避險的必要。即必要性原則。第二,無選擇或不可預見原則,即造成第三人的損失有兩個條件或兩種情況,一是走投無路,別無選擇的情況下,爲了保護大多數人的利益如國家、集體、社會的利益,犧牲第三人的個人利益。二是在避險過程中,無法預見的,意外的侵犯了其他人的損失。第一種情況是保護大多數人的利益,第二種情況包括了保護自身利益。只有符合必要性原則和無選擇或不可預見原則,才屬於緊急避險的範疇。

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主要應用在刑法方面,它們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見義勇爲”者的權益,對推動社會善良風俗起了重要的作用。這正體現了法律對社會善良風俗和道德的支持。

我們再來討論一下“拾金不昧”的問題。所謂“拾金不昧”一般是指拾得他人財物主動交公或主動交還失主的行爲。這個問題往往是作爲道德問題來討論的,是作爲一個人是否具有良好品德的標準。但,它也是一個法律問題。我國《民法通則》規定,對於拾得之物,拾得者有歸還失主或交公處理的義務。此項義務是一種作爲義務,即義務承擔者必須做出指定的行爲,否則就要承擔法律責任。“拾金不昧”不再作爲良好道德的標準,而成爲法律義務每個拾得者必須遵守,否則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果,拾得者不交還失主或交公處理,而由自己佔有,即構成不當得利。金額較大的,要承擔刑事責任。新聞報道的某女拾獲手機SIM卡,自己使用而被拘留,就是很好的明證。“拾金不昧”的問題就反映出,社會良俗是法律的重要淵源。

生活中常見的兩個道德問題,深刻的反映出法律與道德的相輔相成的關係,道德是法律的重要淵源,法律爲道德提供堅實的後盾和基礎。

法律作文 篇4

法律是每個人都要遵守的,正所謂“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意思是任何事物都不能缺少束縛它的規則,否則就會方寸大亂。法律的存在就是用來規範我們的行爲,從而使這個社會變得井井有條。

人人都知道觸犯法律是要接受懲罰的。雖然如此,但是還有許多人去觸犯法律。

幾年前,一個僅有七八歲的小男孩被他爸爸的兩個好朋友騙到山坡上,原來那兩個人早已染上了,在無可救藥的情況下,他們想利用這個小男孩得到一筆金錢來吸毒,於是他們就向小男孩的家裏打電話,叫家裏拿錢來贖回兒子,但是,小男孩的父母還沒趕到,他們就用繩子活生生地勒死了一個無辜的生命。當小男孩的父母和警察趕到現場時,小孩已經奄奄一息地躺在地上,只見小男孩的兩手深深地抓在泥土裏,並且帶有鮮血的指甲都向上翻了起來,繩子還緊緊地勒在他的脖子上,看到這種殘忍的情景,他的母親暈了過去。由此,許多家長都心驚膽戰,生怕自己的孩子也受到如此遭遇。雖然這兩個人受到了法律應有的'制裁,但是他們這種惡劣的行爲,卻對社會治安造成了不良的影響,他們犯下的錯誤,警示了我們這些正處於青春年華的少年朋友,並且告訴了我們從小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法律意識,遵紀守法,要學法、懂法,做一位社會的好公民。

犯罪是一棵長滿刺的玫瑰美麗誘人,但是會讓我們流血流淚。就像面對一樣,剛開始的時候,只是好奇,想嘗一口,然後,又想嘗一口……慢慢的,就陷入了吸毒的深坑。先是用自己的零花錢買,零花錢用完了之後,就開始偷家裏的錢,長大之後,就開始偷。搶別人的錢。一個人就這樣犯罪了。所以我們應該遠離,以免觸犯法律。

法律是正義之火!法律是和諧之基,有了法律社會才能發展進步;法律是文明之花,有了法律公民才能提高素養;法律是實踐之果,有了法律國家才能長治久安。因此,我們要做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好少年!

法律作文 篇5

法律是我們人人都要遵守的,它也是我們的保護傘,在關鍵的時刻保護着遵紀守法的人。我在電視上看到這樣一則報道:一位少年由於迷戀網絡遊戲,天天在家上網,把自己“關”在房間裏,不去學校,不學知識,不與外界交流,不和父母說話。父母想見他一面都很難,每天只有給他送飯和上廁所時,才能見到他。整整兩年時間,他都在電腦上泡着,變得面黃肌瘦。在我的身邊也有一位和他一樣的少年,名叫石達,人稱“石頭”。他上初一時學會了玩網絡遊戲,每天就開始逃學、曠課,爲的就是進網吧玩遊戲。家長和老師知道後,做他的思想工作,勸他好好學習,不要再進網吧。可是,他哪裏還能聽得進去呢?他的心早飛向了網絡遊戲那虛幻、刺激、打打殺殺的世界了。父母無可奈何,只好爲他買了一臺電腦,讓他在家上網,不去網吧,可以少跟社會上不三不四的人接觸,可以少學壞一點。從此,他輟了學,初中也沒畢業。就這樣,他每天與電腦爲伴,以遊戲爲兄,在虛幻的世界裏飄飄然了,茶不思,飯不香……

這些人迷戀網遊,放棄了學習,放棄了知識,放棄了友誼,放棄了前途,放棄了自己,放棄了父母的愛、老師的愛……更有甚者,他們有的爲上網和父母發生矛盾,有的去偷東西、搶東西,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斷送了自己美好的青春和前程……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家庭的希望。全社會都要關心和愛護未成年人,遵守《未成年人保護法》,堅決不讓未成年人進網吧玩網絡遊戲,他們也不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就因爲那幾個錢而斷送了一個孩子的前程,實在是太可惜了。不僅毀了孩子,也毀了家庭,也給社會多了一個問題少年,實在是得不償失,於心不忍啊。所以,未成年人是不能進網吧的。

不光是未成年人進網吧玩遊戲犯法,生活中還有許多事情是違法的。闖紅綠燈、偷東西、打架鬥毆、損害他人利益和財產,12歲以下騎車上學……生活中處處有法律。要想真正做一個守法的公民,就必須要多學習法律知識,自覺依法辦事,不做違法的事情,用法律武裝自己的頭腦。

我們在學校裏無憂無慮地學習,有父母百般疼愛,有老師的精心培育,多幸福啊!讓我們共同遵紀守法,做一個合法的小公民,自己帶頭做好分內的事,再爲法律作宣傳,鼓舞更多的人知道法律的重要性,法律的威嚴,在法律的呵護下,健康,茁壯地成長,努力學習,多掌握本領,將來做國家的棟樑之才,爲偉大的祖國貢獻出自己的聰明才智……

法律,讓我們共同來擁護你,遵守你,讓你伴我成長!

法律作文 篇6

常言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對一個國家,一個家庭,一個班級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我們生活在規矩的國家,應該處處都懂法,處處都遵法。而作爲21世紀的接班人,我們應該讓法律永駐心間。

小時候,爸爸媽媽老師,就常教育我們法律的重要性,我們對法律也有了初步的認識。馬路上來來往往的車輛必須遵守交通法規,才能防止發生交通事故。同學們懂法才能明白隨意拿東西是不好的行爲。在社會的各個領域中,國家都會制定不同的法律,我們都應該嚴格遵守,千萬不能發生違法行爲。就像那天……

這個故事是我的好朋友笑笑告訴我的。那天,她和爸爸在家。她正在聚精會神寫作業的時候,門外突然傳來咚咚咚的敲門聲,清脆而又響亮,打破了夜的寂靜。笑笑喊了一聲,準備開門去。突然,爸爸有些擔心,阻止了她。推開他問:請問你是誰?煤氣公司前來保養!門外的聲音異常的熱情。

啊?爸爸忙說,算了吧,明天再來。沒關係,先生一點也不打擾您,快開門吧。門外的聲音不折不撓,彷彿很想進來。爸爸有些不耐煩的催促道,你不走,我走了。說完就返回臥室了,可是爲什麼大半夜前來保養?看樣子他還特別想進屋子裏,難道……突然爸爸神色一變,感覺不對,立馬跳起來聯繫物業,物業立馬派人前來去堵截所有的出口,可惜最後還是失敗了,後來才知道他是一個騙子,已經騙了不少家庭。

看來社會上不懂法律的人真多,亂行騙。在遵紀守法的同時我們也要學會保護自己,陌生人敲門別開門,帶你出去都是假象。自己強身健體也特別重要,隨時抵抗惡勢力。

中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法律纔是文明的體現。讓法律永駐心間,讓中國這條古老巨龍騰飛在空!

法律作文 篇7

談到法律,總會給人以神祕、威嚴、崇高的感覺。其實,法律與道德、習慣、宗教、紀律一樣,都在規範着人們的行爲。正是由於這些規範的存在,這個社會才變得有序;正是由於法律的存在,我們的權利纔得到應有的保障。

我們是小學生,是二十一世紀這個法治社會的小學生,我們就應重視法律,並將法律時時刻刻牢記在心。我們要努力做遵紀守法的合格小公民,肩負着現代化國家的神聖使命!

“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此刻小小的放鬆很可能在將來會釀成一次大的失足,何苦要等到法律制裁的時候才悔恨呢?所以我們此刻只有從一名合格的小學生做起,將來當我們走出校園,融入社會這個大羣衆後,才能真正成爲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比如說:“學校不得違法開除未成年學生,教師再罵“笨死了”將受懲處,教師不能在校內吸菸,突發事件先救未成年人,父母外出要委託“代家長”父母不可偷看孩子日記,法院可剝奪父母監護權,再走丟小孩監護單位要擔責,新法實施需要相關法規展開。”

法律在我們的一生中是維護自我權利的武器,同時又是規範自我行爲的社會準則。因爲權利在規則中行使,義務在規則中履行,自由在規則中擁有。法律引領我成長。

法律作文 篇8

人生這條道路,有時筆直,有時彎曲,有時平坦,有時坎坷。在這條道路上,當你遇到煩惱和矛盾時,別忘了用上我們大家的保護傘——法律。

記得去年冬天,媽媽送我上學的路上,天突然下起鵝毛大雪,紛紛揚揚。媽媽費力地、慢慢地開着電瓶車,帶着我緩慢地前行。眼看就要到學校了,路邊停着一輛小轎車。媽媽觀察它沒動靜,繼續慢慢開過,這時轎車車門突然打開,“砰”的一聲,把我和媽媽連人帶車撞翻了。媽媽連忙把我扶起,關切地問我,受傷沒有。好在我和媽媽都沒受什麼大傷。這時,轎車上走下一個強壯的大漢,他先看看他的車門有沒有損壞,然後兇巴巴地走過來,嘴裏罵罵咧咧的,倒怪我們的車撞到了它的車,還讓我們賠錢,真是豈有此理!媽媽面無懼色,跟他理論,我們的車已經開得很慢了,幾乎跟蝸牛一樣,明明是他開門不往後看,撞到了我們。可這個車主卻是個不講理的人,該怎麼辦?我看他身高八尺,肌肉發達,戴着墨鏡,言語粗魯,眼看就要上來打我們了。我想媽媽又瘦又弱,還是個讀書人,哪是這個人的對手?於是趕緊勸媽媽報警。媽媽立刻撥打 110 ,不一會兒,警察叔叔到了,他了解真相後,嚴厲批評車主隨便停車,還罰了他 200 元。這車主見了警察一掃剛纔的耀武揚威,在事實面前,在法律面前,不得不低頭向我們道歉。

警察叔叔撫摸着我的頭,笑着對我們說:“小弟弟,不要怕,有困難,找警察,法律會幫助我們的!”我的心中一下子涌出一股暖流。

法律作文 篇9

10月25日又是一個快樂活動日,五4中隊請來一位大朋友:張梓晏爸爸,上海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張永勝叔叔。在同學們熱情的掌聲中,張叔叔開始了“敬畏法律、崇尚法治”的專題講座。

講座開場,張叔叔先介紹了自己的着裝。他告訴我們,他穿的是上庭時的服裝,莊重肅穆的黑色制服上佩戴着紅色徽章,站在講臺上感覺教室成了“法庭”。接着張叔叔在黑板上畫了幾個圓,然後在圓交叉的地方畫上陰影。他說圓代表每個公民的自由,交叉的地方代表自由的碰撞,利益的衝突。當利益衝突時,就會發生矛盾,甚至打架,發動戰爭。那該怎麼辦呢?在同學們疑問中,張叔叔,把交集擦去,改成一條直線,並告訴同學們直線就成爲每個人自由間的界限,這界限就是制定的規則,誰都不能跨越規則,這就是“法”。簡答的圖形、幽默的語言,張叔叔用形象的方式告訴同學們什麼是“法”,爲什麼要“敬畏法律、崇尚法治”。他說:“法”給了公民最低的標準,如果觸犯了最低的規則當然就要受到懲罰。每個人的自由都應該遵循這個最低標準“法”,當然法律更是維護個人利益的工具,我們要學法、懂法,利用“法”來保護自己。在瞭解了“法”的含義後,張叔叔給同學們講了學生身邊的“法”。如:《未成年人保護法》中未成年人的權益應該得到怎樣的保護,我們有什麼權利和義務。爲了讓大家能夠聽懂,張叔叔給同學們列舉了許多真實的事例。生動的事例讓大家明白,無論發生什麼事情我們都要及時通知監護人,遇到突發事件更要學會報警,並用各種方法保護自己。

30分鐘很快就過去了,同學們都意猶未盡,在一個個真實案例中,同學們彷彿身臨其境。從講座中同學們明白了“法”在我們身邊,我們要學好“法”,用好“法”,不觸犯“法”,並用“法律”保護自己。

法律作文 篇10

我是一位普通的小學生,雖然在我的心目中法律很朦朧,但是我很清楚法律是講秩的,是很神聖的,是任何人不能逾越的紅線。讓守法成爲我們的一種習慣,才能家家平安幸福,社會和諧穩定。

作爲一名小生,我們應該從小讓法律在心間常駐,讓法律伴我同行,要讓大家知道,自覺守法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有一位小哥哥,今年16歲,本該坐在中學的課堂裏,爲自己更美好的未來而努力學習。然而自打接觸網絡遊戲後,經常往網吧裏鑽。以生病的理由瞞哄老師,苦於家裏管得嚴,哥哥每天一大早打着上學的旗號,揹着書包直奔網吧,差不多到放學點兒了就回家。這樣持續了半年多時間,期間還因爲錢不夠,不斷以週末補課費等各種理由向父母要錢。考試結束了,小哥哥卻因爲上網缺錢,從家裏拿了水果刀,打劫了一名身上只有20元零花錢的女中學生,結果被法庭以故意傷害罪判處三年有期徒刑。監獄裏,面對鐵窗、鐵門,面對父母紅腫的雙眼,小哥哥愧疚萬分,悔恨終生。親愛的同學們,法律是我們行爲的約束,也是我們健康、自由的保護神。踐踏法律是要付出代價的!

“國的家住在心裏,家的國以和矗立。”我們的國家因爲和平,因爲和諧,所以能夠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作爲炎黃子孫,我們有責任維護祖國的和諧,以法律之矛,攻違法盾。學法、知法、懂法、護法,用法律的武器約束自己、保護自己。我們堅信,法律,終將一如既往用公平正義,還生活以美好,給善良以力量,爲我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

懷孕手冊
新媽手冊
育兒寶典
孕育飲食
早期教育
母嬰用品